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from Internet
1.為什麼投資的q理論開始起作用了?
研究表明,近年來,總投資與託賓的q理論之間的關係與以往相比,已變得非常緊密。我們將這種變化與託賓的q理論中不斷增長的經驗色散聯繫起來,我們在橫截面和時間序列中都顯示了這一點。為了研究這種分散的根源,我們將標準投資模型擴展為與企業研究活動相關的兩種不同機制:創新和學習。無論是現金流的創新跳躍,還是對未來現金流信念的頻繁更新,都內在地放大了公司價值函數的波動性。或許與直覺相反,投資q理論的回歸對研究密集型行業(經濟中不斷增長的部分)的效果更好,儘管它們擁有更多的無形資產。我們在數據中證實了前期預測的模型,並將結果與q的測量誤差分離。
參考文獻:Daniel Andrei, William Mann, Nathalie Moyen(2019).Why did the q theory of investment start worki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251 -272.
2.單項資產定價模型的實證檢驗:風險溢價估計中變量偏差的解決
為了減少變量偏差的固有誤差,投資組合被廣泛用於測試資產定價模型中;但投資組合可能掩蓋了個股與風險或回報相關的特徵。我們提出了一個工具變量方法,允許使用個股作為測試資產,但提供一致的事後風險溢價估計。這個估計器也能在小樣本中得到很好的檢驗。Fama-French提出的三因子模型和Hou等人提出的五因子模型下的風險因子溢價,體現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流動性調整下的市場風險溢價。四因素模型都在控制資產特徵後均不顯著。
參考文獻:Narasimhan Jegadeesh, Joonki Noh, Kuntara Pukthuanthong, Richard Roll, Junbo Wang(2019).Empirical tests of asset pricing models with individual assets: Resolving the errors-in-variables bias in risk premium estima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273-298.
3.新聞及其背景如何推動全球風險和回報
我們為新聞文章的背景和內容制定了分類方法,以預測51個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股市的風險和回報。一個簡潔的新聞摘要,包括特定主題的情緒、頻率和詞流的不尋常性,可以預測未來國家級的回報、波動和下降。經濟和統計顯著性在未來一年都很高,比每月的預測都要大。新聞措施對市場結果的影響因國家類型和時間而不同。有關新興市場的新聞報導包含更多的增量信息。樣本外測試證實了我們預測國家級市場結果的方法的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Charles W. Calomiris, Harry Mamaysky(2019).How news and its context drive risk and returns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299-336.
picture from Internet
4.政府債務與企業槓桿:國際證據
在國際環境下,我們實證研究了政府債務對企業融資決策的影響。我們使用了1990-2014年間40個國家的數據,分析數據發現政府債務與企業槓桿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對於國內融資的政府債務、規模更大、利潤更高的公司以及股票市場更發達的國家來說,這種負相關關係更為強烈。為了解決潛在的內生性問題,我們採用了基於軍費的工具變量法和基於引入歐元的準自然實驗。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政府債務擠走了企業債務。
參考文獻:Irem Demirci, Jennifer Huang, Clemens Sialm(2019).Government debt and corporate leverag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337-356.
5.貨幣政策的資本結構渠道
當央行開始購買公司債券時,我們通過銀行業研究央行量化寬鬆計劃的傳導渠道。我們發現的證據與貨幣政策的「資本結構渠道」是一致的。央行購買的公告降低了那些有資格購買央行債券的公司的債券收益率。這些公司用債券債務代替銀行定期貸款,從而放寬了銀行的貸款限制:低一級比率和高不良貸款的銀行增加了對私人(和盈利)公司的貸款,使這些公司的投資增長。信貸重新分配增加了銀行在企業信貸中承擔的風險。
參考文獻:Benjamin Grosse-Rueschkamp, Sascha Steffen, Daniel Streitz(2019).A capital structure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357-378.
6.銀行監管對國債期限的影響
本研究考察了銀行貸款監控對公共債券合約設計的影響。我們發現,當借款人最近獲得私人貸款時,債券收益率差異較小,債券發行量較大,這與債券發行人受益於銀行的篩選和持續監控是一致的。我們發現,這些債券包括的債券比沒有銀行交叉監控下的債券多,這與債券持有人希望保護自己免受私人貸款人的約束是一致的。對那些信息不對稱性高且不同貸方類型之間存在的潛在衝突較大的公司而言,這種影響更大。我們的結果對於一系列靈敏度測試非常穩健。總體而言,我們的實證結果表明,在公共債券發行之前借入私人貸款協議的借款人會獲得更有利的債券條款。同時,這些好處與增加公共債券監管的成本有關。
參考文獻:Zhiming Ma, Derrald Stice, Christopher Williams(2019).The effect of bank monitoring on public bond term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379-396.
picture from Internet
7.波動性與公司債券收益的橫截面
本文研究了1994-2016年公司債券收益率橫截面波動風險和特質波動的定價。結果表明,高波動率的貝塔債券具有較低的預期收益率,這種負相關關係出現在公司債券的各個環節。此外,高特質債券(股票)波動性的債券具有高(低)預期收益,並且這種關係隨著評級的降低而增強。傳統的風險因素和債券/發行人的特徵不能解釋這些橫截面關係。有證據表明,股票的特殊波動性對預期債券收益的影響是通過同期股票收益的渠道發揮作用的。
參考文獻:Kee H. Chung, Junbo Wang, Chunchi Wu(2019).Volatility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corporate bond retur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397-417.
8.公司是否為員工對衝外幣衍生品?
通過使用3004美國公司年海外銷售的樣本,我們提供了第一個證據,證明公司的員工待遇得分是決定其外匯銷售份額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而外匯衍生品對衝了該份額。員工待遇評級與貨幣對衝活動之間的正相關關係是由在競爭性行業中運營的公司、擁有相對獨特產品或資產的公司以及採用積極商業策略的公司所驅動的。這些結果表明,當獲得、發展和保留人力資本的成本特別高或價值特別高時,擁有海外銷售業務的公司傾向於在其貨幣對衝政策中考慮員工福利。
參考文獻:Pinghsun Huang, Hsin-Yi Huang, Yan Zhang(2019).Do firms hedge with foreign currency derivatives for employe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418-440.
9.高管現金獎金在提供個人和團隊激勵方面的作用
鑑於執行長的大量股票投資組合,最近關於執行長獎勵的文獻認為基於現金的獎金計劃在很大程度上是無關緊要的,因此提出了為什麼幾乎所有執行長薪酬計劃都包含此類獎金的問題。我們制定了獎金計劃激勵措施的新衡量標準,並表明績效敏感度遠高於之前的估算。我們還測試了關於獎金在為高管提供個性化和團隊激勵方面的作用的假設。我們發現很少有證據支持個性化的激勵假設,但我們卻找到了一致的證據,即獎金計劃似乎被用來鼓勵相互監督,並促進整個高層管理團隊的協調。
參考文獻:Wayne R. Guay, John D. Kepler, David Tsui(2019).The role of executive cash bonuses in providing individual and team incentiv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441-471.
picture from Internet
10.現金轉換周期利差
現金轉換周期是指從購買現金支出到收到銷售現金之間的時間跨度。它是一種被廣泛使用來衡量公司管理有效性和外部融資內在需求的指標。本文表明,零投資組合購買最低的現金轉換周期中十分位股票,做空最高的現金轉換周期中十分位股票,每年可獲得5%-7%的阿爾法收益。現金轉換周期效應在各行業中普遍存在,即使是對於大市值股票,也與已知的收益預測值不同,不能用金融中介槓桿風險來解釋。
參考文獻:Baolian Wang(2019).The cash conversion cycle spread.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472-497.
11.社會資本能緩解代理問題嗎?來自執行長薪酬的證據
我們發現,世俗規範和圍繞公司總部的社交網絡所捕獲的社會資本與執行長的薪酬水平呈負相關。這種關係適用於一系列穩健性測試,包括那些處理省略變量偏差和反向因果關係的測試。此外,社會資本降低了公司對執行長獲得過分有利的機會主義期權授予獎的可能性,包括幸運獎、過期獎和計劃外獎。社會資本也降低了執行長的權力對其薪酬的增值效應。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社會資本通過限制執行長薪酬中的管理租金來緩解代理問題。
參考文獻:Chun Keung(Stan) Hoi, Qiang Wu, Hao Zhang(2019).Does social capital mitigate agency problems? Evidence from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 compensa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498-519.
12.銀行間市場的相互關聯性
我們研究了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銀行間市場的行為。利用網絡分析方法,我們研究了兩種網絡結構,即基於公開交易銀行回報的相關網絡和基於銀行間借貸交易的物理網絡。雖然兩個網絡在危機前的表現相似,但在危機期間,相關網絡的互聯性增加,而物理網絡的互聯性則顯著下降。此外,這些網絡對貨幣和宏觀經濟衝擊的反應也不同。物理網絡預測流動性問題,而相關網絡預測金融危機。
參考文獻:Celso Brunetti, Jeffrey H. Harris, Shawn Mankad, George Michailidis(2019).Interconnectedness in the interbank marke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3(2),520-538.
解析作者: Ally
點擊「閱讀原文」,查閱更多作者在唧唧堂的論文解析
搜索關注「小鵝知識助手」服務號
一秒進入導讀單與小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