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未來發展更有「動力」

2020-12-19 華龍網

據相關報導,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98.4%。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自3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自5月以來,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其中,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前11個月共開行3441列,運送貨物總重約264萬噸,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綜合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談起中歐班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貨運運輸行業中安全、便攜、高效率的領導者;經過不斷努力、勇於創新、用高效的運載量贏得了國內與國際物流市場的高度認可,更是行業內值得借鑑的成功品牌典範。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逐漸復甦,如何迅速振興國民經濟是世界各國的重點問題,進出口貿易市場就迫切需要安全高效率貨運周轉體系的有力支持;隨著中國鐵路網與世界鐵路網互聯互通,中歐班列順應市場發展新趨勢,穩步抓住這個寶貴的發展機遇,用優質的服務贏得海內外客戶的高度稱讚,貨運需求逐年持續旺盛。但進入冬季以來,氣溫驟降,邊界口岸交接能力下降,中歐班列在全國多地都出現了「一艙難求」的現象,如何順利度過貨運瓶頸期,對中歐班列未來發展是個新的挑戰。

貨運運輸追求的是高質量的運載速度,中歐班列只有不懈努力的優化貨源結構,與航空、公路、海運部門的協通合作,逐漸實現交通聯運新模式,大力縮短二次運轉時間,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全國各大城市站點的統一指揮、集中調度、才可確保運行機制和裝備保障的平穩推進;在貨運裝載中全面落實「集中受理、優化裝車」的標準化作業,才可大幅度提升運載量,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引導與亞歐大陸鐵路網絡優勢的支持下,只有充分發揮好中國鐵路網與世界鐵路網互聯互通;在貨運運輸組織工作中,全面完善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在往返於中國與歐洲全程運行的同時,積極與途徑沿線各國貨櫃國際鐵路公司協調合作,以優質服務和運輸品質贏得國內與國際客戶的高度稱讚;貨物安全運輸一直是重點工作,在協調平臺的運行機制中,只有認真做好貨物追蹤與查詢服務,快速了解到貨品的運輸狀況與抵達時間,讓客戶放心,才能更好做到「開創一流服務品質,建設一流品牌線路」的品牌理念。

中歐班列只有全面落實與時俱進的新理念,不斷拓展貨物品類,用心完成運輸任務;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開行城市與運輸線路會逐年增長。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對外出口的份額日益多元化,中歐班列只有以飽滿的熱情逐漸向運輸領頭雁優質品牌的轉變中奮勇前行,未來的發展前景會更完美。

(張坤)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有效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 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
  • 廈門經濟特區40年:「絲路海運」「中歐班列」雙翼齊飛跑出「加速度」
    (特區40年)廈門「絲路海運」「中歐班列」雙翼齊飛跑出「加速度」中新社廈門8月28日電 8月27日上午,在廈門港海天碼頭,海陸馬士基運營的穆勒青島輪緩緩靠泊。1022個貨櫃被裝載上船,將隨著「絲路海運」駛向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 中歐班列「長安號」:絲路經濟帶上的「陝西名片」
    處於中國大陸幾何中心的西安,著力發展「樞紐經濟」,不斷加快對外開放的腳步。中歐班列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統一運輸組織、統一服務標準等措施,創造了安全快捷的全新陸路運輸方式。2018年開行數量將突破1000列圖為中歐班列「長安號」3月7日,滿載中國製造產品的X800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新築車站駛出,成為2018年陝西開行的第100列中歐班列。記者了解到,目前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194列的數量。
  • 開行量年年增長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
    原標題:開行量年年增長,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十三五·中國印象(17))11月29日傍晚,隨著火車鳴笛聲,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
  •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國際客運航線停飛、公路受阻、水運停滯等情況下,中歐班列成為中外企業進出口的主要運輸通道。有外媒感嘆道:疫情期間,中歐班列的運行次數不減反增,這展現出「一帶一路」在擴大貿易與商業交往中頗有潛力的一面。
  • 深圳「灣區號」發運貨物累計破萬噸,海關助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
    「中歐班列現在非常受歡迎」,「灣區號」中歐班列運營方中國外運華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現在只需4-5天的時間就可以收集到一整列的出口貨物。同時我們在海關大力支持下積極推動進口返程班列的落地。」為更好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通道、助力外貿經濟發展,深圳海關等部門創新監管模式,中國外運華南有限公司、廣鐵集團、中鐵貨櫃公司、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及跨境電商企業強強聯手,先行先試,依託「灣區號」中歐班列、深圳前海綜合保稅區及中國外運平湖物流中心等國際物流通道的產業優勢,並結合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電商行業的優勢地位,打造廣東首個跨境電商中歐班列,實現了「跨境電商
  • 當好發展「火車頭」,跑出幸福「加速度」
    全國人大代表、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介紹了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從中我們感受到,鐵路部門在疫情防控期間充分發揮戰略通道作用,主動當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在努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進程中跑出了幸福「加速度」。當好發展「火車頭」,拉動經濟是基礎。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
  • 多點開花 逆勢增長 中歐班列何以成為「寵兒」?
    4月22日,在位於廈門海滄的中歐班列集貨中心,來往的拖車正忙著貨物裝箱,裝有機電產品和防疫物資的X8098次貨物列車即將發往德國漢堡。作為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物流通道,中歐(廈門)班列近期由早前的每周4列,增加到現在的7列。這是中歐班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堅持不斷檔,跑出「加速度」,架起全民攜手抗疫「連心橋」的一個縮影。
  • 中歐班列「大放異彩」奮力書寫「中國速度」
    自中歐班列開行以來,憑藉數量多、速度快、質量好,成本省的優勢,迅速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物流受阻,海運、空運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中歐班列卻憑藉獨特優勢,駛出一條逆勢上揚的軌跡,規模空前高漲,運輸影響力持續攀升,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一趟普普通通的貨運列車緣何如此受歡迎,這並非是一時氣盛,而是其已散發出獨特的運輸魅力。
  • 中歐班列艙位搖號搶?火爆之後更需理性
    讓他欣慰的是,種種新的業態在告訴貨主以及整個行業:中歐班列的重要性在提升,價值被不斷認可。「說明中歐班列已成為抗疫、穩定供應鏈的重要保障,也預示著未來中歐班列在全球供應鏈尤其是中歐經貿交往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說道。當然,他也表示,與會的班列平臺公司只是拿出了明年不到千分之一的艙位搖號活躍現場氣氛,大部分艙位仍然會遵循正常途徑放出。
  • 濟南一季度物流快遞逆勢增長,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跑出「加速度」
    在全力抗擊疫情的同時,濟南一季度快遞物流逆勢增長22.7%,開行歐亞班列同比增長118%,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完成投資額佔年度目標任務40.6%……濟南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跑出「加速度」,為省會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物流快遞逆勢增長22.7%「五一」期間,普洛斯濟南高新物流園裡,山東順豐公司的分揀員、運輸員緊張忙碌。
  • 中歐班列(商鄭歐)國際班列開行!
    12月22日10時許,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中歐班列(商鄭歐)國際班列從商丘車站西貨場緩緩駛出,一路向西,向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進發。據記者了解,這是河南商丘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商鄭歐)班列上都裝了啥?
  • 中歐班列(鄭州)7年累計開行3199班,輻射30個國家130座城市
    「2月16日中歐班列(鄭州)恢復常態化運營以來,我們鄭州分公司通過中歐班列向外運輸3萬多噸貨物,比去年同期多40%,運輸收入增加45%,其中有6000餘噸是防疫物質,這些防疫物資分別發往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們也根據實際情況上調了年度發送目標,2020年我們力爭通過中歐班列向外運輸7萬噸貨物。」
  • 中歐卡航的「加速度」與「滑鐵盧」
    據陳明透露,通知發出後,堵在阿拉山口的卡車有500多臺,巴克圖有40多臺,霍爾果斯有300多臺。短短幾個月時間,中歐卡航經歷了起起落落,未來又將如何發展?對於跨境電商物流來說又有何啟示?一、誰扼住了中歐卡航的喉嚨?
  • 中歐班列,「一帶一路」中馭風前行
    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中歐班列譜寫著華麗的篇章。中歐班列暢通「健康之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空運、海運發展受限,中歐班列開行需求格外旺盛。自3月21日首趟搭載防疫物資的中歐班列從義烏髮出以來,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今年開行已達10180列,再次創造新紀錄,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
  • 中歐班列(商丘)國際班列...
    河南商報記者 吳文昊 文/圖 12月22日10時,中歐班列(商丘)國際班列首發。伴隨一聲汽笛長鳴,班列從商丘車站西貨場緩緩駛出,一路向西向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進發。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這是商丘市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
  • 逆風而行 中歐班列的「硬核力量」
    更麻煩的是,一趟中歐班列開過去,從來都做不到「長驅直入」,班列每到國境線就更換司機,中間要換十幾輛車和十幾個司機。開頭我們講到,中歐班列洗不清「補貼」的原罪。但就像中國的光伏、風電、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一樣,大浪淘沙,始見真金。真的能「留在牌桌」上的班列玩家,一定是自己拼刺刀拼出來的。
  • 中歐班列從這裡走出國門|中歐班列|列車|烏魯木齊
    中歐班列向西,一路駛向國門。3月27日11時,烏魯木齊西站調度大廳裡,電話鈴聲此起彼伏。顯示大屏上,白線變紅線,一趟趟列車如同血液,在新疆最大的列車編組樞紐站裡歡快「流動」。「烏魯木齊西站目前每天編組中歐班列兩列以上,優先組織接發中歐班列15列左右。」總調度員範勇指揮著。
  • 錦州:跑出振興發展加速度
    如今,在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的「新戰場」上,錦州轉變傳統發展思路,轉身向海,全面提高港口運能,大力發展臨港產業,著力完善現代化服務體系,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已跑出振興發展加速度。近日,本報「東北振興遼寧行」採訪組走進錦州,感受這座千年老城煥發出的新活力。
  • 中歐班列為何被稱為「生命之路」
    在這其中,他兩次以中國鐵路為例,高度評價中歐班列為「生命之路」。對於外交部長的高度評價,筆者認為中歐班列確實擔得起這個「生命之路」的稱號。在全球疫情爆發之後,空運海運都因為疫情的關係有所限制,在運輸他國所急需的防疫物資和醫療物資的時候,中歐班列打開了這個國際運輸的綠色通道,搭載著一批又一批的急救物資送到其他國家。而這些都對全球國家的抗疫做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