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9月24日訊 近日,濟南歷下區創新共建共治共享停車管理模式,倡導全社會開放停車資源,共同參與停車治理,提倡文明停車,努力化解城市停車難題。
「城市停車是一項綜合的社會、民生問題,和社會公眾工作生活密切相關。區委、區政府將增加停車供給、停車示範街打造、非機動車「退路進院」等工作寫入區政府工作報告。交警作為城市停車管理的重要參與者,靜態交通管理任務艱巨,倡導文明停車迫在眉睫。」歷下區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共同參與停車建設,歷下區首批822個共享車位開放
「這下真是太好了!感謝你們!」家住在姚家小區的吳先生給歷下區政府點讚。「我們小區是老小區,那個年代誰能想到現在汽車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現在下班要是晚回來幾分鐘,實在沒地方停。這下放到區政府單位院裡,放了心了!早上我一早就開走上班,保證不耽誤人家正常上班。」
今年7月3日,歷下區委宣傳部、區交警大隊組織召開文明單位共享車位工作協調會,發放共享車位倡議書,倡議文明單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試點錯時開放單位內部停車場。會議過後,經過調查摸排,23個符合開放條件的文明單位籤訂共享車位協議,改造內部停車場,增設專用共享停車標誌。
目前,歷下區23個文明單位822個停車位已經達到開放條件,單位周邊市民可以到單位登記錯時使用「共享車位」。共享車位開放時間為工作日19:00-7:00,雙休日、法定節假日24小時;停放車型限定為小型車輛(七座及以下,車高1.8米以下)。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人需要籤訂「共享車位」使用承諾書,服從工作人員管理,遵守院內停車規定,嚴格按照開放時間停放車輛,做好車輛及人員信息登記,按工作人員指引有序停放。疫情期間自覺配合管理人員做好疫情防控登記工作。(附件:首批共享車位明細)
今年以來,歷下區不斷提升靜態交通精細化管理水平,堅持疏堵結合,結合疫情時期停車剛需,優化道路停車泊位規劃布局,對停車剛需大、路外停車資源少的區域進行實地調研,科學設置道路停車泊位,力求找準道路作為通行的主要功能和輔助停車功能的「最佳結合點」。上半年,根據民意訴求和轄區實際,對奧體東路等路段實行了全面禁停,在千佛山西路等路段設置夜間路內限時停車路段6處,在龍澤路等路段設置全時泊位279個。另外,區政府也正在大力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緩解停車剛需。
歷下區靜態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停車位缺口是目前的現實,但是現有停車資源依然有優化挖掘空間,有的單位內部和住宅小區的配建停車泊位大部分利用率偏低。白天時段小區停車位大量閒置、夜間時段單位停車場大量空閒。此外,停車樓立體車庫停車費用較高,使用不便利,造成了停車位閒置。有的新建住宅小區地下停車泊位的只售不租也造成目前利用率不高的現實。希望有停車資源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及人民團體向社會開放自己的停車資源,為我們共同的城市、共同的家園盡一份力,讓停車資源充分利用這道美麗的風景在我們的城市蔓延!同時也啟示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個角度去審視、緩解「停車難」問題,希望那些仍然存在停車剛性需求的單位、小區,能從中受到啟發、有所借鑑。」
共同參與停車治理,「路長制」「網格化」織密停車管理網
有的車直接停到非機動車和盲道上、有的車停到綠化帶裡、有的車佔據兩個車位、有的車亂停亂放擋住正常停放的車輛,甚至堵塞消防通道……在停車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部分駕駛人心存僥倖,為了自己的一時便利,隨意不文明停放車輛,影響交通、威脅安全。據12345市民熱線反映情況來看,投訴違法停車已經成為交通類第一大訴求。隨著復工復產復學全面展開,歷下交警大隊根據民意訴求在堅持「柔性化執法」的前提下,不斷創新管理手段,主動融合城市精細化管理「路長制」、融入網格化社區治理,積極探索一條共建共治共享停車管理模式。
和平北街是連接山大路和歷山東路的一條小道,兩車道通行還略顯擁擠,為了解決周邊老舊小區停車剛需,路一側已經設置了停車泊位,剩下的空間剛剛滿足消防通道法律要求,一但有違停車輛,小路交通就陷入癱瘓,更別提應急車輛通行了。「這樣的支路街巷,交警很難常態管控,突擊式的處罰還容易激化矛盾。原來我們街道、社區想管,可又沒有有效辦法,現在我們結合我們的日常巡邏,發現亂停車輛就會拍照傳給交警,同時貼上提示單提醒這裡不能停車,經過一個多月堅持,現在路上已經好多了,可以保證正常的通行和消防通道要求」歷下區建新街道辦事處和平新村社區網格員劉粵新說。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路長制」管理模式的部署要求,歷下區城管局在全市率先試行「路長制」,83條主幹線有了自己專屬路長。環衛、園林綠化、市政建設、環保、交警、巡警等部門在一個系統處理。同時,歷下區在加強和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中,對各部門在基層設立的行業管理網格進行整合,在每個網格都設置專職網格管理員,選聘了910名專職網格管理員,交警作為網格專業力量參與網格化服務管理。本街道、社區內的城市路長、停車督導員、網格員、志願者等社會力量,在發現亂停亂放車輛時,當事人在場的,會及時勸阻;當事人不在現場的,粘貼提示單提醒並通過「社區停車共管共享管理平臺」上報,交警專業力量當日內必須受理上報信息,依法核查處置當事人違法行為。
「現在我們接到街道、社區上報的信息,一般是以警告教育為主。如果是多次違停、嚴重影響交通、堵塞消防通道等嚴重違法就會依法處罰,拒不改正的我們就會依法拖移。今年以來,已經警告1.3萬起,處罰2千多起。需要注意的是,在全市100條禁停路段上的違法停車,將會直接給予罰款200元、記3分的處罰。」歷下交警三中隊社區民警董繼民介紹。同時,街道、社區還會組織城管、公安、消防、交警、物業等專業力量,大力開展社區內秩序整治,消除私自佔用停車位、堵塞消防通道、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等違法違規行為。
共同享有文明停車,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需要你的參與
細心的市民發現,越來越多的文明交通志願者在各大路口、在泉城路步行街、在支路街巷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整理亂停車輛。「濟南是咱們自己的家,交通秩序好了,事故少了,咱們就開心。」正在學校門口守護學生上下車交通安全,勸阻違停車輛的新時代泉城義警志願服務隊隊員金衍虎說。像金衍虎這樣的長期堅持參與文明交通的志願者,在歷下區就有500多人,交警中隊會定期為轄區的志願隊伍進行專業培訓,提升維護交通安全的專業水平,這些志願者們已經成為維護城市文明交通秩序重要力量。
一座城市的文明有序,需要千千萬萬踐行者共同守護。交通安全事關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只有形成監管和執法部門牽頭、全民共同參與的治理格局,才能真正有效的提升道路交通環境,保證道路交通安全。從共享車位開放,到路口的文明交通志願崗,再到社區支路街巷的違停共管,歷下交警不斷用各種形式鼓勵市民加入交通秩序維護隊伍,積極探索「共建共治」途徑,真正實現濟南交通的「共建共治共享」,促進城市文明品質的提升。下一步,濟南交警歷下大隊還將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以更加科學、更加精細、更加智能的治理方式,久久為功解決停車難、停車亂等問題。為市民最大限度挖據城市停車資源,強力推進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規範管理工作,踐行文明停車,把文明風尚傳播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希望廣大市民(駕駛人)朋友:進一步提升廣大駕駛員文明交通意識,做到「文明停車、規範停車」。自覺將機動車規範停放在機動車停車泊位上、非機動車停放在非機動車停車區,不佔用車行道、人行道,並做到「按位、統一朝向」停車;不停入綠地、不堵佔消防通道,不擠佔相鄰車位,不影響其他車輛出入位。也希望有停車資源的單位、個人,錯時共享車位!
「共享車位」停車流程
1、在共享車位入口處,車上其他人員下車,駕駛員獨自駕車進入。
2、對駕駛員進行個人身份掃碼登記、測溫。
3、駕駛員現場閱讀「共享車位」停車須知,並登記車輛和人員信息後,籤「共享車位」使用承諾籤字。
4、現場工作人員引導駕駛員有序停車,停車位滿時關閉共享車位入口。
5、駕駛員在共享車位規定時間內取車,取車時共享車位出口駛離,關閉出口。
延伸閱讀:隨手拍舉報禁停路段違法停車可獲30元紅包獎勵!
遇有嚴重影響通行的違法停車行為該怎麼辦呢?2020年1月濟南市公安局聯合濟南市財政局發布了《濟南市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辦法規定,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以下簡稱舉報人)可以向濟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門舉報導路交通違法行為。辦法第九條第一項規定:舉報「機動車違反禁令標誌、禁止標線指示的」,獎勵30元。也就是說,在有明顯禁停標誌的禁停路段違法停放機動車屬於機動車違反禁令標誌,通過濟南交警微信(jnjjwx)內的「隨手拍」舉報成功,可以獲得30元獎勵。濟南交警官方微信發布的信息顯示,拍攝上傳時,三張照片應有至少60秒的時間間隔,分別在車輛後方45度角、車輛側面及車輛前方45度角拍攝,能夠清晰辨認出車輛停放的路段及與標誌的關係,前後照片均應清晰看清車牌號碼。(本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