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競爭非常激烈的今天,不讀書的人會被時代拋棄。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多讀書,我有以下幾點想說的。
曾經有個關於吳磊的採訪,被無數網友點讚。
主持人問:「範冰冰和周迅哪個更好看?」
吳磊回答說:
「把她們兩個放在一起比較是不合適的,她們兩個有彼此不同的美,用平分秋色都有點過分,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此話一出,引發了網友的怒贊,太有情商,太會照顧人了。
而這句話中不僅是情商,更是語言的積累,一個人再有情商,如果說出來的話乾癟,你還會誇讚他嗎?顯然不會。
而這語言上帶來的驚豔,跟平時多讀書離不開,沒有積累,哪來的出口成章。
「傷害與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傷害他人,有時候也意味著在毀滅自己。」
「如果我們失去了平衡,那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董卿說的很多話,似乎都能被引為經典,不僅說的好,更說的妙、在理。令人醍醐灌頂。
她還說,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備受讀書恩惠的她說出來的話,我肯定信。
所以,孩子,有的人一張口就輸了,有的人一張口就贏的徹底,你會是那個人嗎?
當別人問你,這個菜好吃嗎?我希望你回答說:
這道菜色香味俱全,光看就很有食慾,嘗了之後讓人慾罷不能,真是令人大快朵頤。
而不是乾癟地吐出兩個字:好吃。
孩子,你可能沒見過那些在電子廠的流水線工人,他們揮汗如雨,起早貪黑,拿著微薄的收入。
他們不比坐辦公室的白領閒,但是收入相差甚遠,因為他們沒得選擇。
由於他們沒有學歷,沒有多讀書,只能把自己困在那一方小天地中。
他們不是沒有志向,但是能力支撐不起他們的欲望,曾幾何時,他們也曾心高氣傲,但當他們肩上有擔子時,不得不謀生。
他們的謀生是慌不擇路的,可能只有一個選擇;而高學歷的人,他們有成千上百種選擇,這就是差距。
龍應臺在與21歲的安德烈對話時,說道: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讀得書多,我不一定能保證你能拿高薪,但我確信,你讀得書少,將來你會唉聲嘆氣,說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多讀書。
所以,我希望你將來養家餬口時,不是被迫謀生,幹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心裡還在不斷地後悔。
多一個底氣,就多一份選擇。
孩子,記得我給你看過的一張照片嗎?
一張烏鎮網際網路大佬的聚餐會,他們那一桌人的身價上千億,而且他們都是畢業於名校,有著別人無可比擬的優質資源。
他們不用去資源,資源自然上門,這就是差距。
當一個能力平平的人,他的朋友圈也多是和他同一水平的人;而當他想要融入更高階層的圈子時,硬擠是沒用的,人家會把他當小丑。什麼最有用?那就是提升自己。
當你足夠優秀時,優秀的人自然會向你靠攏。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講究的是就是同階層和同階層的人相處,才更舒服。而任何的「攀附」都會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
不是優秀的人心高氣傲,而是你沒那個高度,沒有共同話題和視野,雙方都沒必要浪費時間。
孩子,身為過來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朋友圈的重要性,如果你周圍都是比你優秀的人,那他們會促使你進步,而前提是你能接觸到他們。
所以,你想進入優秀人的圈層,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蔣方舟在《圓桌》裡說過一句話:
如果一個人不看書,那他的價值觀就由他的親朋好友來決定。
因為一個不讀書的人,他沒有自己的認知,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很容易人云亦云。
這天黃昏的時候,有一個盲人來到樹下, 和其他人一起享受徐徐涼風,很是愜意。
而在不遠處,有兩個孩子因為打鬧,弄得臉上灰頭土臉,好不滑稽。
看到這裡,有的人不禁大笑起來,有的合不攏嘴,有的笑得直不起腰,而盲人心裡在疑惑,他們笑什麼呢?不管它,我也跟著笑總沒錯。
大夥見他也笑,就問他:「你看見什麼了,也跟著笑?」
盲人邊笑邊說,跟著你們笑,一定沒錯。這次大夥笑得更開心了。
故事中的盲人不正隱喻不讀書的人嗎?沒有自己的立場和看法,隨聲附和,以別人的標準為標準,盲目從眾。
所以,孩子我不希望你將來成為這樣的人,看到別人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不加思考。
如果你不多讀書,很可能你的價值觀,今天是這個,明天是那個,猶如牆頭草,兩頭倒。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書讀得多了,懂的道理自然就多了,見解就深,別人就能難動搖你的想法。
有自己的價值觀,很重要。
張雪峰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說過令人發省的話: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
孩子,我也同樣告訴你,很多成功人會說,學歷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信心,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但他們不會告訴自己的孩子這句話。
千萬不要相信讀書無用論,更別以輟學而成功的人來堵我的口,因為概率太低,路太艱辛。
孩子,我要你多讀書,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你能不斷地提升自己,成為讓自己都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