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虎媽」凸顯未成年人權利保障的困境

2021-01-10 紅網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要求廣大家長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律,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對此,媒體將其總結為教育部喊話家庭教育,呼籲家長別做「狼爸虎媽」。(10月29日《人民日報》)
  
  家庭教育當如何開展,這一直是教育界乃至全社會都頗為關注的一個問題。尤其在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及法治意識的增強,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更顯突出。教育部《指導意見》顯然是對這一社會現狀的回應。
  
  實際上,家庭教育如同人性一樣,本就是多元而豐富的,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家庭教育方式,每一個父母也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社會既不能要求家庭教育千篇一律,也不能要求每一個孩子都有相似的童年生活。可以說,正是家庭教育的多元培育出人性、人格的多元,支撐起社會的多元。簡言之,家庭教育的多元性是一個開放社會的必然特徵。
  
  但這並不表示家庭教育就是任性而自由的,恰恰相反,家庭是未成年人權利落實的主要場所,家庭教育也是未成年人權利踐行的主要載體。所以,無論何種家庭教育,都必須要遵循一個基本的底線、持守一個基本的框架,這一底線與框架,就是未成年人的正當權利。而只有在權利底線之上的自由,法律框架內的多元,才是良性的、積極的。這才是我們社會在討論家庭教育時應予真正關注的問題,但社會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社會並沒有形成一個未成年人應該享有何種權利的共識。雖然國家已經頒行了保障未成年人權利的法律條文,但法律執行的疲軟與曖昧使得社會中並未建構起未成年人權利保障的堅實堡壘。更何況,法律界定下的未成年人權利僅僅是最基本與粗線條的,未成年人應予享有的權利應該遠比法律的界定要更豐富。但很顯然,在我們社會中,前者尚稱匱乏,後者更無所依存。
  
  由此造成的結果是,家庭教育亂象重重,家庭場域中,未成年人權利難以保障。在自由與個性的名義下,在愛心與好意的名義下,在社會現實壓力的名義下,很多家長們實際上做著侵害孩子正當權利的事情。所謂「狼式教育」,所謂「棍棒下面出孝子」,實則是肆意侵害孩子正當權利的行為。
  
  所以,在家庭教育的問題上,我們社會的當務之急,並不在於討論與界定何種教育方式是好的家庭教育,更不在於為家庭教育建立一個正確的模型,而在於在全社會中確立起未成年人權利的界線與內涵,建立家庭教育必須持守與遵循的底線、框架。換言之,建立家庭教育的「負面清單」,在全社會中建立家庭教育中什麼行為不可為、不能為的共識。而這也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嚴格來說,政府部門對於習俗的矯正,應該採取建立不能為的「負面清單」、令行禁止的法律底線的方式。
  
  實際上,教育部此次發布的《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要求廣大家長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其意也重在建立一個家庭教育的權責框架,形成家庭環境中未成年人的權利界線。這才是這份《指導意見》最重要的價值所在。不過,教育部終究不是司法部門,《指導意見》也僅僅是指導性的,無法真正形成制約與秩序建構的力量。就此而言,在家庭教育中建立未成年人的權利底線,形成對其保障的意識,恐怕需要立法、司法機關的跟進,以及全社會的合力。
  
  文/嶽乾

(辣味時評,一掃就行!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注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

來源:紅網

作者:嶽乾

編輯:劉豔秋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5/10/30/4678969.html

相關焦點

  • 熱炒「虎媽」、「狼爸」的冷思考
    年初美國「虎媽」登陸中國,現在中國廣東的「狼爸」又被媒體炒得很熱。
  • 2013年國考面試熱點:如何看待「狼爸虎媽中國式教育」
    所以,"中國狼爸"的出現,與該家庭教育的傳統有關("狼爸"也是被其母親"動輒就打"的教育方法打上名校的),但更與應試教育之下的成才模式和評價機制密切相關。   三、模擬題   從之前把女兒"罵"進名校的"虎媽"到如今把孩子"打"進北大的"狼爸"的出現,引發了人們對於正確的教育模式、成功教育定義的大討論,談談你的看法?
  • 「虎媽」「狼爸」的教育之道不可取
    在有關「虎媽」(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虎媽戰歌》一書的作者)的討論後,中國媒體最近又炒起了用雞毛撣子將三個孩子打進中國最高學府之一北大的「狼爸」——香港商人蕭百佑。先「虎媽」後「狼爸」,我想我們很快將覆蓋整個動物界吧。這些斯巴達式父母教育的報導引起了西方父母的恐懼,也引起了中國父母的自滿,他們的心態都是不健康或不正當的。
  • 馬上評|究竟是「愛的教育」管用,還是「狼爸虎媽」好使?
    馬上評|究竟是「愛的教育」管用,還是「狼爸虎媽」好使?前有耶魯大學華裔教授唱響虎媽戰歌,後有香港商人變身狼爸,「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如何教育孩子,成了不見硝煙,卻戰火瀰漫的戰場。究竟是「愛的教育」管用,還是「加速成長」好使?沒有一個孩子能隨隨便便成功,家長面對別人家「牛娃」的驚人簡歷,除了暗自羨慕,更是對自己家不爭氣的孩子產生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幽怨。
  • [長城微評]不做「虎媽狼爸」,該如何擺脫尷尬局面
    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趙鵬宇:為了讓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家長們要轉變對孩子的教育思想,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不能盲目的給孩子增加學業負擔,教育部門也要重視家庭教育,不斷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家長能夠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的成長,並且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一個良好的榜樣,也使自己不再成為孩子眼中的「虎媽
  • 狼爸虎媽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想出成果,除了嚴,還得具備這5條
    或許有人會說,那些崇尚暴力教育的狼爸虎媽們,他們的孩子長大後不都挺好嘛?客觀的說,他們中真正達到預期效果的還是少數人。同時,成功的狼爸虎媽,也並非如人們想像中那樣只會打罵孩子。要想將孩子培養地學業有成,將來也事業有成,這樣的「狼爸」、「虎媽」,起碼還要具備以下5個條件。
  • 狼爸虎媽成新偶像背後棍棒教育的回潮
    小時候,我們都被雞毛撣子打過後來我們又聽說了一個叫劉亦婷的女孩沒被打如今狼爸、虎媽又成了偶像中國式家長20年教子巨大焦慮背後他們試圖從書中尋找教育法寶他們對「好孩子」的標準也從「全能」的小超人變為身心健康的普通小孩記者 郭曉燕周偉勵第一次聽說狼爸蕭百佑是通過網絡上的新聞,也正是看到這條「把孩子打進北大」的新聞讓任廣東教育出版社副社長的他內心感到一絲不舒服。
  •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狼爸虎媽,「望子成龍」讓孩子離成功更近!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父母的心願,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狼爸虎媽。爸爸媽媽期待的背後,是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那麼,我們是怎麼來理解成功呢?按成功心理學的創始人唐納德克裡夫頓博士的解注,成功心理學是關於發揮人的最佳效能的科學。
  • 虎媽狼爸登場hold不住
    過去這一年,前有美國「虎媽」,後有中國「狼爸」,二者都信奉「棍棒教育」,都用高壓、嚴厲得近乎殘酷的教育方式,「逼子成才」。他們的做法引發了巨大爭議,但孩子考進名校和取得的優異成績,也成為他們自負的資本。無論你是否贊同「虎媽」、「狼爸」的理念與方法,他們的故事都提醒每一個拉著孩子奮力拼搏的父母思考: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做家長?
  • 熱播劇《虎媽貓爸》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在天津衛視播出的親子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網友們對劇中採用不同教育方式的角色討論熱烈。編輯在《虎媽貓爸》百度貼吧中看到支持「虎媽」的粉絲佔到大多數,與「虎媽」教育理念相對的「白天鵝教育專家唐琳」和寵溺孩子的「貓爸」支持者寥寥無幾。
  • 校園欺凌"毒跑道"等入選2016年度十大兒童權利事件
    其中,國家出臺新政預防和幹預校園欺凌、建立留守和困境兒童政策支持體系、反家庭暴力法實施、網際網路+實現兒童失蹤信息精準推送、楊改蘭事件、「毒跑道」進校園、常熟童工事件、「蕾力父女」節目、江蘇和湖北探索未成年人案件辦理和預防犯罪新規、「小馬雲」類事件炒成網紅經濟入選2016年度十大兒童權利事件。
  • 「狼爸棍棒教育」怎麼回事?(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狼爸棍棒教育」怎麼回事?   繼「虎媽」熱潮之後,「狼爸」再一次激起了關於「棍棒教育」的爭論。   文中的stick parenting就是指「棍棒教育」,這是自稱中國「wolf dad(狼爸)」的香港商人蕭百佑所推崇的一種教育理念。
  • 英語熱詞:虎媽還是貓爸?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虎媽還是貓爸? 2015-05-26 11:2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再次引發熱議,到底應該實行快樂教育,還是要將虎媽教育堅持到底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呢?
  • 虎媽、狼爸該淘汰:宋朝的家庭教育,讓你學會用「愛」去教育孩子
    每次父母在進行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口中,尤其是現在的「狼爸虎媽」們,他們對於孩子嚴格的管理就是用打,希望這樣能夠讓孩子長記性。但是通過棍棒教育的孩子,真的管用嗎?我們不禁會產生疑問,尤其是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不僅僅不利於教育孩子,還可能適得其反。
  • 民主教育更勝狼爸虎媽
    是不是應該給學生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呢?而不是單單的文科理科。」屈哨兵回應說,「真不要把所有的知識都和是否有用掛起鉤來。知識就像客廳牆上畫中的那條魚,雖然它不能吃,但在很多時候,它比廚房的那條魚更討我們喜歡。」
  • 2016十大兒童權利事件發布
    今年,中國在困境兒童保障的體制機制上取得顯著成果,中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明確了保護未成年人免遭家暴是國家的責任,民政部未成年人保護處的建立,江蘇湖北等地未成人案件辦理專門化,都為兒童保護工作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但校園欺凌、常熟童工事件和貧困母親弒子惡性事件的發生,也預示著全面實現兒童權利前路漫漫。
  • 說說虎媽貓爸的教育方式 你認同哪種?(雙語)
    2011年,美籍華裔作家蔡美兒和她的暢銷作品《虎媽戰歌》讓這種育兒方式聞名全世界。不過,在父母育兒領域又出現了另一種「貓科動物」:貓爸。隨著電視劇《虎媽貓爸》的熱播,「貓爸」一詞已 在新浪微博上流行開了。正如劇名所示,劇中的兩位主角,一位是嚴厲的虎媽,另一位是從容的貓爸。在撫養女兒的問題上,二人的教育風格發生了衝突與碰撞。
  • 棍棒的教育中虎媽、狼爸,我們應該淘汰,宋朝的家庭教育學習一下
    趙薇和佟大為主演的電視劇:《虎媽貓爸》也揭示了這樣的道理,小公主茜茜在「虎媽」的嚴格教育下,在「獅子爺爺」的「必勝決」的催化下,終於承受不住而患上了抑鬱症,直到女兒不願意再和自己講話,躲在小帳篷裡不出來時,趙薇扮演的「虎媽」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開始真正關心女兒的內心世界。
  • 「狼爸 虎媽」教育模式不適合所有家庭
    廣西心理衛生協會教育諮詢中心主任林潔菁表示,看到一些「狼爸」「虎媽」教育下出現優秀孩子的做法,家長們又開始覺得,嚴格要求能夠帶來效果,其實並不是所有家庭都適合這些做法,相對於不斷施壓,而不斷暗示刺激,反而讓孩子保持良好情緒更能增強學習動力。   「狼爸」「虎媽」模式在我家為啥沒用?
  • 電視劇《虎媽貓爸》什麼時候上映?劇情是什麼?
    電視劇《虎媽貓爸》什麼時候上映?劇情是什麼?時間:2015-04-21 10:28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電視劇《虎媽貓爸》什麼時候上映?劇情是什麼?- 《虎媽貓爸》是一部由新麗傳媒出品,姚曉峰執導,趙薇、佟大為、董潔、潘虹、韓童生、郭凱敏、崔新琴、紀姿含、韓青 、 李佳、王森等主演的都市家庭喜劇。那麼,電視劇《虎媽貓爸》什麼時候上映?哪個臺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