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為什麼是歷史文化名城?

2020-12-18 保定網警巡查執法

弘揚地域文化 講述保定故事

秋日晨早,朝陽西照。徘徊在尚未醒來的西大街,滿眼的青磚灰牆,坡頂圓拱,雕花門窗。仿佛轉身間,記者就躲掉了都市的喧囂,只剩下老城沉澱的歷史,感受歲月靜好。

始建於宋代淳化年間(公元990—994年)的西大街,只是保定眾多歷史文化名城印記中的一抹縮影。

作為有著3000年建城史的古城,在保定主城區,有始建於元代的全國十大名園之一的古蓮花池,有建於金元時期的鐘樓和大慈閣,有我國現存最為完好的清代省級衙署——直隸總督署;在轄區,有聞名全國的戰國「燕下都」遺址,享譽世界的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和清西陵,有國家級風景區野三坡和白石山等自然名勝,有諸如冉莊地道戰遺址、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等革命紀念地,還有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學校——保定軍校。除此之外,自清朝康熙年間開始,300多年間保定一直是北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城市。到了現代,中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便在保定阜平縣誕生,毛澤東親筆題詞:「抗日模範根據地」。

在歷史上,籍貫保定的名人更是燦若星河:在順平,有4000多年前開創禪讓制、頒授農耕時令的堯帝——伊祁放勳;在定州,有英勇善戰聞名戰國的廉頗;在涿州,有三國時蜀漢的開創者、政治家,漢昭烈帝劉備;在淶水,有聞雞起舞、收復失地的祖逖,他的後人數學家祖衝之,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在清苑,有大宋王朝的開創者,上演「杯酒釋兵權」的宋太祖趙匡胤;在安國,有「曲聖」美譽的元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關漢卿……

正是如此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1986年,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關鍵的第三輪評審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吳良鏞擲地有聲:「保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當之無愧。」當年,保定作為河北唯一代表城市入選,入選理由濃縮為12個字「歷史悠久,文化昌盛,名勝眾多」。

彼時,歷史文化名城並不好當。

1982年2月,為了保護那些曾經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近現代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蹟免受破壞,為今天的人們回顧中國歷史打開一扇窗口,「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即便保定有諸多條件,但時任保定市城鄉規劃建設局副局長的李松欣告訴記者,保定入選之路並非一路順風,之所以勝出,除了自身的條件過硬,更是得到吳良鏞、鄭孝燮、羅哲文、王景慧等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和支持。

「珍愛、保護和研究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及其歷史文化與自然遺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有助於加深探索中國文化的過去,思考現在與未來。」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鄭孝燮的話,正在保定變成現實。此前,受發展意識、缺乏規劃、財力有限等條件制約,保定古城保護一度躊躇不前。

時光荏苒,歷史向前。恰如電影《霸王別姬》裡那句經典對白:「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近年來,站在時代需要和歷史演進的高度,保定在保存、延續、傳承城市文脈方面不斷努力,並在2009年啟動了歷史文化名城戰略,當年讓古蓮花池盛清十二景重現。

2014年,直隸審判廳修繕啟動,目標是建成河北省司法文化博物館;2015年,光園被修復,成為保定市方志館;2016年,總督署西路復建,以較完整的衙署面貌展現在遊客面前;2018年,清河道署修復,目標是建成河北首座水利博物館;2019年,淮軍公所修復加快,大片古建已恢復昔日容顏……

立法保護,同樣在加速。

2014年初,保定市出臺了《保定市名人故居保護管理暫行辦法》,鼓勵引入民間資本對古建築進行修繕保護;2017年3月,中共保定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市委書記聶瑞平向大會做報告時指出: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啟動保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立法;2018年7月,《保定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條例》正式實施……

從歷史中尋來路,向未來覓去途,一座夢中的古城,正在不遠處向你我招手。

來源:保定晚報

編輯:網曉明

相關焦點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定
    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衝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保定有著悠久的歷史。轄區內自然景觀和人 文景觀交相輝映,革命紀念地和文物古蹟各具特色。
  • 《保定市總體城市設計(2020-2035年)》(草案)《保定歷史文化名城...
    《保定市總體城市設計(2020-2035年)》(草案)和《保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草案)已編制完成,為凝聚民智、吸納民意,按照開門編規劃的原則,現就兩個規劃(草案)徵求社會各界及廣大市民意見建議。
  • 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快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承德市承德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多民族歷史文化內涵,根據出土文物考證,承德一帶早在中原龍山文化時期就有人類活動遺蹟。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也是中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 ,WWF低碳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遊泳之鄉 ,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衝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 。
  • 河北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
    河北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河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文化繁衍源遠流長,自成一派。細數河北十大歷史文化名城,你的家鄉有沒有上榜呢?承德最多「世界之最」承德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歷史悠久,市內名勝古蹟薈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擁有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獵場、世界最大的木製佛、世界最短的河流、世界獨一無二的石柱等。
  • 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排行榜,北京排名第一,看看你所在城市排名
    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特別意義的城市。從行政區劃看,歷史文化名城並非一定是「市」,也可能是「縣」或「區」。不拘泥於行政制式。那麼全國的十大歷史文化名城的排名怎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01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一批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發生過重大歷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1982年2月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建委、國家文物局、國家城建總局聯合所做的《關於保護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並公布了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24個城市為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9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13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對城市來說,留住這些記憶不僅是為了傳承文化、延續歷史,也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
  • 京畿重地文化名城 山水保定打造低碳城市(圖)
    立中集團現代化整潔的廠房東方網記者劉軼琳6月23日報導:西倚太行山,東有華北明珠白洋澱——這裡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堯帝的故鄉,這裡是河北省保定市,是「首都的南大門」。日前,全國網媒記者走進保定,第一次與這座城市親密接觸,就被這所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深深吸引。對接京津服務首都近年來,保定市全方位加強與京津合作,構築環首都經濟圈。
  • 古城保定:城市轉型發展的文化驅動
    從鄉村百姓家門口的吹拉彈唱,到都市大劇院的好戲連臺,人們享受著文化的滋養,也體會到了文化藝術繁榮為城市轉型發展注入的全新活力。我市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數千年歲月洗禮,積澱形成了黃帝文化、燕文化、古北嶽文化、長城文化、書院文化、清直隸文化、紅色文化等各成體系又彼此兼容的文化脈絡,成為保定發展史上的精彩縮影。
  • 連雲港獲批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
    【連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衡量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尺,是集中體現歷史底蘊、承載文化內涵、展示城市精神的最好城市名片。9月2日,筆者從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江蘇省政府已正式下發批覆,同意將我市列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
  • 保定城建大動作!兩部規劃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歷史街區、工業遺產……
    2020年國慶前夕,隨著保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下簡稱保定市自規局)正式推出《保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草案)》(以下簡稱《保護規劃》)和《保定市總體城市設計(草案)》(以下簡稱《總體設計》)兩部文件,並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包括賈慧獻在內的很多人關注的工業遺產保護性再利用、歷史街巷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等內容,有望由此得到更加系統的規劃和建設。
  • 廣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佛山
    佛山市花:白玉蘭車牌代碼:粵E、粵X、粵Y佛山為什麼三個車牌代碼?在2002年前的佛山只是包括了禪城、三水和高明三個區,後來南海與順德都一起併入了佛山之中。1994年,佛山評選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佛山古代是清朝四個中心商業城市之一,明清時為南方手工業重鎮。梅州有著眾多的榮譽稱號,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粵劇之鄉,民間藝術之鄉等等。讓我們走進佛山!
  • 2020中國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
    由福建長汀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長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福建省古韻汀州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客家首府•大美汀州」2020中國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活動將於11月28日在福建龍巖長汀舉辦,同時《龍巖市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也將在當天正式實施。
  • 《大連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明年起實施
    明年起,在大連受保護的歷史建築上刻劃、塗汙等行為,不再限於道德範疇,而是直接涉嫌違法。《大連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明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依法規範我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日前,大連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條例》進行解讀。
  • 走進保山——尋文化足跡,探歷史名城
    它是雲南省乃至全中國比較有特色的一座古城池,兼容了中國古城池的絕大多數特徵,是西南絲綢之路上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保山列入「雲南歷史文化名城」26年來,因諸多因素,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幾乎被塵封在歷史文獻的故紙堆裡,散落在已被損壞殆盡的零星歷史遺存裡。現如今,依託著青翠欲滴的太保山,永昌故事在這裡續寫。
  • 文山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如何保護?看這裡
    文山州嚴格遵循「科學規劃、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原則加強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管理,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優勢,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完善了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功能。
  • 為什麼河北大學在保定,而不是在省會石家莊?
    河北大學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是一所「部省合作共建高校」,並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序列。那麼河北大學為什麼沒有在石家莊呢?說到這個得談一下河北省會幾十年的辛酸搬遷史,僅民國到1970年的幾十年間,省會就搬遷了11次。
  • 「文化保定」成為亮麗新名片
    去年以來,保定創演的河北梆子《燕趙風骨楊繼盛》、快板《狼牙山五勇士頌》、保定老調《春到龍泉莊》、兒童音樂劇《天天曆險記》等10多部作品獲得國家藝術基金、省委宣傳部與省文化和旅遊廳舞臺劇目專項支持。通訊員凌澤玉攝推動文藝精品創演,提高專業團隊業務水平;開展惠民文藝演出和藝術培訓,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文旅融合發展,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去年以來,保定加快新時代「文化保定」建設,全面提升新時代保定形象,努力打造文化精神傳承高地。
  • 「客家首府」福建長汀法律護航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人民網 蘇海森攝 人民網龍巖11月29日電(蘇海森)11月28日是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當天,《龍巖市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布實施,長汀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步入法治軌道。
  • 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2020年會召開
    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2020年會召開發布時間: 2020-12-09 08:52:23 | 來源: 國家文物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12月5日,主題為「歷史文化名城價值再審視」的北京市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
  • 客家文化長存,歷史名城永記!
    客家文化長存,歷史名城永記!文化是一個地方的基礎,文化也是遊客的旅遊意義,總在一個地方是無法親切感受到當年的歷史變化,只有從當地切實感受,才能明確文化的發展緣由。旅遊是體驗,是生活,是感悟,我們今天的旅遊目的地是福建長汀縣,這裡更多的是客家文化,不像廈門的閩南文化,長汀屬於閩西,說起長汀的歷史,還得從汀州城說起,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依山傍水而建,城內的建築依舊保存完整,古老而又富有特色,長汀隸屬於福建龍巖市的管轄範圍,而長汀又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充滿了古老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