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胡笑紅 實習記者 周麟
家樂福與康師傅的矛盾再度激化。昨天中午,康師傅發布聲明直接表示,家樂福屢次違反誠信原則,要求提高銷售返點幅度,此次斷貨與產品調價毫無關係。康師傅有關負責人表示,家樂福收取的高達20多項名目繁多的費用,遠超另一零售巨頭沃爾瑪,公司在家樂福體系一直虧損。對此,家樂福則稱,雙方應該積極協商解決。而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商務部正在規範制定零供合同範本,一旦出臺,零售商亂收費問題將得到有效遏制。
斷貨為家樂福單方面行為
康師傅
「公司相信此次爭議與產品調價毫無關係,而是緣於雙方因商業往來的交易條件產生歧異所致。」康師傅昨天的聲明明確表示,此次爭議起因於通路端片面暫停採購該公司部分產品,並非他們主動斷貨。
康師傅還稱:「由於通路端屢次違反誠信原則,不合理強勢要求提高銷售返還幅度;再加上受限於成本壓力,我司無法以原條件繼續供應袋面產品,通路商遂暫停採購我司產品,並消極對應我司提出之協商邀請。」
康師傅表示:「我司秉持積極開放的態度持續敞開協商大門,期待通過共同努力,在平等互惠的條件下儘快消弭歧異,因循政府推動公平交易的立場,為建立和諧社會盡心力。」
在家樂福體系一直虧損
「提價並不是此次事件的導火索,其實在10月底發布提價公告之前,家樂福就已經開始對康師傅斷貨」,一知情人士昨天向記者透露,年末正是供應商與零售商洽談來年合作計劃的關鍵時刻,康師傅不願意接受家樂福提出的來年提高的返點幅度,隨後又趕上提價這一敏感事件,於是家樂福通過媒體「喊話」,就演變成之前報導中說的「家樂福拒絕提價,康師傅斷貨反擊」。
對於這一說法,康師傅有關負責人昨天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未予評論,但他明確告訴記者:「康師傅所有產品在家樂福體系一直虧損。重要的原因就是家樂福收取的堆頭費、新品費、諮詢費、倉庫處理費、庫存周轉費等不下20項,而公司在沃爾瑪交的費用僅有倉庫處理費和年返率兩項。」
「因為在家樂福銷售產品具有廣告性質的作用,所以儘管虧損一直還在合作」,該負責人表示,但如果雙方買賣不成情意應還在,而不是在公眾面前把自己表現為「穩定物價」的正義之士的代表。
希望積極找到解決方案
家樂福
記者自昨天中午開始一直與家樂福中國區有關負責人聯繫,直到昨天下午6點左右,該負責人給記者發來簡訊稱其一直在開會中,公司對此事的回覆是:「家樂福不希望與供應商進行口舌之爭,雙方應該以積極的姿態展開建設性的談判,為儘快找到一個解決方案而共同努力。」
延展
規範零供關係 合同正在制定
「零供矛盾問題早就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就在本月初,我們剛剛參加了商務部在北京召開的一個內部會議,會議內容就是討論『如何規範供貨商和零售商合同範本制定』的問題。」一位業內人士昨天向記者透露,與會的主要是零售商和供應商。
「該合同範本早在一年前就開始起草制定,範本中,已沒有堆頭費、條碼費、合同費等一說。」該人士向記者透露,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能約束亂收費問題,與會者還建議,如果有違反規定的,將有所處罰,包括不批准開設新店等。這一規範最快或將於明年上半年正式出臺。
康師傅產品難覓
賣場
記者昨天走訪家樂福國展店、健翔橋店等幾家門店,無一例外的是,康師傅方便麵系列已在貨架上消失了,不僅是發布公告提價的袋裝面系列,就連康師傅桶裝面產品也不見了蹤影。而兩天前,記者在走訪時,康師傅雖然貨量不大,但是仍然還能佔據一定貨架位置,仍然處於出售的狀態。
記者詢問是康師傅的產品熱銷還是家樂福單方面撤櫃行為?今後還賣康師傅產品嗎?銷售人員則言辭閃爍,最後以「我怎麼知道」一句話推託。但記者發現,前幾天還擺放著康師傅方便麵的貨架上已經被其他品牌的產品滿滿佔據。
背景
家樂福全球市場拓展不順
「家樂福每年年終與供應商談判第二年要收取的費用都比上年有所提高」,一位多年的食品供貨商告訴記者,同為外資零售巨頭,沃爾瑪也收取相關費用保證利潤,但他們要求返點非常科學,更多是強調產品質量,而家樂福從供應商處收取的各種費用是沃爾瑪的2倍甚至3倍多。
「中國本土超市其實也日趨規範,像物美、超市發等都成立了供貨商觀察員制度,來協調零供矛盾。」中國商業聯合會零供調節平臺副主任姚文華這樣表示。
「家樂福在全球市場收費模式與中國市場類似」,一位奶粉供貨商告訴記者,這或許是造成家樂福在國外市場節節敗退的原因之一。
確實,在全球市場的拓展方面,家樂福並不如意。就在上個月,其以12億美元出售泰國資產;而在2006年,家樂福退出韓國市場;2009年,僅在俄羅斯市場打拼了幾個月便匆匆撤出;2010年3月,家樂福全線退出日本。在中國地區,家樂福也於7月份退出了西安市場。就在去年,沃爾瑪的門店超過了家樂福,連續多年蟬聯中國零售行業「門店數冠軍」的家樂福名號不再。同在2009年,大潤發內地市場第一季度的營業額超過家樂福,家樂福的銷售額冠軍桂冠也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