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有很多術語,除了專業學中醫的,普通人乍一聽容易一頭霧水。比如養生雜誌發一篇文章,很多讀者會留言問,說得很好,可是啥是陽虛,啥是陰虛?
這一解釋起來,又是一堆專業術語,所以養生君常說,大家可以按照通俗的字面意思來理解。「虛」,你可以理解為「少」。
陽虛,陽氣少了,會怎樣?怕冷,穿著棉靴還是腳冷,蓋幾床輩子睡到天亮被窩還是冷的,那多半是陽虛了。
陰虛最常見的症狀
那陰虛呢?同樣的道理,陰液少了。我們知道,健康的身體,應該是陰陽平衡。如果陰少了,制衡不了陽,那會怎樣?就是陽虛症狀的反面,五心煩熱。
哪五心呢?手腳心,加心臟的心。手心腳心覺得熱,愛出汗,甚至睡覺的時候要伸出被子,有的人總想把手心貼到涼的牆上才舒服。生活也沒啥糟心事,但總覺得心煩,發燥。
燥熱帶來的是什麼?盜汗。大夏天睡覺出汗挺正常,但你要是把枕巾都打溼了,或者冬天睡覺也出汗,那就不正常了。而大白天出汗呢,就叫自汗。
陰虛多因血虛,女性還容易月經不調、面色無華、黑色素沉著,黃褐斑、蝴蝶斑滋生。
大家還可以看舌頭,陰虛火旺嘛,容易舌質顏色紅,舌苔薄,甚至沒有舌苔,其中舌色紅是最主要的指徵。
以上這些症狀是陰虛患者都共有的,但陰虛還要細分。
陰虛細分:各個臟腑陰虛都會 引起哪些不適?
1. 肺陰虛,即肺陰不足
多由久咳傷陰或熱病後期陰津損傷所致。此時具體的表現是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口咽乾燥,舌紅少津。
2. 心陰虛
久病耗損陰血,或失血過多,另外工作壓力大,思慮過度,也會消耗心血,導致心陰不足。具體的表現是失眠、多夢、心悸、健忘。或兩頰發紅,頭暈目眩等虛火上炎之症。
3. 胃陰虛
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熱病後期陰液未復,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氣鬱化火使胃陰耗傷而致。主要表現為:胃脘隱痛,飢不欲食,口燥咽幹,大便乾結,或嘔逆,舌紅少津。
4. 肝陰虛
指陰液虧損,肝失濡潤。具體表現是頭暈眼花,兩目乾澀,視力減退,面部烘熱或兩顴潮紅,性情急躁,容易發火。
5. 腎陰虛
臨床表現為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脫髮、失眠多夢、男子兼見遺精,女子經少或經閉等。
那麼,陰虛如何調理呢?
1. 飲食調理
首先,要從飲食上控制自己,凡陰虛體質者,宜多吃些清補類食物,宜食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宜吃新鮮蔬菜和滋潤類的水果。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溫熱香燥食品,忌吃煎炸炒爆的物品,忌吃性熱上火食物,忌吃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
比如以下這些燥熱的食物要少吃:
狗肉、羊肉、炒花生、爆米花、荔枝、龍眼、大蒜、韭菜、辣椒、花椒、白酒、燒烤……
下面推薦幾款陰虛之人宜常吃下列食物:
鴨肉:滋陰養胃,是最理想的清補之物。
雞蛋:不僅能益氣養血,而且無論雞蛋白或雞蛋黃,均有滋陰潤燥的作用。
牛奶:具有滋陰養液、生津潤燥的功效。
梨:有生津、潤燥、清熱的作用,對肺陰虛,或熱病後陰傷者最宜。
銀耳:有滋陰養胃、生津潤燥的作用。尤其是對肺陰虛和胃陰虛者,最為適宜。可以常常熬點銀耳雪梨羹。
桑椹:有滋陰補血之功,最能補肝腎之陰。但除了桑葚上市的時候,平時要吃,不太容易。
枸杞子:有滋陰益精之功,尤其是對肝腎陰虛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耳鳴耳聾,或是肺陰虛的潮熱盜汗、虛勞咳嗽,糖尿病的陰虛消渴等,食之更佳。民國時候的名醫張錫純曾經每天晚上口渴,把一碗水放在床頭,早晨起來一看,飲用了大半,後來,就在睡覺前吃一口枸杞子,結果晚上居然不渴了,可見其滋陰潤燥的功效。
2. 中藥調理
對於陰虛,如果感到自己有與此類似的地方,就可以找附近的中醫,幫助分析一下,陰虛是非常容易做出診斷的。
如果確定了真的是陰虛的狀態,那麼開個小方子,用些生地、沙參、麥冬、當歸、石斛等滋陰之品,這些都是藥食兩用的,非常安全,用來煲湯、泡水喝都可以,一般很快就會調整過來的,基本上一兩個星期即可充分得到恢復,不會用很長時間。
對於滋陰來說,枸杞確實很不錯,而且枸杞還能保肝明目,補腎強精,平時煲粥、煲湯,幹嚼,泡水喝都可以,比較方便。這種藥材,市場上魚龍混雜,要買到好的寧夏枸杞不太容易,建議大家到藥房買。不過藥房價格偏貴,畢竟還要算上門面費成本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