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西遊記》,很多人就會想起明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好了,這梗都涼透了,不玩了。作為經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自然不缺乏再創作的優秀作品,尤其是動畫方面,更是有著源源不斷的作品,今天木樂帶各位回顧一下那些我心目中經典的《西遊記》動畫。
1999年版《西遊記》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壓不住你,蹦出個孫行者……」
這句歌詞是否引起你的回憶?1999版西遊記動畫,非常還原原著,人物風格也寫實,很多90後朋友的西遊記啟蒙就源於此,另一個當然是來自於83版真人《西遊記》,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章老師領銜主演的電視劇。以至於老師布置閱讀原著的作業,大家都去看動畫片或電視劇了。
99版西遊記動畫的導演是方潤南,名字你可能會陌生,但是說到《沒頭腦和不高興》這部經典,很多人都看過,正是方導大學的畢業設計。不過3年後,另一部日本的西遊記,偷偷走進了一些小觀眾的視線。
《猴王五九》
這部2002年的西遊記動畫,名叫《猴王五九》(別稱阿波特戰記),明確地引用了西遊記當中的設定。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都是機器人,具有極強的戰鬥力。很多人小時候是在電視上看過這部動畫,中央一套的動畫城就放過,然而打鬥場面過於暴力,以及後面的一些少兒不宜的鏡頭,導致猴王五九沒能繼續播下去,說到底,這還是一部少年向作品,子供略顯牽強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光是主題曲就已經抓住了還在上小學的我,多年後,直到在Boa的歌單隨機播放,前奏一響,瞬間就回到了多年前的那個傍晚。
遵循原著固然是好事,改編創新並發揚光大,才是後世作品對先人的傳承,過了8年,我國才有一部名揚西方的《西遊記》。
2010《西遊記》
這部特指2010版動畫西遊記,有的較大的觀眾對這部就比較陌生了。在這版西遊記裡面,唐僧師徒的形象搞笑切且Q版。相比經典的99版西遊記。這一步更輕鬆,有趣的畫風更是點睛之筆,孫悟空的筋頭雲變成了金狗雲,可愛的狗狗形象,再加上諧音,深受許多觀眾喜愛。孫悟空親切的稱牛魔王為「大牛哥」,活脫脫的是一部《西天取經的日常生活》
這部西遊記最大的優點就是這些幽默和創新,別小看他,他可在日韓以及歐美颳起了一股「新西遊」風,好評如潮!有多厲害呢?
沒錯,你肯定要問了,這麼牛逼的西遊記我怎麼基本上沒看過啊?沒看過,很正常。
最大的優點卻也成了最大的缺點,在國內卻因為「篡改原著」而飽受詬病,被各種「西遊記保護者」所批評!所以僅僅播放了一季,就再也沒了下文。這原因不禁讓人陷入思考,我們從不缺乏優秀的創新,卻缺少賞識「創新」的眼睛。要知道,隔壁島國曾經就有一部讀者「自己的孫悟空」,還是漫畫之神留下來的。
《我的孫悟空》
《我的孫悟空》,來自於阿童木之父手塚治虫版本的西遊記,漫畫連載於上世紀50年代,2003年播出了動畫版;我個人對於漫畫的印象更加深刻,那時候訂閱《科幻畫報》,每期都有一話《我的孫悟空》,獨特的劇情和畫風吸引了我,這部西遊記真正牛的地方不在於他本身,而是劇情靈感的來源——中國動畫電影《鐵扇公主》,那麼這部1941年的《鐵扇公主》的導演是誰?
是以萬古蟾和萬籟鳴代表萬氏兄弟四人,代表作《鐵扇公主》、《大鬧畫室》以及那部榮獲盛譽的《大鬧天宮》。
老實說,當我知道這一串的消息之後是震撼的,隨即補了這部電影,順便複習了《大鬧天宮》,驚嘆之餘,卻覺得好笑,最近幾年的西遊動畫熱,還是《大聖歸來》,而前輩們在那個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卻有著超越時代的作品,這是一種怎樣的探索與熱愛呢?
也有人會問《龍珠》怎麼不在上述動畫中,我個人覺得《龍珠》已經高度脫離西遊記了,自成體系,所以放在此處略顯唐突。
恰好華為最近公布了一部純手機拍攝的影片《悟空》。我想看過這部短片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泛起兒時對於《西遊記》和孫悟空的回憶……有兩句原著中的臺詞,被用來給短片宣傳,我這裡結尾也想用這兩句——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