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娭毑髖部骨折 醫生採取微創髓內釘手術治療

2020-12-25 騰訊網

近日,一位白髮老人被家人用平車推送入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南院骨傷科二病區。這是一位姓侯的百歲老人,因不慎摔傷以致左髖部疼痛,導致不能活動。值班醫師詢問病史後,結合x片檢查結果,初步診斷患者為左股骨轉子間粉碎性骨折。

侯娭毑入院後由於傷處疼痛,坐臥不寧,時而呻吟,護士長鄒愛蘭和同事遵醫囑及時給予活血止痛藥物,並時常寬慰老人。科主任楊巍檢查後認為,候娭毑髖部骨折,由於年齡大,內科疾患多,病情複雜,需完善檢查。

隨後,楊巍邀請相關科室會診,建議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擇期進行微創手術治療。並嚴防臥床併發症,如褥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靜脈血栓等。

完善檢查後,經內科會診,認為患者有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萎縮、陳舊性腦梗死,支氣管炎 、肺氣腫等內科疾患,手術風險高,與患者家屬溝通交代病情,告知其手術的必要性及風險性。

正當患者家屬猶豫是否手術治療時,曾是婦產科醫生的候娭毑堅決要求儘早手術。於是,楊巍組織全科醫護人員討論,並徵求麻醉科專家的意見,最終擬定採取微創髓內釘手術治療,並制定嚴格的手術方案、術後治療計劃。

近日,歷時1手術順利完成。目前,老人已經康復出院。

楊巍介紹,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加劇,伴隨著骨質疏鬆和跌倒有關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逐年增多,其中股骨轉子間骨折所佔比例約為49.6%~58.7%。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多合併有不同程度的內科疾病,非手術治療的併發症及病死率高。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大部分學者認為股骨近端抗旋轉型髓內釘適用於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特別是伴有骨質疏鬆的老年患者。

瀟湘晨報記者劉雙 通訊員粟青梅

相關焦點

  • 鎖骨骨折的治療—鋼板 vs 髓內釘
    雖然現在骨科醫生一致認為手術內固定可以減少骨折不癒合的發生率,但是考慮到醫療費用以及內置入物的併發症風險,哪種手術固定方式才是標準的治療方法仍存在爭議。鋼板和髓內釘固定是鎖骨骨折手術治療的最常用兩種固定方式,前瞻性隨機研究顯示,和非手術治療相比,兩者均有顯著優勢。鋼板固定曾經是鎖骨骨折最早的內固定治療方式和標準方法,但是為了更微創的方式來保留骨折血供,醫生開發使用了髓內釘固定。但不幸的是,目前還沒有充分的前瞻性隨機研究結果能夠證實哪種固定方式才是鎖骨骨折最佳的手術治療方法。
  • 這個醫院成功開展首例青少年型髓內釘治療兒童股骨幹骨折
    近日,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本部骨傷科二病區傳來好消息,科室首次採用青少年型髓內釘微創治療兒童股骨幹骨折獲得成功。據悉,這是醫院首例使用青少年型髓內釘治療兒童股骨幹骨折。15歲的蔣同學,因車禍外傷致左側大腿股骨幹骨折入住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本部骨傷科二病區。小蔣年紀不大,但身高已達1.75m,體重65kg,長得十分魁梧結實。從影像學來看,他的骨骺線明顯還未閉合。如果採用傳統的鋼板偏心固定,創傷大,併發症多,外固定支架固定又不牢固,給生活護理帶來諸多不便,如何採用最佳的治療方式成了擺在醫護團隊面前的難題。
  • 德國股骨轉子間不穩定骨折 1 天內行髓內釘固定
    與傳統的髓外固定(滑動髖螺釘、微創鎖定鋼板)相比,髓內固定系統由於其生物力學上的優勢,並且可以微創置入,逐漸成為主流的內固定方法。 不穩定骨折並沒有統一的定義,但一般都包括小轉子骨折、反斜行骨折、後內側大部粉碎骨折、大轉子粉碎、外側皮質不完整等情況。儘管應用現代的技術和內固定材料,失敗率仍在0%-20%之間。目前有多項meta分析顯示,並沒有某一種內固定方式明顯優於另一種。
  • 轉子間骨折髓內釘:長短及鎖定與否如何選擇
    Nikolaos 教授等就轉子間骨折髓內釘相關知識點進行了總結,告訴我們應該選擇長的,還是短的;髓內釘釘孔是選擇鎖定還是非鎖定。相關內容發表在 JOT 上。現在普遍較為接受的觀點是,對 33.A3 型骨折或者不穩定的轉子間骨折,治療最佳方案是髓內固定裝置;而 DHS 相較髓內釘,其在治療穩定轉子間骨折方面的效果更好,併發症更少。
  • 長短髓內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無差異
    與髓外固定相比,髓內裝置在理論上具有生物力學方面的優勢,儘管至今還沒有充分的臨床證據證實這一優勢,但無論短髓內釘還是長髓內釘均有臨床療效良好的報導。 對於骨折線沒有延及遠端的股骨轉子間骨折(AO分型31-A1和A2),臨床上長短髓內釘均有應用,目前也沒有研究對二者進行對比。而使用短髓內釘者,由於轉子以下骨幹的固定長度相對較短,學者們仍存在一些顧慮,如髓內釘遠端附近繼發股骨幹骨折等。
  • 愷德骨傷科微創手術治骨折十天可下床
    近日,株洲愷德醫院骨傷科收治了數名車禍骨折患者,在科室主任陽輝、副主任唐建勝的帶領下科室團隊為他們施行了閉合復位微創髓內釘固定術,術後十天即可下床,有利於康復。醫患術後交流圖。今年56歲的王先生(化名)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導致右股骨中段骨折、頭部輕微外傷,右手皮膚挫擦傷等外傷,被送入株洲愷德醫院骨傷科救治。
  • 肱骨幹骨折採用髓內釘固定較鋼板或更具優勢
    有文獻報導認為,肱骨幹骨折時採用鋼板內固定是較髓內釘更好的固定方式,因髓內釘固定併發症更高,技術操作難度更大,但目前已經發表的關於肱骨幹骨折治療效果對比的RCT研究較少,不同學者進行相關RCT研究的Meta分析結果存在矛盾之處。來自美國的學者就肱骨幹骨折數個問題進行了相關探討,並將研究結論發表在近期出版的JOT雜誌上。
  • 鎖定板治療不穩定轉子骨折併發症發生率高
    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Jensen 1型和2型)公認的治療標準是使用動力髖螺釘(DHS)治療,因為它比髓內釘固定術併發症發生率和再手術率更少。 而不穩定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目前仍無公認的內固定方法。這類骨折通常包括後外側骨皮質和大轉子粉碎性骨折或反轉子骨折。髓內釘系統因其獨有生物力學的特點,且比滑動髖螺釘更少發生植入失敗或再手術,所以被推薦用於治療此類骨折。
  • 骨科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理念 更多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獲益
    經過骨科中心脊柱外科醫生的檢查,發現任婆婆腰部有兩處腰椎骨折,考慮為骨質疏鬆引起的病理性腰椎骨折,需要手術治療。本來擔心傷筋動骨一百天,但詳細了解了微創手術和快速康復等相關情況後,一家人放心了不少。「手術很順利,她術後沒有放置引流管、尿管,當天正常飲食,第2天就能下床,第6天康復出院。」
  • 勇闖高齡「禁區」,104歲老爺子骨折患者被成功實施微創手術
    曹珺副主任醫師、高旭大夫在門診等至中午一點,為患者做檢查,排除骨折後將老人送回家,家屬十分感動。12月2日,老人在家中再次不幸摔下床,腰部及右髖部疼痛,家屬懷疑老人腰椎又骨折了,與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三科高旭大夫聯繫,此時高大夫在青島進修學習,聽到老爺子病情後,積極與曹珺副主任醫師聯繫,匯報老先生的病情,聯繫救護車將老人送到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經檢查診斷為「右股骨粗隆間骨折」。由於老人高齡,還比較瘦弱,是手術?
  • 骨科教程: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療
    Neer 推薦肩胛骨前後位片和腋位片來評估骨折。但需要注意的是,單純的影像學 X 片有時會過分低估患者的骨折的嚴重程度,需結合 CT 和三維重建來獲取骨折進一步的情況。MRI 可幫助評估可疑肱骨大結節骨折。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療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主要取決於手術醫生的臨床經驗。
  •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骨科一病區微創治療小兒骨折
    由於自身成長發育的特殊性,兒童骨折並不是成人骨折的「縮小版」,所以在治療方案上也不同於成人。近年,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骨科一病區從小兒骨折專業角度入手,開展適合兒童骨折的微創治療技術,使眾多骨折的孩子快速痊癒,重歸健康生活。「小朋友,來,抬抬手,叔叔看看!」
  • 插髓內釘、打入刀片,膠州81歲老人35分鐘成功接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通訊員 馬洪濤 日前,膠州一名81歲的老漢在家中摔倒導致髖部骨折,醫生為其量身打造治療方案,通過微創手術僅用時35分鐘就為老人成功接骨。7月1日,膠州81歲的孫老漢在家不慎摔倒,左側髖部受傷,家人緊急送到膠州市人民醫院北院,經CT檢查發現左股骨粗隆間骨折。經會診和術前討論後,骨二科制訂了適合老年人的個體化治療方案: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術,由從上海東方醫院進修歸來的趙樹林醫生負責實施。
  • 老人從3米墜落致骨盆骨折!醫生用2個「釘孔」完成「皇冠級」手術
    醫生進行查體、拍片、檢查後,診斷唐大爺為「嚴重多發傷、骨盆骨折」,需立即手術。 創傷骨科主任龍開炳選擇採用了微創的手術方式,通道螺釘固定骨盆骨折處,通過2個釘孔樣的小切口,經過1小時奮戰,成功完成骨盆手術,術中出血僅5ml。
  • 柳州市工人醫院應用三維空間導航系統微創治療骨盆骨折
    陳新援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5日電(曹偉軍 陳新援)日前,柳州市工人醫院創傷中心同時應用國內骨科領域多項先進技術:O-Arm聯合三維導航系統、STARR架三維空間復位技術、術中實時神經監護,成功為一例嚴重骨盆不穩定骨折合併多發傷患者實施閉合復位微創內固定手術,為患者解除病痛,填補了廣西區內創傷骨科骨盆髖臼骨折治療技術上的空白。
  • 岱嶽區婦保院為86歲老人實施髓內釘固定取出術+全髖置換術
    近日,岱嶽區婦幼保健院外科收治了86歲左側股骨頭壞死的李奶奶,李奶奶自述左股骨轉子間骨折內固定術後已有2年半,近期左髖部疼痛難忍,無法行走,因此決定到岱嶽區婦幼保健院就診,經x線片檢查初步診斷為左側股骨頭壞死。
  • 兒童前臂骨折,和成人骨折有何不同,是否有後遺症?醫生來告訴您
    診治經過雖然患者的病症一目了然,但個人的狀況是不同的,有的人合適手術,可以手術治療,有的人可能身體有隱患,或是過往有疾病史,就需要其他的治療方式。貿然治療,很容易引起危險。入院時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急性面容,能步行進入醫院,自主體位,很配合醫生檢查。左前臂皮膚和黏膜有破損的情況,左前臂壓痛、叩擊痛明顯,可以摸到骨摩擦的情況。同時,左前臂很明顯的腫了起來,活動受限,手指活動情況良好,沒有明顯異常。
  • 轉子間骨折:冠狀面骨折的復位和固定技巧
    由於骨質疏鬆或者創傷暴力較大,合併冠狀面骨折的轉子間骨折因為外側壁及內側壁骨折,給臨床上的治療決策和手術操作帶來較多困難。在2016年12月的Injury雜誌上,來自韓國的Jae-Woo Choa教授回顧性分析了156例轉子間骨折,結果發現冠狀面骨折的實際發生率高達88.4%,而平片檢查時冠狀面骨折的陽性發現率只有37.8%。
  • 微創手術可以治療拇外翻
    「一旦發現自己得了拇外翻,應及時找骨外科專業醫生就診。」趙領峰提醒,因為隨著年齡增加,拇外翻畸形程度會日益加重,產生很多併發症,如拇囊炎腫、爪形趾、雞眼、疼痛型腳墊等。他表示,對僅有畸形沒有症狀或症狀較輕的拇外翻初期患者,可以採取一些保守的治療方法,如果發展到了後期,症狀嚴重,就需要採取手術治療了。    如何治療拇外翻?
  • 贛州市人民醫院急診創傷外科完成一例高難度骨盆骨折微創手術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胡介宇、劉長鐵報導:近日,贛州市人民醫院急診創傷外科骨科團隊聯袂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創傷骨科團隊,成功為一名骨盆嚴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實施了高難度微創手術治療。  49歲的患者曾先生因摔傷致髖部腫痛、活動受限2小時,被緊急送至贛州市人民醫院創傷急救中心就診,經急診創傷外科診斷為:1.骨盆粉碎性骨折(Tile分型:C2型)〔①.右髂骨骨折;②.右髖臼骨折;③.右恥骨上、下支骨折;④.左恥骨上、下支骨折〕;2.右髖臼粉碎性骨折(AO分型:B3型),傷痛折磨得患者十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