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魚腸、魚皮湯、幹煎魚肚……什麼魚從頭到尾都能吃?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瑤華 物種日曆

在當今華語文學圈的美食作家裡,來自中國臺灣的焦桐被譽為「臺灣飲食文學教父」,儘管見多「食」廣,卻對一種本地特色早餐情有獨鍾。十幾年來,他每天清晨六點出門,驅車十三公裡趕赴南機場早市,還差點被夫人懷疑出軌。讓他風雨無阻赴這場約會的,並不是人,而是小攤上現殺現烹製的蝨目魚。

焦桐《臺灣小吃全書》

我通常先吃一份乾魚腸、兩份魚皮湯佐白飯,吃完了再吃一碗魚粥,如果時間不趕,則再加點一碗魚頭湯。

蝨目魚粥。圖片:吉爾愛灶咖_JillCook / 豆果美食

味道如何呢?「美得宛如徐志摩《再別康橋》所歌詠的『彩虹似的夢』」。蝨目魚的魅力看來無人能擋,焦夫人在「跟蹤」一次之後,也加入了赴蝨目魚之約的大部隊。

大陸人對這種魚普遍比較陌生,但對大部分臺灣人來說,從小到大吃過的蝨目魚數不勝數。因為蝨目魚湯濃如牛奶,英文諢名「牛奶魚」(milk fish)。一條條尾鰭分叉、渾身蓋滿銀白小鱗片的蝨目魚,從漁民的網中落進菜市場,再來到不同的廚房,正如焦桐先生深情回憶:「青春期,我的早餐常是一條肥碩的蝨目魚和一大碗面線。」

煎蝨目魚。圖片:Wikimedia Commons

魚肚、魚皮、魚頭、魚肉、魚內臟,煎炒燉煮無所不宜,許多人的一天從早餐的滷肉飯配蝨目魚湯開始,再以晚餐的幹煎蝨目魚肚收尾。1895年,臺灣的蝨目魚產量約2600萬斤,現在僅2018年當年內,高雄一個市的蝨目魚養殖年產量就達1.4萬噸。

在臺南,不僅有主打貓咪造型、專門展覽蝨目魚養殖捕撈歷史和蝨目魚風味美食的蝨目魚主題館(館裡甚至賣蝨目魚口味的冰棒),還有造型神似山寨搖搖車的蝨目魚主題吉祥物。

就是這麼開心!圖片:Outlookxp / Wikimedia Commons

蝨目魚,說出你名字的故事

蝨目魚(Chanos chanos)屬於輻鰭魚綱鼠鱚(xǐ)目蝨目魚亞目蝨目魚科。有的文獻裡也稱之為「遮目魚」,是水產專家費鴻年先生50年代在海南採集標本時定名的,因為這種魚具有特別發達的脂眼瞼,可以遮蓋住眼睛。

蝨目魚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近海水域中,活躍的水域深度一般不超過30米。它在熱帶水域的生命力非常強,能夠適應不同的鹽分濃度,從海洋砂底、珊瑚礁區到河口紅樹林區都能棲身,甚至能溯流而上遊入河口。蝨目魚沒有牙齒,對食物不挑剔,靠吃藻類就能長到一米多長(為了保證口感,市面上的蝨目魚一般長50釐米左右)。但它特別不耐寒,水溫一旦低於14℃就會活動減弱,再低就有生命危險。所以,中國大陸沿岸的大部分海域中無法找到它的蹤跡。

科隆群島的蝨目魚群。圖片:Wikimedia Commons

雖然在兩岸「三通」後,蝨目魚一度被列入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早收清單,廣東、海南等地也開展了養殖,但始終沒能在大陸真正打開市場。這似乎有些出人意料,連古巴牛蛙我們都能用幾十種方式吃掉,蝨目魚為何遭到了兩岸同胞的不同看待呢?

或許名字是它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阻礙。對於之前沒聽說過它的人來說,「蝨目」著實不太容易勾起人的食慾,如果想像力豐富,還會聯想起魚肉裡的寄生蟲,比如之前引發紛爭的虹鱒魚事件。但蝨目魚不得不為自己喊冤了,這真的只是諧音,叫這個名字不等於身體上有蝨子!

蝨目魚名字的由來就和它在臺灣養殖歷史的源頭一樣難有定論。

日曆娘在新加坡的超市拍到的蝨目魚。圖片:日曆娘

比較常見的一種說法是鄭成功自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後,當地百姓感恩戴德,獻上魚湯,鄭成功用閩南話問:「啥乜魚(什麼魚)?」聽起來像「蝨目魚」,從此定名。還有一種更神奇的說法是,鄭成功在安平登陸時,軍糧中的胡麻粒落在海中,變成了蝨目魚魚苗,人們就管這種魚叫「麻蝨魚」,又衍生出「蝨目魚」的名字。

這兩種傳說的風格都很像乾隆下江南迷路後造就的無數地方美食的起源,但不乏研究者據此推斷,蝨目魚是荷蘭殖民者從印度尼西亞帶來的魚種,雖然殖民者被鄭家軍趕跑了,魚卻被留了下來,臺南也稱它為「安平魚」「國姓魚」。

根據《臺灣通史》的記載:「臺南沿海事以蓄魚為業,其魚為麻薩末,番語也。」「蝨目」也有可能是少數民族語言的音轉。這和它最早是臺灣少數民族西拉雅族養殖的另一種說法也能夠互為佐證。

人生N恨之一:蝨目魚多刺

蝨目魚在大陸的市場售賣時,改了個名字叫「狀元魚」,但仍然不太受歡迎,原因其實也比較簡單:它的刺太多了。

蝨目魚全身至少有220多根魚刺,打破了人們對「海魚刺少河魚刺多」的固有認知,其實,以多刺著稱的鰣魚、刀魚也是從海水中洄遊入江繁殖的,只不過在傳統眼光裡它們被劃為「江魚」。肌間刺多的淡水魚也不少,比如鯉形目的鯉魚、鯽魚和「青草鰱鱅」四大家魚。但這些魚已經是南北各地都有習慣的烹飪做法的,橫空出世的這種多刺魚不僅讓消費者有點無從下手,也容易覺得:拿來做菜的話,刺少的巴沙魚、三文魚不香嗎?

印度尼西亞解決蝨目魚刺多的辦法之一是燻烤成魚乾。圖片:Wikimedia Commons

臺灣當地因為吃蝨目魚歷史比較悠久,對付蝨目魚的多刺通常有這麼幾種辦法:優先吃刺少肉厚的魚肚;做成魚丸、魚鬆,可以適當打碎一部分刺混在一起;出售之前先加工一輪,用高超的技藝剔掉魚刺(日曆娘:不禁想起了加工無骨雞爪的老奶奶);直接烹飪了食用,用高超的技藝吐出魚刺。實在不敢在家做,還可以出去吃,各層次飯店對它的料理都已經駕輕就熟。

臺北景庭蝨目魚專賣店。魚皮、魚腸、魚肚和魚鬆。圖片:bryan... / Wikimedia Commons

曾獲聯合報1980年長篇小說大獎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裡,男女主角少年時的第一次交流,就是男主角大信從臺北到盛產蝨目魚的嘉義做客,魚刺卡喉後,女主角貞觀悄悄讓人遞給他一團能粘去刺的麥芽糖,為這種魚的多刺之苦增加了幾分兩小無猜的況味。

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

連著吃了好幾日的蝨目魚,飯桌上天天擺的儘是它們變出來的花樣,魚粥、魚鬆、清湯、紅燒、煎的、煨的。受益最多的是大信,據貞觀看來:城市人自然少有這樣的時候,然而受害最大的,卻也是他,陸續被魚刺扎了幾遍。前幾回,都被她三妗拿筷子挾走,這一次魚刺進了肉裡面,扎著會痛,就是找不到頭,筷子和飯丸都無用,一個大男生,坐在正廳中,眼紅淚流的……

(日曆娘:提醒大家,被魚刺扎進喉嚨裡不要用飯糰往下壓,請立即就醫!)

蝨目魚平平無奇?未必!

長期以來,蝨目魚的繁殖是個謎團。東南亞各國都有養殖蝨目魚的傳統,但蝨目魚養殖和鰻魚養殖類似,都要先捕撈野生魚苗再在浮式網箱或是池塘中做圈養,越來越難滿足人們龐大的食用需要。1978年,設在菲律賓的「東南亞漁業研究中心水產養殖部(SEAFDEC)」終於首次成功用人工授精孵化出了魚苗,但這次成功沒能真正推廣開來。1982年,中國臺灣的民間養魚專家林烈堂成功培育出能自然產卵的種魚,並將這一技術加以推廣,逐漸改善了依靠捕撈魚苗才能維繫的蝨目魚養殖辦法。

菲律賓的烤蝨目魚。圖片:Wikimedia Commons

於是,因養殖而家丁興旺的蝨目魚,成了中國臺灣的路人魚,不過它的平平無奇是古天樂式的。蝨目魚是鼠鱚目蝨目魚亞目僅存的孑遺物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5~0.66億年前的白堊紀,當時鼠鱚目極為繁盛,但時過境遷,蝨目魚同科的其他屬都已經滅絕,只有蝨目魚歷經幾次生物大滅絕倖存至今,稱得上是餐桌上的老老老前輩了。

原標題:《乾魚腸、魚皮湯、幹煎魚肚……什麼魚從頭到尾都能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烤蝨目魚肚
    時間尚早,不如陪爸爸去南機場吃蝨目魚。轉眼好多年沒來了,邱太太見我們牽手走過來,亮著眼睛問:是小的?長這麼大了。小妞她邊吃邊問我是否攤上的每一種食物都吃過?是啊,較罕點魚肚,因魚肚的油脂豐厚,煎、烤都比煮美味;魚頭呢,有時間慢慢吮才會點。她吃了兩塊魚皮湯,一份乾魚腸;我一樣,多了一碗蝨目魚粥。 對面賣豆漿攤的老闆娘說我長得像外國人。
  • 做魚肚時,用鹽醃是錯誤的,加點它,魚肚鮮嫩不柴,賊香!
    做魚肚時,用鹽醃是錯誤的,加點它,魚肚鮮嫩不柴,賊香!《玩食》幹煎蝨目魚肚- 不粘鍋,這樣煎。友人每次煎魚肚,總是能把魚肚煎到有一半在鍋底,上盤後其實只有一半,然後還要花上幾分鐘狂刷猛刷鍋底,把那一半的魚肚刷掉。真是聽者流淚、我見猶憐。所以就分享了幾個煎魚肚的順序,助他脫離苦海。
  • 「百家號,鼠你最紅」幹煎巴浪魚佐蜜鳳梨
    冬天裡,很多家中長輩,對冰冷的水果都覺得寒冷,因此也吃得少,營養攝取就不均衡,玩美家的長輩也有如此情況。一顆火龍果對年輕人來說,直接剝皮吃,太爽了,尤其吃完「辣」正冒火呢,而長輩們在寒冷冬日裡,只能放進鍋裡蒸熱來吃…而大家會說,火龍果蒸熱會好吃?當然是不合年青人口味,但是不能剝奪長輩想吃它的心。
  • 幹煎多春魚,外焦裡酥,好吃到連魚骨都不放過!
    幹煎多春魚我們在餐廳裡吃過一種小小的魚,炸得酥香地碼在盤裡,每一條魚的肚子裡都全是又香又脆的魚籽!這就是多春魚,那麼多的魚全是母的,每一條都有一肚子蛋!今天多春魚是幹煎粘芥末吃,喜歡吃芥末的你來試試吧!
  • 在臺南,認真又貪婪地吃每一條魚 | 會玩
    臺灣人嘛,鬥嘴是很厲害的,所以我們常常在節目上看到臺灣「南北舌戰」。唯有說到美食,北部人沒啥意見。圍繞蝨目魚開發的小吃和零食多不勝數:蝨目魚粥、面線、湯、羹、丸、餃子、香腸、便當,蝨目魚酥、魚鬆、魚乾,蝨目魚甚至被做成鳳梨酥和棒冰。臺南街頭隨處可見各種蝨目魚餐館,每家各有絕活兒,但也附帶烹製其他蝨目魚料理,往往在一家店裡就能吃遍蝨目魚全身。
  • 一夜幹又叫一夜情,魚能一夜幹,雞腿說我能有一夜情
    一夜幹又叫一夜情,魚能一夜幹,雞腿說我能有一夜情經一整夜的吹風風乾的魚我們正常叫一夜幹,戲稱「一夜情」漁船出海捕魚,早期沒這麼好的冷凍或冷藏設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魚殺了掛在甲板上,海風吹了一夜,魚肉差不多呈現表皮乾燥收縮內部還是軟的。
  • 很多人都認錯這種魚,但學會這幾步保證你不會吃錯,方法超簡單
    說起魚,總是會聯想到肉質鮮美,高蛋白等關鍵詞,而且魚類也是大眾美食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菜,而在賓客宴請,節日宴席中,都必須有一道菜就是魚,這就是所謂的無魚不成席。對於魚的做法有很多種,在家裡紅燒的烹飪方式應該是大多數人的最愛。而對於瑞秋來說吃得最多的除了之前寫過的刀魚以外,就是今天的晶魚了。
  • 國慶美食地圖,跟著《舌尖上的中國》品嘗順德美食——魚腸煎蛋!
    關注小編的讀者都知道最近小編在介紹順德的美食,如果你旅遊到了這裡,不放看一看文章,再去拼一下真正的美食吧!昨天介紹了一魚多吃的很多吃法,今天繼續介紹,魚身上其他的寶貝的吃法吧!步驟3,在熱鍋中下油,把已經醃了半個小時,醃好的魚骨放進鍋裡中火煎,注意隨時用筷子翻一下魚骨,一定要把兩面都煎熟,而且不要煎糊了,因為鍋中的熱度有可能不一樣,所以有的時候有一些魚骨熟的比較快,而有的熟的慢一點,所以,如果有提前煎好的魚的話,可以先挑出來放進盤中。
  • 不管煎什麼魚,萬萬不能直接下鍋,酒店大廚教你正確做法!
    大家在平時對飲食這一方面也是越來越注重了,很多人都會選擇吃一些比較美味而且營養豐富的食物,比如我們身邊經常吃的魚類食物,魚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大家在平時多吃一些魚肉也能補充我們體內所需要的營養,而且魚的口感非常好,吃起來非常鮮嫩非常好吃,我們大家在吃魚的時候都知道要先把魚煎一下,但是很多人在煎魚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
  • 檸香乾煎蝨目魚肚,南瓜粉蒸肉,超簡單的做法!
    檸香乾煎蝨目魚肚,南瓜粉蒸肉,超簡單的做法!檸香乾煎蝨目魚肚周末夜就是個放鬆心情小酌的好時光,與情人邊喝小酒邊擺龍門陣聊聊天就是忙碌之餘難得的享受。啜一口冰涼啤酒配上檸香乾煎蝨目魚,酥脆的魚皮及肥嫩的魚油,鹹香滋味讓人不禁要再多來一口。全部只有三樣食材,連油都不必加,八分鐘完成!超簡單作法,看完做法快來試試吧!份量:2人份。時間:10分鐘。食材:蝨目魚肚一片、薑片6~8片、檸檬切角1/2個。調味料:鹽1/4小匙、米酒1小匙、白胡椒粉1/4小匙。1蝨目魚肚用無螢光劑的廚房紙巾擦乾備用。
  • 香煎黃花魚,簡單易學,新手老手都能適應
    今日給大家分享一個香煎黃花魚的做法,大傢伙在周末休息的時候可以嘗試的自己動手烹飪,做法簡單易學。煎黃花魚不要直接煎,好吃的秘訣在於煎前的準備功夫!需要準備的用料: 黃花魚 1條蔥:適量鹽 :適量料酒 :1勺清水: 適量香煎黃花魚的做法:
  • 滑魚肚,魚不煎不炸用水煮熟,魚湯香濃魚肉鮮嫩,美味健康又營養
    草魚是我們餐桌上經常會吃到的淡水魚類,它的做法基本上都是煎、炸、紅燒,今天我要分享給大家的是草魚的魚肚的做法,這也是我們這個城市的一特色美食,叫做滑魚肚。草魚是我們餐桌上經常會吃到的淡水魚類,它是淡水魚中的上品。草魚肉嫩而不膩,由它做成的菜品是特別的美味,比如香煎餈粑魚、炸魚塊、紅燒草魚塊、水煮草魚片等等。
  • 教你正確做法,煎什麼魚都不粘鍋很完整
    教你正確做法,煎什麼魚都不粘鍋很完整魚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材,用它做出的菜餚,又鮮美又軟嫩,而且營養很高,含多種營養物質,若能經常吃魚肉,身體會非常健康。魚的做法很多,例如紅燒、水煮、煎炸等等,不管怎麼做都好吃,各有各的不同,不知道你更喜歡怎麼吃?
  • 青魚有6種吃法 魚腸和魚鱗是特色
    用一條魚做一桌全魚宴,怎麼做?對於這個問題,王江涇鎮一家農莊有一個很好的答案:一條魚的不同部位吃法各異。「青魚6吃」由此而來。  分部位吃青魚很有必要  嘉興人吃青魚常見的做法是整條魚紅燒或做成青魚乾蒸來吃。以前,青魚乾僅僅作為奢侈品出現在年節的飯桌上。
  • 黃花魚不幹煎,不紅燒,這個清蒸方法比用料酒還去腥,味道還清新
    黃花魚不幹煎,不紅燒,這個清蒸方法比用料酒還去腥,味道還清新你家吃黃花魚的肚子剪開嗎?這麼大的黃花魚我第一次做,味道不錯黃花魚,說實話,這四十多年,雖然一直生活在沿海的小城中,我吃到過的黃花魚都是十幾釐米長的,跟其它小雜魚差不多,價格也不貴,據說那種不是真正的黃花魚。這幾年,在超市也見到過有賣黃花魚的,價格不貴,經常搞特物價時九塊九一斤,但大家也很少購買,原因很簡單,不是我們當地沿海產的,不好吃。那種魚的肚子肥碩,胖胖的,裡面有很多的脂肪。
  • 廣西「魚雜火鍋」做法!魚籽入口即化,魚泡爽滑脆口,味道很正宗
    這種菜,是廣西人非常喜歡吃的一種菜,也許對於很多外地的朋友來說,這道菜是他們無法接受的。但作為一個廣西人,我從小就把這道菜吃得很大,對於它的味道,我一直很喜歡,覺得特別舒服。嗯,話不多說,下面就跟著我來看看,這道魚雜火鍋是怎麼做的吧。首先我們要準備1斤的草魚魚籽,很多地方的人,在面對魚籽時,都是不喜歡吃的,其實味道很棒。
  • 小魚乾怎麼吃?1炸2炒3燜的小魚乾,爽口又下飯,上桌光碟
    撈上來的小魚雖然體型小、肉也不多,但是別著急扔掉,做成小魚乾那又是另一番風味。市面上的小魚乾是指曬乾的小魚,通常是利用公魚、丁香魚等魚類製作而成的。池塘裡撈上來的小魚我也不知道是什麼魚,急著吃美味的我也等不及小魚曬乾了。小魚開肚擠掉魚肚子裡的東西(魚腸、苦膽等)、洗乾淨,這樣小魚乾才不會有苦味,加入蔥、姜、蒜、料酒、鹽醃製10分鐘,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酥脆,也是「小魚乾」。
  • 幹煎三文魚,魚皮焦黃酥脆,魚肉鮮嫩爽口
    幹煎三文魚By 莫言catlam原料:三文魚、胡蘿蔔、紫甘藍、苦菊、松仁、橄欖油、海鹽、黑胡椒、紅酒醋、檸檬。做法步驟:第1步、三文魚直接取出,不用過清水洗了,因為新鮮,是可以做魚生的那種;第2步、三文魚均勻地抹上鹽,黑胡椒碎,醃漬半小時左右;第3步、醃三文魚的時候處理沙拉,苦菊洗淨,取中間部分,紫甘洗淨切成細絲,胡蘿蔔去皮也切成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