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歲老人骨折:「我103歲的閨蜜和89歲的女兒骨折手術都康復了,我...

2020-12-24 瀟湘晨報

百歲老人骨折了怎麼辦?當醫生們還在糾結治療方案時,老人家卻堅持要手術治療。究其原因,是她103歲的閨蜜還有89歲的女兒骨折後都採取了手術獲得康復。最近,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發揮多學科診療優勢,成功為這位高齡老人實施右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家人送來感謝的錦旗

老人骨折被送入醫院檢查後情況並不樂觀,身體內並存多種基礎性疾病,同時各項肝腎功能、心肺功能指標皆不理想,手術難度和麻醉風險都非常大,正當醫生們為難時,老人家卻堅定要做手術治療,並指定醫院王松華和查濤兩位醫生。追問下,醫生們才知道,原來老人家有一個103歲的閨蜜在2年前因為「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過,89歲的女兒1個月前也因為「股骨頸骨折」手術過,兩個人的手術醫生都是王松華和查濤兩位主任,手術後兩個人恢復得非常好。由於兩次親眼所見的治療效果讓老人及家屬對醫院的醫療水平產生了極大的信任,全家對手術也充滿了期待。

據悉,醫學上有一個「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的說法, 98%高齡老年髖部骨折,如果不做手術選擇保守治療,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50%。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壽命不斷增加,老年病人乃至高齡病人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高齡病人各臟器退行性改變,機體細胞減少或萎縮,儲備能力和代償應激能力低下,加上疾病本身以及還可能同時伴發的其他疾病,對麻醉和手術的耐受力減弱,高危患者病死率高,對醫護人員來說,是風險也是激勵,是挑戰也是發展。

醫生術後看望老人

有了老人和家屬的支持配合,兩位醫生信心十足,他們果斷組織麻醉科、手術室、ICU、心血管內科等相關科室進行術前會診,深入討論,權衡利弊,最後不僅制定了可行的手術麻醉方案和應急預案,還為術後併發症的預防及康復治療制定了合理周密的計劃。

為了讓老人消除手術恐懼,手術室特別安排一名護理人員全程陪同。麻醉科陳肖副主任在綜合考慮老人的特殊情況後,根據多年的麻醉經驗,採用椎管內麻醉,在確保術中安全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緩解了老人在手術中的痛苦。

老人的右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進行得非常順利,8釐米手術切口,術中出血僅28毫升左右,手術全程僅用30分鐘。術後老人被送入重症監護室,三天後便順利轉回普通病房。住院一周後康復出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娜娜

校對 李海慧

編輯 : 郭鳳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慈谿新聞網丨打敗「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103歲髖部骨折老人重新...
    12月9日上午10時許,在市人民醫院住院部骨科一病區的一間病房裡,骨科主任童松林和護士長胡曉穎來到病床邊時,岑玉香老人滿懷感激地說:「謝謝童醫生,把我的傷治好!護士們也像親人一樣照顧我,真好!」岑玉香老人今年103歲。
  • 勇闖高齡「禁區」,104歲老爺子骨折患者被成功實施微創手術
    曹珺副主任醫師、高旭大夫在門診等至中午一點,為患者做檢查,排除骨折後將老人送回家,家屬十分感動。12月2日,老人在家中再次不幸摔下床,腰部及右髖部疼痛,家屬懷疑老人腰椎又骨折了,與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三科高旭大夫聯繫,此時高大夫在青島進修學習,聽到老爺子病情後,積極與曹珺副主任醫師聯繫,匯報老先生的病情,聯繫救護車將老人送到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經檢查診斷為「右股骨粗隆間骨折」。由於老人高齡,還比較瘦弱,是手術?
  • 96歲老人髖部骨折 手術後第二天就能走了
    1月6日上午,前一天剛完成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96歲王大爺扶著助行器,在坪山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慢慢地邁開步子在病房裡走了起來。王大爺的這場時間不到一個小時手術十分成功,也刷新了醫院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最高年齡記錄。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對老年人而言,骨損傷難以恢復,尤其是髖部骨折。元旦期間,96歲的王大爺在家不慎摔倒,左側臀部及大腿處疼痛不已,當時已無法活動。
  • 95歲老人半年兩次骨折手術,給家有老人的大家提個醒!
    8月4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病房,95歲的陳爺爺從重症監護室轉至普通病房的第二天,開始嘗試下地走路了。這是半年時間裡,老人第二次因為骨折入院手術。7月31日,在手術室、麻醉科團隊的配合下,骨科副主任潘勇衛帶領副主任醫師趙喆、主治醫師鄧玖徵以及袁野、李成立醫師等創傷骨科組成員,從中午12點奮戰至次日凌晨5點半,連開4臺骨折手術。患者骨折的原因各有所痛,其中,陳爺爺是醫師們已經熟悉的面孔。5個多月前,老人因為脊柱壓縮性骨折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接受過椎體成形術微創手術。
  • 百歲老太骨折手術次日下床走路:不挑食性格開朗 血管狀況好過40歲...
    在術前的心血管檢查中,醫生們發現老太太的血管狀況好過了許多40歲左右的年輕人,基於此這位百歲老太順利進行了髖關節置換手術。昨日,老人家在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坦言健康秘訣時稱,「不挑食、性格開朗是我的健康法寶」。骨折手術第二天百歲老太下地走路老太太姓汪,浙江人,今年正好100歲。一年前,大女兒將她接來武漢一起生活。
  • 12歲少年骨折扎眼 醫生稱可不用手術
    紅網時刻株洲7月13日訊(通訊員 杜方江)從骨折的片子來看,12歲的株洲少年易同學摔得蠻嚴重,隨後他趕來市中醫傷科醫院就診,診斷為左尺橈骨下段骨折,醫生稱可不用手術。前一段的一天上午,易同學在學校和同學一起玩耍時不慎摔倒,這一摔可不輕,當即左手臂腫痛、畸形、活動受限,隨即他被送來株洲市中醫傷科醫院正骨科,經檢查確診為左尺橈骨下段骨折,從X片看,骨折十分嚴重,從外觀看,其手臂畸形嚴重。正骨科主任周根雲、副主任彭真靈團隊稱不用做手術,給予中醫正骨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目前康復良好。
  • 嵊州104歲老人成功股骨髖關節置換 創國內最大年齡紀錄
    一位104歲的老人在接受股骨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康復出院。當天,主刀醫生、嵊州中醫院院長竺湘江手持鮮花向老人表示祝賀。老人當場用毛筆書寫了一幅「妙手回春」的字畫表示感謝。這位104歲的老太太叫費秀姑,是嵊州崇仁鎮富潤二村人。雖然年過百歲,但依然精神矍鑠。4月7日晚上,老人在家門口不慎摔倒,無法動彈。
  • 北醫三院多科室合作為86歲老人同期施行骨折固定與冠脈搭橋聯合手術
    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86歲的郭奶奶在家做家務時,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這一摔,她的左腿疼痛難忍,活動明顯受限。在家人陪伴下,郭奶奶來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急診,經CT等檢查後確診:原本嚴重骨質疏鬆的她,左側股骨粗隆間骨折。這種骨折多發生在七、八十歲骨質疏鬆嚴重的老人身上。
  • 家裡老人骨折了 到底要不要手術?
    老年髖部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老年人發生這種骨折後因疼痛不敢活動、不敢翻身,甚至不敢深呼吸,因懼怕排便、排尿引起的疼痛,有意無意地減少食物和水分的攝入,因此容易出現相關併發症,如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等。近日,家住荷塘區66歲的劉奶奶就遇到了這種困擾。
  • 摔在鬼門關上,這種骨折死亡率比癌症還高,最容易要老人的命!
    在浙江某醫院的骨科病房裡,一位老人滿懷感激的對骨科童主任和胡護士長說:謝謝童醫生,把我的病治好!也謝謝護士們像親人一樣照顧我,真好!今年103歲的岑老,在一次起床時不慎摔倒在地,右髖部劇烈頭疼,無法動彈。檢查顯示老人是髖部骨折,當天就轉到市級醫院,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下才撿回一條命。
  • 青島平度第四人民醫院成功為一名88歲老人實施股骨頭轉子間骨折手術
    魯網7月22日訊(記者 馬超群 通訊員 郭戟輝)股骨轉子間骨折是一種老年常見損傷。此部位的血運豐富,雖然不易發生不癒合,但是易發生髖內翻畸形,如果不及時手術,長期的臥床將有可能引發各種併發症。特別是對於高齡老人來說,尤其危險。
  • 老年人的骨折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手術治療|下肢|腦血管|髖部|...
    A為什麼老人容易摔倒骨折?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30多萬人死於跌倒,其中60歲以上的人超過一半。為什麼老人容易摔倒骨折?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60歲以上婦女的患病率為30%~50%,老年男性的骨質疏鬆症患病率20%~30%。自身肌力下降。肌力下降、肌肉萎縮了,無法很好地保護骨關節。
  • 從5個月嬰兒到97歲老人,都因她免於手術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王櫳羚 「你不要拔我!你這個壞奶奶!」5歲的闖闖(化名)一邊吼一邊哭得聲嘶力竭。他在跟小朋友玩鬧時摔跤,致左前臂骨折,家裡大人不想他手術挨刀、留疤,於是將他送到杭州市富陽中醫骨傷醫院。而小朋友口中的「拔」就是能讓他免於手術的神奇正骨,「壞奶奶」則是該院正骨科主任趙瑛。
  • 臺大專家:逾50歲老人須防骨折 每年X光檢查
    原標題:臺大專家:逾50歲老人須防骨折 每年X光檢查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大醫院指出,臺灣1/3老人曾跌倒,建議50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年要做一次腰椎胸椎X光檢查,及早預防骨質疏鬆跌出一身病甚至死亡。
  • 冬季老人骨折高發 三大部位最容易骨折
    當骨折發生時,很多老年人選擇長期臥床靜養,醫生強調,長期臥床是一種消極的做法,更容易出現廢用性骨質疏鬆,因此,應該前往醫院就診,及時對骨折進行處理,在康復階段宜動靜結合,適當的運動十分重要。每年12月至次年1月老人骨折高發「現在南方的天氣還不是很冷,到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左右,因骨折前來就診的老年患者人數會增加。」
  • 濱醫煙臺附院創傷骨科完成多例複雜骨盆骨折手術
    骨盆骨折手術難度高,致殘、致死率高,特別是複雜骨盆骨折是國內外公認的創傷骨科的頂級手術,是創傷骨科最高水平的體現。近年來濱醫煙臺附院創傷骨科在李善會主任的帶領下,不斷提高骨盆骨折的診療和手術技術水平,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 66歲老人跌倒骨折 家屬欲起訴鋪設維護路面單位
    ­  中國吉林網訊 記者 邵梁 66歲的長春市民陳淑珍老人,因在馬路上跌了一跤,右手手腕處被摔骨折,自己不小心是一方面原因,可在老人兒子劉茂江看來,母親之所以跌倒在地上,跟地上鋪設的石板也有關係。「那塊石板因為不平整,已經鬆動,而且還凸起了一角。」劉茂江說。
  • 江西9歲男童摔跤致眼眶骨折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前不久,王先生9歲大的兒子小傑摔了一跤在受傷後的第5天,小傑在學校課桌上趴著,連眼睛都睜不開,孩子爸爸才察覺到了嚴重性。 湯憲輝為小傑採取了手術治療的方案。醫生提醒,小孩眼部外傷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越早治療康復效果越好。
  •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幫助八旬股骨頸骨折老人重新站立
    近日,開封市年近八旬的李奶奶不慎發生骨折,在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骨三科的精心救治下,李奶奶順利接受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重新站立,這讓她的家人激動不已,直言選對了醫院,遇到了那麼多好的醫護人員。據了解,今年78歲高齡的李奶奶半月前因意外摔倒導致,當即就站不起來,隨被家人送到開封市第二中醫院就診。
  •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所謂「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指的是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頸骨折和轉子間骨折。骨折後大約一半的老年人的身體便每況愈下,由於骨折併發症、手術風險等因素影響,致死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