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本科學歷值多少錢?學歷其實根本沒有用!很多研究生收入還沒有專科高呢」
#你覺得學歷真的重要嗎#
最近網上有一個觀念特別的興起,「讀書無用論」。這個概念大概告訴你的是,你看呀,不管是從明星啊演員啊,還是到現在月薪上百萬的網紅,就哪怕是說開火鍋店的老闆,他們都沒什麼學歷啊,但是他們都過上了非常好的生活,所以啊,讀書其實沒什麼用。
這個觀念,充斥在我們現在生活中的各個地方,相信你也聽周圍的人說過
「一個本科學歷值多少錢?
」學歷其實根本沒有用!「
」很多研究生收入還沒有專科高呢」
之類的話吧,這類人一般眼神中充滿著自信,對自己的話語篤定、堅信。
但是現實的生活,卻告訴我們,學歷真的非常重要,學歷會影響你的選擇,影響你是否能夠有基礎去走向更大的世界。
有的人會說,你看比爾蓋茨不也是退學了嗎?人家的退學是從哈佛退學。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也是從哈佛大學,並且在他高中的時候微軟與美國在線當時就已經想要招攬並訓練他了。可是我們普通人呢,我們連進哈佛的門檻都摸不到!
當然或許你會說我說的這些大名人太特殊了,那你可以想一下四周,你可能聽到過人們說過:「你看某某隻有高中文憑,可是現在卻可以月入2萬」。但你聽到過有人說:「某某某是985研究生畢業,現在卻可以月入2萬」嗎?這就類似於狗咬人不是新聞,但是人咬狗確是。
再比如看到新聞,說是北大的畢業生最後去殺豬賣豬肉,或者長期陷入貧困領低保,就由此得出結論,「讀書無用,學歷無用」。這些說法都是非常好笑的。
在國內,學歷其實也並不和能力畫上等號,但你不得不說,他是你的一個階段,只有你的階梯搭建的更高,你才能去更好的地方。
對用人企業來說,他必須得看清每個候選人的能力以及潛力,在HR和你進行第一次交談時,看到潛力的部分可能不會太多,會更去評估你的能力。那能力又怎麼評估呢?
除了看你的工作經驗,相關經歷以及項目情況等等因素,還會看的一點就是學歷。你有一個良好的學歷代表著你有一個學習的能力,如果你只是初中高中畢業,你讓HR怎麼相信你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能力呢?以此可能還會否定掉你的工作經驗。
世界上最坑人的謊言, 就是「學歷不重要」,往往跟別人吹捧讀書無用的,非蠢即「壞」。那麼,1個本科學歷值多少錢?
單靠1個本科學歷,你已領先中國一半人
我們先來了解一個大數據,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每1萬人,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只有893人。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36790人。
即使在大家覺得「大專多如狗,本科遍地走」的現在,在全國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只佔全國總人口的10%都不到;在中國擁有本科學歷的人,10人裡面還不到1個。
從數據層面來說,學歷越高,起薪越高,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國內O2O招聘平臺香草招聘聯合新東方在線發布《2018年高校應屆生就業報告》,報告通過在線問卷的方式調研了3000餘位高校應屆畢業生,並結合大數據分析得出。報告中有一項數據是不同學歷的起薪排行:
(數據來源於《2018年高校應屆生就業報告》)
從圖中可以看出,本科學歷應屆生起薪約為4500元,大專學歷約為2900元,本科學歷比大專學歷的應屆生起薪約高出1600元。那麼假設未來你還要工作30年,如果你花2.5年把學歷從大專提升到本科,你能多掙多少錢呢?
簡單計算下:
1600元*12個月*(30年-2.5年)=528000元
也就是說,如果付出2.5年時間提升學歷後,從統計平均數上來說,1年預計可多獲得近2W元收入,累計預計可多獲得52W的收入!
本科學歷,幫助你落戶一線城市
近幾年,中國多了一個關鍵詞:搶人。
為了吸引高端人才,南京、武漢、成都、天津、海南、長沙等20多省區與城市,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政策,「送戶口」、「送房補」、「免費租借辦公區」、「送錢」等史無前例的新政招攬人才。
在廣州,2019「搶人」再提速,本科連續半年社保即可入戶。
在深圳,本科除了落戶,還可以享受補貼,30周歲以下本科生,15000元/人。
在鄭州,35歲以下的本科,三年內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購房補貼每人2萬元。
在南京,40歲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戶、外地大學生來寧面試有千元補貼、高層次人才首套房不限購 。
仔細分析這些政策你會發現,它們對本科生非常的友好,不像沒有學歷的需要去慢慢累積自己的落戶積分,如果你作為本科生落戶非常地方便快捷,並且還會有政策倒給你優惠和補貼。
並且在一線城市拿到的薪資也會更好,發展機會更多,對於未來而言,也是有了更完善的醫療體系,更高的公共服務業水平,對自己的下一代來說,也是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這些落戶政策,都是基於對知識的尊重和人才的認可。有本科學歷,基本就能擁有留在一線城市的資本。本科,就是「人才」的證明。
你的學歷,決定了你的開始
都說學歷是求職的敲門磚。企業在招聘時,第一道門檻就是學歷。HR每天篩選無數份簡歷,你真的認為他每一份建立都會仔仔細細的去看嗎?對於HR來說,當他拿到一份簡歷進他眼睛的第一項就是學歷。
如果你是一個本科及以上的學歷,就代表著你的簡歷,他能夠接著看下去,會去關注你的工作經歷、項目經驗等等。但如果你只是初中高中學歷,很可能HR只是看了一眼,就把這一份簡歷跳過了。
打開招聘網隨便進去一家公司,很多公司都要求的是本科學歷,或者大專及以上學歷。那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公司招聘為什麼要求學歷: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老闆招人最看重的是解決問題,學歷只是一個參考標準。
其次,公司招人之所以設定一些篩選條件,如:本科、英語六級、1~3年工作經驗,是因為招人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最後,從個體上看,人的能力與學歷沒有直接的關聯,專科、甚至高中畢業的牛人大有人在;但是從群體上看,名校畢業生中,優秀人才的比例更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從本科或者名校畢業生中篩選,比從專科生中篩選出的合適員工機率更大。
就算你說你有相關的工作經驗,但是,如果當一個同樣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和你一起競爭,那你覺得老闆會要誰呢?
公司是一個商業機構,需要講究成本和效率。如果你是公司HR,你也傾向於從名校生的簡歷中篩選合適的人,這會大大減少你的工作量,也節省公司的運營成本。
之所以有這樣的設定條件為的是節省公司的成本,增加工作效率。
結合目前市場招聘規則,反過來想想:如果自己是本科學歷,是不是可以獲得更多機會?
擁有本科學歷,讓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選擇權
學歷不僅會讓你獲得一些「便利」,其實你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收穫到更高的眼界和思維方式。經過學習,你的思維會更加的靈活,認知會更加的豐富,也會受到周圍其他同學的「感染」。
當周圍都在給你正向反饋的時候,你也會懂得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和更理性地思考人生,規劃人生。當然在未來,你也會在教育後代上面更加科學。
這些都是學歷帶給你的可以累計的、無形的財富,會使人終身受益。
我當然明白,學歷的提升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不同於看劇、逛街、吃東西等等帶給你的當下及時快感,在學歷的提升過程中,可能還會有些痛苦,你可能會感覺周圍沒人懂你,可能會感覺英語單詞永遠也記不住,可能會感覺早起晨讀很困難...等等。
但是當你選擇了這條路的時候,你就是在選擇豐富、美好的人生,就算我們眼前會有很多壓力,但當我們挺過以後,就一定會收穫不一樣的自己。
擁有本科學歷以後,如果你還想再繼續讀書、搞研究,還可以選擇考研或者是出國留學。
如果你不想再繼續深造,你也終於可以不再受到學歷的限制,可以選擇你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者是去考公務員,考教師資格證去當老師等等
本科學歷,可以讓你的人生多一些選擇,擁有更多可能,這些都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