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
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文化繁衍源遠流長,自成一派。細數河北十大歷史文化名城,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呢?
承德
最多「世界之最」
承德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歷史悠久,市內名勝古蹟薈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擁有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獵場、世界最大的木製佛、世界最短的河流、世界獨一無二的石柱等。
保定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保定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壯士荊軻、燕大夫郭隗、漢昭烈帝劉備、宋太祖趙匡胤、地理學家酈道元、數學家祖衝之等名人志士輩出。文物古蹟眾多,有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有全國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隸總督署,有出土金縷玉衣、長信宮燈的西漢靖王滿城漢墓、涿州雙塔、北嶽廟、安國藥王廟、腰山王氏莊園、古蓮花池、燕下都遺址、定窯遺址、冉莊地道戰遺址等。
邯鄲
臥虎藏龍之地
邯鄲歷史悠久,作為趙國國都曾長達158年之久,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趙王城是全國保存最好的戰國時期古城。邯鄲文化底蘊豐厚,是我國成語典故最多的城市,被譽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都。「胡服騎射」、「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毛遂自薦」等,以言簡意賅、富於哲理、寓於情趣、耐人尋味而成為漢語言文化中的瑰麗。
宣化
京西第一府
宣化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使用「宣化」名稱是金代,後屢經變遷,至清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宣化現存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宣化古城(含清遠樓、鎮朔樓、拱極樓及古城垣)、下八裡遼墓群、時恩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磚雕五龍壁、立化寺塔、第十六中學堂及天主教堂、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
蔚縣
兵家必爭之地
蔚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現已發現有眾多的舊石器和新石器遺址,壺流河谷地為泥河灣地層,為遠古時期古人類的遺址。縣境內三關遺址、莊窠遺址、篩子陵羅遺址反映了仰韶、龍山文化時期人類活動的蹤跡。至今全縣境內保存歷代文化遺存784處,古建築保存達580餘處,在河北省名列第一,被譽為「河北省古建博物館」。
山海關區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
山海關歷史文化遺存厚重,僅古城內就有總兵府、先師廟、儒學堂、大悲閣、尚書坊等60餘處文物古蹟和20餘座牌樓牌坊。山海關古城是萬裡長城上唯一的軍事城防體系,明清時期,古城作為咽喉要道,成為帝王出巡、外國使節朝貢、商賈貿易、軍防調遣必經的御道、驛道、貢道、官道、商道。
定州
地處京津之翼、保石之間
定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名勝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歷代設州置府,歷史上就是輻射周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存的定州古城形成於明清時期,其規模之宏大、建築設施之完備當時在京畿之南首屈一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塔、定州貢院、漢中山王墓、靜志寺塔基地宮、淨眾院塔基地宮、大道觀玉皇殿、晏陽初舊居等。
正定
八朝古建、千年古韻
始建於隋開皇六年的隆興寺氣勢恢弘,被譽為「京外第一名剎」。寺內六處文物堪稱全國之最:造型獨特的宋代建築摩尼殿被譽為世界古建築孤例;被譽為東方美神的倒座觀音;我國早期最大的轉輪藏;被推崇為隋碑第一的龍藏寺碑;千手千眼銅鑄觀音菩薩是我國古代最高的銅鑄大佛;做工精細堪稱我國一絕的銅鑄千佛墩。
天長鎮
晉冀交通咽喉
天長鎮歷史悠久,作為村落始於漢,唐代中期稱天長鎮,唐末設天長軍,成為著名的軍城。宋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移井陘縣治於此,歷經金、元、明、清、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初期延續800餘年,一直為歷代縣治之所,1958年才遷移到現在的微水鎮。現存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
廣府鎮
漳河間一都會
廣府歷史悠久,古稱曲梁。自古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既有戰國名士毛遂、三國著名謀士沮授,也有唐代宰相宋申錫等。清代時,一代宗師楊露禪、武禹襄在廣府創立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更使古城威名遠播海內外。古城內外歷史文物及遺存眾多,有氣勢宏偉的古城、與趙州橋相媲美的千年弘濟橋、一代宗師楊露禪和武禹襄故居,以及毛遂墓、藏兵洞等。
作者:Eve____淡紜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