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鯖魚的故鄉」臺灣宜蘭南方澳舉辦鯖魚祭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臺北9月7日電(記者許雪毅、趙博)臺灣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鯖魚祭7日登場,逾600人扛著大小鯖魚造型等「陣頭」踩街,展現漁村文化魅力。

當天下午,「大鯖魚護境踩街」活動在南方澳舉行,各個小學、中學、社區及民間團體組成遊行「陣頭」,包括鼓陣、大漁旗、油桶鼓、鏢釣船,以及大小鯖魚和聚光燈籠等,穿行在街道、宮廟和海港邊,歷時兩個多小時,十分熱鬧。

宜蘭縣蘭陽博物館館長陳碧琳介紹,南方澳被稱為「鯖魚的故鄉」,鯖魚是主要漁產之一,漁獲量佔全臺灣80%以上。早期鄉鎮舉辦鯖魚節,更多從吃的角度切入,側重觀光行銷。2008年起,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主辦鯖魚祭,希望通過踩街儀式,走街串巷,感謝鯖魚為南方澳帶來豐厚資源和多元文化。

「南方澳是典型的討海文化,很多人因為捕撈鯖魚聚集在這裡,我們希望通過鯖魚祭保存一種活態文化。」陳碧琳說,這些年隨著一些老船長凋零,海洋產業出現一些變化,希望號召更多人參與,增強地方榮譽感,更好保存和傳承海洋文化。

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常務監事陳財發說,自己以前是老師,但祖上四五代都是「討海人」。鯖魚祭在每年中秋前後舉辦,今年已邁入第12年,從一開始由少數幾個人發起,到後來學校師生加入,到現在民間團體和社區組織都參與其中,漸漸成為南方澳的一個海洋文化品牌。

相關焦點

  • 宜蘭南方澳漁港攻略
    南方澳漁港三面環山,南方澳漁港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的蘇澳港內,為臺灣三大漁港之一,並為東部遠洋漁港重要基地。天然地形相當隱蔽又近漁場,堪稱是最自然的良港,南方澳漁港和對面的島,以沙洲相連形成一個天然屏障,每到酷夏颳起西南勁風時,船隻便可進港避風,故昔日有「南風澳」之稱。    南方澳漁港的漁場漁群種類繁多,尤其是鯖魚,故有鯖魚的故鄉之稱。
  • 忙碌的南方澳漁港
    近日,臺灣三大漁港之一的宜蘭縣南方澳漁港進入忙碌季節,漁船進出漁港捕魚卸貨。南方澳漁港三面環山,獨特的地形構成優良的天然漁港,是臺灣東部遠洋漁產重要基地。新華社記者嶽月偉攝新華社記者嶽月偉攝(來源: 新華社)宜蘭南方澳漁港攻略    南方澳漁港三面環山,南方澳漁港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的蘇澳港內,為臺灣三大漁港之一,並為東部遠洋漁港重要基地。天然地形相當隱蔽又近漁場,堪稱是最自然的良港,南方澳漁港和對面的島,以沙洲相連形成一個天然屏障,每到酷夏颳起西南勁風時,船隻便可進港避風,故昔日有「南風澳」之稱。
  • 歡樂聯機到宜蘭
    風管處陳梅岡處長表示:東北角風景區自去(96)年25日轄區擴大揭牌,轄區正式延伸至宜蘭南方澳內埤海灘,遊客到東北角遊玩有更豐富的旅遊選擇,延伸轄區部分除了極富盛名的南方澳─鯖魚的故鄉擁有豐富的海鮮美食之外,還有全臺灣最密集的博物館家族─珊瑚法界博物館、三鋼鐵工廠文物館、碧寒軒卵與陳列館等等、充滿文藝氣息的傳藝中心更是臺灣數十年來生活藝術的縮影、冬山河親水公園及蘭陽溪、無尾港、竹安溪等河口溼地皆為賞鳥極佳景點
  • mackerel 鯖魚 /青花魚
    請給我拿三條鯖魚And what's great, they're fantastic value, readily available and really easy to cook.今天我來到康沃爾北部抓鯖魚,這個季節的鯖魚最為鮮肥but I don't like scales and bones.They smell. 但我不喜歡魚鱗和魚刺,它們很腥So they're slimy and they smell?
  • 南方澳漁港
    素有鯖魚故鄉之稱的南方澳,原為蘇澳鎮一個小漁港,因臨近太平洋黑潮與親潮交會處,魚群種類繁多且漁產甚豐,加以遠洋漁業發展迅速,近年已晉身為東海岸最大、全臺第三大漁港;儘管如此,緊挨著漁港區發展的南方澳,因遠離蘇澳市區,自成一格的地方特色,至今仍保有濃厚、純樸的漁村風光,與閒適、淡泊的民情風俗,自然散發一種耐人尋味的平民生活魅力。
  • 臺灣南方澳跨海大橋變身「微笑魚」
    臺灣南方澳跨海大橋變身「微笑魚」www.fjsen.com 2013-10-23 09: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圖自臺灣《聯合報》中新網10月22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為配合臺灣宜蘭縣南方澳建港90周年,南方澳跨海大橋最近換新裝,經藝術家呂秉承設計,搖身變成一條造型可愛的魚。
  • 做鯖魚時,很多人不懂加這1步,難怪做出來的鯖魚腥味重,肉質老
    做鯖魚時,很多人不懂加這1步,難怪做出來的鯖魚腥味重,肉質老!這道「味噌燒鯖魚」是很常見的日式家常菜,生薑調味的味噌與清酒或熱熱的白飯是絕配,這道也很常上我家的餐桌,以前在英國生活,因為當地的大西洋鯖魚油脂相當飽滿,在當地三不五時就會買鯖魚來煮,在臺灣所能捕到的是花腹鯖或白腹鯖,相對來講肉質較會幹澀,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想要肥美就得要等12月到1月間來吃,才是最佳時節!
  • 鹽燒鯖魚的做法!
    鯖魚不能養殖離海水即死,都是急凍包裝反而吃著放心。普通日式餐廳通常38、48元不等,但真的做的不好吃,腥氣很重。其實魚肉很便宜,用料也只有鹽和檸檬,自己做的皮酥肉嫩多汁,是我家的保留菜式之一。鯖魚肉多油脂,魚柳肉無骨無刺,只有肚子上有幾條大大的軟刺,不用擔心扎到小朋友,吃的放心。
  • 鮐魚、鮁魚、挪威青花魚:如何分辨哪些是網紅鯖魚?
    大西洋白鯖,背部和腹部花紋都很明顯,很少出口到亞洲其中,白腹鯖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鮐魚,中國和日本的產量都很高,但日本本國產量不夠,還需要從部分中國進口;花腹鯖主要產於韓國和紐西蘭,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
  • 日食記|烤鯖魚
    烤鯖魚立春,為什麼不發春餅。因為因為這是一個混亂的周末。我寫這個日食記開始,就決定不發重複的東西。除非我老年痴呆了,或者有什麼新的感悟,需要更新一下菜譜。才會重發發文。寫這個日食記最大的目的也是給自己留個筆記,現在連自己找起來都麻煩。所以,再一次告訴自己,要寫目錄要寫目錄要寫目錄。
  • 鯖魚營養豐富味道佳,為何不受大連人喜愛?揭秘鯖魚那些事
    鯖魚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魚類,在大連地區,這種魚還有一個別名——鮐鮁魚,因為大連人基本沒人叫它鯖魚。雖然這種魚和大連人喜歡的鮁魚長得比較像,但是卻很少有人喜歡吃鯖魚。鯖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它們在離開水以後就會產生組胺,這種物質會導致人類出現呼吸急促,噁心,肚子疼,嘔吐等症狀。常聽老輩人說,如果再做這種魚的時候,加上一點蔬菜,就可以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關於這一種說法我不敢肯定,不過據研究表明,組胺這種物質是鹼性的,如果能夠在烹飪的時候加上一點醋,是可以降低一定毒性的。
  • 南方澳海鮮 - 中國臺灣網
    時間:2008-07-15 13:16    來源:華夏經緯
  • 作為珊瑚人不得不提的紅珊瑚王國 — 臺灣南方澳
    臺灣是紅珊瑚為數不多的產地之一,擁有「珊瑚王國」的美譽之稱。既然是為紅珊瑚來到臺灣,那就不得不提南方澳漁港,它位於臺灣東北部的宜蘭縣蘇奧鎮境內,是臺灣三大漁港之一,紅珊瑚的開發和採集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早期南方澳港聚集的漁船與珊瑚繁忙的景象如今的南方澳漁港已經是南方澳的發展重地,回字形的港灣,漁船每日在此集散。
  • 這日本流行很久的挪威鯖魚,現在來到了中國!
    二、挪威鯖魚(大西洋鯖):常見的鯖魚主要有三種:1、大西洋鯖魚(挪威鯖魚)2、白腹鯖3、花腹鯖。挪威鯖魚在品質、口感、營養價值方面都大大超過白腹鯖和花腹鯖。故原料、成品價格方面,挪威鯖魚也是最高。大西洋鯖魚(Scomber scombrus)又俗稱挪威鯖魚。主要分布於北大西洋兩側溫帶和寒帶海域,由於生活在寒冷水域,脂肪含量較高。
  • 臺灣宜蘭南方澳跨海大橋倒塌 3漁船被壓、8外籍工受困
    臺灣宜蘭南方澳跨海大橋倒塌 3漁船被壓、8外籍工受困 2019年10月01日 10: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宜蘭南方澳跨海大橋坍塌。(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0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跨海大橋在今天(1日)9時左右傳出倒塌事故,一輛油罐車當時正在過橋,瞬間跟著橋面跌落下方,並被橋上方的雙叉壓住,起火燃燒,冒出陣陣濃煙。另有多艘漁船也遭壓毀,多名外籍漁工受困。
  • 南方澳海鮮
    南方澳地近黑潮與親潮的交會處,洋流帶來大批魚群,冬季大批鯊魚、旗魚前來,夏季盛產鮪魚,而全年都有的鯖魚更堪稱南方澳的象徵,豐富的漁產,使南方澳成為東岸最大漁港。在所有的魚菜中,又以魚翅、旗魚肚、蜇腸等料理最為特殊有名。
  • 榮膺宜蘭「觀光大使」 TST創始人林瑞陽為家鄉代言
    繼邂逅南京、常州兩地後,臺灣宜蘭、臺東、花蓮參訪團最後一站花落上海。4月19日,最後一場"樂遊東臺灣,前進宜花東"農漁產品推介會在上海舉行。長年在大陸發展的"宜蘭子弟"林瑞陽也現身會場,以實際行動力挺家鄉。
  • 又到了西班牙鯖魚的季節。你住在海邊時知道怎麼吃紅燒魚嗎?
    我不得不說,作為一個青島人,我從小就對西班牙鯖魚有不同的感情。在我的記憶中,西班牙鯖魚小時候用於出口賺取外匯。所以,每次我們吃西班牙鯖魚的時候,我們都會買西班牙鯖魚的頭和尾巴回來燉紅燒。然後我們用一大碗米飯把湯汁倒在米飯上。
  • 70年來首次 宜蘭南方澳媽祖繞境活動因疫情停辦
    【來源:中國臺灣網】宜蘭南方澳媽祖繞境活動今年因疫情停辦。(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9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繼臺中大甲媽祖百年繞境進香活動延期後,約有70年歷史的宜蘭南方澳媽祖生日繞境活動今年也宣布取消,節省下來經費用於防疫。
  • 「北臺灣媽祖文化節」宜蘭登場 南天宮盼兩岸交流更熱絡
    新華社臺北9月6日電(記者許雪毅、趙博)「2019北臺灣媽祖文化節」6日在臺灣宜蘭縣登場。今年首次舉辦海上繞境活動,搭配陸上繞境行程,為期三天兩夜。當天上午,媽祖起駕儀式在宜蘭南方澳南天宮舉行。北臺灣參與活動的所有媽祖宮廟約80尊媽祖神像,從南方澳漁港上船,展開海巡繞境行程,逾百艘船舶出航守護。媽祖神像隨船抵達烏石港後,將在宜蘭境內開展陸上繞境行程。據介紹,2004年為慶祝臺北建城120周年,臺北市第一次舉辦「小基隆福成宮」金面媽祖重回臺北城活動,2006年起擴大為「北臺灣媽祖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