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人的憂慮,外部信息刺激和家庭因素共存,這種情緒如何戰勝

2020-12-01 安語的情感樹洞

導語:對於成年女性,或者說三四十歲的女性來說,憂慮真的是常態,這種情緒極大的影響了女性生活的品質。

憂慮這種情緒並非是女人專享,但是女人比起男人總歸多感性一些,這是生理構造上不同導致的。學生時代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無憂無慮的時代,當你真正踏入社會開始,各種各樣的憂慮就會撲面而來。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這麼多事來讓你那麼憂慮嗎?其實不是,很多時候憂慮都是自己製造而來的。


01女性所接受到的外部信號

不可否認,現在的信息流通實在是太快了,所以各種奇奇怪怪的事總是能夠通過網絡來讓人很快知曉。而且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那些不好的事情總是比好事更加容易讓人記得,今天在網絡上看見誰家有人又生絕症了,誰家的小孩幾歲就已經過著無比艱苦的生活,哪個女人被家暴或者老公出軌了。


這各種各樣的「悲劇」總是在衝擊著這些成年女性的心理,而且或許是因為到了三四十歲比較成熟的緣故,對於這種事反而更加上心。因為大多數人都已經成家了,所以自然而然的會開始擔心自己的家裡要是突然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自己的老公、孩子要是也像視頻裡一樣得了絕症怎麼辦。亦或者是自己得了視頻中的絕症,自己有辦法解決嗎,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自己該怎麼辦?


02女生所接受的內部元素

除了這些通過網路等外在條件接收到的信號,還有很多本身家庭就已經出現的情況會給女人帶來憂慮。很多家庭都是男生管掙錢,女人管家裡,雖然男人掙錢確實很累。但是他累就累在一門心思賺錢就行了,但是管家裡的女人不一樣,家裡各種各樣的瑣事處理出來真的很麻煩,想必各位女性也多有體會。


遇到個明事理的公婆還好,要是遇到個不明事理的,那真是上邊煩老人,下邊煩小孩,還要擔心自己的老婆疲於工作會不會累壞身體。你們只是看到她工作方面好像比男人輕鬆了許多,但是內心當中所要操勞的事實在是太多了。這些比外部因素所造成的憂慮更加持久,因為是她每一天實實在在都在經歷的。特別是孩子這一塊,真的只有養了孩子才會明白。


我們來到人間不是為了受罪,何不丟掉憂愁,心曠神怡。誰若自尋煩惱,煩惱就會使他垂頭喪氣。〔黎〕艾布?馬迪:《生活的哲學》

03如何克服這種憂慮

既然對於女人來說造成這種憂慮的情況這麼多,究竟如何儘量減少這種情況來提升生活中的好心情呢?首先要學會看淡那些憂慮的外部刺激,少點杞人憂天的時候。對於焦慮剛開始的時候及時注意到自己的情緒,及時地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嘗試通過獨處來解決憂慮,這只會平添孤獨的感覺,並不利於不良情緒的排解。


適當的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分散自己的記憶力,這對於大多數壞情緒都有著一定的解決能力。當然了,也可以適當地將自己憂慮的事情寫下來,有憂慮的時間不如切實地想一些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甚至你還能夠從一些超凡的力量來解決這種情緒,心理學家曾指出「有著信仰的人可以通過祈禱改變任何情緒,尤其是憂慮」。


04結語

與其將自己的時間都花在無邊無際的憂慮之中,不如去做一些自己想做或者更有意義的事,女人要學會心疼自己。

相關焦點

  • 焦慮情緒和焦慮症如何區分?戰勝焦慮情緒的5種方法
    焦慮情緒和焦慮症應該如何辨別?接下來,跟隨本文一同詳細了解↓↓↓  焦慮情緒和焦慮症如何區分  1.焦慮程度與實際處境並不相稱  焦慮症患者會對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憂緊張,不該恐懼的恐懼,不該緊張的緊張,放大了各類危險,這種擔憂與現實處境並不相稱。
  • 你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情緒影響因素
    山頂的風吹得很輕柔,一點也不會讓人感覺到涼,加上春天這種適宜的溫度,會讓人有種躺在母親懷抱裡的感覺。這種安靜美好的狀態,會讓人愉悅。但對我來說,總是稍不留神就思緒亂飛,讓我想起快樂的,痛苦的過往;有時候又讓我為未來的事情焦慮、恐懼。突然感覺到,情緒是多麼美妙,它帶我們品嘗生活的酸甜和苦辣。
  • 如何戰勝抑鬱?
    人們可以自行應對這種絕望,前提是內心的恢復能力夠強大。但人們經常運用的一些策略可能適得其反,比如獨處,特別是人在情緒低落時,這種方法往往增添了悲傷的孤獨感和疏離感。華盛頓天主教大學心理學家黛安·泰斯(Diane Tice)研究發現,戰勝抑鬱最流行的方法是社會交往,比如外出就餐、打球或看電影,總之是朋友或家人一起從事某項活動
  • 如何停止憂慮
    您是否一直為煩惱和焦慮所困擾?這些技巧可以幫助您緩解憂慮情緒並減輕焦慮。如何停止令人擔憂的提示1:創建每日「擔憂」期 當焦慮和憂慮主導著您的思想並使您的工作,學校或家庭生活分散注意力時,很難在日常活動中取得成果。這就是推遲擔憂的策略可以提供幫助的地方。與其嘗試停止或擺脫焦慮的想法,不如讓自己擁有它,而將其推遲到以後。
  • 憂慮情緒來襲:不要逃避,直接面對,選擇在一起
    1、憂慮如影隨形在生活中,我們會憂慮很多事情:她今天沒有回覆我信息,是不是想和我分手;這次競聘高級工程師似乎,這種憂慮不安的情緒,總是伴隨我們左右,時時揮之不去。我也想過一種平靜無憂的生活,但是現實,似乎總是和我作對。
  • 如何戰勝拖延症?時間管理之情緒管理(下)
    本文將從原因對策、因人制宜和戰拖工具三個方面分享如何戰勝拖延症。原因五: 尋求幫助解決方法:向高效率人士溝通了解他們是如何克服拖延症的,是如何處事的。高效工作學習生活的秘訣是什麼,給自己戰勝拖延症提供策略和參考。
  • 大學生因作弊跳樓,是大腦情緒失控,父母該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
    導致情緒失控最典型的表現是大腦沒有動起來:男生在試卷被收走之後,他的額葉是停滯的。他對這20年來學到的知識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層面,還不會把知識應用到「情緒管理」上。男孩子媽媽給他的信息回復是:「你又咋了?」,說明該名男生此前也出現過類似情緒失控的情況。
  • 一個情緒穩定的女人,是家庭最大的福氣
    情緒不穩定的人對事件的發生則容易引起情緒反應,生活瑣碎小事也可招致強烈情緒變化。一個女人的情緒控制能力能預見這個家庭的幸福程度,情緒穩定的女主人是家庭最大的福氣。情緒穩定的女人能更好地處理工作和生活的關係。朋友花姐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業務能力突出,深得領導賞識。
  • 如何利用心流模式戰勝壞情緒
    後來問我一個問題,如何用心流模式與負面情緒對抗?那麼今天的文章,我就來解答這個問題:如何用心流模式對抗負面情緒。01什麼是負面情緒負面情緒首先詞時間跨度非常大,從幼兒園的孩童到耄耋老人,負面情緒如影隨形,能否處理好情緒問題也是決定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
  • 兩性關係中,和男人相處時,聰明的女人會主動「索取」
    圍繞著這四個階段,雙方既能夠保持獨立,同時也要在情緒、情感以及行為上來達成某種共識,完成一種恰到好處的融合。 在融合的過程中,男人和女人要重複付出和索取的雙重工作,這也恰恰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任何平等的情感關係都是如此。
  • 如何緩解憂慮?考慮最好結果,盡力改善它
    如今,生活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憂慮。每年因為憂慮,自殺的人數越來越多。但同時人們對於憂慮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恐懼就會帶來憂慮,憂慮自己沒有工作,該如何在這個大城市生存下去。然後,憂慮造成緊張的情緒,而緊張往往就會影響到人的胃部神經,如果長此以往,有可能就會使人患上胃潰瘍。正如《神經性胃疾》這本書中寫道:患上胃潰瘍的原因不是你吃了什麼不好的東西,而是因為你過度的焦慮。
  • 女人懷孕期間容易情緒激動該如何處理呢?
    女人懷孕期間容易情緒激動該如何處理呢?如何處理懷孕期間的情緒不穩問題?準媽媽在懷孕期受荷爾蒙影響,容易出現情緒波動,更有機會演變成產前抑鬱,因此準媽媽若發現自己出現抑鬱症狀,應及早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情況嚴重最好儘快求醫。
  • 戰勝負面情緒,才是你人生的真正開始
    當悲觀的情緒漫延,一分的擔憂就變成了十分的恐懼。當無數人鬥志昂揚,群情激奮,看似不可戰勝的困難變得相對容易。其實我們在和每一種困難鬥爭時,都是你最原始的精神崛起,任何困難都害怕不低頭的人。負面情緒是一杯毒藥被不滿情緒裹挾,怨氣日重,久而久之累及身邊的人。
  • 筆記|《發心》C8 之三、青少年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 & 四、青少年...
    (二)影響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因素1.生理因素:主要是身體外觀形態.上的特點,這種特點會影響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積極或消極程度。2.認知水平:具有較高認知水平及成熟的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思維特點的青少年往往具有更適當、更穩定的自我概念。3.父母的自我概念傾向:這方面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響是同方向的。
  • 克服憂慮的方法,放鬆情緒 接受事實 完成突破
    學會自我減壓 遠離負面情緒很多人的抑鬱並不是突然抑鬱,它是在長期得不到緩解的情況下,由焦慮慢慢的演變成的抑鬱。第一步,我們要放棄這種害怕的情緒,全面分析,找出如果我們不這麼做會產生的最嚴重的後果;第二步,我們要分析出所有的可能發生的最可怕的後果,告訴自己如果真的發生了自己是否能夠接受,當我分析到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並讓自己能夠接受它之後,我會馬上輕鬆下來,感受到了幾天以來所沒有經歷過的平靜。
  • 【熱門】一點小事就暴躁的女人正念呼吸|調整情緒
    一點小事就暴躁的女人正念呼吸|調整情緒身體/精神實踐,因 AmyCuddy 的書Presence (2015)得到廣泛關注,憑藉研究論證我們如何維持我們的身體也會影響到心情和思維。採用舒展而不是蜷縮的身體姿勢可以增加人的力量和自信,隨著焦慮荷爾蒙的持續降低,自信心,樂觀心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增強了。
  • 應對憂慮的辦法
    一般來說,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碰到一些憂慮的事情。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複雜,不可控的因素自然越來越多,造成人們普遍的憂慮。憂慮的根源在於不確定性。很難有確切的答案,可是對我們的生活又非常重要,難免讓我們憂慮。一般的憂慮雖然會造成我們的困擾,但是不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大多數人面對這種憂慮,偶爾會感覺煩躁,當他投入工作或生活時,就會忘掉那些問題。而嚴重的憂慮會讓人無法自拔,引起心理和生理問題。
  • 「乾貨」情緒管理:如何將不良情緒減到最少?
    我搖了搖頭說:「你的這個病還真不是因為做家務累的,而是因為你長期情緒不好導致的。」黃女士特別驚訝,她著急地問:「我情緒不好跟我得病有關係?」我點了點頭說:「當然有關係,你的情緒一直都不太好,而且你不懂得如何去釋放,不良情緒長期積壓在你的體內,使你氣滯血瘀,最終導致患病。」
  • 人類該如何與新冠病毒「共存」?-虎嗅網
    民族情緒與意識形態交織,導致對話與討論失去基礎。不過,經濟學給了我們一個理性的視角,探討大疫之下國家治理的邏輯以及如何與病毒風險共存。01. 還有哪些「看不見的」死亡?3月初,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不儘快復工,這個死亡的人數將遠遠高於冠狀病毒。
  • 論壓力與情緒管理
    日常的生活中,產生壓力、改變情緒的原因多種多樣:所愛之人離世、被解僱、離婚、重病等等,這些壓力和情緒又會對我們自身和生活產生影響,使人低迷或者使人具有攻擊性。為了獲得一個和諧開心的生活,我們可以怎麼做呢?在《自我的重建》這本書裡或許可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