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題相信大家都做過,很多人對數學題向來有一種恐懼心理,但是有一類題目除外,那就是小學生數學題!小學生數學無非就是加減乘除,很多網友認為這能難到哪裡去?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道數學題,只涉及了加法和減法的運用,但是卻難倒了世界上知名的曾獲得過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菲爾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教授!
這一道小學生數學試題,源於丘成桐教授參加國內的一檔節目,節目中的現場提問環節,一位觀眾通過紙條,向丘成桐教授出了一道數學試題!這道數學試題的原題目是: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元錢,向媽媽借了500元錢,然後他去買了一雙鞋,花掉了970元錢,自己還剩下30塊錢,他還了10元錢給爸爸,又還了10元錢給媽媽,自己還剩下10元錢。如此算來,他欠媽媽490元,欠爸爸490元,但是490+490+10=990元,但他當時記得自己向爸爸媽媽一共借了1000元錢,問題來了,還有10塊錢哪裡去了呢?
聽完主持人介紹完這道題目後,丘成桐教授笑了,說你比我懂這個問題!主持人表示,自己看到這道題目後想了一半天也沒想明白,希望丘成桐教授為大家講解一下!丘成桐教授仔細看著這道題目,凝視了有一會兒時間,也沒有想出來,最後只能無奈地說道,我也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並還調侃到,我們數學家對加減乘除都是不大懂得!
調侃歸調侃,數學大師丘成桐的幽默,讓大家都樂了!但是回歸到問題上,還有10塊錢,到底去哪裡了?丘成桐教授之所以沒有解答出這道數學試題,是因為他被這道數學題的出題人,所設計的套路所迷惑了!小明的借錢總額計算公式裡不應該用,他欠爸爸媽媽的錢,加上自己剩下了10塊錢,因為借是借,剩是剩,一碼歸一碼事!應該是490+490+20=1000,如果非要按照490+490+10=900元這個公式算,那麼我們可以理解,小明將剩餘的10塊錢先還給了媽媽,自己還欠爸爸10塊錢,而這10塊錢哪裡去了勒?其實很簡單,小明的花銷只有一個,那就是買鞋,當然,這10塊錢是花在了買鞋上面的啦!因為小明就幹了一件事情,根本就不用計算就知道答案了!
總之,這道題是一道偽命題,其根本原因是在出題人的失誤!嚴格說起來,這道數學題本身就無解!要理解這類題,我們只需記住一個不變的鐵律,那就是借錢總額=已經還錢數+未還錢數!
雖然是一道簡單的數學試題,筆者認為卻富含哲理:
1、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碼事歸一碼事,千萬不能混淆了概念,就好比一個人向自己借了錢,借就是借,拿就是拿,一定要搞清楚!
2、有很多事情,就好比一道數學題,如果一開始的設計方向、規劃路線都設計錯了,那註定最終都是沒有什麼好的結果的!
3、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非常擅長的強項,但一個人並不能把所以的事情都搞明白!因為精力有限。
你對這道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通過留言將你的想法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