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以來,中歐班列開行量增長迅速,部分口岸從下半年開始出現了較嚴重的擁堵情況,大量班列積壓在口岸無法準時出境。在鐵總的要求下,多個中歐班列公司削減了部分運力,以「緩堵保暢」。
今年有更多的城市開行中歐班列,加上疫情影響,部分海運、空運訂單轉移至鐵路,造成了上半年中歐班列的運力增長迅速,超過了口岸的換裝能力。
為確保中歐班列的暢通,部分中歐班列運營公司還收到通知,要求暫停中亞班列的運營,以全力解決歐洲方向的班列積壓問題。
但由於國外疫情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物流方面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爆倉、運輸延誤、拒收等問題頻發。
海運爆倉,空運昂貴的情況下,不少貨主將目光轉向了鐵路運輸,導致鐵路艙位也是一艙難求,而昨天的一則通知卻有讓外貿貨代痛苦不已。
因口岸站嚴重積壓,鐵路停裝了!
在此提醒近期出貨的外貿人,請務必留意最新的口岸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鐵路總局:出口貨物一律停裝
昨天有一則通知刷爆了朋友圈,主要內容是鐵路總局發布的一則調令:
因口岸站嚴重積壓,自12月8日18:00起到13日18: 00止,各站裝到二連(境)、阿拉山口(境)出口的各類貨物一律停裝,如有重點物資報集團公司向國鐵集團提報。
這是鐵路總局時隔10天後再次發出通知,早在11月19日就曾發出通知:
除中歐班列外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貨物一律停裝到11月22日18點。22日再次延長停裝時間到25日。
對此有貨代說道:「出口貨物積壓嚴重,鐵路運輸要先把之前積壓的貨物處理一下,五天後再開始裝運其他貨物。」
也就是說,在這五天時間裡賣家的貨物都不能及時出口了,等到鐵路局把積壓的貨物處理完之後才會裝運新的貨物,而且旺季出口需求旺盛,在這五天時間裡恐怕還會有更多貨物積壓起來,屆時貨物出口估計還得排隊。
最近寬軌和歐洲時效變長,中歐班列近期的運行時效也遇到挑戰,國內口岸班列出現部分積壓。
由於冬季是出貨旺季,班列發運量增長,密集到達各個口岸。加上最近天氣影響(多斯特克季節性大風),鐵路維修(德國邊境鐵路維修),新冠疫情在多國反彈,口岸邊境疫情防控等原因,大多數口岸換裝作業能力即將飽和,貨櫃和車板循環異常。預計12月去回程的延誤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
暫停中亞班列,全力解決歐洲方向積壓問題 最新數據:
滿洲裡站:年進出境中歐班列首次突破3000列,同比增長30.3%。其中,入境中歐班列1493列,同比增長49.1%;出境中歐班列1580列,同比增長16.4%。
二連鐵路口岸:進出口運量完成1400.78萬噸,同比增長12.8%。其中進口1272.80萬噸,同比增長14.2%;出口127.98萬噸,同比增長0.7%。接運出入境中歐班列2006列,同比增長52.8%。
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突破4500列,開行數量同比增長42.83%。累計超過16000列,連續創下新紀錄。
霍爾果斯:今年進出境中歐班列已逾40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