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逗相聲巧,因緣啼笑真。蓮花落不盡,創造總驚人!」傳統的打扮,滑稽的性格,爆炸的舞臺呈現。說起「相聲」,在南京林業大學,學生們頭一個想到的總是那個學哲學的「相聲帝」——唐金愷。誰能想到,他竟是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還獲得了南林「十佳大學生」稱號。
新式的相聲 傳統的文化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一說到「相聲」這個詞,立馬想到的就是馬三立、郭德綱、馮鞏這樣老一輩的相聲大師以及「雪花飄飄」的老電視。「相聲」似乎是存在於「老一輩」記憶中的傳統表演形式,與年輕一代相隔甚遠,但唐金愷卻並不這麼認為:「相聲是一門好玩並且有意思的藝術,每當看到觀眾為我講的相聲捧腹大笑時,我就更加堅定了我的相聲夢。」在緊張的期末備考期間,唐金愷還於百忙中舉辦了他的第五次專場演出,《談笑林間》講了同學們在南林四年大學中所遇到的趣事,將傳統相聲和新式呈現碰撞出一道珍饈,又一次在林苑舞臺上給南林的觀眾播撒歡笑。
「有文化的相聲才有希望。通過像小唐這群年輕人說的相聲,我看到了他們對傳統藝術的傳承以及相聲這門藝術的時代魅力。」談起唐金愷的表演,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倪明老師不禁連連稱讚。
作為南林相聲第一人,唐金愷完全擔得起「相聲帝」的稱譽。2016年—2018年,唐金愷受邀參加多個節目錄製,包括北京衛視的《幸福的味道》、東方衛視的《相聲有新人》和江蘇綜藝頻道的《新非常周末》等。原來早在2014年,他就代表學校參加江蘇省大學生藝術節相聲大賽,獲得一等獎;同年他又創辦了南京林業大學「笑林館」相聲社,被評為校「文體競賽特殊人才」。2017年,他以原創相聲《愛在南林的日子》入選「馬季杯」全國大學生相聲展演,個人被組委會評為「優秀才俊」。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相聲作品《學跳舞》是他改編自相聲演員賈旭明、張康的作品。作品最大的特色是比較中英不同文化背景下市民學舞蹈的生活態度,最有意思的一段是逗哏對英國的高級飯店的陳設進行了諸如「大圓盤」、「滋水」等接地氣的描述,可經過捧哏解釋才知那是琉璃門,噴泉。這種土味的「逗樂」比較了中國和英國不同背景下的生活態勢,但逗哏卻依舊分不清舞廳裡東北二人轉和華爾茲圓舞曲的區別。作品在幽默與歡笑中向觀眾傳達了「雖是不同文化背景,但仍有同一方天地」的人文關懷。演出現場,同學們穿著傳統的相聲服跳起了秧歌舞和華爾茲舞曲,觀眾歡呼聲不斷!
創辦相聲社「笑林館」 凝聚相聲智慧
在南林,說起「笑林館」,作為社團創始人的唐金愷更顯自豪。據介紹,從高中結緣相聲,經歷大一、大二的磨練,在大三完成第一次相聲專場《說著玩兒》後,唐金愷成功創辦了南京林業大學第一個相聲社——笑林館。俗話說:「相聲起於街頭,盛於茶館。」為社團起這個名字,唐金愷是希望自己的社團能像古代茶館那樣給人帶去文化和歡樂,而笑林館的創辦吸引了100多位愛相聲、想說相聲的90後、00後同學的加入。「新同學經常在首秀時難免怯場,我總會用自己的方式鼓勵他們:笑、大笑。每當我笑了,笑得很誇張,他們就不會緊張了!」唐金愷說。
笑林館傳播的相聲文化以「學生化、校園化」為主流,向師生傳播積極向上、高雅幽默的文化品格。為了從根源上斬斷低俗相聲的出現,唐金愷給社員們立下了摒棄相聲「三俗」的規矩,即「不庸俗、不低俗、不媚俗。」即社員在抖包袱時不過分誇大實事;在表達時時刻注意形象與影響;要傳遞健康的傳統文化,在表演中彰顯相聲精神。
2014年,唐金愷在收穫了江蘇省大學生藝術節相聲大賽一等獎的榮譽後,想走出一條自己的相聲路。在他看來,社團只是相聲落地發芽的土壤,每一個社團成員能走多遠,還是要看這棵「小樹」如何吸收陽光,吐納空氣。在創辦相聲社時,唐金愷會主動為每位社員進行培訓,從最初一味地照搬、借鑑他人劇本,到後來慢慢學會自主原創,並結合南林校園文化傳播傳統相聲的魅力,這些點滴進步都凝聚著他的無數心血。「傳統相聲相對而言形式單一,而經由我們的深入改造,『新』相聲最終受到同學、老師的熱烈歡迎。」唐金愷說。
「感性」的相聲 ,「理性」的他
眾所周知,學生以學為天,而相聲的創作與排練佔用了唐金愷大量的學習時間,如何平衡好學業與興趣之間的關係是擺在他面前的一大難題。「堅持自己的愛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把自己的愛好變為事業更是難上加難。」唐金愷說。
2016年,機電專業畢業的他順利通過了倫理學專業的研究生考試,給自己未來的相聲規劃又寫上了哲學這濃墨重彩的一筆。「我更感興趣於哲學。於是經過仔細考量和努力後,我成為了南林大倫理學專業的在讀研究生。」唐金愷說,這讓他這樣一個「理工男」又擁有了強大的文科邏輯思維,在相聲生涯上成功開啟了「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
「哲學讓我從理科嚴謹有序的思維邏輯中跳脫出來,更專注於思考事物之間的聯繫,這也讓我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挖掘了更多相聲創作的靈感。」唐金愷笑著說。在唐金愷看來,小相聲也有大文化,它蘊含著各種哲學思想和倫理學觀念。最重要的是,說相聲拓寬了他的知識面,讓他接觸到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到動情處,唐金愷竟忍不住來了一段相聲中經典的定場詩:「八月中秋白露,路上行人悽涼。小橋明月桂花香,日夜千思萬想。心中萬般寧靜,青春好讀文章。十年苦讀在書房,方見才學益廣。」流利爽朗的聲音令人心醉。
說相聲,講相聲,相聲裡面大學問。從「相聲」說開去,唐金愷的才氣、品質和對未來的堅持說也說不完。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糜夢逸 通訊員/鄧子淇 蔣學飛 編輯/趙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