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不是最大的泡沫?

2020-12-10 虎嗅APP


2020年,特斯拉股價一飛沖天,馬斯克也打敗蓋茨,成了全球第二大富豪。然而,對於特斯拉的質疑,卻始終縈繞:特斯拉到底是不是泡沫?5000億美金的市值,不能用PE、PS估值,只能用PD拼膽率了。


那麼,特斯拉到底值不值?還能不能買?監測點是什麼呢?


研究圈對特斯拉有個比喻,車輪上的iPhone,這句話,既對,也不對。特斯拉的確很像蘋果,比如蘋果的三大寶:終端、系統、晶片,特斯拉如今也都有了。這也是特斯拉過去十七年的三大戰略主線:「產品-軟體-晶片」。


圍繞這三大戰略,這17年,特斯拉一共推出了標誌性的三代產品,


第一代Tesla Roadster


第二代Model S、X


第三代Model 3、Y


以這三代產品為基石,基本上以每5年為一個周期,特斯拉在每一代產品上分別建構了「產品力、軟體力、晶片力」。而且,這三場戰役特斯拉都打贏了,是非常成功的上半場。


但僅憑前三場戰役,特斯拉只能說是半個蘋果。如果要成為汽車圈蘋果,挺進萬億美金俱樂部,那麼特斯拉還需要打贏最後一戰:生態之戰。


一、終端開局之戰:Roodster如何差異化突起?


特斯拉第一個讓人驚豔的產品是2008年推出的Roadster跑車。這是特斯拉生產的第一輛純電動零排放跑車。


Roadster由英國蓮花汽車的Elise改裝而來,特斯拉用了現成的底盤和車身結構,借鑑和引用其設計理念。它的外部車身採用了碳纖維材料構造,而底盤則由模壓鋁構成。這樣賦予了Roadster 一個超級時尚的外觀造型,還確保了車身的堅固性。


這輛車不僅外形夠靚,性能也不錯。特斯拉為Roadster設計了全新的電氣動力系統,保留駕駛樂趣的同時,動力性能顯著優於Elise,當時第一版可以在4.4s內完成零百加速。


2.0版本加速僅需1.9 秒,除超強加速性能外,升級版電動超跑搭載200千瓦時電池,續航達到620 英裡,「裡程焦慮」的問題大大緩解。



在當時電動車還是個新鮮事物,Roadster的營銷策略也獨樹一幟,它瞄準了美國的精英階層和社會名流,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兼具科技感和社會責任的網紅科技產品。比如大明星馬特·達蒙就是Roadster的忠實粉絲。


這部分人典型特徵是:愛環保、追潮流、不差錢。但有錢人的玩具也不是想當就能當的。Roadster能爆紅,還跟起家位置脫不了干係,總部位於加州矽谷,而CEO馬斯克又把家安在了洛杉磯,一個是極客勝地,一個是娛樂天堂,坐擁兩個頂級流量天堂,可謂是出生就自帶buff。


2018年2月,埃隆·馬斯克把自己的紅色特斯拉Roadster放在獵鷹火箭裡成功地送入了太空,那張Roadster太空遨遊的照片成了汽車營銷史上的巔峰,前無古人,後面也很難見來者。對此,威馬創始人沈暉曾表示,特斯拉不是不打廣告,只是它的廣告你學不了而已,特斯拉是真·凡學鼻祖了。


Roadster是特斯拉進軍電動車領域的開山之作,也是埃隆·馬斯克入主特斯拉第一個比較能拿出手的成熟汽車終端。Model 3大放異彩之前,Roadster算是獨撐特斯拉的孤獨戰士。到2012年停產時全球累計銷售了2450輛。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這麼評價Roadster的歷史地位:「Roadster讓特斯拉掌握了自己開發一個終端的能力。


但Roadster開局之戰背後也是不小的代價,整個開發過程耗時4年半,研發投入達1.4億美元,2000多輛的銷量,連豐田的小數點都趕不上。接下來要上場的第二代產品Model S和X,不僅要在產量、綜合性能上更加突出,他們還肩負特斯拉更重要的一個任務:做汽車軟體集成


二、軟體之戰:如何從打工人翻身做老闆?


2012年特斯拉交付了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汽車——Model S。提起Model S,不少老車主會首先想到那個17寸的中控大屏,全液晶儀錶盤,觸屏操作……這些都顛覆了以往對汽車內飾的認知,這背後依賴於它的軟體系統Version。



汽車作業系統被比喻為「汽車的大腦」,而足夠智能的作業系統,是汽車下半場的競爭的重要戰場。過去功能車是一塊板磚,往後智能車是一個機器人。


特斯拉的作業系統 Version 基於 Linux 內核深度改造而成。這是一款開源系統,因此,特斯拉可以不再依賴於軟體供應商,而是自己掌握堆棧開發,一旦發現問題即可通過 OTA 進行快速修正與升級,提升用戶體驗。


特斯拉的作業系統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探索——綻放——競爭


第一階段:V4~V6


第二階段:V6~V7


第三階段:V8~V10


有趣的是,2012年第一版軟體系統並不叫做V1,而是V4。V4-V6可以看作是特斯拉軟體進化史的第一階段。2015年,特斯拉首次在Model S上使用了Version5,並通過 OTA技術對其作業系統進行了多次重大升級。


接下來一個關鍵點是2015年10月特斯拉推出的V7.0版本,可謂一箭雙鵰。不僅起到了給1個月後發布的新車Model X造勢的作用,並且V7版本加入了新的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包含自動車道保持、自動變道和自動泊車三大輔助駕駛功能。


軟體功能的推出,也讓特斯拉的硬體設備有了用武之地。其實在V7.0推出之前,每一輛Model S就已經配備了前視攝像頭、雷達、360度超聲波傳感器,只欠V7.0這個東風。


過去,整車廠就是一個製造業公司,加上軟體系統後,現在逐漸向「出行服務公司」靠攏。比如,2020年和 2025年特斯拉軟體收入預計分別為19 億美元、216億美元,分別佔汽車銷售業務營收的7%、18%,軟體收入賦予特斯拉遠超同行的盈利能力。


以OTA為例,Model 3車主只要付費3000美元,即可將汽車的百公裡加速性能從4.6s提升到4.1s。只要錢交夠,速度隨便秀。


以後造車的都是打工人,做軟體的才是老闆。



特斯拉的系統也像蘋果一樣,僅供自己使用,試圖打造一個商業閉環。特斯拉想當蘋果,也有人想當安卓。這個安卓天團包括:NVIDIA、Mobileye、美國黑莓、華為、百度等科技網際網路巨頭。


傳統主機廠中,大眾算是比較積極尋求轉型的,2019 年正式成立「Car.Software」車載軟體開發部門,開發自己的車聯網作業系統VW.OS。但這個時間點,跟特斯拉比,也已經落後了三五年。而且,從2012年起,特斯拉已經進行40多次OTA升級。


打造智能車,有四大招:晶片、作業系統、算法、數據,環環相扣。如果把智能車看做一支部隊,作業系統堪比整個指揮系統,算法是排兵布陣的兵法,那晶片就是核心武器。打勝仗,不僅要有好的謀略,還得手裡有硬貨。


所以指揮系統建立後,特斯拉又開始準備另一個重要軍糧:晶片。


三、晶片之戰:渣男如何上位?


蘋果在科技圈有個不太好的暱稱「渣男」,全稱「蘋·洪世賢·大明白·果」,對待硬體合作商,見一個愛一個拋一個。


2007年推出iPhone時,喬幫主說了一句名言,「真正認真對待軟體的人,應該自己製造硬體。」這句話就像咒語一樣預測了蘋果硬體合作商們的命運,IBM、摩託羅拉,英特爾……蘋果翻臉和翻牌一樣快,合作商心驚膽戰。


在這一點上,馬斯克致敬了喬幫主,梳理特斯拉和它歷任自動駕駛晶片供應商的感情史,也是妥妥「渣男」本尊,洪世賢二度附體。


特斯拉的晶片迭代歷史可以分為3個階段:Mobileye、英偉達、特斯拉自研。



傳統汽車功能簡單,與外界交互較少,但智能車不僅需要與人互動,也需要大量與外界環境甚至雲數據中心交互,未來將面臨海量的非結構化數據需要處理,這種情況下,具備高強算力的AI晶片成了各個車廠的心頭好。


但特斯拉早期勢單力薄,別說造晶片,造車都是九死一生,怎麼辦?必須靠外援。


2007年,以色列公司Mobileye順利研發出了EyeQ2晶片,發布當年就獲得了BMW7系的青睞,後續還完成了毫米波雷達與視覺融合系統的開發,用於沃爾沃、通用以及現代起亞的好幾款車上。一個有需求,一個有技術,兩者搭線成功。


但Mobileye作為第一任的時間只有短短2年。兩者在產業陣營、技術路徑上都存在著不少分歧。


首先,Mobileye選擇站隊傳統車企陣營,這跟特斯拉幾乎是對著幹。


2016年CES大會上,MobileyeCTO將完全自動駕駛廠商分為兩大陣營——以谷歌為首的科技公司和傳統車廠。Mobileye站到了傳統車廠陣營中。而特斯拉呢?它正是傳統車廠強有力的挑戰者。二者所處陣營的分歧,也許註定他們不會有完美結局。


Mobileye的陣營劃分


其次,「渣男」一般都具有強烈的大男子主義,它始終想成為一家之主,而不是受制於人。


特斯拉自動駕駛部門一位骨幹成員曾表示:我們在用 Mobileye 的晶片做測試的時候就發現,算法不能改、無法實現快速迭代。我們希望把晶片和算法剝離開,採用可編程的晶片,在這個晶片上進行算法研發,跟場景結合。


一場事故的來臨加速了兩者分手的進程。2016年5月,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 Autopilot 模式下發生致命車禍,這是全球第一起因自動駕駛引起的死亡事故,這讓 Mobileye 和特斯拉再生嫌隙。


靈魂上本就無法共鳴,再加上這次意外事故,2016年7月兩家徹底say goodbye。此後,Mobileye 150億美元被英特爾收入囊中。


拋棄舊愛之後,特斯拉又看上了新歡英偉達。但英偉達的好日子也沒過多久。英偉達的晶片解決方案主要依靠GPU,功耗較大,曾被馬斯克嘲笑「性能一樣的耗電更高、耗電差不多的性能弱雞」,無法滿足特斯拉對於成本功耗算力平衡目標的要求。


對此,狠人黃仁勳也惡作劇了一回,直接從烤箱裡拉出一盤晶片回懟。



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特斯拉不想受制於人。


在與英偉達的合作中,特斯拉並沒有貢獻太多的技術力量,英偉達已經提供了自動駕駛各個環節所需要的運算平臺,這樣不平衡的關係讓特斯拉感受到了危機。


2018年,特斯拉自研晶片正式推出。但實際上,2015年特斯拉就開始鬼鬼祟祟地謀劃自研,2018年的一次電話會上,馬斯克公開表示,過去兩三年的晶片工作都是」semi-stealthmode」,如今終於可以「let the cat come out of bag」了。


特斯拉自研FSD晶片全過程


對此,有人調侃,蘋果和特斯拉有一個共同點,對自己是天使,對他人是魔鬼,苟富貴,馬上忘。


但實際上,「終端-軟體-晶片」三部曲步步為贏的背後,特斯拉仍難高枕無憂,這就涉及到了第四場尚未開打的戰役:生態。


四、生態之戰:萬億俱樂部的門票


前段時間馬斯克和何小鵬兩人又槓上了,馬斯克親自在twitter上點名小鵬,大動幹戈。按照常理馬斯克不會這麼容易動怒,所以就有輿論說,馬斯克動怒,其實正反映了特斯拉的焦慮:


現在還沒有生態,所以它必須保持自己永遠最優秀,要時刻警惕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


美股萬億俱樂部的5巨頭,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臉書、都不是純粹靠賣硬體/軟體服務的公司,而是各自具有明確的生態護城河。蘋果是iOS,微軟是win和雲,亞馬遜是電商平臺和雲,谷歌是搜索+安卓,臉書則是鎖定了社交關係。


所謂生態是指地基和上面的衍生物,兩者會互相加強。比如windows是地基,各種基於win的軟體是衍生物,win的用戶越多,win上的軟體的潛在客戶就越多,就越容易賣錢,軟體就會開發越多,就會導致用戶因為win上的軟體多而選擇win,進而導致win用戶多.....如此循環加強。


總結一下有生態的系統的規律:


1. 大家用的不是地基而是衍生物。


2. 生態基本上很快就會湧現。


3. 生態一旦湧現,會出現和地基的互相正反饋循環加強。


商業模式深刻轉變的關鍵是要讓用戶幾乎無法離開,特斯拉現在的服務還做不到這一點。


這裡要區分兩個概念。


首先,產品和生態是兩回事。


生態最大的作用就是讓產品不需要100分,大家也無法離開。就好像windows可能並不是最安全的,但一旦生態建立,其他作業系統就是幹不贏它。


其次,軟體收費和生態也是兩回事。


現在不管是OTA,自動駕駛還是車聯網,他們的共性是:這是Tesla的收費項目,和生態不是強關聯,就類似於你買個椅子你也要花錢,但是你對椅子沒有粘性,它沒有生態。


生態是一個很難被替代的強獨特性優勢,轉化成大白話:什麼導致一個車主買了 Tesla 後就幾乎無法擺脫 Tesla ,這種衍生物是什麼?不是新上線的鬥地主遊戲,也不是目前看到的輔助駕駛功能。


監測生態好不好還有一個指標就是:開發者大會。回顧下蘋果生態的發展歷程,第二代iPhone就有了 app store ,而且還推出了營收模式,鼓勵開發者。換句話說,一旦意識到生態,立刻就會大肆推廣宣傳,所以每次apple的發布會都會宣傳自己有多少開發者,多少app。


特斯拉目前還沒有生態。沒生態,意味著它必須永遠最優秀,而且要優秀別人很多,它才能維持這樣的市值。實際上,燃油車霸主如豐田,市值最高也才2500億美元,美國車企一直就不太行,福特和通用徘徊在500億左右。


按這個邏輯,特斯拉是不是可以絕對看空了?


且慢。特斯拉現在還沒生態,但它手裡握著一張贏取生態之戰的關鍵一票:自動駕駛


一方面,未來利用自動駕駛把駕駛員逐步解放出來後,車艙內這個超級智能空間才可能有更多的想像空間。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網絡效應載體。比如特斯拉可以轉型提供駕駛服務,不再賣車而是利用自動駕駛提供交通服務,那麼規模越大,服務成本越低。


順著這個邏輯,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也透露了整個行業商業模式未來就兩種,


1. 賣車送司機,司機當服務來收。


2. 賣司機送車,車當服務費來收。


未來,很有可能會進化出一批公司會純粹只提供交通服務,按次或者包月包年收費即可。


五、尾聲


馬斯克脾氣差一點、歷任女朋友多一點、說話直一點,但不妨礙他是一個好CEO。過去17年的發展史,特斯拉的戰略極其清晰,這讓特斯拉一步步朝著蘋果的模式邁進。


但現階段的特斯拉,只能說是半個蘋果,如果未來打贏了生態之戰,特斯拉才是汽車界真正的蘋果。而這個戰略空窗期,也是國內新勢力們要把握的。



相關焦點

  • 特斯拉會變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泡沫嗎?
    "特斯拉是人類歷史上按照市值計算,最大的泡沫,沒有之一。 我問過老闆,要不要賺泡沫的錢,但因為我們這邊給客戶寫合約的時候,已經把我們的投資方式,非常明確地告知客戶,不能隨意去更改。 現在確實有一些資產質量很高,但企業估值很低的傳統企業。比如李嘉誠的長實集團,最近股價表現不好,但派發5%的股息,所以安全邊際是在的。
  • 躋身「千元股」的特斯拉 需警惕估值泡沫風險
    勢不可擋的特斯拉對於馬斯克的鐵桿粉來說,特斯拉有說不盡的優點。剛過去的第一季度,是特斯拉第一個「第一季度實現盈利」。過去一年,特斯拉產生了9.8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未來20年,電動汽車會逐漸取代60%的現存燃油車,而在這樣一個即將進入爆發式增長的行業中,特斯拉無疑是行業中的翹楚。
  • 泡沫中的思考
    凡是價值投資者認為不合理的高估值,必然會引來做空者的青睞,長期以來許多做空者盯上了特斯拉,因為,在他們眼裡馬斯克和特斯拉是歷史上最大的泡沫。 零和遊戲的股市就是如此奇妙,部分人小心謹慎,步步為營,迴避三舍;部分人伺機而動,將風險視為機會,買空賣空;部分人痴迷不誤,火中取慄,享受泡沫的繁榮。三股勢力攪在一起,各自靠眼光吃飯,憑運氣虧錢。
  • 小便有泡沫,是不是腎臟壞了?
    自從成為一名腎內科醫生,或者說更早些時候,自從開始學醫的時候,身邊總有人問起這樣的問題:我的小便有好多泡沫,是不是就是蛋白尿啊?怎麼辦啊?因此,不管是出現了泡沫尿還是蛋白尿,建議患者都應該去醫院做一下尿常規檢查,確定尿液中的泡沫是不是真的蛋白。
  • 水皮:最後的泡沫,破了!
    2020年沒有什麼人敢預測美股了,美股卻開始了歷史上罕見的暴跌走勢,僅僅四天時間,道指就從29146點直下25752點,第一個交易日跌1030點,第二個交易日跌880點,第三個交易日跌123點,第四個交易日跌去1190點,跌幅沒有最大,只有更大。中國人講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美股的K線圖就是如此。
  • 男人尿液有泡沫,是不是得了尿毒症?
    男人尿液有泡沫,是不是得了尿毒症?一大早,小凡拉著我,吞吞吐吐的說:「小名……我現在尿尿分叉……是咋回事?是不是得了尿毒症?」聽到尿毒症,小名也下了一跳,連忙給他拉到牆邊,問問他具體情況。很多人會把腎的健康和排尿聯繫在一起,如果男性在排尿時,發現尿液有很多泡沫,就會引起恐慌。懷疑自己得了尿毒症。以上海市為例,尿毒症從2007年的每百萬410人,上升到2014年的每百萬890人,短短8年時間,尿毒症總數已經翻了一倍。那排尿分叉,是不是說明得了尿毒症啊?
  • 美股泡沫可能會再次破裂
    ——泡沫破滅了,本刊在當年3月份發表了一篇有關燒錢引發泡沫的文章,文章稱,網際網路時代的投資者迫不及待地買入了資本市場提供給他們的一切。在回顧當時的數據我們看到,事實證明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本刊那篇文章發表前一周多時就已經漲到了最高點。
  • 馬斯克:我曾準備把特斯拉賣給蘋果,庫克甚至都不見我
    機器之心報導編輯:李澤南、張倩馬斯克:「單電芯鋰電池在化學上是不可能的,最大電壓太低了。難道蘋果要像特斯拉的結構電池組一樣拼合電池嗎?」特斯拉被蘋果收購,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是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眾所周知,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特斯拉克服了 Model 3 產能問題造成的窘境,在一些季度中開始盈利。本周一特斯拉還成為了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股票之一,後者僅收錄美國證券市場中交易量最大的股票。
  • 「空頭吸鐵石」特斯拉(TSLA.US)再迎來重磅「大空頭」
    又一個大空頭加入做空特斯拉的行列。其實早在今年7月份,特斯拉就創造了歷史,做空特斯拉的金額突破200億美元。但是特斯拉幾乎一直在漲,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迄今為止特斯拉的空頭基本沒有賺錢的。管理合伙人斯皮格爾(Mark spiegel)、全球最大空頭對衝
  • 泡沫紅茶的泡沫對人體有害嗎?泡沫是什麼原理呢?
    在古代時,茶的泡沫是被認為茶葉的精華所在,魏晉年代的杜育有詩形容:「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泡沫紅茶是不是聽起來不可思議,那什麼是泡沫紅茶呢?一、什麼是泡沫紅茶所謂泡沫紅茶,就是在加糖稀釋的冰紅茶上,加了一層發泡的奶油,這層奶油並不是真正的奶油,而是將鮮牛奶用攪蛋器之類器具打成泡沫狀,然後澆在茶上就形成了泡沫紅茶。泡沫紅茶的特色在於上層的泡沫,強調茶要新鮮及泡沫要細。
  • 12.08收評|史上巨大的泡沫,靜待破裂之時!
    特斯拉股價昨日漲逾7%,公司總市值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達到了6083億美元(約3.9萬億元人民幣),市值一天就增長了2643億元人民幣。而同期豐田汽車的市值為1931億美元。也就是說,特斯拉的市值已超過3個豐田汽車。
  • 特斯拉奔向市值1萬億美元,帶飛的是特斯拉的中國學徒
    對於瘋起來的特斯拉來說,一個月時間都不需要! 引發特斯拉這一輪股價暴漲(從11月16日的408美元,不到一個月股價暴漲到654美元,漲幅超過60%)是契機是特斯拉被納入標普500指數,根據遊戲規則,部分基金需要被動配置標普500指數成分股。
  • 最大峰值36特斯拉 核磁共振磁場強度創紀錄
    (原標題:最大峰值36特斯拉 核磁共振磁場強度創紀錄)
  • 馬斯克:我曾準備1/10價格把特斯拉賣給蘋果,庫克甚至都不見我
    機器之心報導 編輯:李澤南、張倩 馬斯克:「單電芯鋰電池在化學上是不可能的,最大電壓太低了。難道蘋果要像特斯拉的結構電池組一樣拼合電池嗎?」
  • 愛迪生和特斯拉,誰的影響力最大?誰最帥?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誰影響最大?愛迪生的持久遺產不是特定的專利或技術,而是他的發明工廠,它將創新過程劃分為由大批工人執行的小任務。例如,愛迪生從攝影師愛德華·穆布裡奇的一次演講中得到了關於移動攝影機或活動攝影機的想法,但隨後將大部分實驗和原型留給了他的助手威廉·迪克森等人。
  • 爭議新能源汽車泡沫
    記者 | 王立峰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特斯拉的股價上周再度大漲近20%,總市值飆升至4641億美元。11月17日,特斯拉被正式納入納斯達克指數,這可以為特斯拉帶來更多被動買入資金。一年之前,特斯拉還是一家不怎麼被外界看好的新能源汽車股。
  • 泡沫加速膨脹 破裂再談新生:2020年度自動駕駛趨勢報告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2020年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唯有「泡沫」一詞最貼切。回想起在馬斯克宣稱特斯拉有望年內實現L5自動駕駛的豪言壯語,再看看今年汽車行業飛上天的股票價格,講故事、炒概念、畫大餅基本可歸結為今年的主旋律。
  • 今年全自動駕駛特斯拉就能上路!馬斯克這次又會放鴿子嗎?
    當然吹牛逼也分等級,最高境界就是人稱車圈「鴿王」的馬斯克,說過的新車發布時間啊、量產時間啊幾乎沒有準過,最大的愛好就是放鴿子,但是架不住特斯拉的車依舊熱銷,推出一款火一款。也罷,嘴不靠譜,車靠譜就行,粉絲們就是這麼包容。
  • 小便有泡沫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糖尿病?看看2個原因
    大多數人都知道小便後的尿液是否正常提示著身體可能發生一些疾病,而在平時正常的尿液是淺黃色或者沒有異味的,如果發現尿液存在異常,特別是存在泡沫的時候要警惕,而有一些人認為尿液中存在泡沫大多數是糖尿病發生,那到底是不是這樣?
  • 全球最大特斯拉計程車車隊升級:Model S全部換成Model X
    【TechWeb報導】4月24日消息,據科技媒體Electrek報導,在阿姆斯特丹運營的計程車公司BIOS-groep是電動汽車的早期採用者,該公司早在2014年就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特斯拉計程車車隊(167輛特斯拉Model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