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西遊記》改編翻拍的電視劇可謂轟動全國,家喻戶曉,無論男女老少,基本都看過多遍。86版《西遊記》無疑是最為經典的,為無數國人津津樂道,成為好幾代人的經典回憶。
事實上,電視劇《西遊記》能取得如此的成功,離不開導演編劇等創作團隊對原著小說的改編。暫且不論大量改編是否完全正確,但毫無疑問,帶來的結果是空前積極的。
看過原著小說的應該都知道,電視劇與它差別很大,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原著小說情節和人物形象遠比電視劇展現的要豐富複雜的多,想要完全展現可謂難以實現。
同時電視劇最成功的一點就是,展現了符合我們當代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沒有了原著中的戲謔,粗俗,諷刺,成為了老少鹹宜的一部劇。
01.人物形象的美化
悟空原著中身高不滿四尺,長相醜陋,像個癆病鬼,滿嘴刻薄,見人就損。八戒獠牙沖天,兇神惡煞,強佔民女,調侃師傅。沙和尚則是個巨人,吃人無數,為人也不憨厚。由此看出電視劇對他們形象進行了比較大的改編。
劇中唐僧一心向佛,善良忠厚,不畏艱險,跋山涉水,對徒兒們也是循循善誘,然而在原著中唐僧也是一個喋喋不休,懦弱猥瑣,心地沒有那麼神聖,且意志不堅定的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原著中的妖魔鬼怪都是恐怖兇煞至極,各個妖洞骷髏遍地簡直人間地獄,獅駝嶺三妖高大兇惡無比,這在電視劇中是沒有表現出來的,也是無法表現出來的。
02. 故事情節的添改
電視劇中為突顯孫悟空的形象,大鬧天宮好不痛快,一路殺進凌霄寶殿,而在原著裡面,他壓根沒有打到玉帝面前,沒有在天宮掀起多大的風浪,更不至於讓玉帝去向如來佛求救。
電視劇中為表現師徒二人的真摯情感,悟空打死一隻老虎後,唐僧晚上為他縫製了一條虎皮裙,而原著中孫悟空的虎皮裙卻不是唐僧手作,是他自己縫製,少了一些溫暖。
電視劇中唐僧面對女兒國國王一臉的春心萌動,顯然是動了情,但奈何愛情碰到了理想與事業。可是在原著裡唐僧女兒國王從來都沒有動情,而且女兒國王是個很豪爽奔放的女子,不是電視裡溫柔嫵媚小女人樣子。
03.宗旨的美化修飾
電視劇宗旨就是要塑造師徒四人不懼艱險不畏苦難終成大業的拼搏精神和英雄形象,鼓舞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以陽光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於是美化唐僧,弱化天庭,去掉了那些師徒間的勾心鬥角互相奚落顯得非常必要。
原著中的有些內容,不適合當時的社會和民眾,那時的電視媒體,是要面對廣大懵懂的群眾,小說中的黑暗情節造成消極的影響。改編是必然的,而且是恰當、出色的,完美呈現了民眾心中所渴望的一眾經典的藝術形象。
楊潔導演為《西遊記》為人物形象和師徒間關係蒙上了一層美好的濾鏡,也注入了很多美好溫暖的情感,讓無數人從小就愛上了它,愛上了那個美好、正義的世界。
關於《西遊記》原著小說,毫無疑問它的深度和寬度遠遠超過其改編的電視劇,其主旨有宗教謗佛說、修心養身說、諷刺揭露說、懲惡揚善說、反映現實反封建說等說法,但這從側面更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小說的文化造詣也是極高的,加上它極其豐富的內容情節和思考諷刺,完全值得成年人一讀,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風採。點擊上方連結即可下單購買,有興趣的可以去讀一讀,絕對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