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com
有朋友問我:「我得了抑鬱症,工作壓力大,想辭職休息,可以嗎?」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要看個人具體情況。
我畢業後,在學校做了一年科研助理。期滿後,我打算用兩個月的時間考託福。那時我一個人在北京,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備考本來就很枯燥很苦,加上失業後經濟上的壓力、對未來的迷茫,我非常焦慮,整夜整夜地失眠。考試自然也一塌糊塗。有過這段經歷後,我後來一直堅持工作,換工作都是無縫對接。雖然症狀嚴重的時候工作也很難受,但也強忍著,因為不工作會更嚴重。
我有個朋友,因為工作壓力大抑鬱了,也辭職了,在家呆了兩年。她生理症狀並不嚴重,這兩年裡病情並沒有加重,慢慢地也沒吃藥了。但她還是覺得一直脫離社會不是辦法,後來又重新工作了。
我跟她有一點很大的不同:我父母沒有在經濟上支持我,我失業了他們很焦慮,就給我加壓,而且我父親後來患病不但不能支持我,還消耗了我很多。而她的家人不僅經濟上支持她,精神上也總是鼓勵和安慰她。所以,如果抑鬱了想辭職休息,要考慮自己的病情、經濟上的壓力以及家人的支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權衡利弊後再做決定。
我的第二份工作,在一個很小的公司,連我一共才3個人,老闆不靠譜,很不穩定。不到一個月,老闆覺得我不合適就把我開了。失業了兩三周,我又很快找到了一份單一沒什麼壓力的工作。這份工作保障了我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有點錢開始治病。但因為這份工作沒什麼技術含量,市場上的需求也不大,我也很焦慮。萬一這家公司垮了,我能做什麼?
後來我回到成都,在一家翻譯公司做翻譯。翻譯很費腦力,工資又低,性價比很低,也看不到希望。於是我考到現在的單位。現在的工作輕鬆穩定,沒什麼壓力,也不需要動什麼腦筋,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有多餘的時間、精力、金錢做有利於康復的事情。所以,在我沒有任何外界支持的情況下,這份工作對我的病情的恢復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也是我目前所有生活的支點。
那麼,抑鬱症患者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呢?
一、與人交往的工作。我現在的工作與人打交道的時候就比以前的多了很多,通過跟他人的交流和互動,增加了見識,也更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需要成長改變的地方。
二、不要太閒也不要太忙的工作。太閒會很無聊空虛,從而胡思亂想鑽牛角,容易陷進去出不來。太忙又會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腦力行業的工作,會增加大腦的工作負荷,導致神經過度緊張,加重病情。
三、作息規律的工作。規律的作息,尤其是規律的睡眠對病情的恢復特別重要。不要找夜班的工作,很容易造成生物鐘紊亂,影響睡眠,繼而引起不良情緒。
四、穩定的工作。我曾經寫過,對於抑鬱症病人來講,穩定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敏感的神經對變化引起的壓力適應性較差。家庭和工作至少要有一個是穩定的,生活才能處於一種比較穩定的狀態。因為我沒有穩定的家庭,所以穩定的工作對我來說就是至關重要的。
五、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喜歡的工作會增加痛苦的來源。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生物科研。我非常討厭做實驗。記得每天上班走到樓下時都使勁地錘牆。上班就是痛苦。儘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比如,喜歡小朋友,可以做一名幼兒教師,喜歡機械製造,可以做一名機械工人,喜歡寵物,可以做寵物師。
原文刊載於「謹心與鬱共舞」微信公眾號,本平臺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