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將於2月啟動疫苗接種,「財爺」稱下半年經濟有望強勁復甦

2021-01-10 界面新聞

文|21世紀經濟報導 朱麗娜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4日零時,香港新增53宗新冠確診個案,43宗屬本地個案,其中6宗源頭不明。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1月3日,香港共有812宗確診個案,其中超過90%為本地個案,而源頭不明個案佔三分之一。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1月4日向媒體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嚴格執行外防輸入措施,加上本地疫情放緩速度慢,暫無條件放寬各項防疫措施,現行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將延長兩周至1月20日,包括2人限聚令、餐廳晚上6點後禁止提供堂食等。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宣布,所有中小學和幼稚園將延長暫停面授課程和校內活動至農曆新年假期。

自去年疫情暴發以來,香港各行各業受到衝擊,失業率攀升。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隨著不同層面的防控疫情工作發揮效用,若疫苗能按預期逐步廣泛接種,疫情管控效果有望逐步提升。香港經濟今年上半年仍面臨較大挑戰,下半年則有望呈現較強的復甦動力,全年有望恢復正增長。

中小學、幼稚園停課延至春節假期

陳肇始指出,自2020年12月10日起,社交距離措施已收緊至上一波疫情的最嚴格水平,並已維持三周,但確診數字相比上一波疫情緩和的速度較慢,仍存在反彈風險,而且不時出現大型群組暴發,令人憂慮。

「市民經過連月抗疫,遵守社交距離意識有下降,冬至、聖誕及新年假期,市面仍有大量人流,亦有不少人有跨家庭聚會。」她指出,「從八達通出行分析數據,可見市民減少出行的程度,明顯較上波疫情低。」

陳肇始透露,為了加強病毒檢測、實現「小區清零」的目標,特區政府已提高強制檢測的門檻。自去年12月30日起,14日內同一大廈出現2宗以上無關聯的個案,被納入強制檢測範圍。她透露,至今已有47座大廈納入強制檢測,特區政府已設立30個流動採樣站。

「農曆新年前社交距離措施放寬的機會較小,一旦出現反彈,不排除採取更嚴厲的措施減低人流。」她表示。

自第四波疫情暴發以來,香港中小學及幼稚園自去年12月中一直停課至今。楊潤雄在1月4日的記者會上宣布,香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延長暫停面授課堂及校內活動,直至農曆新年假期,包括特殊學校及提供非本地課程學校。根據教育局此前公布的時間表,香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原定於1月11日返校恢復面授課堂。

楊潤雄指出,學生長期停課對學習有影響,因此政府會繼續有限度容許學校安排少量學生返校,進行面授課程。

他表示,中學可安排中一至中六,回校半天上課,回校學生數量最多不超過全校限額學生的六分之一。小學亦可作出類似的安排,上午可回校上課半天,但不建議下午安排活動。

此外,由於香港疫情持續,廣東省各地陸續收緊從香港返回內地人士的檢疫隔離措施。深圳市口岸2020年12月29日晚公布,自2021年1月5日起,由香港經深圳灣口岸入境來深的人士,必須提前在「健康驛站房間網上預約系統」預約並獲取預約確認單,在口岸通關現場出示。未能出示當日有效的預約確認單的入境旅客,將安排返回香港。

目前入境內地的人士,均須接受「14+7」日的21天健康管理措施,即先接受14天的集中隔離,入住指定酒店,後7日則接受社區管理。

因此,大量香港市民趕在新措施生效前返回內地。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的數據顯示,元旦長假期間(1月1日至3日),經深圳灣口岸和港珠澳大橋出境的人數分別為9253人次、750人次。其中,1月3日經深圳灣口岸回內地的人數高達3607人,創下自2020年3月27日廣東要求入境人士須集中隔離14天以來的單日最高紀錄。

2月將啟動疫苗接種

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1月2日透露,特區政府各部門在1月底完成籌備工作,為疫苗抵港做好準備。根據疫苗到港的時間初步推算,預計2月起可為市民接種,屆時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公立醫院、安老院舍、私立醫院和診所均可以接種。

據了解,疫苗接種的專責工作小組於2020年12月29日舉行了首次跨部門會議,商討了疫苗接種選址、老年人群的接種安排、優先群組的設定、醫學監察等範疇,有助制定疫苗接種方案及執行。特區政府強調,只要市民願意,所有香港市民都能安全、穩妥、有序地免費接種疫苗。

同時,香港創科局會在1月內準備好疫苗接種預約系統,方便市民預約接種。由於疫苗需注射兩針,市民可以通過系統選擇目標中心預約注射第一針疫苗的時間,之後系統會因應市民選擇的疫苗種類,計算接種第二針的時段,從而即時安排接種第二針的時間。

香港特區政府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小組成員、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前總監曾浩輝表示,市民新冠疫苗的接種率是一大挑戰,但目前有三重保障,有望增加市民信心。

他指出,首先,香港應用的疫苗已在外國註冊及廣泛使用;其次,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的12名專家對每種疫苗的效用進行詳細科學分析後,疫苗才批准使用;第三,特區政府在疫苗接種計劃開始後,將持續監控是否出現罕見、嚴重副作用。

下半年經濟有望強勁復甦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月3日表示,香港經濟今年上半年仍面臨較大挑戰,下半年則可望呈現較強的復甦動力,全年有望恢復正增長。但是,經濟復甦的速度和力度取決於多個內外因素,其中疫情變化將是最關鍵的變數。

他坦言,香港經濟在過去兩年,先後受到中美關係緊張、本地社會事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接連衝擊,連續兩年呈負增長,是有記錄以來的首次。他表示:「踏入2021年,情況也許是困難未盡但轉機漸現。」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去年11月25日發布的《施政報告》中表示,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因社會動蕩、疫情和國際政治形勢受到重創,勞動市場亦面對巨大壓力。特區政府預測全年經濟收縮6.1%,這將是有記錄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

自去年疫情暴發以來,香港各行各業受到衝擊,失業率攀升。2020年9月至11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3%,與前一輪公布的8月至10月失業率6.4%相比,微跌0.1個百分點。然而,隨著政府「保就業」補貼計劃結束,市場人士普遍預計失業率將繼續上升。

陳茂波指出,在有效控制疫情之前,較大力度的防疫措施無可避免需要持續,對本地消費氣氛及經濟活動難免構成壓力。跨境人員流動和旅遊活動亦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企業暫時仍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就業及收入情況在短時間內也難有明顯改善。這意味著在今年上半年經濟仍會面對較大的挑戰。

然而,陳茂波認為,隨著不同層面的防控疫情工作發揮效用,而疫苗又能按預期逐步廣泛接種的話,疫情管控效果將有望逐步提升。香港經濟的復甦動力有望在下半年顯著增強。

相關焦點

  • 北大光華報告: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延續強勁復甦態勢
    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 (劉亮)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光華思想力」宏觀經濟預測課題組日前發布2021年關於中國經濟形勢分析的報告《經濟穩步復甦,改革蓄勢而發》。報告稱,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延續強勁復甦態勢。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濟社會諸多領域仍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 顏色:疫苗最新進展與世界經濟復甦
    ,而第二季度才能實現大面積接種以追求群體免疫的效果,但發展中國家則將接種率不足、接種速度落後;第四,目前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疫苗的上市有利於明年全球經濟復甦,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5.2%,OECD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4.2%。
  • 香港疫情回落緩慢 中小學幼稚園停課延至春節假期
    自去年疫情暴發以來,香港各行各業受到衝擊,失業率攀升。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隨著不同層面的防控疫情工作發揮效用,若疫苗能按預期逐步廣泛接種,疫情管控效果有望逐步提升。香港經濟今年上半年仍面臨較大挑戰,下半年則有望呈現較強的復甦動力,全年有望恢復正增長。
  • 高盛:明年年中,疫苗接種將推動全球經濟復甦
    高盛的經濟學家認為,到明年年中,發達國家將有大量人口接種疫苗。高盛經濟學家Jan Hatzius和Daan Struyven領導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美國,高危人群可能會在12月中旬開始接受疫苗注射,這可能在明年3月之前為公共健康帶來重大好處。
  • 香港將從內地經濟發展中受惠
     新華社12月7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日表示,明年內地經濟的前景遠較其他主要經濟體正面,國家還提出推動內地社會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香港特區必將從中受惠。陳茂波當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嚴重衝擊環球及本地經濟活動,令本已陷入衰退的香港特區經濟雪上加霜。
  • 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
    Jeremy Leonard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大家似乎都接受了一個事實,即疫苗的普遍接種將會在2021年下半年的早些時候開始,但鑑於過去兩周疫情的發展情況,即便是在疫苗有效的情況下,也有一定風險。牛津經濟研究院宏觀情景負責人Jamie Thompson在研討會上表示:「在快速增長的預期下,疫苗的突破和大選後的美國刺激措施相結合,將鞏固近期全球的經濟復甦,到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2.3萬億美元,到2022年將增長2.7萬億美元。」
  • 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六大趨勢蘊藏機遇
    Jeremy Leonard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大家似乎都接受了一個事實,即疫苗的普遍接種將會在2021年下半年的早些時候開始,但鑑於過去兩周疫情的發展情況,即便是在疫苗有效的情況下,也有一定風險。牛津經濟研究院宏觀情景負責人Jamie Thompson在研討會上表示:「在快速增長的預期下,疫苗的突破和大選後的美國刺激措施相結合,將鞏固近期全球的經濟復甦,到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2.3萬億美元,到2022年將增長2.7萬億美元。」
  • 疫苗成歐美經濟復甦希望?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夏賓報導】對外海外市場而言,距離開始接種新冠疫苗的時間越來越近了。CNN最新獲得的文件顯示,輝瑞的第一批新冠疫苗將於12月15日交付,隨後莫德納第一批疫苗也將於12月22日交付。此前,輝瑞就曾宣傳其新冠候選疫苗宣稱在臨床試驗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有望在幾周內獲得新冠病毒疫苗的監管授權。受此消息面的影響,彼時歐美股市一夜暴漲隔天「歇菜」,即便是疫苗傳出的好消息也只是一次「好景不長」的刺激。疫苗究竟能否成為拯救歐美經濟復甦的「良藥」?疫苗問世後又將給各大行業帶來哪些影響?本期歐時經濟茶座將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 11月美國經濟與地產市場最新情報:經濟持續復甦
    2020年人口普查工作的臨時就業人數為9.3萬人,佔政府部門失業人數的絕大部分; 4、雖然經濟持續復甦,但隨著疫情的再次爆發以及仍未確定的政府經濟刺激計劃,第四季度的恢復速度正在減緩; 5、世邦魏理仕預計,隨著新冠病毒疫苗的大範圍分發接種,以及額外的政府財政支持,2021年美國經濟復甦的速度將加快。
  • 中金:隨著疫苗大批量供應 明年夏天歐美經濟有望重回正軌
    由中金周子彭和彭文生聯合撰寫的該份報告指出,由於在疫苗獲取、運輸和注射等環節存在差距,高低收入國家接種過程難以同步,預計歐美等高收入國家明年上半年有望率先共振復甦,年底經濟可能過熱;而中低收入國家復甦較慢,至2022年才會擺脫疫情影響。受益於防疫壓力減輕、高收入國家產業鏈修復以及替代性出口持續,明年中國經濟有望保持較好的復甦態勢。
  • 2021全球經濟復甦有戲 緩慢恢復不等於高枕無憂
    □本報記者 李 寧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基於對新冠疫苗將廣泛推廣使用的預估,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業內人士表示,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全球經濟今年有望走出衰退陰影恢復增長,但發展前景仍存在諸多風險和挑戰。
  • 中國成全球最大引擎,2021經濟預計增7.9%!美國卻「入不敷出」?
    隨著全球各國陸續開啟新冠疫苗接種計劃,IMF、世界銀行等各大權威經濟組織紛紛發布對全球各國復甦後經濟增長情況的預測。這次,中國表現如何呢?據央視新聞1月6日最新報導,世界銀行發布的2021年1月《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中國2021年預計將繼續蟬聯全球經濟最大引擎,經濟增長幅度或將攀升至7.9%。世行還預測,中國經濟強勁復甦還將帶動亞太地區經濟增長達到7.4%。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世界主要經濟組織和經濟學家預計,明年中國有望引領全球經濟復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外國企業也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恩在本月早些時候該組織發布的《經濟展望》中表示:「中國較早開始復甦,預計將實現強勁增長,在2021年佔世界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
  • ...Rystad Energy撰寫報告稱,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進程將從2021年2...
    Rystad:石油市場有望在2021年出現多年來最大供應短缺;① Rystad Energy撰寫報告稱,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進程將從2021年2季度開始引發原油需求的「快速復甦」。② 報告指出,5月份將開始出現月度供應短缺,8月份將達到340萬桶/日的短缺高點,「隨後短缺狀況將繼續下去,8月的短缺高點可能會重複出現,年底前甚至可能超越」③ 報告還稱,1月石油市場將「大體平衡」,供需徘徊在約7770萬-7780萬桶/日;2月份料供應過剩50萬桶/日,3月過剩140萬桶/日,4月份料只有小幅過剩④ 上述預測假設OPEC+供應協議以及各國遵守協議的情況保持不變
  • 英媒:最快12月7日,英國啟動大規模疫苗接種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英媒:最快12月7日,英國啟動大規模疫苗接種【環球時報記者 牧之】據英國《金融時報》28日報導,英國有望在12月初批准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與德國BioNTech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
  • 美國食藥局調查疫苗接種不良反應
    美國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啟動一周,接二連三的「意外」情況就來了。先是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層出不窮,再是多州抱怨獲分配的疫苗比預期要少40%。全新的技術加上過短的研發時間,本就降低了民眾對疫苗的信任程度,如今接種意外再加上分配出了岔子,很難不讓外界懷疑,期待疫苗拯救經濟的想法還是否現實。
  • 美食藥局調查新冠疫苗接種不良反應
    首批接種人群為醫護人員和生活在養老院等長期護理機構的群體。   田納西州的情況不是個例。阿拉斯加州一名醫護人員15日在接種這款新冠疫苗後也出現嚴重過敏。16日,又一名醫護人員在同一家醫院注射同款新冠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被送入急救室。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稱,在美國27.2萬次的新冠疫苗接種中,有6次過敏反應被記載在案。
  • 美油周線六連陽可期疫苗接種序幕拉開需求復甦之路或緩慢開啟
    周五(12月11日)歐市盤中,美國原油期貨價格衝高回落,遇阻47美元,因美元指數反彈,英國硬脫歐風險再度加深也令全球市場情緒更加謹慎,此外德國等國周末或進一步強化社交隔離措施並延續至聖誕新年假期,令油市短線需求更加受挫,不過油價仍有望連續第六周上漲,原因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推出讓原油需求明年將增加的希望繼續存在
  • 美油有望衝擊50美元,疫苗進展順利點燃需求復甦預期
    原標題:美油上漲逾1.5%,有望衝擊50美元,疫苗進展順利點燃需求復甦預期來源:匯通網周四(12月10日)歐市盤中,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上漲約1.5%至46美元上方,儘管美國原油庫存上周大幅增加,但英國推出新冠肺炎疫苗和美國即將批准一種疫苗的提振
  • 接種新冠疫苗 亞洲國家紛紛行動:印日列出接種時間表,韓國公布疫苗...
    【環球時報記者孫鵬 宇揚 胡博峰】西方國家啟動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的同時,亞洲國家也在紛紛行動。英國廣播公司(BBC)18日援引印度政府匿名衛生官員的話報導稱,印度有望從明年1月起為民眾接種新冠疫苗,目標是至明年8月初覆蓋3億人。與此同時,日本、韓國等也已展開對疫苗的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