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引進試驗38個水稻新品種為農業發展添新綠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稻是我市農業主導產業,種植面積近70萬畝。今年市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組織實施水稻新品種展示項目,引進試驗38個水稻新品種(品系),調查其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並根據品種特徵特性,從中選出適應我市生產和市場歡迎的新品種,為我市水稻品種更新換代提供科學依據。

在大石橋市石佛鎮北營村禾源水稻農機專業合作社水稻種植基地,這裡不僅生長著綠色稻苗,黃的、黑的、紫的稻苗也隨處可見。今年,禾源水稻合作社首次承擔我市水稻新品種展示項目,試驗新品種24個,面積達到40畝。禾源水稻合作社還獨自引進30多種新品種水稻,鹽粳939、黑稻、營9207等香型稻種在這裡經過兩年試驗,初步取得成效,開始大面積種植。

大石橋市禾源水稻農機專業合作社馮金富介紹說,去年普通品種稻米賣到每斤1.2元,這裡的香型稻米已經達到每斤1.7元。禾源水稻合作社帶來的示範效應越來越得到周邊稻農認可,今年該合作社新品種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00多畝,佔合作社總種植面積的一半。

近年來,我市水稻主栽品種過於單一,鹽豐47系列大面積栽培二十多年,水稻品種更新換代迫在眉睫。今年,市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在大石橋市高坎鎮侯家村、石佛鎮北營村設置試驗區,制定試驗方案,建立田間試驗檔案,種植試驗過程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採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調查生產性狀和抗逆性,從中篩選出適應本地栽培的優良品種,為我市今後大面積推廣抗病、高產水稻良種提供科學依據。

(文章來源:營口日報)

相關焦點

  • 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為現代農業注入新活力
    12月8日,以「綠色、創新、融合、共享、發展」為主題的農業科技盛宴——中山市2020年秋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在位於民眾鎮新建村的中山市高校畢業生農業創業孵化基地舉行。近年來,中山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簡稱「市農科中心」)著力開展引進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工作,並堅持以每年舉辦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作為重要手段,加快良種良法的引進示範推廣,全方位提升中山市農業生產種植效益和管理技術水平,為推進中山市「糧食安全生產」和「菜籃子工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 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為現代農業注入新活力
    12月8日,以「綠色、創新、融合、共享、發展」為主題的農業科技盛宴——中山市2020年秋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在位於民眾鎮新建村的中山市高校畢業生農業創業孵化基地舉行。近年來,中山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簡稱「市農科中心」)著力開展引進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工作,並堅持以每年舉辦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作為重要手段,加快良種良法的引進示範推廣,全方位提升中山市農業生產種植效益和管理技術水平,為推進中山市「糧食安全生產」和「菜籃子工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 迎接中國農民豐收節「6+1國家聯盟」田間展示132個水稻新品種
    本次活動在中科荃銀(奉賢)科研展示基地舉行,集中展示了「6+1國家聯盟」及中科荃銀最新育成的132個水稻新品種,包括中科荃銀在全基因組測序解析指導下配組選育的特優質水稻新品種滬科優泰香等。與會者參觀了6+1國家聯盟最新育成的132個水稻新品種,以及中科荃銀在全基因組測序解析指導配組選育的特優質水稻新品種滬科優泰香、科兩優58香和科兩優29香田間長勢。與會者還參觀了中科荃銀的育種材料田、小制種田、機插秧展示田和承擔的南方稻區科企聯合體生產試驗等。
  • 2020浙江·長江下遊水稻新品種大會暨慶豐收活動隆重舉行
    24日至25日,嵊州市舉行2020浙江·長江下遊水稻新品種大會暨慶豐收活動,全面展示我國自主育成水稻新品種,推薦發布一批優質綠色水稻新品種,為建設「重要窗口」增添「種業」風景。嵊州良種繁育場和嵊州農科所的技術人員在這裡多年經營,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水稻種植經驗。2017年,我省水稻新品種「看禾選種」核心基地落戶甘霖。同年,在我市成功舉辦了首屆浙江水稻新品種大會。2018年,基地列入全國水稻新品種展示示範區之一,承擔國家級水稻新品種展示示範任務。去年,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授予嵊州為國家農作物新品種展示評價基地。
  • 研發應用新品種新技術助果農增收——貴陽市農業試驗中心副主任...
    我叫楊勇勝,從事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研發、試驗示範與推廣應用工作已經27年了,現在是貴州省精品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貴陽市市管專家、貴陽市農業試驗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8年間,我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組織全村群眾苦幹實幹,圓滿完成了三件大事:第一,通過引進良種良法,實現糧食增產增收,人均佔有糧、經濟收入三年翻了至少一倍,徹底解決了群眾的溫飽問題;第二,修通了4公裡長的鄉村公路,結束了順河村不通公路的歷史;第三,把發展果樹種植長效收益項目作為順河村脫貧致富的突破口。
  • 東營市實現水稻育種「零」突破,首個水稻新品種通過省級審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魏立興近日,第七屆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六次常委會議審定通過了41個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東營市農科院與山東省水稻所共同選育的「聖香136」水稻新品種順利通過審定。
  • 雜交水稻新品種「焦雜粳1號」畝產首破九百公斤:創下河南省水稻單...
    雜交水稻新品種「焦雜粳1號」畝產首破九百公斤:創下河南省水稻單產新紀錄   河南文化產業網11月1日消息:昨日,從焦作市農林科學院傳來特大喜訊
  • 水稻「看禾選種」活動啟幕 農技人員、種糧大戶觀摩挑選新品種
    蘇報訊(記者陸曉華)據市農業農村局消息,近日,蘇州市2019年度水稻「看禾選種」序幕正式拉開,首站在常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舉行特優食味香軟米新品種「早香粳1號」現場觀摩活動。來自蘇州市種子管理條線、鄉鎮農技部門、現代農業園區、糧食加工企業的相關人員以及種植大戶等60餘人參加活動。
  • 華南農業大學跟嫦五奔月的水稻種子發芽了 專家:無價之寶
    大洋網訊 12月17日,歷經22天21時29分的飛行後,一批共重40克的「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子隨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著陸,這標誌著我國水稻航天育種首次完成深空空間誘變試驗的搭載,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12月28日,華南農業大學舉行媒體見面會,記者見到了這批經過太空之旅才回到廣州不久的水稻種子,它們中有的已經發芽!
  • 永葆初心,助力江門農業發展——王長青副市長為2020江門蔬菜新品種...
    12月9日下午,副市長王長青在市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江門市農科所科研基地,參觀2020年江門市蔬菜新品種展示會展示現場。圖1、王長青副市長參觀2020江門市蔬菜展示會現場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農科所科研基地蔬菜新品種展示現場的瓜菜飽滿、清新,十分惹眼。
  • 2020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會上,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各項部署,努力加快智慧財產權強國和現代種業強國建設,全面提高全社會植物新品種保護意識,正確引導植物新品種維權執法,保障公平競爭的種子市場秩序,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農業農村部法律服務中心遴選了2020年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制定了農業植物新品種權轉讓合同範本,並正式公開發布。
  • 四川造水稻品種獲部頒一級優質米 這粒好米從設計到餐桌走了15年
    水稻「國考」放榜了!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360號公告,「宜優1611」「黃廣華佔1號」等574個稻品種已經通過了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六次主任委員會會議審定。「宜優1611」是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所培育的新品種,也是2020年長江上遊國家統一試驗中唯一一個獲得部頒一級優質米的品種。據了解,只有通過審定的水稻品種才能上市銷售。所以對於水稻新品種而言,通過「國考」意味著拿到了上崗證,可以合法賣給農戶進行種植了。
  • 濟麥38等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近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於山東省2020年第二批農作物審定品種的通告》,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選育的濟麥38、濟麥70和濟麥106三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審定。   濟麥38具有高產穩產、穗大穗多、矮稈抗倒、抗病抗逆等特點,區試平均穗粒數41.7粒,比濟麥22多6.4粒,平均畝成穗42.3萬,實現了大穗品種畝穗數的突破。
  • 成資農業同城化發展步履鏗鏘
    成德眉資4市籤訂《成德眉資同城化糧食生豬蔬菜區域生產保供合作協議》,就推進生產基地同城化建設、暢通農產品同城化產銷渠道、促進服務資源同城化共享、建立同城化應急保供聯動機制等4方面達成合作共識;與四川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等5所知名高校、院所共同探索院校合作。實施「川米優化示範推廣」工程,推進我市優質水稻基地建設。
  • ...跑出「加速度」②|研製水稻新品種,不僅「吃飽」,更要「吃好」
    編者按:  從立足傳統到科技創新,一直以來,芙蓉區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做強民族農業晶片,打造中國種業矽谷」為目標,全面做強水稻種業產業鏈,為摘得「國」字號招牌而砥礪前行。  楊遠柱團隊研究水稻多年,過去種植水稻的目標是高產,現在他們轉換了思路,研發了「綠色安全優質高產雜交水稻重大新品種創製」項目(以下簡稱「優質高產」),在高產的基礎上,水稻種子還必須品質優良,具備抗病、抗蟲等多種性狀。
  • 農業科技報專題報導市種業局改革發展成果
    4月24日,農業科技報以「爭做中國種業改革發展的排頭兵——陝西省安康市種業管理局工作紀實」為題,對我市種業局的改革發展成果進行了專題報導
  • 隆平高科185個新品種(水稻、玉米、棉花)通過國家審定
    原標題:隆平高科185個新品種(水稻、玉米、棉花)通過國家審定   12月4日,隆平高科
  • 隆平高科:水稻、玉米及棉花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360號》,第四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六次主任委員會會議審定通過了574個稻品種、802個玉米品種、26個棉花品種及48個大豆品種,其中含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及下屬公司自主培育或與他方共同培育的132個水稻新品種、52個玉米新品種和1個棉花新品種,具體情況如下:
  • 水稻國考放榜!四川造「宜優1611」獲部頒一級優質米:從設計到餐桌...
    「宜優1611」是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所培育的新品種,也是2020年長江上遊國家統一試驗中唯一一個獲得部頒一級優質米的品種。據了解,只有通過審定的水稻品種才能上市銷售。所以對於水稻新品種而言,通過「國考」意味著拿到了上崗證,可以合法賣給農戶進行種植了。
  • 我市成功引進白參菇
    龍泉新聞網訊(記者 練丹 通訊員 文冬華 盛立柱)近日,記者走進浙江世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栽培基地,只見一座座標準鋼架大棚內,每段菌棒上都生長著4朵像花一樣的食用菌,生機勃勃,長勢喜人。    「這是白參菇,是從雲南引進的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