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駐日記者李淼:安倍接班人可能不是親華派,但中日關係惡化概率...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2020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宣布辭職。引發廣泛關注和眾多猜測。那麼安倍所說的健康問題是確有其事還是僅為託辭?安倍的執政可能留下何種遺產?自民黨內誰是安倍的繼承者?中日關係在後安倍時代走向如何?帶著這些問題,鳳凰網《風向》欄目對話鳳凰衛視駐東京首席記者李淼。

核心提示: 

1.安倍辭職與抗疫不力沒有關係,最直接的要素是他的健康狀況。安倍目前政權穩定,如果身體允許繼續執政的話,他百分之兩百不會辭職。

2. 就安倍在歷次國政選舉的成績來看,日本民眾還是給了他很高的分數。同時他的執政風格非常現實主義,一方面他是保守派,但另一方面又深知改善中日關係於日本有益。 

3.安倍閃電辭職,自民黨各派系都沒有準備。目前最有可能接班的是石破茂、岸田文雄、菅義偉。但三人都不是非常理想的強勢領導人。 

4.當下中日關係受到中美關係以及自民黨部分保守派議員團體的衝擊,安倍的接班人不會是非常正面的親華派。但無論出現何種困難,日本還是會希望與中國交好。

鳳凰網《風向》:您認為安倍辭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否與抗疫不力以及政治醜聞有關?

李淼:安倍辭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健康狀況,他說他的潰瘍性大腸炎近兩個月之內突然惡化,醫生說他接下來必須要接受服藥治療,因此他覺得沒有辦法保證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萬無一失地繼續履行首相職責,所以要辭職。

他的這次辭職和抗疫以及他之前的醜聞,包括森友學園或者賞櫻會等等應該是沒有任何關係。雖然根據日本共同社民調說,日本59%的民眾對於政府抗疫政策不給予正面肯定評價,但是安倍的支持率也是目前維持在37%左右,也不算危險水域。但這些都不能構成安倍辭職的直接因素。安倍辭職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他的健康狀況。

▎安倍內閣支持率示意圖。圖源見水印。

安倍上臺七年零八個月以來,他的政權還是非常穩定的。安倍的自民黨總裁的任期應該是到2021年秋天結束,他的任期至少還有一年左右。對他來說,他當然不希望在任期未滿情況下就閃電辭職。他第一次政權2007年的時候我也曾經報導他的辭職,當時閃電辭職他說他是感到萬分痛心的。如果他的身體狀況允許的話,我認為他是百分之兩百不會選擇這樣的做法,所以他真的是潰瘍性大腸炎復發。鑑於他的身體狀況,確實是沒有能夠繼續執政的客觀可能 。

當然他就任已經2799天 , 已經成為日本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但是他如果能夠任期圓滿的話, 應該是最好的一種打算。 但是現在這樣的決定,我覺得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鳳凰網《風向》:如果給安倍這8年施政打分,您認為可以給多少分?如何形容安倍的執政風格?

李淼:這個我覺得應該是日本的民眾來給他打分。但至少安倍在過去任期七年零八個月以來,這期間日本六次國政選舉都獲勝(也就是日本的大選,眾議院選舉和參議院選舉),而且他第三次連任自民黨總裁。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日本民眾給他的分數還是非常高的。

安倍的執政風格的話,我覺得他是一個現實派。我曾經兩次獨家專訪過安倍,他的現實路線給我印象很深。作為日本政壇的保守派,有很多傾向於保守派的思想與政策,他有很多夙願,比如不顧國內反對執意通過安保法,參拜靖國神社,解禁集體自衛權,引來亞洲國家的批評。但另一方面他也明白搞好中日關係對日本有益,不得不說他在對中國的關係上還是採取非常現實主義的做法,比如因釣魚島而陷入低谷的中日關係就是在安倍政權後回到正軌的。

▎2015年6月安倍接受李淼專訪

鳳凰網《風向》:您曾經廣泛接觸日本各界,您認為安倍能留下何種政治遺產?

李淼:安倍現在有很多問題其實還都在沒有解決。比方說日本和俄羅斯之間和平條約還沒有籤署。北方四島問題上,安倍很希望他和俄羅斯之間能夠恢復關係正常化。他和普京有過三十次首腦會談,所以但是還是北方四島問題沒有進展。

▎安倍曾與普京多次會晤。

關於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安倍也希望他能親手解決,但也沒有進展,所以他說他是感到萬分的痛惜。今天又這樣的一個詞——他說是斷腸之念,所以他這些沒有能夠未盡的一些事情,接下來相信自民黨還會繼續啊去執行。

畢竟日本首相還是要跟自民黨的方針還是一致的,所以接下來的下一個總裁,不管是誰,畢竟還是自民黨裡面的人,那麼他也是會繼續維持自民黨的既定政策。

鳳凰網《風向》:很多人表示安倍能夠連任的基礎是安倍經濟學,但目前國內關於這一政策的評價分化,您怎麼想?

李淼:安倍就任期間,日本國內的經濟有很大的好轉,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日本的僱傭率也有很大改善。但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日本二季度的GDP下縮了27.8%,這個數字對日本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所以沒辦法斷定疫情多大程度上使得安倍經濟學成效下挫,這個現在很難判斷,要看今後疫情的走向。總的來說安倍經濟學取得的成果我覺得還是不可否認的。

鳳凰網《風向》:目前自民黨內各個派系如何看待安倍辭職?可能繼任的有誰?有觀點稱安倍之後很難出現一個凝聚各個派系的強勢領導人,您怎麼看?

李淼:對,首先就是安倍今天的閃電辭職,各個派系都沒有任何準備。

▎自民黨內部派系概略。圖片來自日本經濟新聞,國會議員人數為2017年數據。

其中的一個小插曲是,比如說後安倍的有力人選現在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今天並沒有在東京,他在新潟視察,然後記者問他說你指導安倍辭職了嗎?他說我要首先確認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可以看出自民黨很多人都沒有任何準備。

安倍要辭職的消息傳出來之後,自民黨高層大佬們就紛紛的慌慌張張地前往自民黨總部去開會,緊張地討論到底下一步應該怎麼辦,所以大家首先是非常震驚,第二就是要下一步做打算。

▎日媒表示自民黨選出安倍後新總裁需要兩周。

安倍後續接下來的這個接班人會是誰?現在首先是前防衛大臣石破茂,然後是現在的政調會長岸田文雄,還有一個就是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我覺得這三個人的可能性比較大。

那麼安倍後很難出現強勢的領導人,這個的確現在沒有一個非常理想的人選,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比方說安倍最中意的其實是岸田文雄,但是岸田不太善於言辭,能不能夠贏得日本選民的心很難說。

第二就是石破茂,石破茂是有個性的一個人,但是在自民黨裡面不是主流派,他的派閥人數很少。

然後第三是菅義偉,大家覺得他比較穩定,跟安倍的政策也比較相近,而且他被稱為首相官邸的幕後首相。菅義偉如果跟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兩個人聯手的話,那很有可能菅義偉這邊能夠獲得自民黨內的很多支持。

所以我覺得現在看好這三個人。其實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接下來自民黨以什麼樣的方式選出總裁,現在緊急狀況之下,有可能會召開眾參兩院的議員會議來選。這樣的話石破茂可能就處於劣勢,因為他在國會議員裡的支持並不是很好,主要在地方議員,這樣的話就是派閥之間的爭鬥了。

鳳凰網《風向》:安倍任內,中日關係經歷重大轉圜近年來逐漸回暖,但今年似乎也似乎遭到新的衝擊,您認為後安倍時代中日關係可能是什麼走向?

李淼: 中日關係疫情之前的確是回到了正常的軌道,包括此前中國國家主席將訪問日本,被視為中日關係中非常受關注的事情。

但是疫情之後,其實並不是疫情本身給中日關係帶來了衝擊,而是目前整個國際環境比方說美國和中國的關係,給日本對中國的態度帶來某種程度的影響。

然後日本自民黨裡有一些保守派的議員團體,在釣魚島方面、在香港問題方面,態度都非常強硬。所以我覺得安倍的接班人不會是非常正面的親華派,他也會顧及到黨內的這些保守派的聲音。他可能要觀望一下中日關係到底需要怎樣處理,還有整個國際的大環境如何。

但是日本還是希望和中國改善關係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就算是日本和中國之間關係最困難的時候,2015年的時候我專訪安倍,當時是日本現任首相時隔七年接受中國媒體獨家專訪,那個時候安倍表現了非常多對中國的誠意。

▎2015年6月李淼獨家專訪安倍晉三,李淼表示,在談話中,感受到安倍對於「痛切反省」和「不會重蹈戰爭覆轍」想重點強調,在訪問中表達出對中方友好善意的信號。圖片來自李淼。

所以我覺得不管中日關係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對日本來說,它的選擇還是希望能夠和中國交好。中日關係突然惡化的可能性從目前來看並不大的。

相關焦點

  • 鳳凰記者李淼:我在現場兩次報導「安倍辭職」
    文 / 鳳凰衛視駐東京首席記者李淼十三年前的辭職一轉身,已過了十三年。歷史真的會重疊。十三年前的9月,一個寧靜的酷暑夏日,正午過後,突然傳出消息,「安倍首相準備辭職」。我一邊狂奔進演播室,一邊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鳳凰衛視香港總部的主編同事,5分鐘後,剛剛帶好耳機,坐在主播臺上,NHK的信號出現了,安倍召開記者會宣布辭職。
  • 李淼:日本看飛翔的鳳凰
    我唯一告訴他們的答案,只有一句話,因為我們是鳳凰。 獨家專訪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 李淼,畢業於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修國際關係(中日關係、日本外交)。 她在日生活19年,曾在日本NHK電視臺擔任中文節目主持人,2007年加入鳳凰, 組建東京記者站, 是唯一活躍在首相官邸和外務省記者俱樂部的華人記者,主要深入日本政壇採訪高層要人,是最早被日本媒體圈接受的中國女記者。 作為駐日本的首席記者,李淼曾被稱作鳳凰的第一位「局級」記者,是鳳凰東京支局長。
  • 鳳凰記者李淼:我四次專訪菅義偉,他對中國有「親近感」
    李淼被日本媒體稱為「唯一專訪菅義偉多次的外國記者」文 | 鳳凰衛視駐東京首席記者李淼· 採訪日本政界13年 ·踏足東京永田町,採訪日本政界,轉眼已過去那時,安倍正計劃發表二戰結束七十年談話,內容受到全球關注;菅義偉非常肯定地告訴我,「這份談話會提及對戰爭的反省,推進和平外交」,「談話會是能夠改善中日國民感情的一份談話,令中日構築更密切的關係
  • 日本媒體:麻生記者會上嘲笑鳳凰記者 令日本在全世界蒙羞
    日本著名雜誌AERA (朝日新聞所屬雜誌) 4月20日刊文,批評安倍政權閣僚的問題發言,抨擊「麻生在記者會上嘲笑外國記者,令日本在全世界蒙羞」。文章說,「鳳凰衛視的觀眾遍及全球180個國家,觀眾2.5億人。日本政府說要加強對外宣傳,但卻傷害對日本來說如此重要的傳達信息的渠道,政府到底在想什麼?」 文章最後評論,應該認真思考記者會的規則的,恐怕是麻生大臣自己。
  • 專訪鳳凰日本首席記者李淼
    鳳凰衛視10月17日《鳳凰太空站》節目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李淼:畢業於日本名校 採訪便利大竹幼婷:2007年3月才加入鳳凰的東京記者李淼,她在2008年就獲得了鳳凰所頒發的最佳記者大獎,的確我們和她面對面,發覺李淼是外柔內強的個性
  • 鳳凰衛視駐東京首席記者李淼實錄:日本全力助中國抗擊疫情
    鳳凰衛視駐東京首席記者李淼記錄下這一切:疫情這些天,日本非常忙!鳳凰衛視駐東京首席記者李淼記錄下這一切:疫情這些天,日本非常忙!日本網友有觸動心弦的留言說: 「中國人知恩圖報,日本人困難的時候幫助中國是應該的」,「中日應患難與共,同情心很重要」。「患難與共,才是真友人」—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回答鳳凰衛視記者提問時,他說到:「我國認為,患難時刻,才是真正的友人,我國基於這種精神,向中國提供了援助。
  • 他是任期最長的駐日大使 面對央視專訪 他如何解讀中日關係的當下...
    2019年5月19日,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結束在日本的任期,和夫人汪婉一同回國。從2010年2月到2019年5月,程永華在駐日大使的崗位上工作長達9年,是中國任期最長的駐日大使。他曾經在日本留學,擔任過駐日大使館職員、隨員、參贊以及公使銜參贊,在日本學習和工作的時間長達25年。回國之後,央視《面對面》欄目記者董倩對程永華、汪婉夫婦進行了專訪。
  • 鳳凰記者提問麻生太郎遭嘲諷 日網友:日本恥辱
    或許恰是由於近期這順風順水的政權運營,安倍陣營下的諸官員近期的記者會發言仿佛吃錯了藥一般,雷言雷語層出不窮。  日本《AERA》雜誌4月19日發表文章稱,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在4月3日的記者會上,無故出言嘲諷了在場的中國記者。  在中國香港鳳凰衛視記者李淼舉手發言並自報家門後,麻生太郎突然開口,「啊?鳳凰?」並莫名爆笑起來。
  • 中國前駐日大使程永華:你喜歡或討厭,中日關係的重要性都在那裡
    攝影/本刊記者 董潔旭)中日關係重回正軌是出於雙方內在的動力——專訪中國前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本刊記者/李靜發於2019.11.4總第922期《中國新聞周刊今年5月19日離任回國的程永華,是任期時間最長的中國駐日本全權大使,任期長達九年零三個月。65歲的程永華,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中日關係一路走來的最直接見證人之一。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他成為第一批被選拔的赴日本留學人員,於1975年到創價大學進修學習2年。
  • 安倍首相破例會見「中日小大使」
    中青在線東京7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訂40周年,也是「中日小大使」互訪交流10周年。中日兩國外交部門將今年的「中日小大使」互訪交流暨10周年紀念活動納入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活動框架加以實施。
  • 韓方疑日本「降級」駐韓大使,日媒:安倍不信日韓關係五年內會改善
    富田2004年至2006年出任駐韓國大使館公使,分管政治事務,當時韓國總統是盧武鉉。韓國《中央日報》報導,富田在日本外務省被視為「美國通」,而不是「韓國通」。日本政府10月15日決定任命富田接替長嶺安政,出任駐韓大使。
  • 安倍接受專訪反覆提一詞 稱已能與習近平敞開胸襟對話
    核心提示:鳳凰衛視記者李淼獨家專訪安倍晉三,李淼表示,在談話中,感受到安倍對於「痛切反省」和「不會重蹈戰爭覆轍」想重點強調,在訪問中表達出對中方友好善意的信號。鳳凰衛視6月15日《總編輯時間》,以下為文字實錄:呂寧思:關於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獨家專訪的更多的詳情我們馬上就連線本臺駐日本的記者李淼,李淼你好,關於今天你對安倍晉三的專訪,還有什麼想補充的嗎?
  • 李淼:毒餃子事件在日又掀波瀾
    盧琛:非常新聞有關中日之間中毒餃子的問題,現在在日本媒體方面又非常熱衷於再討論和報導了,為您請出的是鳳凰衛視駐東京的記者李淼。有關毒餃子事件,大家覺得是風平浪靜了一段時間,為什麼現在又成為日本報章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
  • 鳳凰首席記者李淼拒絕日本攝影師遞雨傘:我國北方下雪不用打傘
    原創:萬鴻霞李淼,鳳凰衛視駐東京記者站首席記者。李淼,江歌案東京法庭直播主持人。可以說,在江歌案中李淼的直播,簡單、真實、流暢、專業贏得網友一片讚嘆。當時直播的時候,李淼上衣只穿了兩件。裡面是一件白色T恤衫,外面是一件羽白色的職業裝。12月中旬的天氣,在日本也是蠻冷的,氣溫在5度到11度左右。有網友關心李淼,心疼她穿得太少。
  • 駐日大使接受NHK專訪:中日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中新網1月31日電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31日消息,1月30日,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接受日本NHK電視臺專訪,就中日關係、中美貿易摩擦、朝鮮半島問題等闡述看法。程大使表示,當前中日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機遇。
  • 疫情反彈、奧運會延期……被爆累到吐血的安倍到底怎麼樣了?
    「而且,偶爾病情出現了惡化,我一天之內就要去30多趟衛生間。妻子也曾流著眼淚懇求我退出政壇。」2015年9月,《周刊文春》爆出猛料,稱安倍於當年6月「在洗手間吐血」。雖然消息未經證實,但自那之後,關於安倍吐血的消息已經先後傳了5輪。這還不是最「爆炸」的新聞。同樣是在2015年,日本《郵政周刊》稱安倍突然將主治醫生由日比紀文換成了高石官均。
  • 2015中日關係關鍵詞: 「合作而不是對抗」
    原標題:2015中日關係關鍵詞: 「合作而不是對抗」 首先,中日雙方達成「四項原則共識之後」,對釣魚島問題的處理均有所讓步。雖然2014年中日在釣魚島海域爭端不斷,但是,在11月7日雙方達成的「四項原則共識」中明確寫道,「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
  • 80後的正部級/小泉家的高帥富,安倍晉三接班人浮出
    而且,據10月25日公開的閣僚資產,他還是內閣中最有錢的部長,身價以2.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87萬元)居於首位,全部資產均在新婚妻子名下。報恩就一定要安排人家兒子當接班人嗎?還是一個和自己政見相左的接班人?對在日本政壇打拼多年、經驗老到的安倍來說,自然不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安倍此舉並不僅僅是在報恩,而是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C二戰後,日本作為戰敗國接受了美國的民主化改造,揭開了多黨制的序幕。
  • 與蔡英文劃清政治界限 安倍小心呵護中日關係
    美國川普政府推翻前政府「經濟圍堵」中國的策略,毅然宣布退出TPP,在安倍看來,川普政府是靠不住的。資料圖:5月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東京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圖源:中新社)中國南海新聞網5月23日電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23日消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前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訪問日本,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時隔八年後重啟赴日訪問的。報導指出,從此次李克強總理赴日的一些細可以看出,安倍是有意修復中日關係的。
  • 互限入境首日韓日各執一詞 未來韓日關係有可能持續惡化?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洋】正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擴散之際,韓日兩國自9日零時起,分別對對方公民正式實施入境限制,並暫停對方公民免籤證入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