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好?提醒:老人若有這種骨折,建議手術

2020-12-19 骨科專家許樹才

骨折之後的治療問題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有些人認為保守治療好,而有些人認為手術治療好,那麼究竟是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治療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單純的骨折、穩定性骨折可以保守治療。這樣的骨折因為比較穩定,對骨頭功能造成的影響並不大,這種情況下通過保守治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很多肱骨幹骨折、鎖骨骨折都採用了保守治療。

骨折情況嚴重,開放性骨折脫位者,負重部位明顯移位骨折、成角骨折,螺旋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又或者骨折合併有其他的情況,比如合併後血管神經內臟損傷等等。一般來說,這些情況是很難通過保守治療來治癒的,醫生常建議手術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骨折保守治療的成功與否與醫師的技術,背景,平臺等等有關。與骨折部位,分型及時代發展,經濟水平,要求,工作性質等等有關。當然目前大醫院骨折治療許多是根據臨床循證醫學指南,專家共識等決定治療方案。

雖然很多的骨折不會出現死亡,但有一種骨折的死亡率比較高,那就是老年髖部骨折。髖部骨折也有「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死亡骨折」之稱。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的報告顯示:發生髖部骨折的老年人,一年內的死亡率可達20%~36%。

老年髖部骨折到底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

有經驗的骨科醫生都知道,髖部骨折保守治療雖然看起來簡單安全,但病程長,加上長時間臥床,存在的隱形風險也會相應增高,很容易引發嚴重的併發症:發生墜積性肺炎、褥瘡,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泌尿系統感染,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加重,原有疾病加重,尤其是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

對於40歲以上下肢骨折的患者,抗凝治療應於住院後立即開始,術前12小時停用,術後12小時繼續應用,至術後10~35天,術前及出院前更應積極性常規雙下肢靜脈彩超檢查。

作為骨科醫生,必須知道的一點:在患者全身情況相對穩定時應儘早手術治療,急診手術傷後48小時內手術,可減少併發症及死亡率,髖部骨折的手術治療是目前的主流方式的。但如何做好髖部手術,將是所有骨科醫生都必學的知識!

相關焦點

  • 骨折後,是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治療好?日常有哪些要注意事項?
    骨折是由於外傷導致的骨頭斷裂,涉及到骨頭的恢復就有點困難了。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由此也可見到骨折的恢復期是很長的。同樣,骨折後的治療也比較重要,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都是骨折的治療方法,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 家裡老人骨折了 到底要不要手術?
    11月10日,劉奶奶在家不慎摔傷送往市三醫院,經相關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右轉子間粉碎性骨折、右肘關節脫位並多發性骨折、右側肘關節韌帶損傷、右側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等多處骨折和損傷,這可急壞了劉奶奶的家屬:一來擔心患者年齡大,且伴有高血壓、腦梗死後遺症、冠心病等增大手術風險的疾病;二來擔心多處骨折產生的高額手術費用無力承擔。為保守起見,家屬決定放棄手術,進行保守治療。
  • 鎖骨骨折?不用手術也可以治療
    醫生,我家孩子摔了一跤,鎖骨也會骨折?應該怎麼治療呢,必須要手術嗎?」  四川省骨科醫院醫生介紹了幾種鎖骨骨折的保守治療法。  鎖骨是上肢與軀幹的連接和支撐裝置,呈S形。近端與胸骨柄形成胸鎖關節,遠端與肩峰形成肩鎖關節外側有喙鎖韌帶固定鎖骨。
  • 老年人的骨折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手術治療|下肢|腦血管|髖部|...
    大家可能覺得,老人家發生了骨折,送到醫院就可以了,該住院住院,該手術手術。其實不然,老年人骨折有一點特殊性。家屬方面需要考慮:選擇怎樣的醫院?老人骨折治療後果會怎樣?老人平時身體就不好,又摔倒骨折了,需要有怎樣的心理準備?醫院方面需要考慮:老年人多數都有很複雜的內科病,如何處理?依據老人目前的情況,應該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哪個是最佳方案?
  • 96歲老人髖部骨折 手術後第二天就能走了
    該院「三名工程」專家陳建常教授和骨科戴冠東主任經過仔細檢查後,向王大爺的家人分析,如果選擇保守治療,老人因骨折不能行走且需長期臥床,容易引發一系列併發症,如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壓瘡等,不僅會極大地降低老人家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若選擇手術治療,成功了則可早日下床,儘早開展功能鍛鍊。家人考慮老人年事已高,難以承受手術風險,於是選擇保守治療。
  • 104歲老人骨折:「我103歲的閨蜜和89歲的女兒骨折手術都康復了,我...
    百歲老人骨折了怎麼辦?當醫生們還在糾結治療方案時,老人家卻堅持要手術治療。究其原因,是她103歲的閨蜜還有89歲的女兒骨折後都採取了手術獲得康復。最近,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發揮多學科診療優勢,成功為這位高齡老人實施右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 選對治療方法 正面「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泰安市中醫醫院手術...
    所謂「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指的是老年髖部骨折(老年人髖部骨折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股骨頸骨折,一種是股骨轉子間骨折。)一旦發生這種骨折,如果不積極手術治療,就需要長期臥床,這時候就容易發生褥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下肢深靜脈栓塞甚至肺栓塞等併發症,這些併發症會威脅到老年人的生命,所以很多老年人髖部骨折後身體會每況愈下,最後走到人生的終點,故這種骨折我們又稱「死亡骨折」。
  • 骨折手術高風險?不手術的後果才往往讓人承受不起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它不同於扭傷,敷藥後能自行修復,大多數的骨折是不會自己長好的,就算敷中草藥也沒有用的。最近手術的這位大叔,50多天前因為外傷,摔到了右膝蓋。而後,右膝關節疼得厲害,關節甚至出現了畸形,且動彈不得。
  • 勇闖高齡「禁區」,104歲老爺子骨折患者被成功實施微創手術
    12月2日,老人在家中再次不幸摔下床,腰部及右髖部疼痛,家屬懷疑老人腰椎又骨折了,與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三科高旭大夫聯繫,此時高大夫在青島進修學習,聽到老爺子病情後,積極與曹珺副主任醫師聯繫,匯報老先生的病情,聯繫救護車將老人送到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經檢查診斷為「右股骨粗隆間骨折」。由於老人高齡,還比較瘦弱,是手術?
  • 95歲老人半年兩次骨折手術,給家有老人的大家提個醒!
    這是半年時間裡,老人第二次因為骨折入院手術。7月31日,在手術室、麻醉科團隊的配合下,骨科副主任潘勇衛帶領副主任醫師趙喆、主治醫師鄧玖徵以及袁野、李成立醫師等創傷骨科組成員,從中午12點奮戰至次日凌晨5點半,連開4臺骨折手術。患者骨折的原因各有所痛,其中,陳爺爺是醫師們已經熟悉的面孔。
  • 男子骨折手術打鋼板 1年後骨頭沒長好鋼板「骨折」了
    原標題:男子骨折手術打鋼板 1年後骨頭沒長好鋼板"骨折"了編者按:在骨折手術中,醫生經常用鋼板來給患者固定骨骼。前幾天,慶安的一個患者骨折手術一年後 ,去醫院取鋼板,結果發現他身體裡的鋼板「骨折」了。去年11月份,王廷發鎖骨骨折做了手術。前幾天,他去醫院複查,想把體內的鋼板取出來,拍完片子的結果,實在是讓他大跌眼鏡。慶安縣居民 王廷發大夫當時看著片子時候,他說你這骨頭沒長上。讓我第二天就做手術,他說你這鋼板斷了,重新做手術。
  • 闌尾炎到底是手術好,還是保守治療好?
    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症之一,也是人們非常耳熟能詳的疾病之一,很多人都能說出來幾個闌尾炎的症狀,比如右下腹痛、壓痛、反跳痛等等,但是關於具體怎麼治療闌尾炎的爭議卻很多。一部分人認為闌尾炎應該手術治療永絕後患,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能不動手術就不動手術,保守治療比較好。
  • 百歲老太骨折手術次日下床走路:不挑食性格開朗 血管狀況好過40歲...
    骨折對大多數老年人來說,治療恢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近日因骨折送醫的一位百歲老太,令武漢市第四醫院骨科醫護人員驚奇不已。在術前的心血管檢查中,醫生們發現老太太的血管狀況好過了許多40歲左右的年輕人,基於此這位百歲老太順利進行了髖關節置換手術。昨日,老人家在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坦言健康秘訣時稱,「不挑食、性格開朗是我的健康法寶」。骨折手術第二天百歲老太下地走路老太太姓汪,浙江人,今年正好100歲。一年前,大女兒將她接來武漢一起生活。
  • 骨折手術後,鍛鍊好還是靜養好?告訴你康復怎麼做
    上了年紀的人骨骼密度下降,鈣質流失速度快,可能會面臨骨質疏鬆,骨質疏鬆之後出現骨折的風險較高。如果有骨折這種情況出現,身體的護理工作要做好,相關的養護方法需要掌握。很多人在骨折之後通過手術來治療,不知道應該鍛鍊還是靜養,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應該諮詢專業人員的意見或者諮詢醫生,否則身體的護理工作沒有做好,會讓身體的恢復速度變得緩慢。在骨折之後應該鍛鍊還是休息,應該根據病情的恢復情況來判斷。手術完應該臥床靜養,通過這種方式讓身體逐漸康復。
  • 肋骨骨折一定需要手術?這幾個因素是關鍵!
    3、骨折斷端滲血導致血胸。 肋骨骨折的治療方案有哪些? 由於肋骨沒有活動功能(手腕有活動功能,需要手術治療),所以部分肋骨骨折可以採取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以臥床靜養為主。其好處在於:費用相對較低。
  • 「準百歲」老人遭遇「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醫院成功「接骨」四天便...
    當高齡老人遭遇 " 骨折 ",手術風險和恢復難度將陡然劇增。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醫院,為 " 準百歲 " 高齡骨折患者丁奶奶(化名),成功開展閉合復位微創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老人術後恢復良好,4 天便可下床活動。高齡老人跌倒骨折並不少見,僅在短短一周內,南方科技大學醫院骨科便已成功完成了 3 例 90 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骨科手術。
  • Injury 最新研究:骨不連仍是鎖骨骨折選擇手術的主要原因
    多種受傷機制可導致鎖骨骨折,非創傷性鎖骨骨折多見於原發或轉移性腫瘤、骨生成不全等先天疾病,或佝僂病等後天疾病。 儘管有多種分型可用於鎖骨骨折,但最常用的還是Allman分型系統,其分型依據主要是骨折的部位。
  •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所以,這種老年性的骨折,常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家住房山區79歲的王奶奶,在家中衛生間不慎摔倒,當即自覺右髖部疼痛伴活動障礙,由急救車送入我院急診科,完善相關檢查後,轉入我院創傷骨科。患者治療前影像報告。創傷科專家建議患者手術治療,但患者及其家屬考慮患者年齡大,擔心手術風險太大,還是決定先行保守治療。
  • 骨松性骨折治療新策略
    過去對於此類骨折,我們通常採取保守治療、傳統開放手術、椎體內固定等治療方法。保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物理康復治療、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及應用抗骨質疏鬆藥物等,主要是緩解疼痛;但由於長期臥床,活動受到限制,可導致骨量進一步丟失,骨質疏鬆進一步加重,出現壓瘡、皮膚感染壞死、尿路感染、泌尿繫結石、肺部的感染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並且致殘率、致死率都比較高。
  • 百歲娭毑髖部骨折 醫生採取微創髓內釘手術治療
    侯娭毑入院後由於傷處疼痛,坐臥不寧,時而呻吟,護士長鄒愛蘭和同事遵醫囑及時給予活血止痛藥物,並時常寬慰老人。科主任楊巍檢查後認為,候娭毑髖部骨折,由於年齡大,內科疾患多,病情複雜,需完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