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頂級富家千金,卻在熒幕中搔首弄姿,為了拍電影甚至願意犧牲自己,賺到錢後揮霍無度,在不良惡習的影響之下,晚年卻淪為在大街上乞討的落魄乞丐!
她就是楊耐梅,可以說,她的經歷比電影都精彩!
楊耐梅的祖父楊大貫本來只是個普通的皮革小商販,結果意外的拿到了一筆投資巨款,於是他的皮革生意越做越紅火,銷售區域遍布全國。
後來楊大貫還搞起了進口紅木的生意,很快他就賺的盆滿缽滿,楊耐梅父親楊易初接手家族企業之後,將生意擴展至其他多個領域,沒過多久,楊易初就成了廣東商業巨頭。
楊易初在上海的地產跟顏料生意搞得有聲有色,再加上當時有錢人娶個三妻四妾很正常,所以楊易初就跟一位蘇州女子生下了楊耐梅,之後母女倆定居上海。
楊耐梅「開局即巔峰」,她完全可以享受奢華的名媛生活,但她受夠了那些陳舊的教條,所以楊耐梅從小就很叛逆。
楊易初想讓女兒成為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於是特意請了個私塾先生到家中傳授楊耐梅知識,誰知沒過幾年,楊耐梅就私自炒掉了私塾先生,並且在一家教會學校讀書。
楊易初到上海後,發現愛女炒掉私塾先生就算了,竟然跑去外國人的地方學習,所以憤怒的楊易初強制讓楊耐梅退學,並把她關在家中好好反省。
楊耐梅雖然年紀很小,但一顆追求自由的心卻十分強烈,最後在「一哭二鬧三上吊」下,楊易初無奈只能答應讓她去讀務本女中。
楊耐梅雖然數學很差,但她極其熱愛文藝表演,只要學校裡有什麼文藝演出,楊耐梅總是最積極的那個。
楊耐梅的愛出風頭,使得她在學校中的名氣越來越大,就宛如明星一般!
再加上當時既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富豪階級消磨時間的方式,通常就是去劇場影院,自然楊耐梅也去過很多次。
所以,想當明星的念頭在楊耐梅心中愈發強烈。
有次,楊耐梅坐在臺下看著《孤兒救祖記》,她突然想到「別人可以當明星,為什麼我不行呢?」
於是她下定決心要去拍電影,恰巧當時《玉梨魂》缺一個女配,導演在試鏡了大量女演員後都覺得不行,而當楊耐梅狂傲的走進去時,導演當即拍板決定啟用毫無經驗的楊耐梅。
不為什麼,只因為楊耐梅身上狂傲不羈的氣息,跟女配太像了!
拍攝過程中,楊耐梅因為沒有拍戲經驗,經常被導演罵,本來按照她的大小姐脾氣,肯定要罵回去,然後怒氣衝衝的離去,但楊耐梅卻忍了下來,只因她渴望證明自己,渴望成為一個大明星!
幸運的是,《玉梨魂》上映後楊耐梅的表現還不錯,所以她接到了《苦兒弱女》,但這一次似乎是導演刻意耍她一樣,因為楊耐梅飾演的角色是一個心狠歹毒且醜陋的地主婆(大反派)。
她肯定不樂意,作為妥協的條件,公司答應讓她在《誘婚》 中擔任女主。
為了拍好《誘婚》中的摩登女郎,楊耐梅不僅帶著大量服飾到劇組,並且還學習西方女性的開放嫵媚姿態,雖然此片上映後大受好評,但楊耐梅也被標上了「放浪形骸」、「風流成性」、「嫵媚動人」等等標籤。
這些標籤在那個相對思想保守的年代來講,楊耐梅毫無意外的遭到了很多人的言語攻擊,其中就屬楊易初最為憤怒。
作為商界巨擘的女兒,竟然跑去當「戲子」,「戲子」就算了,還拍大量備受爭議的影片,這讓他的老臉往哪擱,而且畢竟是自己心愛的女兒,整天被人說三道四,作為一名父親心裡怎麼可能好受呢!
所以楊易初發動老婆及親朋,不停的勸楊耐梅趕緊老老實實當個名媛,但楊耐梅在享受到了萬千星輝於一身的感覺之後,怎麼可能甘心退出熒幕。
所以在矛盾不斷激化之下,雙方斷絕了親屬關係。
或許楊耐梅有過些許傷心,但沒有了家庭的束縛,她反而更加放得開,於是她要麼就在燈紅酒綠中放縱自己,要麼就在拍各種電影,比如《好哥哥》、《新人的家庭》、《空谷蘭》等等。
隨著楊耐梅的名氣越來越大,混跡於燈紅酒綠場所的次數越來越多,她開始染上了一些惡習,比如抽鴉片、賭博等等,久而久之,她的錢開始不夠花了。
恰巧當時餘美顏投海自盡了!
餘美顏何許人也?
她跟楊耐梅一樣出生於富貴家庭,同樣渴望突破以往陳舊的觀念,所以餘美顏開始變得我行我素起來,在經歷兩段失敗的婚姻後,餘美顏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放浪形骸。
她頻頻出現在各大舞廳、賭場、酒會等場所,遊走在權貴之中,據坊間傳聞,她曾跟3000多名男子發生過關係,但在1928年,或許是感到疲倦,亦或者突感社會黑暗的餘美顏選擇了投海自盡。
這在當時都是一段大新聞,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熱議,絕大多數人都在批判餘美顏,但楊耐梅卻十分崇拜她,認為餘美顏是新時代的女性,所以她決定將餘美顏的人生經歷拍成一部影片,並且由她擔任出演「餘美顏」!
關於這個想法,首先她想到的就是導演張石川,結果遭到了無情拒絕,不服輸的楊耐梅決定自己出資拍攝影片,可問題是錢呢?
錢從哪裡來?
父親雖然有錢,但關係鬧得很僵,再加上拍這類題材的影片,根本得不到父親的資金支持,而早先賺的那些錢,也被她揮霍的差不多了,所以楊耐梅很愁。
恰巧此時山東軍閥張宗昌看中楊耐梅很久了,並且邀請她前去遊玩,張宗昌表示,如果楊耐梅願意來,拍電影的錢他來出。
張宗昌的外號有很多,例如「三不知」將軍」、「狗肉將軍」、「混世魔王」、「五毒大將軍」等等,這些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貶義」。
張宗昌身邊的女人很多,叫得出名字的就高達50個以上,其他不知名的更多,從這些行為不難看出,張宗昌愛慕大明星楊耐梅許久了。
楊耐梅自然知道張宗昌是什麼意思,最後在眾多好友的勸阻中,仍然堅持北上。
下了火車的楊耐梅,享受到了禮炮、儀仗隊、豪華轎車的待遇,這讓楊耐梅心情大好!
在濟南的半個月,楊耐梅陪伴張宗昌出席了大大小小各種宴會,最後拿到了一大筆資金返回上海。
隨後楊耐梅就立刻將餘美顏的經歷拍成了電影《奇女子》,並且上映後大賺了一筆,大獲成功的楊耐梅又開始揮霍無度起來,甚至一晚上輸了8萬銀元,剛成立不久的電影公司也只能無奈倒閉,於是楊耐梅只能復出繼續拍戲。
但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楊耐梅因為國語不過關,導致沒人請她拍戲,最後一代風流影后只能歸於落寞。
或許是感到累了,楊耐梅想找個人結婚,此時一個叫陳君景的男人十分喜歡她,但陳君景族中長輩聽聞孩子要娶的是過氣風流女星楊耐梅時就表示強烈反對。
不過最後楊耐梅跟陳君景還是偷偷結了婚,並且兩人移居到香港過日子。
雖然兩人輾轉來到香港,但陳君景好歹是名門之後,又是經濟學博士,所以小日子過得還不錯,而楊耐梅在生下女兒之後,一改往日奢靡揮霍的生活,變成了一個相夫教子的本分女人。
楊耐梅本以為自己將安安穩穩度過餘生,但隨後抗戰爆發,父母不幸離世,丈夫又失業,家中一下子就失去了經濟來源,楊耐梅想著自己沒有完全過氣,於是跑回上海打算復出。
可外界卻不斷嘲諷楊耐梅,甚至還有人說道:「耐梅的年華雖已老去了,但徐娘的風韻,依舊萬分的動人,也許滬上人士會再度拜倒在她皮鞋腳下。」
復出失敗以及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回到香港的楊耐梅又開始了頹廢的生活,最後在重重壓力之下,楊耐梅跟丈夫離婚。
身無分文的楊耐梅,為了有口飯吃,丟下尊嚴跑到街頭當乞丐,雖然容貌跟服飾都顯得十分邋遢,但還是有人認出,這位乞討的乞丐,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上海明星楊耐梅。
這件事的熱度越來越高,遠在臺灣的女兒知道後,就立刻趕去香港把楊耐梅接回家中。
楊耐梅幸虧有一個不錯的女兒,否則一代佳人真的會荒唐的死於街頭,但即便楊耐梅有了瓦片遮雨,她仍然鬱鬱寡歡,最後於1960年2月27日逝世。
在她去世前說道:「餘衷想前事,如春夢一場,甚思同業後輩,以餘為借鑑,得意時切要留做後步,為老年時作計算。」
從此話得知,楊耐梅最終還是悟了,雖然晚年悽涼,但楊耐梅卻打破了陳舊的傳統觀念,她挑戰了社會舊秩序,只是沒能控制好揮霍金錢的尺度,導致後來者對她的評價並不高。
——END——
感謝您的點讚與關注。
如有偏差,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