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臺灣女明星曬孕照,都會引起一陣豔羨,懷孕之後的她們依然四肢纖細,靈動如少女。
向營養師閨蜜打聽了之後,才知道長胎不長肉,普通人也可以做到!通過科學均衡的孕期飲食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當然明星都有自己的孕期食譜,聽起來我們普通人不太好實現。其實總結下來也就是以下幾點,可覆蓋大多數孕媽。
正常情況下妊娠足月時,孕媽媽的體重增加平均值為12.5kg。孕早胎兒生長速度較慢,需要的營養也比較有限,所以不用大吃特吃。
再加上孕吐引起的胃口差,想辦法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原則上也不需要太控制體重,劇烈運動就更不建議了。
60%的體重都是孕晚瘋長的結果,媽媽的飲食要講求少而精,大補特補是絕對不行的,最好養成稱體重的習慣,提醒自己一不小心吃太多。
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比算熱量更重要哦。所謂「營養密度」,是指每100大卡熱量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素含量。
比如1顆中小型蘋果和1個牛軋糖,它們同樣都有80大卡的熱量,但蘋果的營養就完全碾壓牛軋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進食原則,定時定量,而不是想吃就吃。簡而言之,寶寶的飯點要守時定量,也有一些媽媽孕吐比較厲害,可以嘗試少吃多餐。
另外還要多花點心思記錄攝入的熱量哦。現在有很多工具軟體,可以換算熱量。
明星蔬果多是「全食物」,也就是天然完整、未經過加工的食物,比如蔬果、糙米、豆類、堅果。它們含有人體所需的完整營養。拿冬瓜舉例,平時我們都不會留冬瓜籽和囊。
其實它們有豐富的鉀,還有其他豐富的營養成分,孕媽攝入既不會長胖,還會補充到完整的營養。
孕期體重失衡的主因,其實是血糖振幅。再深挖一點,血糖進入血液的速度越快,血糖振幅越高。所以吃錯的孕婦體重就會增加過速,而不是單純吃太多。(這裡的知識點比較專業,建議尋找專業營養的幫助。)
很多女生都屬於陰虛火旺體質,要把自己調理成溫暖的體質,孕期才不容易水腫哦。建議水果蔬菜的寒性食物儘量在早午吃。
再就是不要攝入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還有就是內在情緒問題,負面情緒也會讓身體窩火,建議學習一下ella的快樂養胎法,心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