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真的不值錢嗎?一個本科學歷已領先中國一半人

2021-02-25 藤門海外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上大學沒啥用,大學生出來不也是「打工人」甚至還不如農民工,人家月收入上萬,你大學生出來才幾千。如今社會滿大街都是本科生,學歷就是一張紙,不值錢。

知乎上也有網友被親戚灌毒雞湯:「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上那麼多學有什麼用?你看那個誰沒讀大學,直播打遊戲不照樣一年賺20萬。」

如果有人給你灌這樣的毒雞湯,千萬不要全然相信,畢竟把雞湯當飯吃的人,往往會落得一地雞毛。

你陷入了一個邏輯學上的謬論,叫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你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與倖存者偏差相對的,是一個失敗者偏差。比如看到新聞,某某名牌大學畢業生賣豬肉去了,或者長期陷入貧困領低保,就由此得出結論,「讀書無用,學歷無用」。這同樣是一個概率問題,沒有學歷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學歷的人也有失敗者,概率同樣很低。以個別的案例來論證普遍問題,結論自然就錯了。學歷真的不值錢嗎?學歷並沒有你表面看的那麼簡單,1個好的大學比你想像的更重要。近兩年,每年有上千萬的考生,而能夠考上211的人數只有5.2%,能夠考上985的人數只有1.9%,全國一本總的錄取也就在13%左右。這意味著100個學生裡,也就不超過15個能夠考上一本。這也意味著如果你的孩子能夠考上一本的院校,那麼那就領先了全國80%的同齡人了!高考如此,就業如此,只要保持下去,那麼未來或許也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所有人都在擠破頭考名校的原因!尤其是近年越來越多學生寧願高分復讀也要進個更好的學校。因為都想成為那7%考入985/211的考生。還有本科學生,所有人都覺得本科生太多了,但事實是每年本科錄取在40%左右,仍有一半以上學生考不上本科。

單靠1個本科學歷

你已領先中國一半人

可能大家都會認為,考上大學的分數線也越來越低,各種公辦民辦院校也越來越多,導致大學生越來越多了,這個確實是。但是人口越來越多,就業機會增長趕不上人口增長,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每1萬人,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只有893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36790人。即使在大家覺得「大專多如狗,本科遍地走」的現在,在全國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只佔全國總人口的10%都不到;在中國擁有本科學歷的人,10人裡面還不到1個。

好的學歷,幫你爭取好的生活環境

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目前都實行了積分落戶制度。大城市落戶之難,很多人深有感觸,前幾天楊超越作為特殊人才被上海引進落戶在網上引發很大爭議。很多人羨慕的背後,透露出一個殘酷的現實,沒有好的學歷,沒有錦鯉一般的好運,普通人該怎麼辦?反觀那些擁有高學歷的人才呢?很多新一線城市為吸引高端人才,紛紛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武漢、南京、成都、西安、長沙等城市,接連出臺各種人才政策招賢納士。一時間「搶人才」成為各大城市的工作熱點,不少人被城市搶人大戰刷了屏。「送」戶籍 「送」房子,各大城市為「搶人」各顯神通。比如鄭州,本科畢業生三年內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購房補貼每人2萬元。再比如武漢,實行學歷落戶,高校畢業生租特定房可打八折。還有長沙,對落戶長沙的本科畢業生兩年內每年發放6000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在南京,40 歲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戶、外地大學生來寧面試有千元補貼、高層次人才首套房不限購 。再比如武漢,實行學歷落戶,高校畢業生租特定房可打八折。還有成都,普通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憑畢業證即可申請落戶。在一線城市生活,不僅是每月拿到的薪資高,更是享有更完善的醫療、教育、產業體系,擁有更高的公共服務業水平。這些落戶政策,都是基於對知識的尊重和人才的認可。有一個好的學歷,你才有留到一線城市的資本。學歷,就是「人才」的證明。

好的學歷,決定了你的起始平臺

學歷是求職的敲門磚。企業在招聘時,第一道門檻就是學歷。打開招聘網隨便進去一家公司,最基本的要求之一都需要本科學歷。那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公司招聘為什麼要求本科學歷:首先,我們應該清楚,老闆招人最看重的是解決問題,學歷只是一個參考標準。其次,公司招人之所以設定一些篩選條件,如:本科、英語六級、1~3年工作經驗,是因為招人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最後,從個體上看,人的能力與學歷沒有直接的關聯,專科、甚至高中畢業的牛人大有人在;但是從群體上看,名校畢業生中,優秀人才的比例更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從本科或者名校畢業生中篩選,比從專科生中篩選出的合適員工機率更大。假設一個公司要招2個人。每1000個專科生中有1個人符合公司的要求,每500個本科生中有1個人符合公司的要求。每100個名校生中有1個人符合公司的要求。如果篩選條件是專科,HR至少要瀏覽2000封簡歷。篩選條件是本科,需要瀏覽1000封簡歷。篩選條件是名校,需要瀏覽200封。公司是一個商業機構,需要講究成本和效率。如果你是公司HR,你也傾向於從名校生的簡歷中篩選合適的人,這會大大減少你的工作量,也節省公司的運營成本。之所以有這樣的設定條件為的是節省公司的成本,增加工作效率。結合目前市場招聘規則,反過來想想:如果自己是本科學歷甚至研究生學歷,那機會是不是會多點?

好的學歷,決定了你的生活狀態

印度電影《起跑線》中,孩子上私立小學,父母不僅要買學區房,還要跟著面試。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父母甚至不惜住到貧民區,裝成窮人,走特困生通道入學。再回到現實中,拿2018為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800萬人,而酬薪是高校應屆生擇業考慮佔據首位的因素,從國內招聘網聯合新東方在線發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專科起薪2900元,本科起薪高達4500元。

同樣是大學生,本科可以讓你賺更多,每月多賺1600多元,一年至少多賺19200元。上面公司招聘規則也提到了,絕大多數公司招聘員工學歷仍是的重要考察因素。我們不說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但是我們應該要知道,如果沒有本科學歷,你連展示能力的機會都沒有。你可能也會反駁說,某某老闆有豪車有豪宅,還不是初中畢業。每一個成功的草根背後,都躺著千千萬萬失敗的草根。你如何保證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呢?你又如何承擔不幸運的後果呢?
三毛說:「沒有根基的人,將來走任何一條路,都比那些基礎深厚的人來得辛苦和單薄。」所以,腦子清醒的人,比如王俊凱、關曉彤、易烊千璽、吳磊這些少年成名的明星們,都紛紛選擇了參加高考。那些退役的體育明星們,首選也是去上大學。學歷不僅意味著更高的眼界和思維方式。在接受過教育之後,你會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會理性地思考問題,規劃人生,會更懂得和家人溝通,教育後代的方式也會更加科學。

好的學歷,讓人生有更多的選擇權


人生充滿了變數,人生的路有千萬條,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可以追求自己的成功、可以坐人生列車的臥鋪、硬座或站票……選擇提升自己,提升學歷,也許是放棄安逸,但未來的你,人生會更多種可能。擁有本科學歷,如果不想著急工作,你可以選擇繼續深造,考研或者出國留學。不想繼續讀書的,你也可以不被限制的選擇各種各樣的工作。你還可以考公務員,考各種職業資格證書,參加司法考試。本科學歷,可以讓你的人生多一些選擇,擁有更多可能,這些都是無價的。最近有一條評論轉發都很高的視頻,是關於大學畢業生求職的。視頻是一名大學生在節目中質問一位負責大企業招聘的人事經理:
「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沒經驗,985大學畢業的也沒經驗,您為什麼只用他們,不用我們呢?」人事經理解釋「區別就是,我問你英語成績,你說你剛過了四級。但是同樣的問題我問到985大學畢業的,他們就不會用4、6級來評判英語水平,他們會說自己雅思多少分、託福多少分。「「其次我問你計算機,你是國二剛過,很初級。可是我們公司技術部剛招來的985畢業生,已經是很成熟的水平了……」「還有你說你學金融的,很忙,在學校裡根本沒有時間去接觸外面具體的實踐操作,而985的同學,他們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已經參加了大型金融集團的實習,而且最少是六個月……」事實上,世界上最坑人的謊言, 就是「上什麼大學不重要」。鼓勵實習生退學的咪蒙,自己文學碩士畢業;當年反對應試教育,毅然決然退學的韓寒,人到中年,卻說「不建議在大學前離開學校」。許多農村的父母都會告訴孩子:「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別像我一樣。」他們磨破嘴皮子,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吃苦受罪。不要沉迷於短暫而虛無的謊言,不要迷信近乎不勞而獲的成功。努力努力再努力,豐富自己的學識,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給自己穿上學歷的鎧甲,才不至於在青春的潮水退去之後,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來源:以以的爸爸


相關焦點

  • 「分享」學歷真的重要嗎?單靠1個本科學歷,你已領先中國一半人
    有的人會說,你看比爾蓋茨不也是退學了嗎?人家的退學是從哈佛退學。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也是從哈佛大學,並且在他高中的時候微軟與美國在線當時就已經想要招攬並訓練他了。可是我們普通人呢,我們連進哈佛的門檻都摸不到!
  • 北京滿大街都是研究生,本科學歷的出路在哪?真的不值錢嗎
    那麼在如此激烈的就業環境中,本科學歷畢業的學生當真沒有出路了嗎?是否這樣的學歷太不值錢了,想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似乎很難。其實,唯學歷論一直都不成立,無論在哪奮鬥,最關鍵的還是要拼搏。但是有的專業讀研確實作用不大,很多人並沒有做學術研究的心態,他們之所以選擇考研或者保研,最主要的動力在於謀求更好的發展。
  • 一個本科學歷值多少錢?
    現如今這個大學生一抓一大把的年代,按道理來講既然大學生越來越多,那麼學歷也就越來越不值錢了呀,可是你知道嗎?單靠一個本科學歷,你就已經領先一半的中國人。即使在大家覺得「大專多如狗,本科遍地走」的現在,在全國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只佔全國總人口的10%都不到;在中國擁有本科學歷的人,10人裡面還不到1個。
  • 姚老師:本科學歷被有些學生低估啦!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學歷沒啥用,大學生出來不也是「打工人」甚至還不如農民工,人家月收入上萬,你大學生出來才幾千。如今社會滿大街都是本科生,學歷就是一張紙,不值錢。知乎上也有網友說:「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上那麼多學有什麼用?你看那個誰沒讀大學不照樣一年賺20萬。」他們說的是事實嗎?
  • 1個本科學歷值多少錢?
    知乎上也有網友被親戚灌毒雞湯:「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上那麼多學有什麼用?你看那個誰沒讀大學不照樣一年賺20萬。」比如看到新聞,某某名牌大學畢業生賣豬肉去了,或者長期陷入貧困領低保,就由此得出結論,「讀書無用,學歷無用」。這同樣是一個概率問題,沒有學歷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學歷的人也有失敗者,概率同樣很低。以個別的案例來論證普遍問題,結論自然就錯了。學歷真的不值錢嗎?學歷並沒有你表面看的那麼簡單,1個本科學歷比你想像的值錢,擁有本科學歷你就是「隱形富豪」。
  • 「不好意思,我們只看第一學歷」!網友:985碩士也不值錢嗎?
    我想很多人的回答都是985名校。是的,對於很多高中的學弟學妹來說,唯一的目標就是進入一所重點大學。這不僅是源於「名校夢」,而且還因為重點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本科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研究生考試熱度連年上升,企業的招聘門檻也在水漲船高。「雙211」、「雙985」的招聘要求也已屢見不鮮。很多人可能不僅會問到:第一學歷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一個本科學歷多值錢你知道嗎?
    有這麼一個數據,值得很多人思考,截止到目前,中國的網民規模已經達到了8.54億人次,其中本科以下學歷人數佔比達到了90.4%,甚至有數據稱,中國人的本科率只有4%;不管這些數據是真是假,是否在具體的數字上有過分的解讀或誇張成分,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中國本科學歷依舊是判定一個人受教育程度的關鍵指標,所以更會有一個反問,這麼低的本科率,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在向大專生鼓吹專升本無用論,這些人抱的是什麼心態
  • 一個本科學歷多值錢你知道嗎?
    有這麼一個數據,值得很多人思考,截止到目前,中國的網民規模已經達到了8.54億人次,其中本科以下學歷人數佔比達到了90.4%,甚至有數據稱,中國人的本科率只有4%;不管這些數據是真是假,是否在具體的數字上有過分的解讀或誇張成分,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中國本科學歷依舊是判定一個人受教育程度的關鍵指標,所以更會有一個反問,這麼低的本科率
  • 2020年研究生在學人數將破300萬,學歷真的不值錢了麼?
    知名企業對於學歷的要求都是研究生及以上的學歷,直接在門檻上就過濾掉了本科專業的學生。而且從就業上看,碩士學歷依舊比本科學歷更加有競爭力。學歷貶值,提升學歷還有意義嗎學歷貶值雖然是一個趨勢,但這種趨勢不是告訴你高學歷沒有用,而是警醒你,低學歷的人將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挑戰!
  • 醫學生考研率第一,本科學歷真的沒出路嗎?
    就醫療/衛生行業不同學歷畢業生需求狀況可見,當前本科學歷的醫學類畢業生的確不佔優勢,需求量佔比僅為27.31%;而碩士學歷則成為需求量最大的群體,其佔比也51.19%;博士學歷需求量為
  • 在中國,好的學歷究竟意味著什麼?
    如今社會滿大街都是本科生,學歷就是一張紙,不值錢。知乎上也有網友被親戚灌毒雞湯:「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上那麼多學有什麼用?你看那個誰沒讀大學不照樣一年賺20萬。」如果有人給你灌這樣的毒雞湯,千萬不要全然相信,畢竟把雞湯當飯吃的人,往往會落得一地雞毛。他們說的是事實嗎?
  • 本科學歷不值錢 中專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能力比學歷更重要
    學歷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程度的證明,但是卻並不能證明他的個人能力,所以學歷不等於能力是正確的論斷。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從恢復高考以來,人數每年暴漲。穩定高考人數大概是從1981年開始,從百萬人到如今已經突破了千萬大關,2020年高考人數1071萬人。這些學生只要自己願意繼續求學的,都會有學校。選擇有本科、大專、中專、技校等。之前的大學生名頭就像是一個狀元一樣,但是如今大學生去變得不值錢,因為太多,太多了。
  • 【雪梨商學院】一個本科學歷究竟值多少錢?
    知乎上也有網友被親戚灌毒雞湯:「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上那麼多學有什麼用?你看那個誰沒讀大學不照樣一年賺20萬。」如果有人給你灌這樣的毒雞湯,千萬不要全然相信,畢竟把雞湯當飯吃的人,往往會落得一地雞毛。沒有學歷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學歷的人也有失敗者,概率同樣很低。以個別的案例來論證普遍問題,結論自然就錯了。學歷真的不值錢嗎?
  • 本科沒工作,碩士遍地走,博士也難留三甲:醫生的學歷還值錢嗎?
    那時候想著畢業就不回老家了,要去省會城市醫院找份工作。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我畢業那年,擴招後醫院已經飽和。省城的醫院根本進不去,我想著回原來的醫院,結果早已滿編。想要回去,只能籤合同制。」現在在家鄉非三甲醫院工作的宋欣,不禁發出疑問:「我這個研究生讀的,真的值得嗎?學歷貶值的有這麼快嗎?」
  • 本科沒工作,碩士遍地走,博士也難留三甲:醫生的學歷還值錢嗎
    」現在在家鄉非三甲醫院工作的宋欣,不禁發出疑問:「我這個研究生讀的,真的值得嗎?學歷貶值的有這麼快嗎?」「對不起,我們只要第一學歷是本科的研究生。」招聘醫院又非常好,他們根本不愁沒人報。對於醫生緊缺問題主要是在基層,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地區。」劉洋尷尬地表示。
  • 本科沒工作,碩士遍地走,博士也難留三甲:醫生的學歷還值錢嗎?
    因為學歷的「出身」,他們成了「備選項」,他們是醫院裡「很難被看見」的那些人。省城的醫院根本進不去,我想著回原來的醫院,結果早已滿編。想要回去,只能籤合同制。」現在在家鄉非三甲醫院工作的宋欣,不禁發出疑問:「我這個研究生讀的,真的值得嗎?學歷貶值的有這麼快嗎?」
  • 自考本科沒必要?學歷都是花錢買張紙?
    中國截止到2019年到底有多少本科生呢? 在大多數人眼中,應該遍地都是? 覺得中國的大學生數量極多,高三生上個本科十分簡單,如同吃飯喝水一樣信手拈來。
  • 學歷到底多重要?
    如今社會滿大街都是本科生,學歷就是一張紙,不值錢。     他們說的是事實嗎?也可以說的確是事實。但事實之外卻忽視了至關重要的一點:概率。     他陷入了一個邏輯學上的謬論,叫倖存者偏差,他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關鍵信息。
  • 研究生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嗎?別太悲觀
    看到這個數字,有相當一部分人想都不想就脫口而出「研究生學歷也不值錢了」「研究生學歷也貶值了」……當大學生逐年擴招時,也有人說「大學生遍地走,本科學歷不值錢」。這都只是站在個人的利益去考慮,難道只因為個人所謂的「學歷值錢」發展就停止不前嗎?
  • 本科學歷有多值錢?或許跟你想的答案不一樣!建議了解一下
    本科學歷到底有多值錢?「大專多如狗,本科遍地走」,我想很多人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還以為現在人均大專以上,覺得本科學歷放在現在這個社會並沒有很大的作用。對於這種看法我先不多評論,先了解一些數據。隨著近些年考生增多,高校不斷擴招,大學錄取率也拉上去了,現在每年的高考升學率達到80%,也就是說每年高考大部分人還是上的了大學的,但是你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這裡面多數的是考上專科。據統計,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佔全國的10%,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數只佔全國的4%。大家可能被一種現象所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