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和蝙蝠在食物鏈上有沒有關係?

2020-12-20 科學獵奇

蛇和蝙蝠是讓許多人打心裡感到害怕的兩種動物,但是,這並不妨礙有一部分人把它們當成「野味」

其實,在人類棲息地極度擴張的今天,蛇和蝙蝠這樣的野生動物已經很少會出現在人類生活的區域內了,尤其是城市裡,幾乎很少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正是有一部分人對這些「野味」還有需求,才有人去獵殺。

總之,人類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肉食來源,而且相對的健康、穩定。

蛇和蝙蝠的食物鏈是怎麼樣的?

蛇和蝙蝠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蛇屬於爬行綱蛇目,而蝙蝠則屬於哺乳綱翼手目。現存的蛇有3個亞目11科3000種,現存的蝙蝠有2個亞目19科961種。

我們先來看一下蛇類

蛇目下有3個亞目,分別是原蛇亞目、新蛇亞目以及盲蛇亞目,在這三個亞目中,新蛇亞目下的所有蛇類除了遊蛇科外其他科都是毒蛇,比如眼鏡蛇科、蝰蛇科等等,而盲蛇亞目下的蛇類體型大都比較小,比如體長平均只有12公分的鉤盲蛇;原蛇亞目下的蛇類體型大都比較大,比如蟒蛇。

雖然,蛇的種類很多,但是,從大的分類上只有兩種-毒蛇和無毒蛇。無論是哪一種蛇,都是食肉動物,不同的蛇類根據體型、毒性、環境不同,獵物也有一定的區別。但是,無論哪種蛇都經常吃老鼠、蛙類以及鳥類,像眼鏡王蛇這樣體型龐大的毒蛇,它的主要食物則是其他蛇類,而像蟒蛇這種體型更大的蛇類則會吃一些大型的哺乳動物。

蝙蝠

蝙蝠是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雖然它會飛,但它不是鳥。而且蝙蝠與其他哺乳動物都沒有相似之處,因此,它在哺乳綱下單獨形成了一個目-翼手目。在翼手目下一共有兩個亞目-大翼手亞目和小翼手亞目,這兩個亞目的劃分參考的是蝙蝠的食性、體型等等因素,大翼手亞目下的蝙蝠體型大都比較的大,而且它們都是食果蝠,而小翼手亞目下的蝙蝠體型偏小,且都是食蟲蝠,比如我們常說的吸血蝙蝠就是小翼手亞目下的蝙蝠。

在整個翼手目的蝙蝠中,除了吸血蝙蝠有一定的攻擊性,而且會主動攻擊人類外,其他的蝙蝠除了吃植物的果實就是吃蟲子,對人類是沒有主動的威脅的。

小結:從蛇和蝙蝠的食物來看,雙方的食譜中都沒有出現對方的名字。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們兩種動物在食物鏈中沒有任何關係。下面,我們簡單地看一下,蛇和蝙蝠在食物鏈中的關係。

蛇和蝙蝠

從生活習性上看,蝙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樹棲型蝙蝠和穴棲型蝙蝠。這兩種分類是根據蝙蝠不同的棲息環境劃分的,穴棲型蝙蝠顧名思義就是白天在洞穴的頂部休息的蝙蝠,這類蝙蝠與蛇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因為,許多蛇類也喜歡棲息在黑暗的洞穴中,而且蛇有很強的爬行能力,它們會順著洞穴的牆壁爬到洞穴的頂部捕殺蝙蝠。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白天,因為蝙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警惕性較差。

而樹棲型蝙蝠與蛇類的關係不是很大,只是有些大型的蝙蝠會在樹上遭到蟒蛇捕殺。

因此,蝙蝠與蛇的關係就是食物與捕獵者的關係,在食物鏈上,蛇屬於蝙蝠的上一級消費者,不過,蝙蝠並不是蛇類的主要獵物。

總結

自然界中一直有著相對穩定且完整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即使是躲在暗處晝伏夜出的蝙蝠也有天敵,而蛇類就是蝙蝠的天敵之一。

相關焦點

  • 動物究竟有沒有好壞之分?害蟲和益蟲是如何劃分的?
    大自然中生存著數不清的野生動物,它們在各自的生存空間內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嚴格意義上說,只要是動物就沒有好壞之分,因為在食物鏈中,即使是低端的動物都需要吃草,而草也是生命,本質上與老虎吃野豬,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不能以動物的食性來判斷動物的好壞,它們都是為了生存。
  • 除了人類,蝙蝠還有天敵嗎?是什麼動物?
    最重要的是蝙蝠選擇了夜晚,這個能避開大部分掠食者的時間段活動,還有著精準的回聲定位系統,這套系統大到樹木、巖壁,小到蚊子都能夠被它掃描到。而且為了避免與食物鏈最頂端的人發生交集和衝突,蝙蝠將棲息地選擇在了遠離人類居住地的洞穴、森林深處。而種種的這些特點讓蝙蝠從1億多年前成功地活到了今天,而且它們在整個的演化史上,形態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 屋簷下吊兩米蝙蝠嚇哭網友 巨型生物展示史前神秘風
    原標題:屋簷下吊兩米蝙蝠嚇哭網友 巨型生物展示史前神秘風   近日,小編的朋友圈出現一張神秘的動物,據說有網友早上起來,看到屋簷下吊著個大蝙蝠嚇哭了...  紐幾內亞的巨型蝙蝠,是目前發現的最大蝙蝠。紐幾內亞,位於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亞北部,是太平洋的第一大島嶼。
  • 人和蚊子在食物鏈中的關係是怎樣的?是上下級關係嗎?
    人類作為當下地球的「主宰者」,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這其實要得益於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選擇是大腦的進化,而不是肢體的進化,所以人類即使沒有尖利的爪子、龐大的體型以及鋒利的牙齒,也能站在食物鏈最頂端。但是,人類在自然中並不是無敵的存在。
  • 農村養鵝防蛇!蛇為何怕鵝?翻遍國內外資料,終於找到答案
    雖然鵝號稱禽類中的扛把子,有看家護院的本領,但蛇確實不在鵝的食譜上。鵝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中國鵝,一個是歐洲鵝。歐洲鵝馴化自灰雁,中國鵝是從鴻雁馴化來的。但實際上我們現在家養的鵝全部都是這兩個品種的雜交。
  • 《從前,有一座叢林》:這是一本關於食物鏈的書
    :媽媽媽媽,蝙蝠被螞蟻吃掉了,你快救救它。叢林裡有一隊小螞蟻出來覓食,不知道背後有隻螳螂盯上了他們,螳螂吃螞蟻,卻被蜥蜴盯上了,蜥蜴以為自己是捕獵者,卻不知身後還有一隻猴子等著它,淘氣的猴子這時候還不知道身後有隻大獵豹。獵豹慢慢的老去了,那誰是下一個捕獵者呢?
  • 蚊子滅絕會導致N條食物鏈崩塌?科學家給出答案,讓人害怕
    其實,蚊子早在6500萬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比人類的起源還要早。之後,經過6500年的進化,現在的蚊子每年夏天都在「欺負」著地球人,且傳播各種各樣的疾病威脅人類。根據不完全統計,蚊子可以傳播80多種疾病,比如流腦、瘧疾和登革熱等疾病。蚊子傳播病毒和細菌的方式屬於生物性傳播,例如乙腦減毒。
  •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麼蛇?是不是大蛇的壽命更長?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長在鄉間有很多種說法,多年前就有一名四川礦工被一條巨型蟒蛇嚇得暈死過去,他醒過來以後說那條巨蟒至少有50米長,後來專門派了人在周圍搜尋蟒蛇可能的藏身之地卻一無所獲,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沒有把這件事再放在心上。
  • 《哥斯拉大戰金剛》曝光蝙蝠、飛蛇兩大怪獸造型,還有多少新怪獸
    其中之一就是蝙蝠形怪物——坎馬卓茲(Camazotz),這頭怪獸的粗略造型在此前的一個展會上已經曝光,當時並沒有完全確定這頭怪獸具體會在哪裡登場,而這次官方曝光了一張這頭蝙蝠造型的怪獸的清晰圖,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關於這頭怪獸造型的細節。
  • 為什麼鳥類和蝙蝠都有奇怪的腸道菌群?可能是因為都會飛
    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首次對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腸道內的微生物多樣性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並非所有物種對腸道微生物的依賴程度都相同。鳥類和蝙蝠體內的微生物組成多樣性很高,但它們似乎都不太依賴這些微生物。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mBio雜誌上。 「為什麼鳥類和蝙蝠不依賴這些腸道微生物呢?
  • 盤點您可能不認識的八種蛇,很漂亮,您能認出幾種呢?
    莽山烙鐵頭,有鱗目蝰蛇科原矛頭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又名蛇中熊貓,有毒。又名莽山原矛頭蝮。大眼斜鱗蛇,生活在較高處,吃青蛙,喜歡裝成眼鏡蛇,實際上是無毒的,大家不要認為它是眼鏡蛇。它和眼鏡蛇最大的不同在於背部花紋。東部菱背響尾蛇,有鱗目蝰蛇科,世界上第十大毒蛇。
  • 貝爾邀請李彥宏和傅園慧到四川阿壩「荒野求生」
    貝爾被譽為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男人,他的「荒野快餐」常是蛆蟲、螞蟻、蜘蛛、蠍子、蝙蝠、老鼠等。這次,貝爾會請他們吃一些什麼稀奇古怪的食物?他們又會完成哪些高難度的野外生存挑戰呢?
  • 阿媒:消除對華人的偏見,蝙蝠湯不應為新冠疫情「背鍋」
    文章表示,在大部分西方民眾的想像中,蝙蝠、狗、貓、老鼠及蛇都是中國人常見的口中餐;經常聽到的也是:「他們什麼東西都吃。」這種想法是存在的,特別是自爆發蔓延到全球的新冠疫情後,更是將其歸咎於在中國某個地方吃「蝙蝠湯」,雖然迄今為止這並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實際上隱藏在這背後的,是對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飲食的不實與偏見。
  • 《殺人啟示》一部揭露人性「食物鏈」關係的犯罪電影
    【最走心的影視人物分析,最獨特的影評劇評交流】《殺人啟示》是一部劇情/犯罪片,雖然過程沒有那麼複雜,但卻是層層遞進,屢屢鋪墊,引人入勝。電影裡有五個圈子,圈子裡的人都是「食物鏈」的關係。第一個圈子,店主——姚悅——計程車司機(勾引的食物鏈)理髮店生意不好,店主欠了一屁股的債,債主找人門來,把他一頓胖揍,還用菸頭燙他。沒辦法,他走了歪門邪道,收留賣yin女子,充當皮條客,抽取場地費和中介費。姚悅就是深受其害的女人之一。但她是有苦衷的,她的弟弟得了白血病,她需要快速的掙錢給弟弟治病,她墮落了。
  • 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
    蝙蝠為什麼會被加上蟲字旁?古代的生物識別 文字創造首先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有關係,文字是約定俗成的,大家都這樣認為,就延續最初的用法。古代人們識別不同生物,首先就會有不同叫法,蟲這個叫法指的就是地上爬的,用於區別於天上飛的鳥,與水裡生活的魚而言的。
  • 真人大小蝙蝠的照片走紅網絡,欣賞世界上最大的蝙蝠
    蝙蝠幾乎生活在世界各地,但我們星球上只有少數地方有幸擁有飛狐(狐蝠)。所以,最近一張菲律賓巨型果蝠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也就不足為奇了。「還記得我告訴你們菲律賓有真人大小的蝙蝠嗎?」和許多突然翻紅的事物一樣,他們在推特上發布的照片實際上是幾年前在北美論壇Reddit上發布的一個帖子,當時菲律賓用戶sakundes自稱在自家後院遇到了一隻漂亮的小動物。這張照片的視角讓蝙蝠看起來比它本身要大得多——「飛狐」肯定不是人的大小。
  • 人類穩坐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在地球有天敵嗎?
    任何動物都有天敵,人類是動物,當然也不例外    在生物界,人類似乎早就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人從遠古走來,從猿變成人,越來越強大,終於變得天下無敵,成為地球的主宰。人之所以在食物鏈的頂端,並不是人類個體有多麼強壯,有多大的力量。
  • SNK英雄「食物鏈」關係,火舞的對手是超級兵,而他有八條命!
    王者榮耀目前只有三個SNK英雄,之前一直都沒有皮膚,但是並不會覺得奇怪,直到其他英雄的皮膚越來越多,沒皮膚的英雄自然會難受。其實娜可露露和橘右京一直都很強,而不知火舞會相對吃虧一些,那麼他們三個人的「食物鏈」關係又是怎麼樣的呢?
  • 四川蝙蝠動物學家:蝙蝠是人類的好朋友
    「我也希望通過你們的採訪,讓大家了解蝙蝠。」從學生時代到現在,石紅豔接觸蝙蝠的時間超過20年。她告訴記者,蝙蝠在大眾眼裡是可怕的、甚至有點邪惡的動物,但在她眼裡卻是可愛的小精靈。「蝙蝠雖然長相兇惡,其實是一種很溫馴的動物,一般情況下不會攻擊人。」蝙蝠是獸類動物,在世界上有超過1000種,我國有130多種,在四川就有47種。蝙蝠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
  • 十大世界上最恐怖的動物, 帝王蠍竟比眼鏡蛇還可怕
    裸鼴鼠表麵皮膚上幾乎無毛,並完全沒有疼痛感.這些古怪的動物生活在地下巢穴裡,一個裸鼴鼠種群的數量可多達100隻。裸鼴鼠用不成比例的大門齒挖洞,這些牙齒位於嘴唇前面,這樣,它們便不會吞下泥土。裸鼴鼠屬於哺乳動物,其身體中具有癌症病毒的天然抗性物質,為此裸鼴鼠成為健康科學家們的最愛。第9名:精靈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