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好像每個班裡都有那麼一位課外知識豐富的男生。他不見得是位「好學生」,但對動物的進化,宇宙的奧秘,世界的奇觀和歷史的發展,他都可以頭頭是道。我對這樣的男生總是特別羨慕,所以每每獲得「三好學生」,都希望家人的獎勵是科普書籍,然後急不可待地和同學們一起分享,頓覺自己也變成了一本「百科全書」。
翻譯《地圖的演變》,我仿佛穿過機器貓的「任意門」,開啟一段段神奇的旅途。文字並非枯燥深奧,相反人文情懷深厚。在學者的思想裡徜徉,跟隨本書追隨白圖泰的步伐,駝鈴清脆喚醒撒哈拉沙漠沉睡的文明,槳聲汩汩領略兩河流域古樸的風光,探險的意味從朝聖之旅中萌芽,所見所聞成了寶貴的製圖資源。
與航海家揚帆起航,廣闊無垠的海面,磁羅經與星盤準確定位;陌生的航道和海底地形,精密的測算工具與方法幫助偵察;旅途從不一帆風順,有淚水有歡笑,有犧牲有成就,重要的是,每一顆勇敢的心都豐富了人們對世界的了解。
測繪技術的發展飛快,空中攝影清晰地捕捉地貌,無線電信號透視雲層、森林以及最深邃的海底,全球定位系統把全世界都呈現在你眼前;而你無比嚮往的依然是數千年前刻在樹皮上,畫在動物皮革上的地圖,原始卻閃爍智慧的光芒。
從古到今,從東到西,從局部到整體,從平面到立體,在《地圖的演變》裡,你看到的不只是地圖和測繪技術本身,更是人和人、人和政府、人和自然的合作與溝通。這是一種內在的流動,從遠古流傳至今,並延續到未來。
如果說《地圖的演變》立足於腳下,那麼《時間的奧秘》則放眼於永恆的宇宙。開篇不久,作者就介紹了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間的運動規律。當熟悉的圖片和文字展現在眼前時,我好像和機器貓駕駛著時光飛船,「嗖」地一下飛回了高中地理課堂。時間本是一個難以解釋的抽象概念,但在作者的筆下,它化身成為古老文明中的曆法、星座傳奇和神話故事。
最令人著迷的莫過於精妙絕倫的計時工具。即使在機械鐘錶普及的今天,世界上許多城市仍矗立著日晷——影子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出現長短變化,這是對時間流逝最直接的表現方式。當巨大的方尖碑縮小成為正午時會發射炮彈的加農炮日晷,計時不再是單純的目的,而是時間與娛樂、藝術的融合。
擒縱器、鐘擺原理的運用並沒有使鐘錶變成冷冰冰的機械組合,無論是吹奏小號的天使,還是振翅打鳴的公雞,亦或踱步的國王和先知,無一不是匠心獨具的藝術品。科技的進步和製造業的發展使計時器不再是少數人的奢侈品,然而在瑞法邊境的山區,那裡交通閉塞、環境惡劣,卻保留著最精湛的手工制表技藝。瑞士手錶不只是技藝的載體和身份的象徵,而且承載著對偉大鐘表匠的緬懷與崇敬。
我猜很多人喜歡「機器貓」,是因為他的超能力能帶著你任意穿越時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科學家也是我們的「機器貓」——天文學家對星宿如數家珍,地理學家不懈開發「新大陸」,物理學家致力於物質組成及物質世界運行規律的研究。這是每個孩子都曾有過或者一直都堅持的夢想。所以,我私心希望《時間的奧秘》和《地圖的演變》能點燃你們兒時的憧憬,去勇敢地探索與追求。
本文為《時間的奧秘》《地圖的演變》譯者推薦
該套書將於今年六月上市,敬請期待!
《時間的奧秘》
《地圖的演變》
[加]史密斯/著
劉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