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凌晨,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長鳴,一列滿載50個40尺貨櫃的中歐班列,從廣州大朗鐵路貨運站順利啟程。此趟班列裝運著洗碗機等家用電器和箱包服飾,貨重達397.6噸,貨值約1867萬元人民幣,將經二連浩特口岸出境後駛向俄羅斯克列斯特,全程10000多公裡,預計用時15天。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通訊員關悅
這是廣州中歐班列今年以來開行的第100列,也是自2016年8月廣州中歐班列運營以來,首次實現年運營列數突破100列,標誌著廣州推動中歐班列發展邁上新臺階,為「一帶一路」建設和穩定國際供應鏈提供了重要支撐。
推動實現中歐班列業務新突破
中歐班列有著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地域廣、運輸承載量大、運輸成本較空運低、運輸時間較海運短、受天氣因素影響小等諸多優勢。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中歐班列在暢通國際物流通道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廣州海關等部門的有力支持下,中歐班列物流鏈條不斷優化,簡化申報等措施使通關更便利,廣州中歐班列逆勢上揚,快速發展。」目前負責廣州中歐班列運營平臺的廣物國際物流公司副總經理鄧國縣表示,目前廣州中歐班列已從最初的「穗滿俄」線路延伸覆蓋到波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並以多式聯運形式貫通東南亞,發運貨物從以電子產品為主逐步擴展到工業原材料、服裝、家用電器等。
近年來,珠三角地區企業製造的空調、冰箱、路由器等家用電器受到歐洲消費者青睞,不斷通過廣州中歐班列發往歐洲各地。廣州中歐班列不僅成為來往中歐兩地的貨運大通道,還成為「廣貨廣出」的最佳選擇和新的招牌。
「點對點」打通「最後一公裡」
「2020年,廣州中歐班列實現多個『首次』:首個進口回程班列、首開國際郵包及跨境電商班列、首次開展出口二手車班列業務、首列鉀肥保稅進口專列,首次以『鐵-公-水』跨境聯運方式,打通『中亞-廣州-東南亞』物流通道。」廣州海關所屬廣州車站海關監管科科長謝婉琳介紹。
為方便企業通關,廣州車站海關安排專員專崗,主動對接經營企業、外貿企業需求,從運費、攬貨、線路等方面給予指導支持;結合貨物類別、涉及行政審批註意事項、檢驗檢疫監管要求等內容,為企業提供「一事一策」的指導服務,幫助企業科學合理制定班列開行方案,「點對點」打通「最後一公裡」,支持幫助1500餘家進出口企業復工復產,增強穩外貿信心。
截至11月29日,廣州中歐班列今年已發運標箱9398個,貨重4.82萬噸,貨值29.66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約66.5%、79.1%、9.2%。
廣州海關口岸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州海關將繼續優化物流全鏈條、支持場所場地升級改造和樞紐站點建設、指導企業選好用好通關模式,不斷提高通關效率,進一步助力中歐班列拓展業務範圍,促進廣州中歐班列持續穩定發展,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廣東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