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為國重,煌煌恩澤落蜀天。師是春雨浸心田,共襄國培鑄華篇。9月24日上午,雨城區「國培計劃」(2015)——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培訓成果展示會在雨城四小教育集團漢碑校區舉行。
活動現場
四川省國培辦主任郭平、成都大學師範學院院長劉先強、雅安市教育局局長趙敏、雅安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建平、雨城區副區長王述蓉、雨城區教育局局長許江濤等省、市、區(縣)相關負責人,以及成大專家團隊,雨城、漢源和天全縣的國培置換脫產研修(成都大學班)學員和雨城區國培學員452人參加展示活動。
活動現場
雨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述蓉講話
成果展示會在精心製作的VCR中拉開帷幕。內容豐實的短片概述了雨城區自2015年成功申報為「國培計劃」(2015)——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縣以來,在省國培辦的指導下,攜手成都大學和中國教育電視臺,引領雨城區2283名教師不斷前行。雨城區按照「感恩國培、助師成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項目主題,採取「四位一體,協同聯動」的創新培訓模式,圓滿完成了各項培訓任務,取得良好效果,連續兩年國培績效評估考評均被省國培辦和成都大學評為「優秀項目縣」。
成都大學師範學院院長劉先強講話
兩年來,雨城區藉助「國培計劃」這一項目載體,採取「前移後拓、全員覆蓋」的方式,在成都大學的幫助下,共培養、培訓了34名地方學科專家,開展了10個學科,為期16天,共計1280學時的送教下鄉活動。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雨城區國培項目以「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則來設置研修內容,按照「觀摩展示、微型講座、專題報告、同課異構、問題研討、學員獻課、教學評價」模塊進行研討、互動和交流,課程設計呈螺旋式遞進、培訓形式動靜交替(現場分組、講解示範、戶外拓展)、培訓地點隨課程需要及時變換,為360名鄉村「種子」教師直接呈現了可借鑑的、極具操作性的培訓案例。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乃成靈光。」為將國培項目做實、做細、做出成果,雨城區政府要求教育局和師培中心嚴格按照「診斷示範、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總結提升」的要求,讓每一名置換團隊成員以情激情、以智啟智,在磨課中磨礪自我,在反思磨合中釋放自我;每一名「種子」教師要交流思想,浸潤墨香,讓思維在學習中碰撞,讓智慧在碰撞中升華;每一名學科教師要融入到培訓工作中,要感受內涵、沉思自悟,讓觀念在升華中沉澱,成為夯實雨城教育夢想的基石。
優秀學員名單
優秀學員名單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展示會上,國培學員們通過現場教學、學員訪談、學科朗誦、師生歌舞、茶藝展示、感悟發言等形式,展示了雨城區兩年——730個日日夜夜在國培計劃中學到的一些收穫或感受。學員們通過在成大學習、影子跟崗和送教下鄉等一系列培訓活動,讓雨城區一大批優秀學員得以迅速成長,形成了一大批優秀教案、ppt課件、學員反思、送教感悟等若干成果。
現場書法展示
雨城區名師工作室授牌
兩年內,雨城區還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合作,完成了全區全員2283人的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808名的網絡與校本整合研修培訓,360名教師工作坊培訓,150餘名教師工作坊線下集中研修培訓,完成率達100%。「國培」猶如一座四通八達的立交橋梁,聯結著成都大學、雨城區教育局、師培中心、各項目學校,創造了「四位一體,協同聯動」的國培項目培訓新模式,確保了雨城區國培項目的有效實施,達到了預期成果。
合影留戀
會上,省國培辦主任郭平對成都大學和三個項目區縣在「國培計劃」項目實施中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見和要求;三個區縣的置換團隊成員匯報了兩年來培訓和送教的收穫和反思;成大專家與學員進行了廣泛而熱烈的交流;成大劉先強院長作了總結性發言,他特別勉勵學員要進一步發揮送教精神,為區域的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助力。
學員交流
總結提升會現場
教育要發展,教師是前提;教師要發展,培訓要跟進。雨城區國培項目雖已暫告一段落,但國培的火種將薪火相傳,種子教師將植根教育,開遍雨城!
總結提升會現場
成都大學師範學院院長劉先強總結交流
編 輯:張 穎
喜歡「雨城教育」就邀朋友一起掃描或長按二維碼關注一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