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練武術過暑假

2020-08-01 新華社

新華社長沙8月1日電 題:我練武術過暑假

新華社記者周勉

39根0.9米高的木樁,孩子們不光能在上面輕盈移動,還能做出「金雞獨立」等招式。近日,記者在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揚文武學校感受到了武術給孩子們暑期生活帶來的快樂。

麻陽是著名的「武術之鄉」,全縣40萬人口中,有將近10萬人習武。開揚文武學校總教練向紅青介紹,暑假期間,有180多個孩子在這裡學習,最大的12歲,最小的只有3歲半。學校既會按照孩子們的興趣將他們編入散打班、校園武術班或者套路班,也會根據學習時間,設置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

不管是哪個年齡段、哪個興趣班,每個孩子在這裡的「終極目標」都是希望站上木樁,學會難度係數最高的「乾卦六宮掌」。11歲的曹絲然是學校裡最高的女生,她能單腳站在木樁上,雙手將另一隻腳掰過頭頂。「我在這裡已經學了五個暑假啦,直到第三年才站到樁上來。」曹絲然告訴記者,目前只有20多個小朋友學會了「乾卦六宮掌」,自己是其中「最厲害的」。

另一塊場地上,教練周國忠正帶著十幾個孩子練習「苗家板凳拳」,大家都有自己的專屬武器:一個寫了自己名字的兩斤重的木凳。只見孩子們將板凳放在身前,用一招「雙手洗犁」起勢,隨後便是「九牛造潭」「張飛撿劍」等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招式,旋轉、跳躍、翻騰、進擊……每個孩子都打得行雲流水。周國忠告訴記者,這套來源於當地實際生活的拳法已經有數百年歷史,在麻陽家喻戶曉,因此也成為孩子們的「必學拳法」。

「我會的拳法多得很,最厲害的是五步拳。」9歲的苗族小女孩滕藝揚習武已經有5年時間,這期間不僅每個寒暑假從不間斷,平常每個周末也一直堅持。在教練眼中,她不僅武藝精湛,而且樂於助人,每天午餐期間,還會給最小的幾個師弟師妹餵飯。

「爸媽本來還送我去學畫畫和跳舞,但是我就蹲在地上不動,我就喜歡練武。」滕藝揚說,一開始其實自己也怕累怕挨打,但是很快發現「武術太好玩了」。滕藝揚每天作息時間特別規律,晚上睡覺之前都會把白天練武的點點滴滴寫到日記裡。「我唯一的弱點就是前空翻不行,每次都要寫進日記裡提醒自己多多練習。」她說。

「我以前很內向,不敢和人打招呼,練武之後變得特別開朗。」劉伊瑋一邊回答記者的問題,一邊應付著圍在一旁的夥伴們,大家都希望他能展示一下自己的腹肌。儘管只有11歲,但劉伊瑋已經養成了非常自律的習慣:回家從不玩手機,晚上9點準時睡覺。習武五年,他拿過的獎已經數不清了。

下午5點半,隨著孩子們一批批放學回家,熱鬧的練功房歸於平靜。記者看到,先前散落在各處的毛巾、水壺已經不見了蹤影。向紅青說,做衛生、關電燈這些事都是孩子們自覺完成,自己只需要離開時關上門即可,這是習武的孩子都會養成的好習慣。(完)

相關焦點

  • 武術——習武過暑假
    暑假期間,當地不少學生報名參加武術興趣班,在強身健體的同時豐富假期生活。新華社記者陳思汗攝7月29日,學生王振華(前)在麻陽開揚文武學校練習武術。暑假期間,當地不少學生報名參加武術興趣班,在強身健體的同時豐富假期生活。新華社記者陳思汗攝7月29日,學生曹絲然(前中)在麻陽開揚文武學校練習武術。
  • 孩子,我為什麼要讓你練武術?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不怕苦的精神,磨練孩子意志,而不是遇到問題就退縮!為什麼要讓孩子練 武術 ?換句話說,如果你總是堅持扛過苦難,那你最終才能夠成就偉大。阿里回答道:「我從來不數自己做了多少個仰臥起坐,我會一直做到肌肉痛到實在無法堅持。」一些學生不能堅持武術鍛鍊,怕苦怕累是一個重要原因。在選擇運動項目時避重就輕,不願參加那些有一定的運動負荷、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運動項目。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些在武術鍛鍊上意志不堅的孩子,將來在工作上也更有可能拈輕怕重,意志不堅。
  • 傳統武術並沒輸!馬保國對手:我練的是形意拳,勝利屬於僥倖
    他接觸武術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從2002年開始才第一次接觸傳統武術,主要練習九節鞭等器械。因為工作原因,王慶民並不是每天都練,只有閒的時候才會練一下。在戰勝馬保國後,不少網友表示,是西方的搏擊戰勝了中國的傳統武術,不過對於這一說法,王慶民堅決予以了否認,他表示,自己沒練過別的拳法,更沒練過西方搏擊、散打,練得就是傳統的形意拳,他認為這場比賽只是中華武術不同門派之間的切磋,說西方搏擊戰勝了中華武術,顯然不合適。
  • 傳統武術到底是練什麼
    八卦掌很多在練習傳統武術的武迷都在苦苦探求一個問題,那就是傳統武術練什麼?我個人給的答案是:首先是功、然後是勁、其次技、最後才是意。花五六年,十年八年才能練出來的功未必就是真功。現如今社會發展速度加快,人們獲取的信息來源多渠道,武術愛好者不僅講究練功的效率,更要講練功的有效性。練功的方法稍有不當,有的有十年八年的練功時間也是枉然,一事無成。如有明師指點方法得當,天天練功都有效果,有收穫。如每天有效練功1小時,兩三年可小成。如果每天堅持有效練功3小時,半年時間也是可以小有成就。
  • 七月一日,武當師行武術暑假定製班與師行親授班開班了~
    經典,打破時間的力量7月1日,2019下半年的第一天,也是武當師行武術暑假定製班開班的第一天。「一」,意味著新的開始,新的旅程。十堰武當山機場合影這一天,師行太極道院迎來了重慶資武太極道院暑假夏令營20名小同學,這也是資武夏令營第二次回母校舉辦活動,走近武當,探尋道學。
  • 振翔武術俱樂部暑假招生了!
    集武術培訓、表演、賽事、諮詢接待、等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武術館。創辦人葉祥翔先生在國際、國內武術界享有極高聲望。為弘揚中華武術精神作出了較大貢獻,武術館以「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武術、促進全民健身、共建和諧社會」為理念,嵩尚「武德雙馨」,以「積極培育、造就人才」為己任,堅持「務真求實、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曾多次參加國際武術交流、比賽,成績舉世矚目 武館場地寬闊、設備先進、管理嚴謹、教學完善、形成和開創了獨具特色的全方位教學體系。
  • 武術進校園 練出精氣神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麻湧鎮第二小學武術隊的孩子們在練武 記者 陳棟 攝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走路一陣風!麻湧鎮第二小學武術隊的孩子們一出場,虎虎生風:一抬腿、一出拳、一個後空翻……那陣勢,別提多帶勁了!練武術不僅強身健體,練出精氣神,還能培育孩子們的毅力。記者這麼說是有根據的:武術隊裡最大的孩子吳曉萱,其實已經上初中了。但因為所在學校沒有武術隊,便回來跟著練——不僅自己練,吳曉萱還帶著弟弟妹妹加入武術隊,她說,將來想走專業練武術的道路呢!
  • 如何練好武術技擊
    來源:傳統武學 如何練好武術技擊的幾點心得 武術是一種技擊為目的的實用格鬥術想練好這種技擊術首先要選擇一門適合自己的拳法,從基本功開始,使自己的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得到穩固發展,再從傳統拳法中找到技擊中所需的「勁」、力道、速度,然後再進行操手對練,最後就可以接近實戰了。想練好技擊不但要進行身體上的訓練,而且還要進行意識的訓練,這樣才能將武術練好,如果詳細說明的話,可分為下面幾點加強練習。
  • 不一樣的暑假 | 招式如行雲流水,揚州這所學校學生夏練三伏打太極
    「武術進校園,強身又健體。」今年春學期複課後,市區翠崗中學在初一、初二年級開展了太極相關項目學習,通過傳統武術,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暑假期間,一些同學在學校開展為期半個月的武術集訓,準備在省武術大賽上一鳴驚人。
  • 練了多年武術結果臨場發現不管用,你有沒有同感,我客觀分析下
    原因很簡單,多數人根本沒有練過「打」。不過,那些更多沒有過實戰對抗經歷的人還是依然相信自己有「神功」的。在你自己嘲諷搞笑某某人的同時,不妨捫心問自己是否也和他們一樣呢。現在很多練傳統武術的人慢慢練久了真的會相信自己能打,如果說這是一種錯覺也罷了;但如果把它當成一種現實那將是一種悲哀。下面筆者就淺薄說說會什麼多數人練了多年武功後來發現沒的用。
  • 武術宗師李小龍: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威廉,雖然我現在仍自稱用的是中國武術,但是我已經對中國經典武術失去信心,因為大體上所有流派的中國武術都是陸地上遊泳——假把式,甚至詠春也是如此。 李小龍逝世多年,距離現在也比較遠,只能從一些當時的信件、訪談或者日記了解,我談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吧,帶點身邊的例子,李小龍是我爸的偶像,我爸從年輕接觸武術開始習練,幾乎每天都花時間練,一直到現在,中間也是受李小龍的截拳道的影響,嘗試多種拳術和技擊法,也一直在收集關於武術的資料,從一開始的《武林》《武術健身》《中華武術》等雜誌,到《武術》《琴劍樓》《李小龍技擊法》《
  • 武術入門先練這幾套拳,第三個最難
    關於武術套路運動的起源,目前社會眾說紛紜,我們暫且按下不表,但是,武術套路運動所獨有的提高人體爆發力,核心力量,協調能力,反應速度,柔韌性等素質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有許多武術運動員在學習幾年武術套路之後改項為散打、摔跤、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對抗項目,表現出來極高的理解能力和極高的訓練效率,我有一位朋友在市武術隊學習5年武術之後改練柔道,與一些初學者共同開始學習,一個月後,其他的同學甚至還沒完全了解
  • 致家長:為什麼讓您的孩子練武術?答案在這裡
    為什麼要讓孩子練武術?因為事實告訴我們,孩子成長的路上需要磨礪,而武術能給予孩子的是意志上的磨練,是精神品質上的提升,也是精神氣質的養成,武術終將是孩子成長路上一筆寶貴財富!孩子進行武術訓練也好,或者做任何事情也罷,可以說,每一個能堅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家長們在默默堅持。在這裡向每一位讓孩子堅持練武術的家長——致敬!
  • 你練的武術是「正宗」的嗎?
    近期以來,在有關武術運動的報刊、雜誌上,在介紹某拳種、流派或拳師的時候,為了抬高身價,常標以「正宗」二字,我以為不妥。首先,在武術運動中是無所謂「正宗」可言的。有哪一個拳師可以說不是他所學所練的拳種或流派的嫡傳者呢?例如,某名師(或明師)授徒三人,這三人又各授徒三人,這九人再各授徒三人,於這些人中,有誰能指出哪一個是非嫡傳者呢?既然都是嫡傳者、都是此師的「正宗」,那麼,再冠以「正宗」二字,除了抬高自己、貶低他人以外就再也沒有其它意義了。
  • 在公交站練武術的姑娘,明眼人一看,那就是真正的熱愛
    ,回家之後我就和孩子分享了這個視頻的內容。我就和我的孩子說:&34;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學習武術,當然得首先問孩子喜不喜歡武術,如果說孩子不喜歡武術的話,那麼可以讓孩子練別的。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練武術可以強身健體,鍛鍊身體的強度。有好身體,才有好本錢,日後到社會上才會有好的競爭力。
  • 很多人一輩子也練不出的可怕功夫 傳統武術的六合勁
    其實在現實的武術當中,也是存在的。這是中國武術獨有的發力方式,威力也極其強大,也是所有武術習練者終身追求的一種勁力。六合勁。這種力量是中華武術獨有的。看了圖片的人,如果覺得不真實,那麼設想一下,一個大漢奔向你,撞擊你,能不能把你撞飛呢。我想是能的。那為什麼武術一拳就不能打飛人呢。包括太極拳中的推手,也確實能有這樣的效果。但是並不是那些假大師的放電神技。
  • 女性和身體瘦小者究竟練什麼武術,能夠有效防身?
    下面,作為多年來沒有偏見、客觀了解過各種武術的小編(咳咳,吹個牛皮),就通過下面幾種武術各自的特點和優點,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拳擊 拳擊能不能防身? 應該說,對於身體弱小的人顯然是不適合的。
  • 家豪武術健身俱樂部招生計劃
    (遠踢、近打、貼身摔 腿法:正蹬,側踹,鞭腿,後擺腿 拳法:直拳,擺拳,勾拳,轉身擺拳 摔法:過肩摔,接腿摔,涮腿勾踢,接腿勾踢等等)開設目的:培養競爭意識,健體防身,鍛鍊意志 武術套路班拳擊班內容:抱架、直拳、上步直拳、擺拳、組合、牆靶、沙袋、對練拉伸、跳繩、空擊、餵拳、踩腳、拍肩膀、條件對練(
  • 自幼學藝術如今練武術開武館 她讓失落的中國苗刀再回公眾視野
    由於種種優勢,苗刀在明清兩朝乃至民國都有廣泛運用,但此後由於傳統武術的失落和不受重視,苗刀逐漸淡出公眾視野,以至於偶然亮相時總會被人誤認為是日本刀。近年來,苗刀又在網絡上成為不少武術和兵器愛好者討論關注的熱點,但接觸過乃至練習苗刀的人,還顯得十分稀少。此番鄭曉娟將自己的苗刀刀法進行傳授,也讓南京市民有機會真正接觸起苗刀這件淡出公眾視野許久的兵器。
  • 為什麼傳統武術打不過自由搏擊?
    雖然我是練習傳統武術的,但我承認,兩者是不同運動方式,把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式放在一起,你拿你的弱項,對搏擊的強項哪有不敗之理?簡單的說一下我自己的訓練吧。其實我自己的訓練,雖然說每天都練習,但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在練習基本功、套路這些東西,力量雖然也有在練,器械也有在練,但如果說真的和練習自由搏擊的對打,自我感覺還是有點幹不過,原因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