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媽媽在哺乳期總會被告誡「各種不能吃」,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辣椒!不能吃辣椒,辣椒會進到媽媽母乳裡,寶寶吃了會上火、便秘、厭奶!真是這樣嗎?
傳統上大家認為哺乳媽媽吃辣椒,辣椒會通過媽媽的血液進到母乳裡,所以哺乳媽媽不應該吃辣椒,為了母乳的健康要杜絕一切辣椒食物!
母乳餵養科普文獻:
母乳媽媽因服用藥物,會導致藥物通過媽媽的血液流向乳房,從而使藥物對寶寶也產生一定的作用,但需要了解的是,並不是媽媽血液裡的所有藥物都會流向乳汁,因乳腺和血液之間還有一個叫血乳屏障的東西,這個類似於篩子作用的血乳屏障只可以把分子量在200以下的藥物進入到乳汁中!
所以,辣椒會不會也通過血液進入到乳汁中呢?
答案是:不會!
因為辣椒的分子量為305.4,明顯高於200,辣椒的分子是沒有辦法通過血乳屏障從而進入到媽媽乳汁裡的,也就是說媽媽吃了辣椒並不會影響到寶寶乳汁的質量。
四川、湖南這些地域天性喜歡吃辣去溼熱的母乳媽媽以及其它地方愛吃辣椒的母乳媽媽們,大可不必擔心吃了辣椒會影響到乳汁的質量,只要自己身體不會因為食用辣椒過量而出現不適便可放心食用。
但如果像是鄭州這樣的北方地區,本身比較乾燥,加之媽媽本身又是極易上火的體質,最好少吃辣,吃辣雖然不會影響到乳汁的質量,但會造成自我身體的不適,媽媽身體質量下降便會影響到乳汁的質量了。所以吃辣不適的寶媽要忍一忍、適可而止了!
真正需要忌口的,只有這一種
酒。酒精作為小分子物質,非常容易從媽媽的血液中進入乳汁。
很多地區會用米酒、甜酒來催乳,不僅無效,反而非常危險。
酒精會對寶寶的心臟、肝臟造成危害,還會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寶寶異常興奮甚至睡眠混亂,對早產兒、小月齡寶寶以及有先天性疾病的寶寶來說,造成的影響更大。
需要限量的食物有這些
咖啡、茶、巧克力、可樂、功能飲料等這些含有咖啡因的食物能吃,但要限量。
就拿咖啡來說,哺乳期和孕期一樣,可以適量喝。
但要注意,攝入咖啡因的總量,每天不要超過200 毫克。
咖啡的話,咖啡店裡一大杯拿鐵(455 mL)中,咖啡因含量約為150~200 毫克;一小包速溶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約為50~60 毫克。
如果已經吃了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那咖啡就要再少喝一些。
不過也要注意個體差異,每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媽媽發現喝了咖啡後,喝完奶的寶寶顯得煩躁不安,那下次還是少喝點或選擇低咖啡因的咖啡吧。
同樣也是建議先餵奶後喝咖啡。
小月齡、早產兒或者有先天性肝臟代謝疾病的寶寶,代謝咖啡因的速度會比普通寶寶慢很多,建議媽媽們更要少吃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刺激類、生冷食物,可以吃
刺激性的食物,比如一些有氣味的調味品,辣椒,香菜,蔥,姜等不會傷害寶寶,只可能會改變一些乳汁的氣味。
大部分寶寶並不介意更換下乳汁的口味,經常嘗試不同口味,將來也讓寶寶在添加輔食時更容易接受不同食物的味道。
還有些媽媽擔心生冷食物對母乳有影響,也不敢吃。其實乳汁是恆溫的,並不會因為我們食物的溫度而改變。
就像喝熱水並不會讓母乳變得「燙口」,同理,冰淇淋和生魚片也不會讓乳汁變涼,只要來源和加工符合衛生標準,媽媽們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回奶的食物,不存在的
網上一搜「回奶食物」,名單長到幾乎讓媽媽們沒東西可吃,比如大麥、燕麥、韭菜、山楂、豆漿等等。
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常見的食物可以有效回奶,如果想通過食物來回奶的媽媽,恐怕要失望了。
總而言之,真的很少有哺乳期媽媽完全不能吃的食物,所以,開心快樂的吃,做一隻快樂的「奶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