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熊孩子的家長,相信每分鐘都是在鍛鍊自己的忍耐能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惹禍,很多脾氣不好的家長有時候控制不住的時候就會打罵孩子,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父母的雙手是應該用來抱孩子的,而不是用來打孩子的。
而有的時候孩子能夠記得你的這些行為,並且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很大的傷害,也會給親子關係帶來傷害,所以說有幾個年齡段的孩子更是不能動手去打的,有孩子的家長們都應該看看。
3歲以前的孩子不僅心智沒有成熟,身體的一些技能也不是很成熟,所以這時候經常犯錯,其實都不是他主觀意識能夠控制的,在這個階段的小孩子其實是懵懂的,對這個世界也是屬於探索階段,他不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的,而如果自己做了一件事情本來就很疑惑,父母不能進行正當引導,而是一巴掌直接過去,恐怕很多小朋友都會懵。
再加上3歲之內的孩子皮肉十分嬌嫩,根本就經不起父母的大手的傷害,所以這時候的孩子還是不要用暴力來對待。有的時候家長控制不好力道的時候,還有可能給孩子打成腦震蕩,所以如此嬌嫩的小寶寶還是不要用武力去對待,他的一切都可以再長大一點再說。
其實不是只有暴力才能解決問題的,如果小朋友一直哭鬧的話,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式,比如暫時不去管他,任由他自己情緒平復,這樣也會讓他知道哭鬧是沒用的,也不會讓他產生依賴,認為只要自己一哭就會有人來哄。
我們一貫都不提倡暴力教育,特別是6歲以後的孩子也是更不能打的,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獨立的意識,也會有很強的自尊心,這時候的孩子其實已經到了知道該如何爭取父母的表揚和誇獎的了,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是很在意父母對自己的評價的。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其實已經能夠聽得出父母言語裡的意思不管是好話還是壞話,他們都是能夠聽得懂的。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但不要強加給孩子。同時,做父母的也要聽聽孩子的想法,然後給予合理的引導。
因為在這個時期如果父母打罵孩子的話,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也會讓孩子變得十分膽小,不敢表達自己的情感。
其實,很多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遭遇許多挫折,也會受到很多的打擊,而大部分的打擊都是來自於自己的父母,而正是父母的這種打擊磨滅了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所以這個時期是教育孩子的關鍵,如果弄不好孩子就會養成不好的性格。
很多家長反映,最難管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認為青春期的孩子十分叛逆,事實上也是這樣。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打罵孩子的話,一定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對於青春期的許多孩子,已經不再是聽話的乖寶了。他們有足夠獨立的思想,他們也知道很多的事情不是父母說的那樣。他們的想法會決定自己的行為,如果這個時期的孩子越是想控制對方,就越是得不到好的結果。所以家長們想要和青春期的孩子好好相處其實不容易,但也不是沒有方法。
青春期的孩子是有著滿滿的荷爾蒙,更是有著很大張力想法的,所以這時期的孩子性格往往會陰晴不定,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如果家長們對孩子多些平等和尊重的話,或許就會好很多哦。
文海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育兒達人,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