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價格戰打贏了家樂福和沃爾瑪,如今卻連連虧損,只能賣殼求生!

2020-12-20 大金牛財經

我想應該很多人都關注了前不久家樂福中國賣身蘇寧的事情吧!很多人都在感嘆稱,家樂福雖然是國際連鎖的零售巨頭企業,但是進入中國以後,卻始終水土不服,只能落的賣身的下場。但是,真的是家樂福中國水土不服嗎?近幾年來,國內外零售巨頭相繼倒下,很多國產企業也沒能撐過這一關,就連人人樂也走上了賣身的道路。

就在今年的7月23日晚間,人人了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了其原控股股東深圳市浩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通知,稱其已經與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以及表決權委託協議。也就是說,人人樂被賣身給了曲江文化。在此次股權轉讓協議生效之後,曲江文化將擁有人人樂42.86%的表決權,並且正式成為人人樂的控股股東和實控人,而創始人何金明將失去對人人樂的控制權。

小編猶記得三年前何金明當眾豪言稱: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人人樂都不可能被賣掉。然而人人樂終究還是沒能撐過這一關。當初何金明創立人人樂的時候,應該怎麼也沒想到會走到今天的地步吧!對於何金明,小編要簡單的介紹一下:何金明是江西人,在創業之前曾是長沙鐵分局的一名幹部,可以說生活還算是比較優越的,工作也是相當不錯,是個幸福美滿的小康家庭,原本他和妻子可以就這樣對過自己簡單而幸福的一生。

然而,機會總是會不期而遇的降臨。1992年的時候,何金明被調職深圳,成為深圳金屬交易所的總經理,當時何金明已經40歲的高齡了。一次偶然的機會,何金明前去歐洲培訓,意外的發現了零售行業的發展前景,覺得是一個大好的幾乎。於是不顧家人的反對,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鐵飯碗和已經得到的榮譽,在不惑之年下海創業,成為了一個一無所有的創業者。

不過,好在何金明非常具備經商的天賦,終於在1996年的時候,正式開啟了第一家人人樂超市。人人樂開業之後,生意異常火爆,銷量持續上升,日均銷售額高達了6萬元。在1996年的時候,日銷售6萬元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事情了,當然人人樂也成為了當地最大的零售企業。

然而開心的時間並沒過多久,人人樂就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國際零售巨頭家樂福入駐,並且家樂福的開設地點距離人人樂僅3公裡不到。自從家樂福開業之後,人人樂的銷售業績開始逐日的下降,很快就被家樂福反超。何金明知道,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說到底還是自己的經驗不夠豐富,所以他開啟了蹲點學習模式。

何金明開始每天去家樂福蹲點,學習家樂福的貨品擺放以及經營方式,還有促銷方式和頻率,據了解何金明在家樂福整整蹲點了47天,竟留下了400多頁的學習筆記,可見何金明是真的非常用心在學習。之後,何金明開始改變自己的營銷策略,和家樂福打起了價格戰。家樂福每天變換一次促銷方式,而何金明就每天變兩次甚至三次,讓家樂福摸不著頭腦。

人人樂和家樂福之間的戰爭整整持續了一年半的時間,人人樂的銷量日益攀升,和開業之時相比竟增長了十倍之多,而家樂福卻敗下陣來,銷售銳減過半,人人樂的價格戰算是正式成功了。原本以為家樂福敗下陣來,可以稍微鬆了一口氣,卻沒曾想沃爾瑪有進入了中國市場來分一杯羹。無奈之下何金明再次啟動價格戰來爭搶市場。

雖說人人了沒有徹底的打敗家樂福和沃爾瑪,但是卻也正面對陣了許久,最終也只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共生,但這對於國內的零售企業來說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了。2004年人人樂正式進入了國企500強企業之一,2010年成功突破百億銷售額,並且成功登陸A股上市,被稱為是民營超市第一股。何金明也因為人人樂上市而身家倍增,成為了江西首富。

然而上市之後的人人樂並沒有能夠延續它之前的輝煌,2012年人人樂首次出現虧損,之後在2014年和2015年更是連續虧損兩年而被戴帽ST。不得已之下,人人樂只能靠出售物業來扭虧為盈,但終究是杯水車薪,之後的兩年人人樂依舊連續虧損,站在了退市的邊緣。在這樣的情況下,人人樂也只能選擇賣身,才能避免被退市吧!

對於此,小編其實想說的並非是人人樂的賣身,而是國內的零售企業未來。從整個過程來看,人人樂之所以會走到今日,是因為長期靠價格戰取勝導致了無利可圖,最終虧損。但是如果不打價格戰,人人樂可能在家樂福進駐的時候,就已經被淘汰了。不管怎麼做,似乎都無法逃過這一劫,那到底零售行業要如何維持自己的地位呢?中國零售行業的前景到底會是怎樣的呢?你們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曾打敗家樂福和沃爾瑪的零售黑馬,如今卻連虧5年被「賤賣」!
    前有綠能寶創始人彭小峰被捕,後又有中弘創始人王永紅負債700億成老賴,如今又一位曾經的江西首富倒下了。4年時間,虧損了17億資金,還曾兩度披星戴帽,市值更是直接縮水了80%,如今依靠賣殼求生,他就是人人樂的創始人何金明。說起何金明這個人,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陌生,但是如果說起人人樂,我想大家應該都聽說過。
  • 曾「逼停」家樂福沃爾瑪!今卻虧損17億「割肉求生」,慘敗告終!
    1995年,家樂福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次年沃爾瑪也進入了中國市場。那時,中國很少有大型超市。因此,何金明決定辭職。憑藉個人的人脈和銀行的信任,何金明於1996年成功獲得100多萬元貸款,並成功在深圳南山區創辦了第一家人人樂超市。開業之初,人人樂的客流非常火爆,日銷售額高達6萬元。
  • 他曾是江西首富,大戰家樂福沃爾瑪,今虧數十億賣資產度日
    當時正值人人樂準備擴建,何金明做起十天促銷並全線降價,沃爾瑪隨後也搞起大幅度促銷。沒想到,東西賣得差不多的人人樂突然關門裝修,打了個沃爾瑪猝不及防,損失慘重。不僅如此,何金明把近四個月的工期壓到一個月,並嚴密封鎖開業時間,此時的沃爾瑪則毫不知情,並將商品價格一抬再抬,搞得民生怨道。
  • 曾贏過家樂福沃爾瑪,今卻5年虧損17億,又一民營超市倒下
    而僅在第三季度,人人樂超市虧損預計達到1.5億元左右,比去年相比虧損7040.07萬元。然而,曾經何金明也表示,人人樂現在不會賣,將來也不會賣。但是經過多年的虧損之後,人人樂最終還是被「賣掉」。後來,公司相關部門報導稱,人人樂已經和曲江文化產業投資公司籤訂了股份轉讓合同。這也意味著,何金明不僅被「打臉」,而且自己也被時代給淘汰。
  • 陳經:家樂福敗走中國,只能怪自己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經】 6月23日,蘇寧宣布子公司蘇寧國際48億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蘇寧和家樂福兩個母公司董事會都通過了審批(2003年華為75億美元賣給摩託羅拉,就是被摩託羅拉新任董事長小加爾文否掉了),公司層面已經沒有問題。還需要中國政府反壟斷審批通過,問題也不大。
  • 曾以一敵二,打敗家樂福和沃爾瑪,如今卻巨虧20億,黯然離場!
    自從電商出現之後,實體經濟就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實體零售企業都在這一年倒下了。那些大型外資零售集團,也紛紛敗走中國,就連曾經力戰家樂福和沃爾瑪的人人樂,也沒能撐過去,淪落到賣身求存的地步。對於人人樂,可能深圳地區的人更加熟悉一些,因為人人樂的起源,就在深圳。
  • 民營超市巨頭倒下,曾大戰沃爾瑪家樂福,5年虧損17億被「賣身」
    如今,事與願違,人人樂最終還是因為虧損太多被「賣身」了。1995年,國外超市巨頭家樂福和沃爾瑪相繼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任職深圳金屬交易所公司總經理的何金明發現一個問題,為何國內沒有做大型連鎖超市的呢?經過市場調查後,何金明從中嗅到了商機,他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於是決定辭去高薪工作,自己出來創業。
  • 財務數據分析:家樂福和沃爾瑪對比
    1) 持有物業:家樂福更加「輕資產」  有評論認為,家樂福的擴張更多是採取租賃模式,未來業績將會受制於租金的上漲。沃爾瑪和家樂福都未在財務報表中披露其所持有物業的細節,我們只能從其資產負債表中窺探大致狀況。
  • 家樂福敗走中國,只能怪自己-虎嗅網
    這基本代表家樂福承認,「靠自己」在中國搞不下去了,不如讓蘇寧來管;留20%可能是覺得中國市場潛力很大,蘇寧要是搞大發了,家樂福作為小股東也有些利益。總體上來說,家樂福這個動作應該算是「敗走中國」。實際上家樂福中國2017年虧損10.99億人民幣,2018年虧損5.78億。至2018年底,家樂福中國資產價值115億,負債卻高達138億,帳面淨資產是負值。
  • 家樂福賣身48億,沃爾瑪頻繁關店
    就在不斷的零售業面臨著虧損、倒閉的危機時,已經開始有不少外資企業「逃離」中國市場了,在前有沃爾瑪關閉門店,後有家樂福「賣身」活命之後,中國的各大零售業也紛紛開始蠢蠢欲動。就連德國最大的零售巨頭麥德龍都被傳聞在競購自己的中國區業務了。
  • 最難的時候,力壓家樂福跟沃爾瑪!卻在安逸的時候,敗給了自己!
    所謂江山易打不易守,對企業也是如此,打下江山非常簡單,但是要想守住自己的地位,那就不一定了,前僕後繼的年輕創始人在不斷的衝擊自己的地位,其中很多企業可以在這種壓力之中逐漸做大當然也有更多的企業誰在這種壓力之下逐漸的消亡,而何金明就是這樣的一位企業家。他絕對是中國最讓其羨慕的一個企業家了。
  • 又一老牌超市「倒閉」:曾擠走家樂福沃爾瑪,狠虧17億後「賣身」
    這個曾被沃爾瑪視為競爭對手,還逼得家樂福關店的本土零售企業,現在已經走進發展的死胡同了。 2010年,人人樂成功上市,總營收突破100億元,但人人樂在上市這9年裡,有5年都處於虧損中,如今處於退市邊緣的人人樂,似乎已經有易主的打算。
  • 家樂福沃爾瑪不能賣煙了?
    但今天記者在省城的家樂福、沃爾瑪等外資超市看到,一些超市仍在銷售各種菸草。對此,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零售企業表示,他們還未接到有關撤櫃通知。  3月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新《菸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正式實施。
  • 對標沃爾瑪:家樂福的財務分析
    對於家樂福和沃爾瑪的運營模式的差別,業界從不同角度存在著多種觀察,然而其中很多觀察難以得到數據方面的佐證,因此我們藉助於兩家公司的財務報表——包括沃爾瑪2010財年年報(截至2010年1月31日)、家樂福2009年財報(截至2009年12月31日)
  • 家樂福財務數據分析:與沃爾瑪對比
    1) 持有物業:家樂福更加「輕資產」  有評論認為,家樂福的擴張更多是採取租賃模式,未來業績將會受制於租金的上漲。沃爾瑪和家樂福都未在財務報表中披露其所持有物業的細節,我們只能從其資產負債表中窺探大致狀況。
  • 康師傅在家樂福連續虧損
    本報記者 胡笑紅 實習記者 周麟家樂福與康師傅的矛盾再度激化。昨天中午,康師傅發布聲明直接表示,家樂福屢次違反誠信原則,要求提高銷售返點幅度,此次斷貨與產品調價毫無關係。康師傅有關負責人表示,家樂福收取的高達20多項名目繁多的費用,遠超另一零售巨頭沃爾瑪,公司在家樂福體系一直虧損。對此,家樂福則稱,雙方應該積極協商解決。
  • 印度為什麼沒有沃爾瑪和家樂福?
    本土零售商們從低線城市起步,透過沃爾瑪家樂福打開的窗,給自己開了一扇門。那麼,中國零售企業的逆襲和印度有什麼關係呢?在中國西南方向,盤踞著一個超級人口大國——印度。在2019年公布的數據中,印度人口13.24億,和中國旗鼓相當。
  • 中國超市38年簡史:如何在沃爾瑪、家樂福的壓迫下成長?
    (製圖:甲方研究社 數據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蘇寧成為家樂福中國的大股東,背後其實折射出的是大型外資商超在中國的變化,從20多年前開始布局到逐步撤出,到只剩下沃爾瑪、家樂福,再到如今交出了控制權。這是全國首家蔬菜超市,主要經營自選蔬菜、副食品等,但開業不久就暴露出許多問題,當時的自選商場照搬國外營銷模式,對蔬菜、副食品等進行包裝銷售,這樣一來就失去了價格優勢,況且那時的人們還不太習慣去超市買菜,僅靠銷售蔬菜難以為繼。不到一年的時間,超市虧損額就高達23萬元。早期自選商場遭遇水土不服在所難免,但這種全新的購物方式已經悄然走進了中國人的生活。
  • 家樂福和沃爾瑪將迎來「高鑫零售」的挑戰
    家樂福和沃爾瑪將迎來其中國最強悍對手的新挑戰:臺灣大潤發(需求面積:20000-22000平方米)和法國歐尚(需求面積:8000-15000平方米)集團合資的「高鑫零售高鑫零售去年184個門店在中國實現營收562億元,領先沃爾瑪(328個門店,487億)和家樂福(182個門店,420億)。  成功原因:  1.賣場分布側重東部,尤其是上海;  2.價格最低,可選擇商品數量最多。
  • 又一國產超市巨頭倒下:曾打敗家樂福沃爾瑪,今5年虧17億終退場
    「人人樂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賣」,這是人人樂創始人何金明4年前所說的話。然而,在經歷了多年虧損之後,人人樂最終被「賣掉」。當何金明發現國內綜合超市商機時,家樂福和沃爾瑪分別於1995年和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然而,當時國內市場上幾乎沒有大型超市,何金明決定辭職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