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採風:跟著龔琳娜老師一起歌唱大自然

2020-12-20 平行天下

從綠社向洱海眺望,隔水一方,就是鬱鬱蔥蔥的蒼山。在山腳下,有個茶園。我在茶園的老房子裡遇到了正在趁著天晴晾茶的固古和海船一家人。參天直立的大樹挺拔俊逸,順坡而上的茶林連綿無盡。固古留著胳腮鬍子,古銅色的臉上帶著幾分剛毅,汗水順著他的額頭沁了出來。他把我帶進一個平坦寬闊的院子裡,地上擺滿了鋪著新鮮的滇紅茶尖的圓形簸籮,竹篾編成的金黃色簸籮、清晨採擷的翠綠嫩芽、陽光透過樹梢灑下的斑駁,交織在一起,隨著山風起舞。

今年氣候乾旱,滇紅茶長勢不如往年,越發顯得每一片葉芽之珍貴。固古進進出出忙活著,不時地抬頭望著天,看著雲的翻卷,隨後又低頭忙著手中的活計,唯恐負了大好春光。妻子海船帶著一雙嬌美可愛的女兒,姐姐甜甜,妹妹石一,在茶園大樹下,擺下了長桌短凳,招呼著正陸陸續續到來的練習唱歌的朋友們。香騰騰的滇紅沏好了,品一口,綿潤回甘。

龔琳娜取出《二十四節氣歌》,在悠揚的樂曲中,帶著大家唱了起來。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首歌是特為宋·柳永 《蝶戀花》(又作《鳳棲梧》)譜曲而成的。春天,萬物勃興,是男女相思的季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佇立高樓,春風勾起著對遠方情人的情愫。

含有古韻曲調的歌聲在林間迴蕩著,音符像一隻只精靈,輕盈地停落在碧綠的茶尖上,在晌午的暖陽中,發出熠熠的光芒。愛唱歌的大人們雙眸透亮,愛唱歌的孩子們皓齒丹唇。練歌之餘,大伙兒圍坐著品茶,聽龔琳娜老師輕言細語地講著二十四節氣中每一首對應的詩詞歌曲;感悟著人生與自然的靈通之徑。和他們在一起,我覺得眼睛清亮,內心乾淨。龔琳娜、 德平、梅珍、大師兄夫婦、固古、海船、王老師一家人,還有很多的朋友,他們是愛唱歌的人,也是寧靜高遠、心靈恬淡的人。

唱累了,聊嗨了,開飯了。海船的媽媽用大鐵鍋給我們白族人待客的美食。香噴噴的飯菜,更令人感悟生活的美好。

午餐後,當我們與主人告別,三三兩兩地離開茶園時,回首望去,林濤裡風聲疊翠,樹葉婆娑。我忽然想起那句在《論語·先進》篇中的話:「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在高遠的天空裡,白雲低回,幾隻雲燕翱翔蒼天。人生輾轉,飛鳥無歸。但無論身在何處,都應持鴻鵠之志;所歷之處,雁過留聲。像蘇東坡和柳永那樣,做一個放達之人,性情中人。(作者:建中博士)

後記:大理蔣公讀了這篇隨筆後,發來了他的感想:看完隨筆,想起道家早晚功課裡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的一些內容:「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龔琳娜老師的節氣歌用音樂詮釋和感悟大自然之道,離開大都市來到大理生活的人們,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過著自己熱愛的清靜生活,看似偶然的這些必然,也許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相關焦點

  • 嚮往田園生活,龔琳娜從大自然中尋找音樂靈感
    上周江蘇衛視《蒙面唱將猜猜猜》中,龔琳娜「山中來客」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造型一出現就讓人眼前一亮。但當演唱完《南海姑娘》和《短歌行》兩首歌之後,那極具辨識度的嗓音就再也無法掩藏了。因為,她是唱著《忐忑》、《金箍棒》等眾多經典曲目的龔琳娜。
  • 龔琳娜和鄰居組成「合唱團」,走到哪兒,就把音樂帶到哪兒
    採風是每一位中國聲樂歌唱者吸收民間養分的重要途徑,但對歌唱家龔琳娜來說,採風還有另一重含義:這也是向民間回饋的機會。多年來,龔琳娜走到哪兒、教到哪兒,一邊向民間學習,一邊把自己多年總結的歌唱方法教給當地人,尤其是孩子和中小學老師,讓他們真正愛上音樂。  「傳承傳承,有傳也要有承,小孩子和中小學音樂老師是最重要的一環。
  • 龔琳娜:把二十四節氣唱給你聽
    11月22日是小雪,龔琳娜最新演唱的古詩詞《天下誰人不識君》將於當日上線。昨天,她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說:「搬到大理是為了遠離各種應酬活動,潛心創作,以積累更多的作品。二十四節氣古詩詞歌曲就是一個成果。」 「前些年很忙,卻發現留下來的作品很少」 北青報:為什麼要搬家到大理? 龔琳娜:最重要的是想專心做藝術。
  • 龔琳娜:我是一隻自由的小鳥
    老鑼請她到家中即興演唱,瘋瘋癲癲三個小時,最後把陝北民歌《三十里舖》編出了新的詞:「我們倆在一起,不分離,手拉手,相親相愛,在一起。」在老鑼邀請下,龔琳娜去了德國。 老鑼的歌在意料之外到來,同樣到來的是足夠的自由。老鑼告訴她,想唱什麼,隨你。被導演指揮了幾乎整個歌唱生涯的龔琳娜第一次擁有了呈現自我的機會。
  • 唱神曲《忐忑》的龔琳娜,嫁大九歲德籍丈夫很幸福,兒子很像她
    龔琳娜活躍在當代世界音樂舞臺,被譽為「靈魂歌者」和「真正的歌唱家」。年輕時候的龔琳娜顏值可一點都不輸給當今小花旦,只能說歲月流逝,從事了民謠歌劇工作,不注重身材保養吧!隨著龔琳娜的走紅,她的私生活也開始被人關注。她的老公是德國人,1966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是一位作曲家,音樂製作人。
  • 跟著龔琳娜學唱歌(完),高清低價
    低價課程分享我有好課,跟著龔琳娜學唱歌(完),清晰完整,學習請加客服微信:43490686
  • 龔琳娜:小滿知謙遜,是中國人對美學的獨特理解
    環球網文化頻道邀請歌唱藝術家龔琳娜,聽她把小滿節氣唱成歌——在詩詞的吟唱中還原古人氣節與悲歡,留住中國音樂獨特的「氣」「神」「韻」。在古人的觀念裡,水滿則溢、月滿則虧,龔琳娜感受到小滿節氣裡透露出的謙遜,正像中國人的一貫品格,「將淡淡芳香的梅蘭竹菊化作追求——人們欣賞品德兼修的謙謙君子,而不是張牙舞爪地炫耀。」
  • 尼瑪樂隊:我們堅持用大自然的聲音歌唱
    快樂無國界,在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歌唱「尼瑪」在藏語裡面是太陽的意思,所以有人說,他們是向著太陽虔行的歌者。在高原地區,人們經常在放牧或上路時歌唱。當他們遇見遠處的熟人,便通過高聲呼叫的方式來打招呼。人們相信,高原民歌中寬廣高亢的歌聲便是起源於此。主唱完瑪三智一直在路上,他曾深入雲南、青海、西藏、四川等多地採風……去了許多美麗而神秘的地方,接觸過多種原生態風格的音樂,並從他眾多外國友人那裡,汲取各國音樂元素。
  • 《丟丟銅》網絡爆紅 龔琳娜再推"神曲"
    東方網2月12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一首網絡神曲《忐忑》,讓旅德民歌手龔琳娜一夜成名,日前,她再發「神威」的作品《丟丟銅》又在網絡爆紅,不少人說通篇只能聽懂「丟丟」二字,可謂神曲中的神曲。鮮為人知的是,這首神曲原是臺灣宜蘭民謠,此前鄧麗君曾翻唱過,只是極富喜感的龔式風格無一能敵。對此,正在德國度假的龔琳娜透露:「這首歌比《忐忑》難唱多了!」
  • 跟著沂水作家去採風...
    跟著沂水作家去採風... 5月23日上午,為響應省、市文聯關於「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5.23志願服務活動的指示精神,沂水縣文聯、沂水縣作家協會,組織部分作家到黃山鋪鎮開展「到人民中間去」文藝宣講採風活動
  • 龔琳娜直播教你怎麼唱高音,唱歌其實很簡單!
    龔琳娜老師開視頻直播課啦!
  • 耕種、釀造、歌唱……一個日本人在大理七年把生活過成了詩
    他還常常和朋友一起即興演出,也在酒吧做DJ。北同是六做音樂的朋友,以前是程式設計師,他從巴黎一路搭乘順風車,穿越西亞到達中國,在大理遇到了喜歡的女孩。還有酒井先生,他來自福島,孤身一人,是一位父輩一樣的人物,更像是從是枝裕和電影裡走出的人。
  • 龔琳娜翻唱臺灣民謠《丟丟銅》再度網絡爆紅(圖)
    龔琳娜一首網絡神曲《忐忑》,讓龔琳娜一夜成名,日前,她再發「神威」唱的臺灣民謠《丟丟銅》又在網絡暴紅,網友聽後感嘆其難度已超越《忐忑》,只有「丟丟」兩個字聽得懂,可謂神曲中的神曲龔琳娜唱的《丟丟銅》,鄧麗君也曾翻唱過,只是極富喜感的龔式風格無一能敵。只見她演唱時眼神左顧右盼、甩頭挺胸並用力插腰,極富感染力。與《忐忑》不同的是,《丟丟銅》總算有了歌詞,不過,由閩南語唱來,讓大部分網友聽完,還是沒明白到底唱了什麼。有網友戲言,只聽懂「丟丟」兩字,倒是不少段落後面有人聲模仿敲鑼時「叮」、「鐺」的聲音,給這首歌增添了幽默元素。
  • 線上線下教中小學教師吟唱古詩詞 龔琳娜開啟人才培養項目
    10月9日在保利WEDO,這31位中小學教師登臺演唱了15首作品——這是龔琳娜舉辦「吟唱古典詩詞,留住中國聲樂」音樂專項人才培養項目的中期匯報演出。作為北京市文化基金支持的項目,龔琳娜這一培養音樂教育人才的活動從今年初疫情期間獻上報名和教學開始,就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 民歌新時代 龔琳娜譚晶褚海辰新民歌女歌手盤點
    舉報 2010年龔琳娜和
  • 我跟著高山原野一起濃綠我跟著夏蟬俊鳥一起歌唱
    遠在百裡千裡之外的人們趕來赴一場青春的盛宴我感覺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向你貼近就像見到久別重逢的戀人驚呼、雀躍、擁抱、親吻、深情對視兩頰燃燒著緋紅的花朵夏日元素驕陽,熱情噴薄而來我褪下一層層偽裝沸騰的鮮血仿佛要衝出胸膛我跟著高山原野一起濃綠
  • 龔琳娜:《忐忑》其實沒有那麼神!
    一開始唱時挺嚴肅  讓無數人頭疼的歌詞,在龔琳娜眼中是很自然的,丈夫老鑼在為龔琳娜譜寫了《忐忑》時,就用拼音  標註出「嗯、哦、唉、喲……」等起承轉合。「他創作時會想好這句嘴是要開,還是要閉,還是要有節奏感,所以襯詞一開始就固定下來非即興。」
  • 龔琳娜推出二十四節氣歌《秋分》《霜降》
    龔琳娜又推出了《霜降》想不到,立即引起了許多粉絲的關注。是什麼原因讓龔琳娜和外國老公做這樣一組中國傳統文化的24首節氣歌呢?11月6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電話釆訪了龔琳娜。龔琳娜獨家回應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她說:「 其實,先生老鑼和我鍾情於中國古詩詞歌曲已經十多年了。演唱24首節氣歌,支持者是我的先生老鑼。他雖然是外國人,卻非常熱愛中國傳統文化。
  • 「親近大自然走進石門關」文化活動在大理舉行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近日,主題為「親近大自然,走進石門關」文化活動在大理蒼山石門關旅遊度假區舉行。一群陝西書畫家在當地進行了文化交流,並與雲南書畫家共同創作「走進石門關翰墨讚美景」的書畫長卷。石門關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