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2020-08-02 可可媽媽日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的父母善於利用科學方法引導孩子學習,無知的父母通常用強迫打罵的方式逼迫孩子學習。而前者大多能教出成績優異,聰明開朗的孩子,而且過程輕鬆,效果良好。後者偶爾有成績好的孩子,但是孩子性格、情商往往不高,親子關係比較緊張。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一個缺少方法的媽媽差點把孩子逼成抑鬱兒童(真實故事)。

文文(親戚的孩子),今年八歲。很聰明的一個孩子,但是很貪玩,做每件事都不認真,幾分鐘都不願意堅持。上課時最多堅持5-7分鐘,就開始觀察窗外,在本子上畫圈圈,上課打瞌睡,說悄悄話,因此代課老師經常找家長談話。

寫作業很慢很磨蹭,邊寫邊玩,寫幾個字就在玩桌腳,畫圈圈,玩鉛筆,通常別人寫作業只需要一個多小時,而他三個小時還寫不完…… 專注力真的很差,每次只能堅持幾分鐘。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每次考試的題目,明明會做,總是粗心,不是看錯數字,就是少寫一筆。甚至有時候題目沒看清楚就去答題了,所以每次考試成績很差。兩門功課加起來一共86分,語文38分,數學48分……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家長也經常被老師請到學校,經常批評,老師認為家長在家不管孩子,才導致孩子成績落後

無奈親戚只能放棄以前的「溫柔策略」,開始每天陪著孩子看書寫作業,每次孩子不認真她也氣得「河東獅吼」。當孩子開小差她就及時制止,每當背課文背不出來就開始提醒。還沒收了他所有的娛樂工具,說每門功課考不到70以上,以後就別玩了。還給孩子報了兩個輔導班。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她以為這樣會有效果,結果孩子成績越來越糟糕。變得沉默寡言,不愛笑,不愛說話,總是喜歡發呆,媽媽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有一次班主任來家訪時,發現了家裡壓抑的氣氛,了解緣由後,忙安慰她:不能這樣對孩子,一定要找到科學的方法,你這樣做只會讓他更反感。

老師說:「孩子還處在專注力培養的關鍵期(3-12歲),不用急。培養要用「巧勁」,而不是「蠻勁」。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本來孩子「專注力」就不太好,你這樣沒原則的逼迫會加劇他的反抗和厭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需要具備一定的教育力。

後來她說你可以試試給孩子訓練一下專注力《神奇的專注力訓練書》你可以去參考試試,不一定對每個孩子有效果,但是試試總比不試好。老師說自己的孩子就是用這個書訓練他的專注力,效果還不錯。重要的是邊玩邊學,孩子不反感,喜歡玩。

但是你不能再用你的權威控制孩子。也不要逼孩子太緊,切記不能急功近利。

聽了老師的話,她也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再強迫孩子,她知道了所謂的專注力不是要逼著孩子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去學習,而是用好學習的每分每秒。偶爾走神是正常的。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關鍵是學會利用孩子集中注意力的那短短幾分鐘,想方設法讓他感到這件事是有趣的、值得做的,吸引他繼續,專注時間自然拉長,大腦肌肉得到鍛鍊,慢慢就會越來越強。

後來她果斷買來了那個訓練專注力的書,跟兒子協商並承認了自己以前逼迫他學習的做法不對,吼罵他也不對,以後會適當讓他娛樂。每天半個小時需要配合媽媽邊玩邊看這個專注力書,兒子欣然同意。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後來剛開始她會陪著兒子一起看,但是她不再多說話。只是陪著,兒子也慢慢喜歡上了這本書,圖形、數字、迷宮、綜合訓練,這分明就是在玩嘛,不像是一般的看書。本來就喜歡迷宮的兒子慢慢一次性可以看好久了,時間從5分鐘,10分鐘,增長到30多分鐘。有時候為了走出迷宮他能安靜一個人思考一個多小時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這是她以前沒有想過的。漸漸地,她發現孩子寫作業,看書比以前好點了,速度快多了。第一次期末考試,兩門課都及格了。語文破天荒考了84分,數學72分。這比之前進步了一倍多。這是她以前不敢想的。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她激動地抱住兒子跳起來。趕緊給老師打電話表示感謝。老師說掌握方法孩子就會接受。但是不能鬆懈,每天還是繼續讓孩子訓練。

期末考試結束後,孩子語文考了92分,數學考了96分。這已經是孩子從小到大考過最好的分數了。


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的她,好在及時發現了自己的錯誤,意識到自己的打罵教育和吼叫方式真的會毀了孩子。養育孩子也不是一件難事,只是沒有找對方式。很多家長一看孩子不專心,考試成績不理想就開始打罵,強迫孩子學習,忽視了有可能是孩子專注力不好導致的。

家長有可能就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罪魁禍首。仔細回憶你有沒有在孩子正在學習,正在做一件事時有意無意打斷他?有沒有一次性讓他做很多事?相信90%的家長有做過。從小打斷孩子專注一件事就是在破壞他的專注力。

我國「幼教之父」陳鶴琴先生曾說,幼兒的專注力在遊戲中發展。

孩子都喜歡玩,尤其是喜歡玩遊戲,當他玩的正起勁,你突然奪走他的玩具,影響力太壞了。首先他會不開心,因為一件事沒做完,他還沒有感受到做一件事帶給他的快樂,另一方面你破壞了他的專注力。

如何在玩的過程中逐漸提高他的專注力,並能將它遷移到其他事物上去?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這套書《神奇的專注力訓練書》是那個老師推薦的,她自己孩子在用的訓練書籍。包括《迷宮大冒險》、《圖形大猜想》、《數字大爆炸》、《綜合訓練營》4本。是英國著名童書公司Parragon原版引進的,四本書通過圖形、數字、迷宮等邊玩邊學的形式,把數字認知、色彩認知、圖形想像、找規律、闖迷宮等遊戲環節融進書本。從空間、邏輯、推理、記憶等方面培養孩子專注力。適合3-8歲孩子學習。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跟你經常打罵有關,別不當回事

整套書籍共4本,原價138元,團購價118元。文末下單。


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馬克·吐溫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贏在專注力上,自古以來很多名人,像愛因斯坦、牛頓、居裡夫人等等都是專注力極強的人,因為任何一件事的成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只要認真投入一件事,一定會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孩子考試總不及格?可能與父母教育方式有關,別不當回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的父母善於利用科學方法引導孩子學習,無知的父母通常用強迫打罵的方式逼迫孩子學習。而前者大多能教出成績優異,聰明開朗的孩子,而且過程輕鬆,效果良好。後者偶爾有成績好的孩子,但是孩子性格、情商往往不高,親子關係比較緊張。
  • 幼兒園的3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家長別不當回事蔡女士的兒子自從上幼兒園之後,每天都興衝衝地,還跟爸爸媽媽說幼兒園裡真好玩。孩子這才告訴媽媽,這學期班裡換了一個老師,這位老師覺得他太調皮了,不僅平時不愛搭理他,還讓別的小朋友也不能跟他玩耍,所以每天在幼兒園都孤零零的。蔡女士聽到這件事後生氣極了,即刻就將孩子的遭遇告訴了園長,提出要更換老師,否則就給孩子轉學了。
  • 為什麼「咳嗽」總不好,可能和4個「原因」有關,別不當回事!
    我有一個同事小燕她已經快咳嗽快半個月了,那麼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感冒真的是非常的嚴重,也吃了不少的藥,但是就是不見好,有時候說兩句話可能就會咳起來沒完,而且鼻音也是非常重的,其實秋季非常多的人可能都會出現咳嗽的情況,有時候咳得上氣不接下氣,而且胸口還會跟著疼痛,這就讓非常多人很好奇,為什麼自己總會有咳嗽的一些情況呢
  • 手心出汗,可能跟這5個問題有關,別不當回事!
    不過有些朋友哪怕是情緒不緊張時,手心約會出汗。通常來說手心出汗主要跟我們體內的內分泌喲管。通常來說,健康的朋友哪怕是在大量運動出汗,其手心也應該是幹的。而對於手心經常愛出汗的朋友來說,通常滿手動不動都是大汗淋漓,從而帶來一定的困擾。生活中,手心出汗多半跟下面這5個因素有關,別忽視它們!■手心出汗,可能跟這5個問題有關,別不當回事!
  • 大便稀爛、不成形?可能跟這3種疾病有關,別不當回事!
    不過有些朋友可能出現每天大便次數過多,並且大便會呈現出稀爛的情況,而這種問題也表明著你的身體可能存在著一些疾病問題。大便稀爛、不成形?身體可能出現了這3個健康問題,別忽視! 大便稀爛、不成形?可能跟這3種疾病有關,別不當回事!
  • 吃飯總咬到舌頭是怎麼回事?可能和4點因素有關,別不當回事!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吃飯咬到舌頭這件事,咬的輕一些可能還繼續進食,但是若咬的重就可能疼的不行,眼淚都出來了,無論吃什麼都沒有胃口了。偶爾一次可能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古人云「食不言寢不語」,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若經常發生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吃飯總咬到舌頭是什麼情況?或許和4點原因有關,請給予重視!
  • 經常「打罵」孩子,可能養成這3種不健康的性格,家長別不重視
    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也會跟自己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爭吵,也可能會動手打了孩子。其實很多家長的原意並不是這樣,打了寶寶他們也很悔恨,覺得自己不應該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到底是什麼問題導致家長會"打罵"孩子?
  • 經常「打罵」孩子,可能養成這3種不健康的性格,家長別不重視
    所以對孩子百般看不慣,再加上孩子總在自己的面前晃悠,頓時脾氣上來,摔碎了自己的杯子開始說孩子。三、可能造成的後果1、導致寶寶沒信心家長經常打罵寶寶的話,很容易讓他們變得沒信心,因為在孩童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把家長當成自己的榜樣,也把他們的認同當成自己前進的動力,如果家長在教導他們的時候,經常打罵他們的話會讓他們變得落寞沒信心
  • 「媽媽,娃娃跟我說話了」,面對孩子的「胡話」,家長別不當回事
    導讀:「媽媽,娃娃跟我說話了」,面對孩子的「胡話」,家長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娃娃跟我說話了」,面對孩子的「胡話」,家長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可能跟這4個因素有關,別不當回事!
    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在刷牙時,總是出現噁心乾嘔呢?多半跟下面這4點有關,別忽視它們!■刷牙總是噁心乾嘔?可能跟這4個因素有關,別不當回事!●刷牙總是噁心乾嘔?—可能是牙齦炎症問題引起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牙齦存在有炎症問題,那麼你在刷牙的時候就很容易會出現噁心乾嘔的情況。這是由於在進行刷牙的回收,很容易會導致牙齦出血,甚至炎症引起的膿性分泌物溢出來。當我們在進行刷牙的時候,這些問題就很容易由於刷牙刺激而被誘發出來,這些難聞的異味別說自己聞了,就算是咽喉都實在是受不了而產生本能反應。
  • 手指經常發麻?可能跟這4個健康問題有關,別忽視!
    可以說我們經常用手過度頻繁,又或者是長期保持不正確的姿勢都很容易導致手指發麻,不過這些情況都是短暫的,多一段時間就會自行恢復。而如果你的手指發麻經常無緣無故的出現,並且持續時間較長,那麼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警惕可能是病理方面的問題了。手指經常發麻?可能跟下面這4個因素有關,別不當回事!■手指經常發麻?可能跟這4個健康問題有關,別忽視!
  • 孩子總摸媽媽乳房怎麼辦?超過這個年齡必須幹預,家長別不當回事
    不睡覺就出去待著去!」怎麼回事兒?突然一陣委屈的聲音傳出:「媽媽,我摸一會兒吧,就一會兒。」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吧,晚上睡覺,已經斷奶的孩子又在頻繁的摸乳房,媽媽怎麼說都不管用,最後直接抓狂,大聲訓斥,最後孩子在哭泣中入睡。為什麼斷奶以後,孩子還是喜歡摸乳房呢?
  • 孩子總喜歡揉眼睛?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家長可別不當一回事
    孩子總喜歡揉眼睛?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家長可別不當一回事導語人的五官方面最能提高顏值的就是眼睛,如果孩子能夠是雙眼皮大眼睛那麼就會被人稱讚很漂亮。不過眼睛也是我們人體比較敏感比較脆弱的器官,必須要好好的保護才行。
  • 孩子經常腹瀉,別不當回事,處理不好後果很嚴重
    孩子經常腹瀉,別不當回事,處理不好後果很嚴重 2020-05-08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左胳膊出現疼痛,跟這幾種疾病有關,別不當回事!
    除了心臟問題之外,比如你擁有胃部疾病、膽囊疾病、食道疾病、肺部疾病,都可能會導致左胳膊出現疼痛;甚至不良的情緒也會引起左胳膊出現疼痛問題。左胳膊疼是心臟病的表現?不,還有可能是這些疾病問題!■左胳膊出現疼痛,跟這幾種疾病有關,別不當回事!
  • 孩子從小跟誰睡,會決定一生的性格?家長別不當回事
    導讀:孩子從小跟誰睡,會決定一生的性格?家長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從小跟誰睡,會決定一生的性格?家長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些部位經常出汗,可能是4種健康問題的徵兆!別不當回事
    這些部位經常出汗,可能是4種健康問題的徵兆!別不當回事文/天気菌導語:夏天的時候,因為天氣炎熱我們的出汗量會大增,出汗可以排毒消暑,出汗是我們人體的生理現象,相當於身體的中央空調。但是某些部位一直出汗,就不是正常現象,需要引起重視了。出汗的部位透露著健康問題,可能是4種身體問題的徵兆,千萬別不當一回事。
  • 那些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大腦可能發生這樣的變化,家長別不在意
    並且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他們從小大腦可能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所以家長們別不在意。上圖中,左邊為正常孩子的大腦情況,右邊則為經常挨打挨罵的孩子的大腦。從圖中可以看到,經常挨打的孩子,大腦開始蜷縮,黑暗的部分要遠超過正常孩子的大腦。父母的打罵對孩子智商的影響有多大?
  • 脅肋部疼痛是怎麼回事?可能跟這4個因素有關,別忽視!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朋友在出現不順心的事情,又或者是情緒波動較大,身體自身和外界原因,從而導致身體的脅肋部出現疼痛。可能情況較輕的是因為情緒不暢,勞損過度造成的。情況較為嚴重的可能是體內某些疾病所引起的,比如我們常見的肝水腫、肝硬化等等問題。生活中,脅肋部疼痛是怎麼回事?
  • 孩子常說這2句話,可能是病了,家長別不當回事兒
    有人說童言無忌,孩子說話往往會說的是真心話。也有人說,孩子的話不能當真,不可全信。但是如果一段時間孩子經常說某些話,你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孩子的身體在示警,別大意耽誤了,讓孩子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