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性?弗洛伊德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

2020-12-20 劉小播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著名的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

說到弗洛伊德,估計絕大部分人應該都聽說過。弗洛伊德是一位心理學家,為什麼我們會介紹他的思想呢?其實弗洛伊德對近現代思想的影響力,可能很多人低估了。

有個說,人類歷史上上遭遇了三次重大打擊

第一次是哥白尼,他告訴我們,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圍繞著太陽轉的一個普通行星。第二次是達爾文,他告訴我們,人類也並不是什麼神創造的,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的祖先只不過是一隻普通的大猩猩。第三次就是弗洛伊德,他告訴我們,人類其實並沒有那麼理性,和其他普通動物一樣,都是情緒的動物。

之前我們講尼採的時候,尼採曾說過:「有的人死後才出生,我的思想超越了時代」,而尼採死後八年,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次專門討論尼採的研討會,而這次會議的組織中,就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和尼採在思想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反對西方主流的理性主義。如果說尼採是反叛了上帝,那麼弗洛伊德就是反叛了人的理性。

在西方經歷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等一系列思想文化運動之後,理性主義成為了西方思想的主流,人是理性的動物,這是人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物種,一個重要的原因,這是絕大部分當時的思想家的根本信仰,而弗洛伊德之後,「理性人」的觀念遭到了根本的質疑。具體是怎麼質疑的呢?

顛覆「理性人」觀念的核心是:無意識。

關於無意識,弗洛伊德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他說:人的精神結構就像一座冰山,人能意識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在水面之下還有巨大的一部分,這就是無意識。

弗洛伊德發現,人的心理結構中,存在一個黑暗地帶,這個地帶就是「無意識」,說它是黑暗地帶,是因為我們正常情況下是無法意識和察覺這個區域的。而我們日常的行為活動和理性思考中,有意識的部分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而絕大部分的無意識,就像潛藏在水下的冰山一樣。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世界分為三個層次: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

最頂端或者表層的是:意識,就是我們用理性思考進行了一些思想和行為活動,這個很好理解,在意識的領域,我們和外界連接,可以感知外界環境,接受外界的刺激,並對現實有著意識上的反映。這部分的精神活動會遵循現實的原則,比如社會規範和禮儀道德等,比如看到領導來,我們會有意識規範自己的言行,表現得恭敬。

而處在精神活動最底層的是「無意識」,無意識其實就是我們的本能、欲望、原始的衝動,這和叔本華和尼採所說的「意志」差不多。我們的本能和欲望有著強大的力量,我們很多行為和思想的動機和企圖都是來自於這裡,當然無意識的主要目的就是滿足自我的本能欲望,所以他們的作用就是獲得快樂,它也不會考慮外在的社會規範,道德禮儀甚至法律的約束。比如,有個男生對一個女生一見鍾情,但他沒意識到,其實是因為這個女孩和他的母親有相似之處,讓他產生了某種依戀的情緒。

在無意識和意識直接,有一個橋梁,那就是:前意識

它存在的作用就是檢查作用。是一個中間的過度層級,就像「意識」和「無意識」的一個中介,對內在原始的欲望和外在的環境約束起到了一個調節的作用,比如我們對一些事物的暫時的印象和記憶就在裡面。

對於意識、和無意識,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一個人喜歡吃狗肉,看見朋友的寵物狗。意識說:這是朋友的狗,吃狗肉不道德;無意識說:狗肉很好吃;而就是看到狗的形象和感官的原始信息。

我們通常認為自己是理性的人,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有著完全的掌控力,但是弗洛伊德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絕大部分時候都是非理性的,受到本能欲望的驅使,比如某的人小時候曾被貓狗驚嚇甚至咬過,也許會在無意識裡留下創傷,導致他成年後厭惡一切毛絨玩具。但他自己並不記得童年遭遇,也困惑於自己對毛絨玩具的負面情緒,因為無意識中童年時期的創傷經歷很難被意識所覺察,儘管這些潛藏的無意識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弗洛伊德認為,在人的所有無意識本能中,最強烈就是:性本能

弗洛伊德還把人的性本能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幼兒期、潛伏期和青春期。甚至到弗洛伊德的晚年,他把人類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歸結為性本能,這也遭到了很多心理學家的質疑。

弗洛伊德在人類精神的三個層次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學說,也被譽為「精神分析學」的鼻祖。在他的精神分析學說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人格結構三元說。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那個「最根本的我」,是人格的最底層。這裡就是「無意識」的領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這些與生俱來的欲望要尋求即刻的滿足,這裡是快樂至上的原則。

本我之上是:自我,這就是我們能夠意識到的那個自己。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長過程和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的。自我有理性,會正視社會現實,重視常識和規則,比如看到長輩,我們會表現得恭敬一些。它能夠感受到本我的欲望,但自我會用理性來甄別本我的要求。如果說本我是人心中的一個小嬰兒,只知道追求滿足和快樂,那麼自我就像是小嬰兒的監護人,會用理性來考慮這些要求,根據對現實情況的考量,有選擇地去滿足那些欲望。

自我再往上,就是超我。也就是超越自我的意思,是一種理想化的人格。它是在人與「道德」的接觸和理解中形成的,我們把來自家庭和社會的種種道德權威,內在化成心靈的一部分,最終就形成了這個理想人格。

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三種人格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當然也存在相互的衝突,如果三者保持平衡,那麼就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一旦三個人格之間失去了平衡,人格就會出現異常,人就會焦慮,甚至導致嚴重的精神疾病。都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天使和一個魔鬼,超我就有點像是那個天使;但我們的實際行動常常達不到天使的標準,超我就會通過內疚感和罪惡感來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動。

另外,弗洛伊德還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社會文明觀,他認為,一方面文明是本能的升華,另外一方面他又對本能持不滿的態度,認為社會文明的發展壓抑了人性的本能,是以犧牲人的幸福為代價的。

弗洛伊德說:所謂文明,就是所有使我們生活不同於,我們的動物祖先的生活的成就和規則總和,它們具有兩個目的,一個是保護人類,抵禦自然,一個是調節人際關係。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謝謝。

相關焦點

  • 田馥甄《魔鬼中的天使》,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魔鬼和天使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段永不分手的戀愛,兩個人從相識、相知、相愛一直到人生的盡頭。可是這樣的愛情在現實中真的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在愛的時候轟轟烈烈,周圍的朋友都以為他們兩個肯定會結婚,但是突然有一天,兩個人毫無預兆的分手了。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幾米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幾米。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我希望我許下的所有願望都能成真。還記得在那些勵志的語句、那些溫暖的話語陪伴下熬過的漫漫長夜。
  • 驕傲的天使和調皮的魔鬼,一個成為生攸關的朋友的使命
    真正的朋友不會用語言來談論友誼,他們不為友誼要求任何東西,而是為彼此別林斯基做一切你心中真正的朋友是什麼?一個你特別適合做朋友的人,他在一起也很開心,但你不是圈裡人,你還會和他做朋友嗎?在《好兆頭》中,天使和惡魔是兩個完全不相容的陣營,經過六千年的臥底接觸,他們已經放下偏見,成為生死攸關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讓你毫無顧忌的人魔鬼可以在天使面前暢所欲言,天使可以在魔鬼面前隨意發脾氣,他們互相責罵對方的陣營領導人,如果他們把對方的計劃搞砸了,他們不會生氣的。
  • 《童年之謎》找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孩子」的答案
    文/柯婉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這句話不是抒情也不是雞湯,而是有所依據。我們也常常聽過「童年的陰影」、「治癒童年」之類的詞語,唯獨很少人深入思考和了解這些從何而來。羅尼·索蘭博士的《童年之謎》裡,凝練了她50多年心理治療經驗,揭開了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隱藏的孩子的主觀描述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體驗。
  •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機器貓」
    他不見得是位「好學生」,但對動物的進化,宇宙的奧秘,世界的奇觀和歷史的發展,他都可以頭頭是道。我對這樣的男生總是特別羨慕,所以每每獲得「三好學生」,都希望家人的獎勵是科普書籍,然後急不可待地和同學們一起分享,頓覺自己也變成了一本「百科全書」。翻譯《地圖的演變》,我仿佛穿過機器貓的「任意門」,開啟一段段神奇的旅途。文字並非枯燥深奧,相反人文情懷深厚。
  • 為什麼雙胞胎總是一個天使,一個魔鬼
    【幫主圓圈媽媽】:我想,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雙胞胎總是一個天使,一個魔鬼。雙胞胎給人的感覺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模一樣,但實際上,對於我們這種家有雙胞胎的父母而言,卻是另外一回事!實際成長中,雙胞胎經常不同步,總有差異:一強一弱,一快一慢,一好一壞,一個飯渣一個餓貨,一個睡渣一個睡神…簡而言之:一個天使,一個魔鬼般存在!
  • [飛血的大頭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LOLI
    [飛血的大頭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LOLI 發布時間:11-06-07 09:4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人性存在及其解釋——從弗洛伊德《釋夢》開始
    從弗洛伊德開始,則開啟了人類對於人性中非理性設定的承認。人性中除了一種「道德」「理性」使人成為獨立自主的「人」,同時也存在著「非道德」和「非理性」。   《釋夢》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處於一個什麼位置,具有怎樣的意義呢?首先,我們應該簡要梳理弗洛伊德的學說體系,,然後對《釋夢》的內容進行簡要說明,這樣才能理清《釋夢》在弗洛伊德整個學說體系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天使,你的天使像他們當中的誰?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阿麗塔:戰鬥天使》,羅伯特·羅德裡格茲執導,羅莎·薩拉扎爾等主演。根據日本漫畫家木城雪戶的小說《銃夢》改編,影片故事背景設定在在26世紀,講述了身處末世,幸運重生的機械女孩阿麗塔為了改變世界而勇敢奮鬥、踏上探索真相旅程的故事。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天使之城》,拉德·塞伯寧執導,尼古拉斯·凱奇、梅格·瑞恩主演。
  •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 | 願你童心不泯,永葆赤子之心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祝福每一個大人,都童心不泯,永遠真實,自在。兒童節,對一個成人意味著什麼?很多人說:「沒有時光機,回不去的童年,但童心可常在」。一個直面人生,肩挑苦痛,以強大的生命力和悲劇性、藝術的態度享受生活的人,必定是一個自由的人。在尼採這裡,嬰兒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創造和遊戲使人不是營營地過日子,而是充實地生活。
  • 《魔鬼代言人》:在人性的醜惡前做出選擇,你會如何發揮自由意志
    在一次次幫助惡人脫罪的過程中,撒旦也正在吞噬著他的內心,即使到了後來他發現了他所幫助的並非都是些所謂"清白"的人時,為了利益和榮譽,他還是依然選擇了繼續。導演用幾起簡單的案件,悄然地引出了影片的核心主題:人性的欲望和貪婪,最終將會導致自我的毀滅。
  • 每個父母都有一顆天使的心,也有一張「魔鬼」般的面容
    點上方藍字關注宗爸講堂點上方綠標收聽金媽語音(以下文字為語音簡稿,更多請聽上方音頻)今天早課的題目是不是嚇了您一跳,其實我自己也嚇了一跳,我覺得這連我的爹娘、祖宗都說進去了。可是,我仍然決絕地寫下這個題目,因為這真的是金媽的一個深刻發現。首先,古今中外的父母真的是愛孩子的,都擁有一顆天使般的心。
  • 人性的惡之花:從弗洛伊德的性本論說起
    古語有云:人心隔肚皮,說的是每個人內心的隱蔽性。即使外面看起來和你打成一片,說不定內心早想把你吊打一萬遍了。說白了,人心不像物理化學,有著內部的原理,人性是最琢磨不透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想法,操縱著我們的思維呢?到底是什麼決定著我們的言行?答案就是我們的心理,心理影響並決定著我們的行為。
  • 天使中的魔鬼
    不,你沒有權利去質疑,也不能嘗試抱怨,唯有「聞雞起舞」、「懸梁刺股」、「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和滿滿的正能量。但作業不是作夢,你睜開眼,它還躺在那裡安靜地等你。所謂高手在民間,你會驚奇地發現,許多高手在晚上十點前已經洗漱完畢,呼呼大睡,更牛掰一點的九點鐘就開始享受美麗的人生了。你不禁會問,他們沒有筋鬥雲,也沒有七七四十九變,如何輕鬆巧妙地化解難題?
  • 誰是你的天使,誰又是誰的魔鬼呢?
    在其MV中,田馥甄的化的彩色的「哭哭裝「和有特色,用彩色的眼淚、無辜的神情來闡釋歌詞中的那一句」儘管叫我瘋子,不準叫我傻子「。歌名就很有詩的味道:魔鬼中的天使。歌詞姚若龍寫的也格外有味道,表達出了很多種意思。有人看做是自我的突破:希望自己不要那麼敏感,脾氣不要太壞,想自己想清楚一些事,讓自己變得踏實。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事實上,三個本版的「挪威的森林」都和挪威本身都沒有太大關係,但他們又都是一個受一個的影響而誕生的。列儂唱了一個憂傷的撩妹的故事,而有了吉他伴奏的輕搖滾樂——《挪威的森林》;喜歡披頭四和列儂的村上春樹因為聽了這首歌曲而產生靈感,創作出了深受眾多青年男女喜歡的愛情小說;伍佰在後來被問起為什麼創作《挪威的森林》的時候,也說自己非常喜歡村上春樹的這本小說,由此受啟發,寫出了這首歌曲。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烏託邦|《末路天堂》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烏託邦吧,那裡有快樂有金錢有幸福有名利,有所有能夠想像到的一切。可這一切現實嗎?就像買彩票,能夠中大獎一夜暴富的到底有幾個?大部分人都是失望而歸,但依然有無數後來者前僕後繼。人總是相信好運氣會在下一個路口等著自己,即使只有十萬分之一的可能,也抱著僥倖心理。
  • 專訪吳有音導演: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張三」和「李四」
    我覺得他們所代表的不同的陣營,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碰撞,這才是最主要的事情。所以我就設定了另外的一個人叫李四,他也是一個眾生。他代表著我們經常會遇到的那些書本裡的梟雄,他們心懷著天下,他們如何如何厲害。他跟張三的這次對抗,我覺得是一種英雄主義和一個梟雄主義的對抗,是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之間的對抗,是我們從小就感受到的那些男性力量和我們所忽視的那些淳樸力量之間的對抗。
  • 你的孩子遇到了天使老師,還是魔鬼老師?
    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沒有怎麼受到老師的擠兌與打壓,甚至想起來每一位班主任都是飽含對職業的熱情,對學生們的關愛;但我曾經聽到過其他小朋友說,他們學校的老師,會用針去扎小朋友的手指。我記得當時聽到的第一反應是:學生們為什麼任由老師扎?為什麼不反抗?如果是我,你敢扎我,我就敢扎你,甚至我要告訴爸爸媽媽校長讓所有人來報復你!我才不在乎你是哪門子的老師。
  • 摩羯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摩羯座亮星組成一個倒三角形結構,古人將其稱為「神仙之門」,認為從地上各種名利是非解脫出來的人,其靈魂就可以通過此門登上天國。關於摩羯座的傳說之一摩羯座也叫山羊座,嚴謹而內斂,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在希臘神話中,他管著宙斯的牛羊,他們都叫他牧神潘恩。潘恩長得十分醜陋,幾乎可以用猙獰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