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不能打罵,要怎麼教育才好?

2020-12-11 壹父母

關鍵詞:學習Study

Q:我女兒上五年級,之前成績不算拔尖,可也一直都在中上水平,我也沒想到,前段時間期中考,她拿回來的成績單會那麼糟糕,一下子都有點懵了。

結果,我剛說了她兩句,她就跟我急,只會頂嘴,一點都不知道反思,我又生氣又著急,差點動手打她,後來硬生生地忍了下來。

我也知道不能隨便打罵孩子,但我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該報的補習班也都報了,孩子拿回這樣的成績單,我到底還能怎麼做?

簡簡周 孩子的成績單,其實,孩子自己要比父母在意得多,畢竟,哪個孩子會不想當個好小孩呢?

但父母不同的回應方式,可能會把孩子導向不同的方向。

有些父母會忽略孩子的感受,直接代入自己的失望、焦慮,然後,直接把這些情緒傳遞給孩子,比如,質問孩子為什麼考這麼差?甚至是打罵、羞辱,跟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

這些激烈的做法,都是情緒化的表達,並不會幫孩子學會反思,反而是火上澆油,在孩子原本就很沮喪、難過、自我否定的情緒中又添了很多柴,導致孩子的注意力全都內耗在情緒上了。

有些孩子在巨大的情緒壓力下會選擇屈服,但他內在的聲音會是更加地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行。

過大的壓力也會導致孩子明明平時能力不錯,但一遇到考試,情緒就冒出來幹擾,所以,就像中了」考運不佳「的魔咒一樣,一考就失利。

還有些孩子會奮起反抗,」既然你說我不行,那我就不行給你看「,乾脆破罐子破摔了。

相信這些都不是父母們願意看到的走向。

對我個人而言,我也會很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我關注的焦點,並不是分數本身,而是透過這個成績,看到背後存在的問題。

比如,孩子總是容易在某些類型的問題上犯錯,那說明孩子還存在沒有掌握的知識點。

又或者孩子常常遺漏選項,明明會做的題只是粗心大意地看錯了問題,這些可能說明孩子心不定,或是沒有養成很好的審題習慣。

再或者,孩子的成績突然出現大的起伏,也要看看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和挑戰需要支持和幫助,可能是學習本身,也可能是受到了其他事情的幹擾。

同時,我也會看到,如果成績不理想,孩子也會很沮喪、失望、自責,甚至難過得想要大哭一場……

所以,我會先陪孩子處理情緒,聽她聊聊,她在看到成績單時的感受,如果她想哭,那我就陪著她,無論多久,我都會等在那裡,聽她哭。

等孩子情緒處理得差不多了,我再來引導她復盤這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和試卷中反映出來的問題。

我不會直接告訴她,她應該怎麼做,而是會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她自己來進行反思。她自己說出來的道理,要比我說出來的管用多了。

孩子的反思能力也很讓我驚喜,大部分時候,她說出來的那些話,遠比我想像的要充分、透徹得多,更讓我驚訝的是,她其實完全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應該怎麼做。

很多時候她之所以沒做到,只是因為有情緒阻攔了她,所以,當情緒淤泥清空之後,孩子又會重新回到充滿靈氣的狀態。

這樣的過程,在激發孩子自我驅動力的同時,也教會了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的思考模式和行為模式。

父母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期待,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成績很重要,但不是說每一次大考小考的分數很重要,更不能拿分數來評價和定義孩子,這樣會窄化孩子的自我,也會禁錮孩子的大腦發展。

成績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一面鏡子,能幫孩子照出自己還可以努力和調整的地方,但任何時候,它都不能成為定義孩子的標籤,更不是度量尺。

認真把握好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當下,要比簡單把目光聚焦在分數和結果上重要得多。

當然,這樣的過程說起來簡單,但也很考驗父母對孩子的相信。

如果父母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天然的上進心,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學習和反思的能力,又或是父母自己無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那麼,父母的確也很難在面對一個糟糕的成績單時,依然保持淡定。

說來說去,父母真正要努力的部分,永遠都在自己,而不在孩子。

「 今日話題 」

聊聊你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單?

歡迎留言分享

- 今日坐診 -

簡簡周

壹父母聯合創始人

遊戲育兒講師、兒童遊戲治療師、親子關係顧問

專欄作者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相關焦點

  • 消除孩子考試怯場、考試緊張導致成績不理想的小妙招
    明天7月7日,就是2020年的高考第一天,有的考生容易出現較緊張恐懼心理,如果調整不及時,很可能會影響到考生的發揮。完全消滅考前緊張不太可能,適當緊張,反而能激發人的能力。今天孩子考試,臨出門前,孩子忽然對我說:「今天怎麼感覺好緊張呢?」。我笑了笑,很自然地回答:「緊張什麼呀?
  • 孩子沒考好爸爸當街打罵:比起孩子的成績,暴力的父親更「差勁」
    對於孩子小青採取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正確的,所以她培養出來的孩子不僅十分懂事而且成績優異。在平時孩子如果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時,小青總是溫柔地告訴孩子什麼才是正確的做法,對於孩子她從來都是非常的有耐心,從不打罵孩子。在她的關心與愛護下,她的兒子樂觀向上,自信陽光。與小青形成鮮明對比的有這樣一位家長是小青兒子同學樂樂的爸爸。
  •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該怎麼面對?千萬別責難,他們比父母還心急
    前段時間,好朋友的女兒在網上考完了期末考試,拿到的成績單不夠理想,好朋友氣不打一處來,對著女兒大吼:&34;孩子被她說得淚水漣漣,不知道如何是好。考試成績不理想,孩子其實比父母還心急考試成績不理想將心比心,孩子其實比父母還心急。在我小時候,都說&34;,很多孩子的成績都在這個時候分化。一二年級全班都能考98分以上,不少學生能拿雙百分,但上了三年級卻出現了&34;。很不巧,三年級第一次期中考試,我就遇上了斷崖,數學考了78分。老師把這次考試不理想的學生家長叫到學校,希望家長要重視起來。
  •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等媽媽回來以後就發現家裡的錢不見了,詢問了我一番才知道是鄰居阿姨,但是她不承認,於是我又被打了,打的很慘烈,"拳打腳踢"吧,我哭的特別難過。反正後來,被打的次數很多,數都數不過來,被打的原因千奇百怪:學習成績不理想,回家晚了十幾分鐘,家裡衛生打掃的不乾淨,和弟弟吵架了,把碗打碎了,丟了手機等等。
  • 經常打罵孩子,解決不了學習問題,教育孩子是細活,急不得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受到爹媽經常打罵的同時,嘴裡還不停在說:「我怎麼生了你這樣的笨蛋?」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有教育孩子的義務,有適當懲戒孩子的權利,但問題出在經常二字上。如何讓孩子在父母經常性的打罵中,對自己學習成績不好學會自我評價與自我反省?如何和孩子一起去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幫孩子找回自信?如何讓孩子體驗他學習中取得的點滴進步的快樂,幫孩子找回尊嚴?
  • 家長該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嗎?
    平時親戚朋友聚會,只要有學齡期的孩子在場,大人就會問:「考了第多少分啊?」如果孩子回答成績好,大人可能會誇讚一番;如果回答考得不太好,有的大人就會大驚小怪,「怎麼這麼差?下回要加油啊!」或者很惋惜地「哦」一聲,不再說話。
  • 打罵教育不可取,易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別再說是為了孩子好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中國有句古話: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正是在這句話的指導下,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非常嚴格,當孩子犯錯了,或者調皮之後,家長就會對孩子暴打一頓。可能在家長心中,打是親罵是愛,自己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孩子成績不理想,家長不要著急打罵,從自身來找找原因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成為國之棟梁。因此,在學習的問題上大家都是不遺餘力,儘可能的給孩子創造條件,報補習班、買課外輔導材料等等。但是當期中、期末考試考完之後,孩子的成績在班級群裡公布出來,許多家長是不是瞬間心拔涼拔涼呢?
  • 打罵下的孩子難成才!家長掌握5個教育要點,孩子越來越y優秀
    平平平時考試不理想,不小心弄壞了東西,或者跟別的孩子吵架了,父母張口就罵,說一些「不爭氣、沒出息、腦子笨」等侮辱孩子的言詞。生氣的時候抬手就打,不管抓住身邊的什麼東西,都當做打孩子的工具,毫不客氣地就往孩子身上扔。在父母的打罵下,平平不僅失去了自尊,還產生了自卑的心理,學校有什麼活動,她有什麼樣的想法也不敢講出來,與別的同學有了矛盾,是別人的原因也會忍氣吞聲......
  • 高考成績不理想,父母錯誤的教育方法,直接讓孩子進了警察局
    孩子考的不好父母通常說的幾句話:「你怎麼又沒有考好」「我就叫你平時好好看書你不聽」「考成這樣你不覺得丟臉嗎」父母說這句話可能就是無心的隨口就說了出來,也可能是想讓孩子長記性努力學習。就像這個小女孩一樣,爸爸長時間的打罵,讓孩子變得極端,長時間生活在壓抑的環境中孩子也會壓抑暴躁,這也就是為什麼要給孩子營造「健康、舒適、正能量」的家庭環境。
  • 想教育好孩子,打罵不可取,講道理要慎用,做好這一點才是上策
    其實,要想把孩子教育好,也是有一定方法的。正所謂棍棒教育不可取,講道理只能算中策,懂得立規矩才是上乘。教育孩子時,立規矩是必須要執行的,特別是在孩子三歲以後,就應該著手考慮了。規矩無處不在,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沒有規矩的約束,就像是脫了韁繩的野馬,到處亂竄。
  •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的父母善於利用科學方法引導孩子學習,無知的父母通常用強迫打罵的方式逼迫孩子學習。而前者大多能教出成績優異,聰明開朗的孩子,而且過程輕鬆,效果良好。後者偶爾有成績好的孩子,但是孩子性格、情商往往不高,親子關係比較緊張。
  • 成績排名應不應該公開?容易玻璃心的孩子,要增強「心理韌性」
    誰的青春裡還沒有過因成績和父母鬥智鬥勇的時刻?成績考得好,就會想著讓父母獎勵自己什麼好;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也會內心感到沮喪、懊惱,生怕朋友、家人過問自己成績。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成績的公開排名是否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是最關心的問題。畢竟一次考試排名並不能代表孩子之後的考試水平,但是家長們普遍擔心孩子因為一次不理想的考試排名公布而影響到下一次發揮。
  • 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比打罵更有效的溝通方式,成績提升幾十分
    孩子考試結束後,看著孩子試卷上可憐的分數,都不想承認這是自己的孩子。孩子學習成績有好有壞,這很正常。想要孩子提升,只靠打罵是不不行的。學習的主力是孩子,不是我們已經畢業多年的家長。掌握和孩子溝通的技巧,發掘孩子的問題,引導孩子才是育兒的法寶。每一個家長都會面臨孩子學習的問題,我也不例外。
  • 打罵教育不可取,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和人生走向
    我們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走向很多誤區,比如說經常打罵孩子衝孩子喊叫,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棍棒下出孝子,而且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長大伴隨著打罵是非常正常的,但事實上就是因為這樣的教育才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 女孩被父母打罵後墜樓,中高考失利孩子要坦然面對,家長更要淡定
    中高考成績已經陸續發榜,幾家歡樂幾家愁。發揮出色的考生開始憧憬新的高中或大學生活,成績不理想的考生由於成績與預期存在一定的差距就可能就會出現失落情緒,甚至導致極端悲劇的發生。每年這個時候,這樣的悲劇總要重複上演。令人不甚堪憂,玻璃心的孩子、焦躁的家長,請冷靜:中高考失利孩子要坦然面對,家長更要淡定!別讓悲劇重演,是我們每個家庭的責任和義務!14歲女孩被父母打罵後墜樓,引以為戒!
  • 打罵一定是最糟糕的教育,面對體罰孩子的老師,家長一定要說不
    守著一群六七歲孩子們的面,就說誰誰誰,他是一個壞孩子,你不要和他玩兒。你們都要和班裡學習好的同學玩兒。是不是聽起來挺冒火?!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的靈魂工作者,這種做法讓我實在無法理解。 沒有愛心也就算了,對孩子們動手動腳。十八班武藝這位女老師估計都用上了!一年級的一次期中考試,一個班級裡平常語文只考五六十分的孩子,語文成績是83分。老師在全班孩子的面前,公然「刑訊」!
  • 經常「打罵」孩子,可能養成這3種不健康的性格,家長別不重視
    一、引言周末在家的時候,聽見樓上傳來了東西摔碎的聲音,我就立馬跑到陽臺聽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是孩子周五的時候考試成績出來了,他爸爸覺得成績太差了,認為自己怎麼帶出來這麼笨的孩子,面子都沒有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因為他們不能完成自己的預期目標,或者是因為脾氣不好而打罵他們的話,可能讓孩子形成以下這3這種不健康的性格。
  • 經常「打罵」孩子,可能養成這3種不健康的性格,家長別不重視
    ,認為自己怎麼帶出來這麼笨的孩子,面子都沒有了!四、家長要及時改正第一、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很多家長之所以打罵孩子,是因為他們對孩子的高奢望,孩子的成就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從而想要責罰孩子。家長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教育孩子要把自己的期待放低,這樣家長或許會受到意外的驚喜。
  • 孩子不聽話,父親讓孩子一絲不掛當街抽打,怎麼才是好的教育?
    孩子不聽話,作為父母肯定是要教育孩子的,可是無論怎麼教育他,他都不聽,父母真的是有想打死他的感覺,與其說是教育他,不如說是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衝動!據小區保安透露,該名男子是小區的住戶,而他打的也正是自己的孩子,據說這個孩子非常的調皮、不聽話,經常惹是生非,孩子的爸爸也是無奈,當天也是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打他也不悔改,他才想出了這個「辦法」,脫光了孩子的衣服,當街打他。後來圍觀的很多人都在勸解,也有人幫小孩穿上了衣服。在過了一會之後,該男子就把男孩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