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物流又崩了,中歐班列停擺,中亞班列暫停運營!

2020-12-17 騰訊網

2020年疫情以來,中歐班列開行量增長迅速,部分口岸從下半年開始出現了較嚴重的擁堵情況,大量班列積壓在口岸無法準時出境。在鐵總的要求下,多個中歐班列公司削減了部分運力,以「緩堵保暢」。

今年有更多的城市開行中歐班列,加上疫情影響,部分海運、空運訂單轉移至鐵路,造成了上半年中歐班列的運力增長迅速,超過了口岸的換裝能力。

為確保中歐班列的暢通,部分中歐班列運營公司還收到通知,要求暫停中亞班列的運營,以全力解決歐洲方向的班列積壓問題。

但由於國外疫情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物流方面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爆倉、運輸延誤、拒收等問題頻發。

海運爆倉,空運昂貴的情況下,不少貨主將目光轉向了鐵路運輸,導致鐵路艙位也是一艙難求,而昨天的一則通知卻有讓外貿貨代痛苦不已。

因口岸站嚴重積壓,鐵路停裝了!

在此提醒近期出貨的外貿人,請務必留意最新的口岸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鐵路總局:出口貨物一律停裝

昨天有一則通知刷爆了朋友圈,主要內容是鐵路總局發布的一則調令:

因口岸站嚴重積壓,自12月8日18:00起到13日18: 00止,各站裝到二連(境)、阿拉山口(境)出口的各類貨物一律停裝,如有重點物資報集團公司向國鐵集團提報。

這是鐵路總局時隔10天後再次發出通知,早在11月19日就曾發出通知:

除中歐班列外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貨物一律停裝到11月22日18點。22日再次延長停裝時間到25日。

對此有貨代說道:「出口貨物積壓嚴重,鐵路運輸要先把之前積壓的貨物處理一下,五天後再開始裝運其他貨物。」

也就是說,在這五天時間裡賣家的貨物都不能及時出口了,等到鐵路局把積壓的貨物處理完之後才會裝運新的貨物,而且旺季出口需求旺盛,在這五天時間裡恐怕還會有更多貨物積壓起來,屆時貨物出口估計還得排隊。

最近寬軌和歐洲時效變長,中歐班列近期的運行時效也遇到挑戰,國內口岸班列出現部分積壓。

由於冬季是出貨旺季,班列發運量增長,密集到達各個口岸。加上最近天氣影響(多斯特克季節性大風),鐵路維修(德國邊境鐵路維修),新冠疫情在多國反彈,口岸邊境疫情防控等原因,大多數口岸換裝作業能力即將飽和,貨櫃和車板循環異常。預計12月去回程的延誤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

暫停中亞班列,全力解決歐洲方向積壓問題 最新數據:

滿洲裡站:年進出境中歐班列首次突破3000列,同比增長30.3%。其中,入境中歐班列1493列,同比增長49.1%;出境中歐班列1580列,同比增長16.4%。

二連鐵路口岸:進出口運量完成1400.78萬噸,同比增長12.8%。其中進口1272.80萬噸,同比增長14.2%;出口127.98萬噸,同比增長0.7%。接運出入境中歐班列2006列,同比增長52.8%。

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突破4500列,開行數量同比增長42.83%。累計超過16000列,連續創下新紀錄。

霍爾果斯:今年進出境中歐班列已逾4000列。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商鄭歐)國際班列開行!
    12月22日10時許,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中歐班列(商鄭歐)國際班列從商丘車站西貨場緩緩駛出,一路向西,向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進發。據記者了解,這是河南商丘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商鄭歐)班列上都裝了啥?
  • 中歐班列物流渠道大全
    中歐班列物流,是利用中歐洲際鐵路物流運輸網所搭建的一類物流渠道,頭程採用鐵運為運輸工具,末端多種運輸方式進行派送。這類物流渠道的特點有運載量大、連貫性強、受自然災害影響小,優點在於價格低、時效穩,能為託運人提供穩定的時效及較低的物流成本。
  • 中歐班列「長安號」成疫情期間物流運輸「黃金通道」
    3月15日,在西安國際港務區內的鐵路貨櫃中心站裡,裝載著84個貨櫃共1848噸麵粉的中歐班列正在等待卸貨。這是疫情期間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的首趟麵粉專列,將哈薩克斯坦的優質麵粉送上西安人的餐桌。
  • 中歐班列「長安號」:絲路經濟帶上的「陝西名片」
    中歐班列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統一運輸組織、統一服務標準等措施,創造了安全快捷的全新陸路運輸方式。2018年開行數量將突破1000列圖為中歐班列「長安號」3月7日,滿載中國製造產品的X800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新築車站駛出,成為2018年陝西開行的第100列中歐班列。記者了解到,目前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194列的數量。
  •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
    來源:海外網一輛「義新歐」中歐班列從鐵路義烏西站出發,駛往中亞五國。龔獻明攝(人民視覺)11月29日傍晚,隨著火車鳴笛聲,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
  • 中歐班列(鄭州)發送量突破1000列
    從年初的每周「去四回四」到每周「去八回八」,班列開行頻次一年來翻番,2013年至2016年,班列累計開行507列,2017年截至12月25日開行493列(年內完成500列的目標),相當於前四年發送總額。高效、便捷、通暢、低成本的鐵路物流通道,是提升歐亞陸路交通和物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鄭州局以深入推進鐵路貨運組織改革為載體,全力打造中歐班列(鄭州)品牌。
  • 「商鄭歐」國際班列開通,中歐班列(鄭州)在省內有了「加長版」
    12月22日上午10時許,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首班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搭載著35組貨櫃緩緩駛出商丘站,到達鄭州後重新編組成50組貨櫃,整合入中歐班列(鄭州)的「大軍」,一路向西,從新疆霍爾果斯出境,最終到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此趟班列的開行,標誌著「商鄭歐」國際物流大通道成功打通。
  • 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開行
    12月22日上午10時許,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首班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搭載著35組貨櫃緩緩駛出商丘站,到達鄭州後將重新編組成50組貨櫃,整合入中歐班列(鄭州)的「大軍」,一路向西,從新疆霍爾果斯出境,最終到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此趟班列的開行,標誌著「商鄭歐」國際物流大通道成功打通。
  • 中歐班列,回程貨源是最大挑戰
    馮旭斌:我們公司負責班列的開發、運行、攬貨、保障以及跟這趟班列有關的貿易綜合服務。也就是說,我們是一個跨境貿易的綜合服務商。2010年,義烏每天都有大量貿易產生的物流需求。當時有很多到中亞和俄羅斯的貨,都是通過火車或汽車輾轉運往阿拉山口,再從阿拉山口出境。
  • 中歐班列「長安號」的「五個最」
    近日,中歐班列「長安號」亮出開行成績單——截至10月18日,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3004列,是去年同期的1.8倍,運送貨物總重230.9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5倍,班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位於全國前列,連續11個月蟬聯中歐班列質量評價指標全國第一。
  • 廣州中歐班列年度發運首破100列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通訊員關悅  這是廣州中歐班列今年以來開行的第100列,也是自2016年8月廣州中歐班列運營以來,首次實現年運營列數突破100列,標誌著廣州推動中歐班列發展邁上新臺階,為「一帶一路」建設和穩定國際供應鏈提供了重要支撐。
  • 中歐(株洲)國際貨運班列首發 馳騁萬裡助力「湘品出境」
    7月4日上午,隨著一聲響耳的鳴笛,首列中歐(株洲)國際貨運班列從株洲中車物流基地啟程,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駛向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湘品出境」再添新通道,株洲成為繼長沙、懷化後,湖南省內第三個開通直達歐洲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的城市
  • 中歐班列(新鄉號)「海上絲路」鐵海聯運首列班列...
    新鄉經開區黨工委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中歐班列(新鄉號)「海上絲路」鐵海聯運首列班列,第一次採用「鐵路+海運」混合聯動運輸方式出口貨物,是我省新打通的又一個進出口通道。據了解,在不考慮裝卸費用的情況下,海運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1/3左右,選擇鐵海聯運將大幅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與此同時,鐵海聯運讓中歐班列(新鄉號)運輸目的地不再局限於中亞五國,只要有海港的地方就能到達,可以覆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 西安構築中歐班列集結中心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這是繼襄西歐、徐西歐國際貨運班列之後,西安港開通的又一條連接華東、貫通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西安依託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和中國最大的內陸港口——西安港,初步形成了承東啟西、連接南北、貫通歐亞的重要商貿物流大通道和全網物流體系,正著力構築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
  • 2018年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突破1100列
    按中鐵總官方統計(指中歐線和中俄線),中歐班列(成都)開行列數、重箱數繼續領跑全國,「蓉歐樞紐」物流集散虹吸效應進一步凸現。  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探索班列運營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模式  今年以來,在市區兩級政府、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支持下成都重新組建港投集團,整合鐵路港原有班列公司、陸港公司、自貿通公司,由原來單一化的班列運營,整合實行班列、場站、產業、貿易一體化運作,探索物流貿易產業一體化發展策略
  • 首班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開行
    12月22日上午10時許,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首班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搭載著35組貨櫃緩緩駛出商丘站,到達鄭州後將重新編組成50組貨櫃,整合入中歐班列(鄭州)的「大軍」,一路向西,從新疆霍爾果斯出境,最終到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此趟班列的開行,標誌著「商鄭歐」國際物流大通道成功打通。
  • 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 無縫對接長三角經濟帶
    (特派蚌埠記者 楊力 攝)6月25日首列蚌西歐國際貨運班列從淮水之濱安徽蚌埠市北站駛出,整列51車貨櫃貨物到達西安港後,集結中轉,再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分別向俄羅斯、白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的主要站點城市進發。
  • 中歐班列,去程回程比已達3:2
    2014年11月義烏至馬德裡的中歐貨運班列開通,剛開始時,班列都是滿載而去,但回程貨物基本沒有或很少。慢慢地,「義新歐」班列運回了西班牙的紅酒、母嬰用品、高檔廚具、潔具和汽車零件。基本實現了重去重回局面,也為義烏實現「買全球、賣全球」提供了保障。連雲港到中亞班列開行20多年,一直走在全國班列的前列。
  • 中歐班列(長沙)為湖南製造業帶貨 三一專列啟程前往中亞
    紅網時刻長沙4月29日訊(記者 熊曉宇 通訊員 王璨)4月29日上午12時,由三一重工製造的總貨值150萬美元的工程機械設備,搭乘中歐班列(長沙)啟程前往中亞。這是今年開行的第108列,也是今年湖南第10趟製造業專列,中歐班列(長沙)已成為「一帶一路」的靚麗名片。
  • 首發「集結號」——中歐班列「成都—烏魯木齊—蒂爾堡」集拼集運...
    中歐班列發展6年來,國內開行城市達34個,累計開行6000多列,呈現出良好的國際品牌效益和發展前景。但是,中歐班列發展存在班列運行力不飽和、空箱率較高、規模不經濟的問題。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發展促進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少華介紹說:「開展中歐班列集拼集運,將海關監管單元由列變節,使進出口中歐班列在烏魯木齊重新集結編組,補軸補貨,可釋放中歐班列運力資源,解決班列運力浪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