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需要辭職休息嗎?

2020-12-15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pixabay.com

有朋友問我:「我得了抑鬱症,工作壓力大,想辭職休息,可以嗎?」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要看個人具體情況。

我畢業後,在學校做了一年科研助理。期滿後,我打算用兩個月的時間考託福。那時我一個人在北京,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備考本來就很枯燥很苦,加上失業後經濟上的壓力、對未來的迷茫,我非常焦慮,整夜整夜地失眠。考試自然也一塌糊塗。有過這段經歷後,我後來一直堅持工作,換工作都是無縫對接。雖然症狀嚴重的時候工作也很難受,但也強忍著,因為不工作會更嚴重。

我有個朋友,因為工作壓力大抑鬱了,也辭職了,在家呆了兩年。她生理症狀並不嚴重,這兩年裡病情並沒有加重,慢慢地也沒吃藥了。但她還是覺得一直脫離社會不是辦法,後來又重新工作了。

我跟她有一點很大的不同:我父母沒有在經濟上支持我,我失業了他們很焦慮,就給我加壓,而且我父親後來患病不但不能支持我,還消耗了我很多。而她的家人不僅經濟上支持她,精神上也總是鼓勵和安慰她。所以,如果抑鬱了想辭職休息,要考慮自己的病情、經濟上的壓力以及家人的支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權衡利弊後再做決定。

我的第二份工作,在一個很小的公司,連我一共才3個人,老闆不靠譜,很不穩定。不到一個月,老闆覺得我不合適就把我開了。失業了兩三周,我又很快找到了一份單一沒什麼壓力的工作。這份工作保障了我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有點錢開始治病。但因為這份工作沒什麼技術含量,市場上的需求也不大,我也很焦慮。萬一這家公司垮了,我能做什麼?

後來我回到成都,在一家翻譯公司做翻譯。翻譯很費腦力,工資又低,性價比很低,也看不到希望。於是我考到現在的單位。現在的工作輕鬆穩定,沒什麼壓力,也不需要動什麼腦筋,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有多餘的時間、精力、金錢做有利於康復的事情。所以,在我沒有任何外界支持的情況下,這份工作對我的病情的恢復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也是我目前所有生活的支點。

那麼,抑鬱症患者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呢?

一、與人交往的工作。我現在的工作與人打交道的時候就比以前的多了很多,通過跟他人的交流和互動,增加了見識,也更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需要成長改變的地方。

二、不要太閒也不要太忙的工作。太閒會很無聊空虛,從而胡思亂想鑽牛角,容易陷進去出不來。太忙又會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腦力行業的工作,會增加大腦的工作負荷,導致神經過度緊張,加重病情。

三、作息規律的工作。規律的作息,尤其是規律的睡眠對病情的恢復特別重要。不要找夜班的工作,很容易造成生物鐘紊亂,影響睡眠,繼而引起不良情緒。

四、穩定的工作。我曾經寫過,對於抑鬱症病人來講,穩定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敏感的神經對變化引起的壓力適應性較差。家庭和工作至少要有一個是穩定的,生活才能處於一種比較穩定的狀態。因為我沒有穩定的家庭,所以穩定的工作對我來說就是至關重要的。

五、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喜歡的工作會增加痛苦的來源。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生物科研。我非常討厭做實驗。記得每天上班走到樓下時都使勁地錘牆。上班就是痛苦。儘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比如,喜歡小朋友,可以做一名幼兒教師,喜歡機械製造,可以做一名機械工人,喜歡寵物,可以做寵物師。


原文刊載於「謹心與鬱共舞」微信公眾號,本平臺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抑鬱症,辭職休學真的好嗎?
    然而,真是如此嗎?身邊有些朋友,在得了抑鬱症後,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他們沒有精力繼續工作,於是便選擇了休學和辭職,進入一段無工作、不上學的空檔期。隨著「佛系」生活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我們不應該在生活中難為自己:如果沒有對工作或學習失去了興趣,就該隨時叫停。
  • 患上抑鬱症後,休學,辭職,該如何選擇?
    有粉絲在後臺私信:「我得了抑鬱症,工作壓力大,想辭職休息,可以嗎?」其實不僅僅是抑鬱症病友會出現這種想法,在今年疫情的大背景下,很多健康人群也面臨著學業和工作的危機,但這種外在的環境因素,本身敏感脆弱的抑鬱症病友無疑更容易受到影響。
  • 抑鬱症患者可以去工作嗎?是否要辭職?
    患者提問:我的一個好閨蜜患有抑鬱症,最近她突然跟我說不想去上班了,想好好在家休養一段時間再說。我想知道這個病是不是安靜下來治療效果最好?該怎麼做對她最好?專家支招:建議最好不要辭掉工作,盲目辭掉工作的話可能讓情況更糟糕!
  • 抑鬱症到底要不要休學或辭職?
    有朋友問我:「我得了抑鬱症,工作壓力大,想辭職休息,可以嗎?」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要看個人具體情況。我們的問題往往就是出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此時出現的問題,往往正是需要我們積極面對和處理的,進一步來說,它是我們的成長助緣。抑鬱症患者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呢?一、與人交往的工作。
  • 焦慮抑鬱症患者適合工作嗎?可以被社會所接納嗎?
    當病情影響到患者正常的工作狀態時,往往會選擇辭職,但是辭職在家,沒有收入,又將更加焦慮抑鬱,想重新找一份工作,又害怕與人有過多接觸,想輕鬆又不用與人接觸這樣的工作又很難找,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失望,情緒低到谷底,懷疑自己,悲觀厭世。
  • 辭職休學,對抑鬱症有沒有幫助丨超職教育心理學
    不管是辭職,還是休學,目標都是幫助抑鬱症患者暫時離開社交環境。很多人在陷入抑鬱情緒後是無法正常與人溝通的,或是悶悶不樂,或是強行提起精神跟人說話,假裝很開心,假裝過得很好。強行表現出快樂是很累的,並且自我損耗會更厲害。
  • 「抑鬱症的前因與後果」一位抑鬱症患者的獨白
    原本不想在寫這篇文章,可最近持續一個月不斷推薦抑鬱症話題,因而決定在夜深人靜時提起筆,將抑鬱症的來龍去脈重新在敘述一遍。我決定一晚上的時間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幫助抑鬱症患者,也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了解抑鬱症的真相,而它真的不是矯情這麼簡單。
  •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抑鬱症患者:我們做錯了什麼嗎?
    某大學研究生於實驗室自殺、某航空公司拒絕抑鬱症患者登機...這兩天關於「抑鬱症」的話題頻繁登上熱搜,說實話我現在的心情是複雜的,有那麼一點開心,但更多的還是沮喪。有說春秋航空歧視抑鬱症患者的,有說春秋航空這麼考慮是對的,紛紛擾擾,莫衷一是。這是我今天最不願意看到的信息了。不論怎樣,抑鬱症患者真的挺脆弱,但其實也挺堅強的。不過抑鬱症被拒登機這件事會讓他們想:我們做錯了什麼嗎?為什麼會這樣?
  • 抑鬱症患者會被拒保嗎
    但人人都希望得到保障、做好資產規劃,而抑鬱症也並非不可治癒的,那麼如果抑鬱症患者想要購買一份保險,保險公司會拒保嗎?我們將為大家舉例進行詳細闡述。2003年2月10日,王某的丈夫何某,在某大型保險公司購買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和身故保險。次日,何某繳納保險費1 910元,保額10萬元。
  • 是你嗎?微笑抑鬱症患者
    我想很多很多的人, 對於抑鬱症患者,都有著偏見和誤解:有的人覺得,不就是得了抑鬱嗎,有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癌症,死不了人的事有啥可說的。 據最新數據統計,全球抑鬱症患病人群累計超過3.5億人,而我國抑鬱症患者超過9500萬, 其中約八成抑鬱症患者沒有被「發現」,九成沒有得到規範專業治療。
  • 抑鬱症患者到底適不適合工作呢?看看患者的自述吧!
    很多抑鬱症患症以及家屬經常問我說:患上抑鬱症這種疾病可以做些什麼工作,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位患者的自述,看看他是怎麼做到,如果感覺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知道以及受益。下面正文開始4月底我辭職回家,在暗無天日的出租屋沒待了兩年的時間,我辭職是因為自己與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無法與人正常溝通,與同事關係相處得很差,每日在焦躁和憂鬱中度過。本想著短暫的逃離能讓自己找到快樂,以為躲過之前的工作,換一個環境就能重新找到快樂。
  • 辭職休息一年是個好想法嗎?
    ,工作累了,心情複雜煩了,休息一下未必不可,但是經濟基礎允許的情況下可再好不過了,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的話,辭職絕對不是什麼好的想法。@大林如果你是因為健康原因,或者有足夠的經濟基礎,而且能保證一年後重新工作不會無法適應,那麼辭職休息一年是沒問題的。不然的話,你辭職了一年以後再找工作是非常難的,是十分不明智的想法。
  • 抑鬱症患者是脆弱的群體嗎?
    抑鬱症患者會被人理解為是意志相對薄弱,內心不夠強大,甚至是矯情的群體,其實,每個人都有患抑鬱症的可能,有句話叫鬱結難解,抑鬱症的產生和形成,就在這個「結」,如若心結可解,往事隨風,雲淡風輕,如若不解,則鬱鬱寡歡,時間長了,身體氣血淤阻,危害身心,重者抱恨終身。
  • 讓抑鬱症患者和折磨抑鬱症患者的患者都顛倒三觀的《多餘的話》
    前面我講了許多對抑鬱症患者(考拉)說的話,連結在這裡:病急亂投醫的抑鬱症朋友多保重!我的抑鬱症文章匯總(劇終合集)人之將走,其言也善 寫給每一位飽受抑鬱之苦的人們!臨別贈語:抑鬱症是你人生的分水嶺,反著來,遇見未來更好自己!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者」
    「抑鬱研究所」是一個擁有大約6萬抑鬱症患者和家屬的線上社群。兩年前,任可以「所長任有病」的身份,建立了這個交流互助平臺,主要議題包括日常用藥、互助交流、線上陪伴等。「抱團取暖,相互治癒」是平臺的初創希望。這曾經是任可很需要的。
  • ...京科腦康丨「醫生,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想自殺?」「抑鬱症遺傳嗎?」
    有少數抑鬱症患者認為自己死後會苦了親人,老人沒人盡孝,孩子沒人照料,於是患者可能會在復興認知的驅動下,採取極端的自殺行為,也就是先殺親人再自殺,這種自殺行為,稱為擴大性自殺,與其他自殺相比的擴大性自殺的社會危害性更大。 抑鬱症自殺從根本上來講是由於抑鬱症的症狀沒有得到根本性控制,抑鬱症最終到達一定程度以後會產生自殺的結果。
  • 抑鬱症患者總是怨恨父母?這是患者共性嗎?
    但是,抑鬱症患者在重病期間,對以往事情,特別是年幼時期所發生的種種事情,確實是有比患病之前更深的理解,更不一樣的解讀。其實,在抑鬱症的範圍內,患者「怨恨父母」是十分常見的現象,為什麼呢?抑鬱症患者是如何怨恨父母的?
  • 抑鬱症患者可以正常投保嗎?自殺保險賠嗎?
    抑鬱症是怎麼回事抑鬱症可以買保險嗎抑鬱症自殺保險賠嗎 01抑鬱症是怎麼回事 抑鬱症並不罕見,而且離我們並不遙遠 抑鬱症的病因至今也不十分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 那麼,有抑鬱情緒就是抑鬱症嗎? 並不是,抑鬱≠抑鬱症。
  • 抑鬱症患者,你怎麼這樣不聽話?
    抑鬱症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疾病,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知道抑鬱症的這個共性,但是總是相信各種各樣的傳言、諮詢意見、廣告宣傳,甚至是一些巫言。對醫生的話卻半信半疑,不聽話。1不堅持服藥101首發的抑鬱症患者需要服藥半年以上,穩定了還要堅持服藥一段時間!「我都好了,你還要叫我服藥」,是很多抑鬱症患者的想法。服藥一段時間之後情緒穩定了,很快就不聽話,停止了服藥。甚至還有人認為醫生叫他服藥,是想掙多一點他的藥費錢。認為醫生黑心,當病情復發的時候,又認為醫生的醫術不好。
  • 懷孕了要辭職在家休息嗎?划算嗎?
    最近,朋友小麗懷孕了,因為身體反應太大太難受,工作內容繁雜壓力較大、工作氛圍不好,小麗跟家人商量準備辭職,家人為了小麗能好好休息,有個好心情也同意了小麗的辭職。 公司拖了幾個月後,終於招到新人交接,近期也幫小麗辦理了辭職手續,但是小麗卻開始焦慮起來: 1、辭職後,便沒有了收入來源,全靠丈夫一人工資養活全家,雖然丈夫工資還可以,家庭也有了幾十萬積蓄,但一想到只出不進就很苦惱; 2、社保即將斷交,生育險斷交後,產檢和生產都無法進行報銷,產後也無法申請生育津貼,感覺損失了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