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5日,廣東教育學會2020年度學術討論會暨第十六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在廣州隆重舉行。此次會議由廣東教育學會主辦,洋蔥學院、未來學校研究院協辦,以「新時代 新教育」為主題,旨在探討優化學校治理機制、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提升學校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內涵發展,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
廣東教育學會會長李學明,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主任督學甘慧明,未來學校研究院助理院長兼實驗部主任張翔,廣東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盧曉中,國家督學、北京開放大學校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褚宏啟,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總校長夏育華,山東省昌樂一中常務副校長張福濤,洋蔥學院教育研究院院長金政國等專家學者,與廣東省內外的校長、教師代表共700餘人參會。
山東省昌樂一中自2013年開設翻轉課堂,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科目最全的翻轉課堂實驗學校。昌樂一中常務副校長張福濤在會議現場分享了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翻轉課堂教學探索和實踐。
山東省昌樂一中常務副校長張福濤
張校長指出,構建基於學校特點的翻轉課堂基本模式,建設適合翻轉課堂的學案、微課等資源,配備適合學生學習使用的終端,選取適合開展翻轉課堂的優質學習平臺及軟體,是實施翻轉課堂的四大必要條件。「昌樂一中將洋蔥學院引入初中數學、物理和化學課堂,讓翻轉課堂更加高效。」張校長說到。
在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角色。深圳市龍華區同勝學校教學處副主任、數學教師羅曉峰結合自身經驗,就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學效率發表演講。在羅老師的數學課堂上,以洋蔥學院系列系統的數位化互動課程為基礎,以「微課+自主學習任務單」為核心,創新課堂模式。羅老師認為:「孩子的提升,源自於對學生個性化的輔導,為學生定製學習和成長計劃,讓他們在每節課上都能學有所獲。」
深圳市龍華區同勝學校教學處副主任羅曉峰
此外,在「學校理科戰略建設」分論壇上,洋蔥學院教育研究院院長金政國帶領與會嘉賓就「學校如何做戰略思考」進行了一次體驗式工作坊互動,受到熱烈反響。此後,金政國帶來了「人工智慧助推理科戰略建設」主題演講。
金政國指出:「教育信息化2.0時代,學校課程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課堂教學改革,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的四大核心。」
洋蔥學院教育研究院院長金政國
金政國表示,成立7年來,洋蔥學院匯聚名校畢業學霸、原公立校一線教師、退休教研員、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等組成百餘人課程研發團隊,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自主研發了超過3000節高品質數位化互動課程,包含數學、物理、化學、語文和英語學科,覆蓋小學、初中和高中。
此外,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與培訓,洋蔥學院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師發展中心研發信息化研修課程,應用TPACK模型,從學科課程、教學法、信息技術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對於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洋蔥學院利用SAMR模型漸進式改變教學,針對不同條件、不同層級的學校和老師,以「替代」、「增強」、「修改」和「重新定義」四種模式,適配三環五步教學、機房習題課等課堂應用範式,重構教學流程,幫助老師解決「一根粉筆很難解決的問題」,通過信息技術和課堂深度融合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
金政國介紹到,截至目前,洋蔥學院已收穫全國21萬中小學4600萬學生和170萬教師的認可和喜愛。
為幫助廣大教師提升教學效率,洋蔥學院在會議現場發布了最新產品功能「洋蔥課件」,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據洋蔥學院產研負責人郭振剛介紹,該項功能支持教師結合自身教學需求,在洋蔥學院平臺快速生成定製化課件,實現備課上課無縫銜接。
洋蔥課件功能展示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簡稱《實施方案》),制定了教育現代化的中長期戰略規劃,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此次廣東教育學會2020年度學術討論會暨第十六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的成功舉辦,是對《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實施方案》的積極響應和實際體現。作為教育科技領軍企業,洋蔥學院將繼續深耕以科技賦能教育教學,助力提升教育質量,為教育現代化的推進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