慈谿新聞網丨打敗「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103歲髖部骨折老人重新...

2020-12-18 抽屜視頻

12月9日上午10時許,在市人民醫院住院部骨科一病區的一間病房裡,骨科主任童松林和護士長胡曉穎來到病床邊時,岑玉香老人滿懷感激地說:「謝謝童醫生,把我的傷治好!護士們也像親人一樣照顧我,真好!」

岑玉香老人今年103歲。11月29日清晨,她起床如廁時不慎摔倒在地,右髖部劇烈地疼痛起來,無法動彈。當時,與其同住的80多歲的兒子聽到母親呼叫急忙趕過來,見母親倒地想扶她起來,可稍一動她就疼得厲害,連忙叫人一起把母親送到逍林中心衛生院拍片檢查。片上顯示,老人髖部骨折了,當地衛生院無法治療,當天中午家人便把老人送到市人民醫院。

據了解,髖部骨折被稱為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對老人來說是一次致死性的骨折,死亡率非常高。因老人年過百歲、手術風險較大,但如果不手術,老人生活質量會大大降低,並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童主任見其家人迫切要求手術,就接收了該病人。

當日,老人做完各項化驗檢查後入院,童主任說,老人是右側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需要行帶鎖髓內釘手術。手術前,他與麻醉科、重症監護室(ICU)等多科專家充分溝通,針對老人的病情和治療要求,決定採取腰硬聯合麻醉,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入院後第三天,童主任和虞建浩主任醫師憑著精湛的醫術默契配合,僅用了30分鐘就為老人做完了手術。

童主任說,為減少創傷,這個手術做內固定的釘子不僅粗細要合適,打入有弧度的髓腔內也要精準到位,稍有不慎就會打穿骨頭內壁。這種手術遇到的突發情況較多,手術時間無法估計,能在30分鐘內完成,已是非常順利,整個手術過程沒有重複的動作,操作也要十分嫻熟。

術後,老人便轉入普通病房,在護士長和護士倪迪慧的精心呵護下,老人恢復良好,一個星期後就能站起來了。

「岑玉香老人是我院接受該種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童主任說。據悉,童主任從事骨科臨床工作已30多年,曾率先在院內開展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人工肱骨頭置換術、帶鎖髓內釘治療等手術治療,十多年前也成功為一位股骨頭骨折的百歲老人進行了人工關節置換術,讓老人重新站起來了。

12月9日,記者在病房看到,術後的岑玉香老人神志清醒,精神振作,已能扶著助行器站起來了。童主任說,再經過一段時間康復鍛鍊,老人就能移步,以後的生活質量也將比術前明顯提高。

全媒體記者 高關 通訊員 孫武昆

相關焦點

  •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髖部骨折,生活中我們如何保養好髖關節
    不過,髖關節是個「易耗品」,由於老年人骨骼的抗損傷能力下降,外傷導致髖關節骨折的概率隨之升高。 英國《內科學雜誌》上刊載的一項研究稱,因髖部骨折而受傷的老人一年內的死亡風險是常人的2.78倍,即使到傷後第8年,死亡風險也仍然是常人的2倍多。因此,臨床中常將該類骨折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 老年人的骨折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手術治療|下肢|腦血管|髖部|...
    很多朋友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家裡老人明明身體很好,怎麼一摔就不行了,老年人咋這麼摔不得?摔跤對於年輕人來說沒什麼,但對於老年人來說,骨折很可怕,一旦發生可能就意味著死亡,尤其是老年人發生股骨頸骨折,死亡率高達50%。所以有句話說,老年人的骨折是「人生中的最後一次骨折」。近日,羅湖醫院集團羅湖中醫院老年骨科副主任鄧邦瑾做客《健康深圳大講堂》,介紹了老年人骨折的相關知識。
  •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所謂「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指的是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頸骨折和轉子間骨折。骨折後大約一半的老年人的身體便每況愈下,由於骨折併發症、手術風險等因素影響,致死率非常高。所以,這種老年性的骨折,常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家住房山區79歲的王奶奶,在家中衛生間不慎摔倒,當即自覺右髖部疼痛伴活動障礙,由急救車送入我院急診科,完善相關檢查後,轉入我院創傷骨科。
  • 96歲老人髖部骨折 手術後第二天就能走了
    深圳新聞網坪山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楊濤 通訊員 陳輝煌 劉啟程)「我可以走了!這不是做夢吧!」1月6日上午,前一天剛完成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96歲王大爺扶著助行器,在坪山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慢慢地邁開步子在病房裡走了起來。王大爺的這場時間不到一個小時手術十分成功,也刷新了醫院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最高年齡記錄。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對老年人而言,骨損傷難以恢復,尤其是髖部骨折。元旦期間,96歲的王大爺在家不慎摔倒,左側臀部及大腿處疼痛不已,當時已無法活動。
  • 選對治療方法 正面「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泰安市中醫醫院手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通訊員 王帥何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是這次骨折之後,就再也不會骨折了嗎?所謂「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指的是老年髖部骨折(老年人髖部骨折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股骨頸骨折,一種是股骨轉子間骨折。)一旦發生這種骨折,如果不積極手術治療,就需要長期臥床,這時候就容易發生褥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下肢深靜脈栓塞甚至肺栓塞等併發症,這些併發症會威脅到老年人的生命,所以很多老年人髖部骨折後身體會每況愈下,最後走到人生的終點,故這種骨折我們又稱「死亡骨折」。
  • 百歲老人髖部骨折 術後3天下地行走
    原標題: 百歲老人髖部骨折 術後3天下地行走  本報訊(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孫茜)「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對年輕人來說並不可怕,但對骨質相對疏鬆的老年人而言卻難以恢復
  • 104歲老人骨折:「我103歲的閨蜜和89歲的女兒骨折手術都康復了,我...
    百歲老人骨折了怎麼辦?當醫生們還在糾結治療方案時,老人家卻堅持要手術治療。究其原因,是她103歲的閨蜜還有89歲的女兒骨折後都採取了手術獲得康復。最近,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發揮多學科診療優勢,成功為這位高齡老人實施右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 「準百歲」老人遭遇「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醫院成功「接骨」四天便...
    準百歲老人跌倒,惹上 "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今年虛歲 100 歲的丁奶奶想不到,在家裡不慎摔倒一下,便導致了股骨轉子間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骨折之一,對於老人來說,發生股骨轉子間骨折,保守治療 1 年內死亡率約 30%,甚至達到 50%,所以,股骨轉子間骨折也被稱為 "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這位 " 準百歲 " 的老人,因為患肢疼痛不敢活動,精神狀態不佳,家人也十分著急。如果選擇保守治療,需要持續牽引、臥床休養。
  • 為什麼說髖關節骨折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怎麼防治
    髖關節骨折就是老年人健康不能忽視的問題之一,因為這些患髖關節骨折的老年人中,受傷一年後,能完全恢復到受傷前功能狀態的不足15%,有將近50%的髖關節骨折老人在傷後一年內可能會永遠離開。 所以有人說:「髖關節骨折可能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摔在鬼門關上,這種骨折死亡率比癌症還高,最容易要老人的命!
    在浙江某醫院的骨科病房裡,一位老人滿懷感激的對骨科童主任和胡護士長說:謝謝童醫生,把我的病治好!也謝謝護士們像親人一樣照顧我,真好!今年103歲的岑老,在一次起床時不慎摔倒在地,右髖部劇烈頭疼,無法動彈。檢查顯示老人是髖部骨折,當天就轉到市級醫院,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下才撿回一條命。
  • 老人「最後一次骨折」,骨折後半數人離世,4大預防措施要記牢
    可對於一些高齡老人來說,問題就要比這嚴重得多了。很多老年人就是因為一次意外的摔倒,導致股骨頸骨折——一種較為嚴重的髖部骨折而失去了生命。據統計,股骨頸骨折後的老年人,在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50%。即使得到了良好的治療和護理,很多老人也無法恢復到受傷之前,他們的預期壽命也會大大縮短。
  • 臺大專家:逾50歲老人須防骨折 每年X光檢查
    原標題:臺大專家:逾50歲老人須防骨折 每年X光檢查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大醫院指出,臺灣1/3老人曾跌倒,建議50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年要做一次腰椎胸椎X光檢查,及早預防骨質疏鬆跌出一身病甚至死亡。
  • 全球30%髖部骨折發生在中國!2個動作自測耗損程度
    日常生活中,因為摔倒、車禍導致骨折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少數嚴重的創傷,一般骨折很少會導致患者直接死亡。但有一個部位的骨折,被稱作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即髖部骨折。據說經歷完這個骨折,很多人沒能扛過去最終去世。
  • 如何解救「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上海六院閔行骨科聯盟啟動
    老年髖部骨折甚至還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老年髖部骨折是否能快速救治,性命攸關。2018年3月14日,閔行區衛生計生委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舉行「六院-閔行骨科聯盟」籤約儀式。聯盟成員由第六人民醫院、閔行區域性醫院、閔行120急救中心、閔行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組成。
  • 冬季老人骨折高發 三大部位最容易骨折
    三大部位最容易骨折在老年人摔倒時,有三大部位最容易發生骨折,分別是腰椎壓縮性骨折、髖部(股骨頸或轉子間骨折)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其中髖部骨折一年內有20%的老年患者出現死亡,多見於併發症的出現,如褥瘡感染、肺部感染等。因此,骨折出現時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 骨折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好?提醒:老人若有這種骨折,建議手術
    這樣的骨折因為比較穩定,對骨頭功能造成的影響並不大,這種情況下通過保守治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很多肱骨幹骨折、鎖骨骨折都採用了保守治療。骨折情況嚴重,開放性骨折脫位者,負重部位明顯移位骨折、成角骨折,螺旋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又或者骨折合併有其他的情況,比如合併後血管神經內臟損傷等等。
  • 家裡老人骨折了 到底要不要手術?
    老年髖部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老年人發生這種骨折後因疼痛不敢活動、不敢翻身,甚至不敢深呼吸,因懼怕排便、排尿引起的疼痛,有意無意地減少食物和水分的攝入,因此容易出現相關併發症,如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等。近日,家住荷塘區66歲的劉奶奶就遇到了這種困擾。
  • 老年人須知 最容易發生骨折的三大部位
    醫院曾對11000例60歲以上老年人骨折患者進行統計,其中最常見的三種骨折分別是:髖部骨折(佔19.8%)、胸腰椎骨折(佔18.8%)、橈骨遠端骨折(佔17.6%)。這三類骨折發生的一個共同特點是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合併有骨質疏鬆,尤其是發生前兩種骨折的患者,這也是老人易骨折的重要原因。下面就這三類最常見的老年骨折分而述之。
  • 古稀老人骨折內固定術後當天下床走路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會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年輕人恢復起來尚需時日老年人更是如此而在老年骨折問題中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併發症導致的死亡率高達20-30%被稱為老年人的「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幫助八旬股骨頸骨折老人重新站立
    近日,開封市年近八旬的李奶奶不慎發生骨折,在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骨三科的精心救治下,李奶奶順利接受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重新站立,這讓她的家人激動不已,直言選對了醫院,遇到了那麼多好的醫護人員。據了解,今年78歲高齡的李奶奶半月前因意外摔倒導致,當即就站不起來,隨被家人送到開封市第二中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