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勾起童年的回憶

2020-12-20 沐水沉煙

蕭紅的《呼蘭河傳》,寫盡了一座封閉式小城的日常哀樂,或許過去的日子都是大同小異的,愚昧著、封建殘毒桎梏著人的精神。當然也有美好的回憶情節,也讓我想起來了自己的童年,外婆家的童年,那伊甸園一樣的花園,開滿向日葵的小路直通外婆居住的庭院,還有好多彼岸花以及記不上名字的花兒,開在牆角、開在花園、開在童年...

後門外是一片片菜園,有比我高一倍多的玉米地,有好多金殼郎,扇動它們的翅膀,我們表兄妹幾個躲在裡面不停的追逐,捉到它們插在泡沫上,讓它們不停的煽動翅膀,用來涼爽一下悶熱的夏。還有許多蜻蜓,飛得不高,總誘惑我們不停的想要捉到它們,拿著大掃帚捕來捕去,捕壞了莊稼,捕來了歡笑,童年就過去了,夏天就過去了,外婆外公家的童年,就是這樣的留存了下來。

不想吃飯時,外婆總是在我的米湯裡撒一把白糖,結果總是糖沒了,米湯還在。還對著一桌飯菜打噴嚏,這個毛病還是外公幫我揍好的,心中很是感激,不知怎麼就長了記性,直到現在看到小孩子對著飯菜打噴嚏還本能的產生著強烈的反感。那時的外公可能剛剛退休,經常是在家的,具體也不清楚情況,只記得他經常晚上拿著手電筒帶我們到小河邊去插青蛙。可能是插青蛙,印象不深了,也不知道插它做什麼,也可能是插魚。小時的我,一直懷疑他不可能插得到,因為我總是那麼困難捉到它們,而外公像個英雄,總是會有收穫。帶給我一點點的崇拜,一直很奇怪他怎會有這樣的超能力。

小舅還帶著我在蘆葦蕩裡摸過鳥蛋,每次都被我不經意的握碎了,可是還是喜歡拿在手裡。如今他們都不在了,而又不覺得他們是真的消失了。這些曾經的印象,已經越來越淡,自己像是丟了什麼。活得過程,真的是丟掉了許多。媽媽也時常講起她的小時候,聽著就覺得精彩,可惜她是不會寫字的,老有所樂,是她目前的狀態。她在自己的孫子面前,創造嶄新的童年。屬於我們那一代的故事,在日漸緊張的生活中,來不及追憶了,或許會忘記,或許真的刻在了生命裡,誰知道呢,僅以數筆記過我淺薄的所思所憶吧。

相關焦點

  • 《呼蘭河傳》與《城南舊事》:為什麼說「人窮則反本」?
    蕭紅在《呼蘭河傳》的後記中寫道:「我所寫的並沒有什麼優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裡了」《呼蘭河傳》前兩章,描寫了呼蘭河人們平凡且庸俗的生活和風俗人情。《呼蘭河傳》與《城南舊事》,歷來都被認為是兒童視角敘事的典範。作為回憶性小說,回憶,是小說敘事的出發點和得以進行的動力。作為成年作者回溯往事的童年回憶體的小說,即使採用了兒童視角進行敘事,我們仍可以發現整個文本一直存在一個或隱或現的成年視角的聲音。
  • 《呼蘭河傳》:白描與對比的獨特穿插,構造了呼蘭河的絕美神話
    前言: 《呼蘭河傳》是蕭紅生前完成的一篇長篇小說,該書於1940年12月12日完稿,此時的蕭紅已經身患肺結核,拖著病重的身體完成了著作。《呼蘭河傳》一經發表連載完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蕭紅便因病離世。
  • 《呼蘭河傳》|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帶著她那種孤獨和矜持去看呼蘭河傳,才能從童年回憶之外略微滲透她最後的告解。跟著蕭紅慢慢走進呼蘭河,小城的生活充滿了聲響和色彩,但又是刻板單調的。縱然有著像繁花似錦,濃墨重彩之筆,卻總是掩蓋不知寂寞的蕭索。後花園是那樣的美麗,家中的院子但是卻荒涼至極。
  • 大宅怪語錄 | 呼蘭河摸魚傳
    今兒回來就跟大伙兒聊聊自己寫《呼蘭河傳》讀後感的故事。這時候大伙兒可能就會問,咋就寫起讀後感來了,還整個《呼蘭河傳》。這麼僵硬的操作,難道說,大宅把自己學校的作業拿來當推文了???咱就把故事線拉回到課堂上,咱們老師他在布置這個讀後感作業的時候,也是一臉無奈的。這是真的,他說要不是學校要求,這門課連考試都不會考。
  • 【閱讀分享】《呼蘭河傳》
    這兩天,讀完了一本很早以前購買的書——《呼蘭河傳》。
  • 【教學反思】《呼蘭河傳》整書閱讀
    二、 散文化的敘事情調蕭紅在對整片文章的感情基調把握上十分恰當,旅居他鄉、久病纏綿的蕭紅在《呼蘭河傳》中,用詩一般的語言敘盡了對故土和童年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懷念之情。在這裡,蕭紅遵循著她一貫的創作特點,打破常規,不追求故事情節的曲折蜿蜒,也不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突出,其敘述語言與傳統小說的敘述語言完全不同,充滿了散文化的特點。
  • 讀《呼蘭河傳》,看蕭紅一生為何如此悲涼?
    《呼蘭河傳》作者蕭紅,原名張迺瑩,1911年出生,1942年去世,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在魯迅支持下發表小說《生死場》出名,其一生短暫孤苦。《呼蘭河傳》是她生前最後一部作品,寫於香港。《呼蘭河傳》全書共7章。第一章寫家鄉呼蘭河,1920年代的呼蘭小城,嚴冬封鎖大地,滿地都是裂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十字街,從十字街首飾店、李永春藥店、東二條街的火磨,到龍王廟裡的小學,一幅眾生相浮現筆端。
  • 小學高年級《呼蘭河傳》《青銅葵花》閱讀測試題
    《呼蘭河傳》閱讀測試題答案 一、填空題。(40 分) 1、《呼蘭河傳》這部小說的作者是(蕭紅)。  20、《呼蘭河傳》中,祖父用黃泥裹起來燒了給我吃的第一隻是掉在井裡的(小豬),第二隻是掉在井裡的鴨子。 二、選擇題。  1、《呼蘭河傳》是蕭紅在(B)寫的。 A、呼蘭河 B、香港 C、臺灣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 《呼蘭河傳》裡蕭紅筆下那些震撼人心的景物描寫,太動人了
    我最先接觸蕭紅的文字,就是這本《呼蘭河傳》。《呼蘭河傳》雖然定義的是小說,但寫法與別的小說卻很不相同,一般的小說都會有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貫穿全書,但《呼蘭河傳》沒有。它用詩一樣的語言,散文一樣的結構,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去描寫她家鄉的風土人情和人物的生活場景。
  • 網友:勾起童年回憶
    網友:勾起童年回憶!歌手陳紅,是我的哈爾濱老鄉,當年一首《常回家看看》讓她火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歌曲深入人心的同時,也讓人記住了這個長著一對小眼睛,不漂亮卻永遠都笑眯眯唱歌的陳紅。其實陳紅唱過很多歌,但始終讓人記住的還是《常回家看看》,還有她之後的唱的《感恩的心》,現在大家也不陌生,傳唱度很高。
  • 互動對打球 勾起你童年的回憶【和創互動】
    在哪個網絡還不發達的年代,這些遊戲豐富了我們的童年生活,回憶起童年生活,仿佛還能聽到那時的歡聲笑語。 和創互動研發互動對打球,勾起你童年回憶 玩法介紹: 分兩隊中間為界限,雙方將球扔進對方的屏幕內得分,兩分鐘內獲得最多的得分隊伍獲勝。 您還可以創造出自己的競賽模式!
  • 勾起童年回憶!上學時曾經用過的東西
    勾起童年回憶!卓克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新聞頻道10月26日 我一直認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十年才是我心中北京的樣子,這也許是因為我的童年就橫擔於此
  • 哪些經典歌曲會勾起你的回憶?
    熟悉的旋律響起,馬上就能帶你回到童年的那些時光。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一起回顧一下我心中的動漫燃曲Top 5。Top 5—《天馬座幻想》是日本動畫片《聖鬥士星矢》的主題曲。音樂前奏一響,帶你回憶起童年最美好的時光。Top 4—《直到世界終結》是日本搖滾樂隊WANDS的一支單曲,也是日本朝日電視臺動畫《灌籃高手》第二期(25-49集)的片尾曲。
  • 臺灣最長「幸福溜滑梯」重開放 勾起人們童年回憶
    已有半世紀歷史的彰化縣員林百果山水泥溜滑梯5日重新起用,小朋友開心地爬上階梯,一個個從高處滑下,快樂笑聲讓老一輩人勾起童年回憶。  員林市百果山曾是彰化縣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溜滑梯有3條滑道,全長共70公尺,號稱全臺最長的水泥溜滑梯,其中一條坡度達45度,玩起來刺激感十足。
  • 影子前面有陽光——讀《呼蘭河傳》
    ——題記蕭紅是一個怎麼樣的女作家,我一直很想知道,偶然在圖書館裡尋得她的一本作品《呼蘭河傳》。更因為一直有一個北方情結,想要到北方的大草原上,在清風徐徐的夏夜裡看仿佛觸手可及的星辰,所以知道呼蘭河是北方小城的一條河,就抱著可以了解北方地理環境借了回來。嚴冬,是《呼蘭河傳》裡閃亮出場的季節。
  • 格林童話,還是國產動畫,那些能勾起你童年回憶的小說
    天目推書,書中精品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帶來兩本能勾起大家童年回憶的小說,一本是巫師自格林童話中走向巔峰,一本是修道者自動畫(絕對老動畫)中超脫。好了,下面咱正式開始。這裡有《哪吒鬧海》,有《葫蘆娃》,有《大鬧天宮》,每一個經典都能勾起你美好的童年回憶。內容節選:【發現神獸九色鹿,觸發任務。主線任務:阻止古國國王、王后獵殺九色鹿。支線任務:幫助幼年九色鹿成長。】【任務完成,會有一定的獎勵,完成所有主線任務,可回歸現實世界,並進行輪盤抽獎。任務完成度越高,獎品越好。
  • 橫版捲軸《Super Panda Adventures》勾起童年FC遊戲的回憶
    現在老舊的紅白機或許已經無法開啟,當玩膩了3A大作後想要懷舊一波的時候,《Super Panda Adventures》能成功勾起你內心深處的回憶。
  • 《中國達人秀》楊冪遇空竹表演勾起童年回憶
    空竹表演引楊冪回憶童年,蔡國慶秒變「空竹高手」除了頗具視覺衝擊的達藝,本期節目再度迎來一位空竹選手,他精湛的技藝配合帶感的身體動作,呈現了另一種味道的空竹演出。不過,在嚴格的金星看來,他的表演依然有著不小的進步空間。「如果用更合適的音樂,和你的活兒配合緊密會更好」。而楊冪則被空竹表演勾起了不少童年回憶。
  • 《呼蘭河傳》:『泥坑』空間認識中的題眼所展示的抽象批判精神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回憶性長篇小說,被香港「亞洲文壇」評為 20 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九位。讀蕭紅的小說時,你會發現她喜歡以抒情筆調抒寫著自我主觀感受;採用散文化的小說結構;重文化風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寫,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浪費筆墨;故事情節斷斷續續,然而意味深長。
  • 琴曲—《童年的回憶》
    這首《童年的回憶》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愛的紀念》,同名字就能感受到作者弄弄的情感。 樂曲解析: 樂曲分三段體結構:A段的旋律由分解和弦構成,上行與下行交替,不斷流動,顯得明朗活潑,勾起了人們對童年時光快樂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