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對於成年女性,或者說三四十歲的女性來說,憂慮真的是常態,這種情緒極大的影響了女性生活的品質。
憂慮這種情緒並非是女人專享,但是女人比起男人總歸多感性一些,這是生理構造上不同導致的。學生時代應該是大多數人最無憂無慮的時代,當你真正踏入社會開始,各種各樣的憂慮就會撲面而來。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這麼多事來讓你那麼憂慮嗎?其實不是,很多時候憂慮都是自己製造而來的。
不可否認,現在的信息流通實在是太快了,所以各種奇奇怪怪的事總是能夠通過網絡來讓人很快知曉。而且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那些不好的事情總是比好事更加容易讓人記得,今天在網絡上看見誰家有人又生絕症了,誰家的小孩幾歲就已經過著無比艱苦的生活,哪個女人被家暴或者老公出軌了。
這各種各樣的「悲劇」總是在衝擊著這些成年女性的心理,而且或許是因為到了三四十歲比較成熟的緣故,對於這種事反而更加上心。因為大多數人都已經成家了,所以自然而然的會開始擔心自己的家裡要是突然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自己的老公、孩子要是也像視頻裡一樣得了絕症怎麼辦。亦或者是自己得了視頻中的絕症,自己有辦法解決嗎,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自己該怎麼辦?
除了這些通過網路等外在條件接收到的信號,還有很多本身家庭就已經出現的情況會給女人帶來憂慮。很多家庭都是男生管掙錢,女人管家裡,雖然男人掙錢確實很累。但是他累就累在一門心思賺錢就行了,但是管家裡的女人不一樣,家裡各種各樣的瑣事處理出來真的很麻煩,想必各位女性也多有體會。
遇到個明事理的公婆還好,要是遇到個不明事理的,那真是上邊煩老人,下邊煩小孩,還要擔心自己的老婆疲於工作會不會累壞身體。你們只是看到她工作方面好像比男人輕鬆了許多,但是內心當中所要操勞的事實在是太多了。這些比外部因素所造成的憂慮更加持久,因為是她每一天實實在在都在經歷的。特別是孩子這一塊,真的只有養了孩子才會明白。
我們來到人間不是為了受罪,何不丟掉憂愁,心曠神怡。誰若自尋煩惱,煩惱就會使他垂頭喪氣。〔黎〕艾布?馬迪:《生活的哲學》
既然對於女人來說造成這種憂慮的情況這麼多,究竟如何儘量減少這種情況來提升生活中的好心情呢?首先要學會看淡那些憂慮的外部刺激,少點杞人憂天的時候。對於焦慮剛開始的時候及時注意到自己的情緒,及時地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嘗試通過獨處來解決憂慮,這只會平添孤獨的感覺,並不利於不良情緒的排解。
適當的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分散自己的記憶力,這對於大多數壞情緒都有著一定的解決能力。當然了,也可以適當地將自己憂慮的事情寫下來,有憂慮的時間不如切實地想一些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甚至你還能夠從一些超凡的力量來解決這種情緒,心理學家曾指出「有著信仰的人可以通過祈禱改變任何情緒,尤其是憂慮」。
與其將自己的時間都花在無邊無際的憂慮之中,不如去做一些自己想做或者更有意義的事,女人要學會心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