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I智課賦能名師課堂,洋蔥學院助力湖南省推進「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
11月25日,湖南省「三個課堂」區域應用專題培訓在長沙舉辦,活動由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承辦,洋蔥學院等機構協辦。
本次活動是在教育部今年3月印發的《關於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背景下舉辦,旨在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推動課堂革命,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
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玉清,中央電化教育館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萍,華中師範大學鄭旭東教授,華南師範大學胡小勇教授等領導、專家,和近400名來自湖南各地市州、縣區教育(體)局、電教及信息化部門相關人員參會,共同探討「三個課堂」應用的經驗和模式。
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玉清致辭
作為「三個課堂」典型應用案例,教育科技領軍企業洋蔥學院受邀出席培訓活動,發表主題演講,並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助力推進名師課堂的智能教學解決方案,收穫熱烈反響。
洋蔥學院聯合創始人兼CEO楊臨風以《AI智課賦能名師課堂,助力教育均衡發展》為主題,向湖南省各級領導進行匯報,總結和分享了洋蔥學院過去7年來的探索實踐成果。
「如何選用教學資源、落地課堂實踐、促進教師發展是規模化推進名師課堂的關鍵。」楊臨風指出:「系列系統、支持隨時隨地開展教學、為教師賦能的教學資源,能夠讓教研教學規模提質。」
洋蔥學院聯合創始人兼CEO楊臨風發表演講
楊臨風在演講中表示:「成立7年來,洋蔥學院匯聚名校畢業學霸、原公立校一線教師、退休教研員、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等組成百餘人課程研發團隊,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自主研發了超過3000節系列系統的數位化互動課程,應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輔助教師精準教學。」
據介紹,洋蔥學院AI智課嚴格對應國家課標,包含數學、物理、化學、語文、英語學科,覆蓋小學、初中和高中,迄今已收穫全國21萬中小學4600萬學生和170萬教師的認可和喜愛。
此外,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與培訓,洋蔥學院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師發展中心研發信息化研修課程,應用TPACK模型,從學科課程、教學法、信息技術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楊臨風說,對於推進名師課堂常態化按需應用,洋蔥學院利用SAMR模型漸進式改變教學,針對不同條件、不同層級的學校和老師,推出了全方位的落地應用模式。以「替代」、「增強」、「修改」和「重新定義」四種模式,適配三環五步教學、機房習題課等課堂範式,重構教學流程,幫助老師解決「一根粉筆很難解決的問題」,通過信息技術和課程深度融合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深入推進,發展融入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將有效推動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自創立之初,洋蔥學院便將「以學生為本,為教師賦能,促進教育公平」作為願景,一以貫之地探索和實踐教育創新。
「洋蔥學院將繼續深耕以科技助力教育教學,降低優質教育成本,以AI智課推進名師課堂規模化應用,改善教師與學生的個性化教與學,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自主學習能力。」楊臨風在演講結束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