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

2020-12-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一輛「義新歐」中歐班列從鐵路義烏西站出發,駛往中亞五國。龔獻明攝(人民視覺)

11月29日傍晚,隨著火車鳴笛聲,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物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再次創造新紀錄。

安全、快捷、成本低,是更多客戶選擇中歐班列的直接原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國際客運航線停飛、公路受阻、水運停滯等情況下,中歐班列成為中外企業進出口的主要運輸通道。有外媒感嘆道:疫情期間,中歐班列的運行次數不減反增,這展現出「一帶一路」在擴大貿易與商業交往中頗有潛力的一面。

「十三五」期間,中歐班列憑橫跨歐亞大陸的獨特優勢,開行量和貨物發送量均快速增長,成為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中歐貿易以及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為緊密的運輸大通道。

從地圖上俯瞰,這5年,更多中外城市進入中歐班列「朋友圈」——

自2016年8月「穗滿俄」線路開通以來,廣州的中歐班列已延伸覆蓋到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並以多式聯運形式貫通東南亞。如今,打開中歐班列的線路版圖你會發現,義烏、武漢、西安、重慶、青島……在中國的東南西北中部,均有中歐班列的重要節點城市。目前,中歐班列有西、中、東3條通道:西部通道由中國中西部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中國華北地區經二連浩特出境,東部通道由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經滿洲裡(綏芬河)出境。得益於中歐班列,廣大內陸地區悄然從開放的末端變為前沿。

2016年6月,在統一品牌中歐班列首達華沙的儀式上,習近平主席與波蘭總統杜達共同品嘗波蘭蘋果的場景令許多人記憶猶新。向外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波蘭、立陶宛、塞爾維亞、烏克蘭……越來越多國家及城市加入中歐班列「朋友圈」。目前,中歐班列的運輸網絡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縱橫交錯的鐵軌輻射到整個歐亞大陸。

將鏡頭拉近觀察,這5年,更多中外產品通過中歐班列互通有無——

在距中歐班列(蓉歐)終點羅茲車站50多公裡的利普尼採小村,波蘭奶農馬裡烏什飼養了170頭黑白花奶牛。和其他6000多戶奶農一樣,他家的部分牛奶將變成乳製品,一路「坐上」中歐班列來到中國人的餐桌。而新疆果農生產的蘋果汁,也搭乘中歐班列這趟快車,在中亞地區及俄羅斯市場打開了銷路。

沿著中歐班列,中國製造的日用百貨、服裝、電腦等商品便捷地進入到歐洲各國的消費市場;西班牙紅酒、荷蘭奶酪、波蘭水果、德國汽車以及歐洲各地的生物醫藥、母嬰用品、成套櫥櫃等貨物走入中國尋常百姓家。中國品牌「走出去」,世界商品運進來。對此,在中國鐵路武漢局工作的梅先生深有感觸:「波蘭的牛奶很好,俄羅斯的冰淇淋我也非常喜歡!」

其實,一個口岸的變遷就能映射5年來中歐班列的整體升級。

在中國北部的滿洲裡,2016年經滿洲裡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共計1036列次,而2020年前10個月就達到2486列次,運行線路從2016年的32條發展到如今52條。班次多了,運行效率卻沒有下降。通過建設線上數字口岸系統,通關效率大大加快,中歐班列在滿洲裡口岸的通關時間可以確保在3小時之內。貨物種類也在不斷豐富,由最初比較單一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發展到今天的多種品類並存,科技產品逐步增多。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隨著鐵軌延伸的是物流幹線,也是經貿、人文交流的延長線。在中歐班列沿線,許多口岸城市又熱鬧起來,新的物流、工業和商業中心拔地而起,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向國際市場釋放,這條貨運通道帶動沿線國家走上經濟發展的快車道。正如歐亞鐵路物流股份公司總裁阿列克謝·格羅姆所說,在中歐班列這條重要供應鏈中的國家都會從中受益,各國民眾的生活都將得到改善。

「十三五」期間,中歐班列運量由2016年的年發運14.5萬標箱增長到2019年的72.5萬標箱,年均增長71%。預計今年底,中歐班列年運量將超過100萬標準箱。荷蘭GVT物流集團總經理羅蘭德·弗布拉克表示:「在國際物流領域,中歐班列的競爭力非常明顯。在疫情防控期間,這種優勢更加凸顯。隨著中歐電商貿易日益擴大,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增加班列。」

大道越平川,亞歐一線牽。古絲綢之路上,沿線國家和人民在大漠戈壁上「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而今天,「鋼鐵駝隊」將歐亞交通運輸幹線串了起來,已然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金字招牌」。(記者 葉子)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07日 第 01 版)

相關焦點

  • 開行量年年增長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
    原標題:開行量年年增長,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十三五·中國印象(17))11月29日傍晚,隨著火車鳴笛聲,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
  •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中歐班列(義新歐)西班牙運營公司總經理桑塔納表示,為協助歐洲抗擊疫情,「義新歐」防疫物資專列多次為西班牙運來口罩、防護服等物資。西班牙加利西亞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裡奧斯認為,中歐班列平穩運行,為促進歐中經貿往來、推動國際抗疫合作作出重要貢獻。 今年4月以來,德國杜伊斯堡港平均每周約有50趟班列往返德中之間,創下該港中歐班列運輸量新紀錄。
  • 廈門經濟特區40年:「絲路海運」「中歐班列」雙翼齊飛跑出「加速度」
    (特區40年)廈門「絲路海運」「中歐班列」雙翼齊飛跑出「加速度」中新社廈門8月28日電 8月27日上午,在廈門港海天碼頭,海陸馬士基運營的穆勒青島輪緩緩靠泊。1022個貨櫃被裝載上船,將隨著「絲路海運」駛向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 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未來發展更有「動力」
    據相關報導,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98.4%。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自3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自5月以來,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
  • 中歐班列「長安號」:絲路經濟帶上的「陝西名片」
    中歐班列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統一運輸組織、統一服務標準等措施,創造了安全快捷的全新陸路運輸方式。2018年開行數量將突破1000列圖為中歐班列「長安號」3月7日,滿載中國製造產品的X800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新築車站駛出,成為2018年陝西開行的第100列中歐班列。記者了解到,目前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194列的數量。
  • 深圳「灣區號」發運貨物累計破萬噸,海關助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為拓展深圳地區國際物流通道,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中歐跨國物流的影響,深圳海關成立從海陸聯運、陸鐵聯運、內外貿聯運、國際中轉集拼等監管模式改革創新,力促首列「灣區號」中歐班列於8月18日啟航。「中歐班列現在非常受歡迎」,「灣區號」中歐班列運營方中國外運華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現在只需4-5天的時間就可以收集到一整列的出口貨物。同時我們在海關大力支持下積極推動進口返程班列的落地。」
  • 中歐班列「大放異彩」奮力書寫「中國速度」
    自中歐班列開行以來,憑藉數量多、速度快、質量好,成本省的優勢,迅速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物流受阻,海運、空運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中歐班列卻憑藉獨特優勢,駛出一條逆勢上揚的軌跡,規模空前高漲,運輸影響力持續攀升,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一趟普普通通的貨運列車緣何如此受歡迎,這並非是一時氣盛,而是其已散發出獨特的運輸魅力。
  • 多點開花 逆勢增長 中歐班列何以成為「寵兒」?
    4月22日,在位於廈門海滄的中歐班列集貨中心,來往的拖車正忙著貨物裝箱,裝有機電產品和防疫物資的X8098次貨物列車即將發往德國漢堡。作為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物流通道,中歐(廈門)班列近期由早前的每周4列,增加到現在的7列。這是中歐班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堅持不斷檔,跑出「加速度」,架起全民攜手抗疫「連心橋」的一個縮影。
  • 中歐班列「義新歐」溫州號首發
    中歐班列「義新歐」溫州號首發儀式現場。(採訪對象供圖)隨著一聲悠長的鳴笛響起,11月19日下午,中歐班列「義新歐」溫州號正式從義烏出發,啟程前往莫斯科。中歐班列「義新歐」溫州號首發儀式同步在鐵路義烏西站成功舉辦。據悉,「義新歐」溫州號的開通,是我市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貫徹省委省政府推進「義新歐+」模式建設的重要成果,將促進溫州對外開放水平的提升,不斷完善國際物流運輸通道,不斷深化溫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對接「義新歐」班列工作。
  • 中歐班列,「一帶一路」中馭風前行
    自2013年, 首趟西安—哈薩克斯坦國際貨運班列開啟以來,中歐班列以其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點,搭建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新橋梁,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陝西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重要平臺。
  • 中歐班列(長安號)再添新線路
    經濟日報訊 記者張毅報導:日前,西安隆基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DB Schenker、陸港集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中歐班列(長安號)中東歐線路產品發布會在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舉行。這是陸港集團繼「公共班列、德國快線、南北歐分撥班列」等線路產品面世後,又一中歐班列(長安號)明星線路產品。「中東歐線路產品」包含三部分內容——中東歐快線、泛東歐線路、基輔(敖德薩)專列,通過幹支線結合開行模式實現區域全覆蓋。
  • 中歐班列系列漫畫①:從中國開出的第一班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英文名稱CHINA RAILWAYExpress,縮寫CRexpress)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運行於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貨櫃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是深化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
  • 德國杜伊斯堡—中國中歐班列進口運郵測試成功
    ,中歐班列運郵常態化進程也在不斷推進。26日,在重慶國際郵件互換局鐵路口岸中心,隨著中歐班列貨櫃被工作人員緩緩打開,一批來自德國的郵包出現在人們的面前。這標誌著中歐班列首次成規模郵件進口測試成功。德國郵政作為歐洲最大的郵政服務業巨頭,整合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經驗,隨著中歐班列逐漸融入歐洲鐵路運輸體系,德國郵政現在正在進行一項新的嘗試——用中歐班列運郵。
  • 中歐班列從這裡走出國門|中歐班列|列車|烏魯木齊
    中歐班列向西,一路駛向國門。3月27日11時,烏魯木齊西站調度大廳裡,電話鈴聲此起彼伏。顯示大屏上,白線變紅線,一趟趟列車如同血液,在新疆最大的列車編組樞紐站裡歡快「流動」。「烏魯木齊西站目前每天編組中歐班列兩列以上,優先組織接發中歐班列15列左右。」總調度員範勇指揮著。
  • 「灣區號」中歐班列發貨量累計破萬噸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吳德群 通訊員 郝振宇 夏望)近日,一列滿載口罩、耳機、服裝等貨物的「灣區號」中歐班列從深圳平湖南鐵路場站鳴笛發出。這標誌著自8月始發以來,「灣區號」中歐班列累計發送貨運量突破1萬噸。
  • 中歐班列(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抵達西安港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中歐班列   本報訊(記者李妮)9月8日,隨著列車汽笛的一聲長鳴,中歐班列(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緩緩駛入西安鐵路局新築車站
  • 逆風而行 中歐班列的「硬核力量」
    但中歐班列上的艙位和貨櫃價格,比疫情前確實漲了100-200%。今年中歐班列的火爆也是真的。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10180列,超過2019全年8225列,運送貨物量同比增長54%,還送了6萬多噸的抗疫物資。
  • 中歐班列啟動新引擎,加速「一帶一路」雙循環
    12月22日,伴隨著汽笛聲響,首趟中歐班列「商鄭歐」國際班列搭載35組貨櫃駛出商丘站,這標誌著中歐班列(鄭州)開啟了省會城市與地市的合作(新華網)首班「商鄭歐」號國際班列共搭載35組貨櫃從商丘站出發,商品種類主要包括電子產品、服裝原材料、日用品、機電設備元器件、建築材料等。
  • 中歐班列全線爆單 高光背後凸顯運力瓶頸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運輸量暴漲,不再是跨境物流的「配角」。至11月初,中歐班列年開行量突破1萬列,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再創新紀錄。但與此同時,在國內貨櫃緊缺、物流循環速度下降的背景下,由於空海運力積壓到鐵路上,導致中歐班列負荷劇增,成為貨櫃運輸環節的新「堵點」,行業運力的瓶頸逐漸凸顯。
  • 物流又崩了,中歐班列停擺,中亞班列暫停運營!
    2020年疫情以來,中歐班列開行量增長迅速,部分口岸從下半年開始出現了較嚴重的擁堵情況,大量班列積壓在口岸無法準時出境。在鐵總的要求下,多個中歐班列公司削減了部分運力,以「緩堵保暢」。 今年有更多的城市開行中歐班列,加上疫情影響,部分海運、空運訂單轉移至鐵路,造成了上半年中歐班列的運力增長迅速,超過了口岸的換裝能力。 為確保中歐班列的暢通,部分中歐班列運營公司還收到通知,要求暫停中亞班列的運營,以全力解決歐洲方向的班列積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