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打盡故宮角樓、白塔寺、帝王廟 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皇城之旅

2020-12-19 研學旅行圈

據說

每座城市都有個專坑外地人的「一條街」

在上海它叫城隍廟

在西安它叫回民街

在武漢它叫戶部巷

在南京它叫夫子廟

在廈門它叫鼓浪嶼

在成都它叫寬窄巷子

…………

那北京呢?

不用說,當然是南鑼鼓巷!

三裡屯、王府井商業氣息泛濫

那要體驗地道老北京文化

除了全是坑的南鑼鼓巷還能去哪兒呢?

當然是這條連老北京人都容易忽視的「阜成門內大街及其延長線」了:魯迅博物館-白塔寺-歷代皇帝廟-妙應寺白塔-廣濟寺-北海公園-景山公園。

這條旅遊路線幾乎囊括了「老北京文化」的所有元素——胡同、白塔、北海、帝王廟、魯迅故居、故宮角樓、景山公園……你想看的老北京,這裡全都有。

最重要的是,這條老北京「皇城」之旅沒有門票!不要錢!不要錢!不要錢!(重要的事說三遍)

先說明一點,如果你的目標是「兩三天內故宮長城頤和園十三陵必須去一遍」,那就不用看底下的了。這條是比較閒適的路線,適合常住北京的外地人,或者想要深入感受「老北京文化」的人。如果你想找一天閒逛、喜歡清靜不擠景點、但這一趟又得看到不少老北京故事,那這趟線最合適不過了。

附「皇城」之旅超全旅行攻略:

01

魯迅博物館

首先,從地鐵二號線阜成門站下車,B口出。上阜成門內大街,往東走。手機地圖上搜「北京魯迅博物館」,去這兒。

因為那句著名的「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說的就是這兒。這是魯迅在北京的舊居,是個典型老北京小院,平時遊客稀少,特別安靜。小院裡有魯迅手植的白丁香,春天落花時一地小可愛。

後院還有一叢魯迅手植的黃刺玫,兩三人高,非常壯觀,建議大家4月中旬花開時去看,整個視野都被黃色的花填滿。

02

白塔寺

逛完出來往東走兩步就到了妙應寺白塔,俗稱白塔寺。進去看。裡面有個巨大的藏式白塔,比北海的白塔悠久多了,是元大都時期八思巴的弟子阿尼哥建造的。寺坐落在一片胡同區裡,這片胡同要著實逛逛,是真正的北京老胡同,很多北京胡同的經典照片都是在這裡拍的。

這片裡還有白塔寺胡同美術館等比較小資的建築,有興趣可以去。現在白塔寺好像在修繕,進不去,不過沒事,在外面看也一樣。可以在附近找個小餐館或者咖啡廳,在二樓可以俯瞰白塔寺及周邊胡同。有個「蓮COFFEE&T"有觀景位置,我看有人在那拍得照片很好。胡同美術館二樓好像也行。

03

歷代帝王廟、廣濟寺

再往前走,是歷代帝王廟。是明清皇帝祭祀歷代帝王的地方。從三皇五帝到後世皇帝都有。裡面的建築體量非常大,畢竟是北京三大皇家廟宇之一(其他兩個是太廟和孔廟),有點小故宮的感覺。

如此壯麗的皇家廟宇,卻遊客極少。經常只有你一個遊客。票價20元。但是注意,這裡現在修繕不能進,2020年6月才會開放。

再往前走就是廣濟寺,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不要門票。

旁邊還有個萬松老人塔,元代的,也是北京胡同的標誌之一。現在是正陽書局,裡面有些書看。

04

西什庫教堂、北平圖書館舊址

阜成門內大街到頭了繼續往前走(建議從這開始騎共享單車,能省不少力氣和時間),來到西什庫教堂。這個教堂很好看,也非常著名。當年義和團圍攻它兩個月,竟然無法攻入,其中的故事非常多,義和團號稱洋人使用了法術、「陰門陣」,其實是拳民外強中乾,令人嗟嘆。

然後走西安門大街,到北平圖書館舊址。這裡現在是國家圖書館古籍部,好像不能隨便進,反正我一次沒進去過。可外觀,是很美的民國建築,華表、石獅子是圓明園遺物。

05

金鰲玉蝀橋

阜成門內大街過了繼續往前走,然後就上金鰲玉蝀橋了(百度地圖標註的是文津街),就是這裡:

這在古代是一座巨大的石拱橋,後來改成了馬路,在橋上,往左能看見北海的白塔,往右能看見中南海。這裡絕對是你離中南海最近的地方了,橋上有武警,最好不要朝中南海一側拍照,他們會勸阻你。在這座橋上,你也能不進入北海而看到北海最標誌性的景色:瓊島+白塔。

橋的盡頭,是北海團城,建國後為了修路,曾要拆團城,多虧周總理下令:團城的一磚、一瓦、一樹、一石都不能動!團城才保住了。現在道路繞著團城轉了半圈。

06

故宮角樓、景山公園

再往前,就是北京的地標:故宮角樓。不用花錢進故宮,就可拍到如此經典的照片

再往前就到了景山公園,買票進去,爬到山頂的萬春亭,就能看到這個經典景象:俯瞰故宮

這裡必須要說,景山的遊客是比較多的,但以極便宜的門票(2元)就能俯瞰北京中軸線,是很值得的。公園裡有北京市民抖空竹、唱歌,本地生活氣息還算可以,不是那種北京人絕對不來的地方。

然後下山,去山後的壽皇殿,這裡是景山剛開放不久的區域,

然後從景山北門出去。這時就有兩條路讓你選了,要麼向右拐,穿過一片胡同,來到智珠寺。這裡被外國人改造過,現在常有一些小的展覽、文藝活動。是文藝界比較有名的一個據點。

07

真正老北京胡同

出來後,繼續穿胡同,不用在乎走的是哪條胡同,見著往北的胡同就走就是了,最後走到地鐵南鑼鼓巷站,坐地鐵或打車回家。

另一條線,是出了景山北門左轉,到什剎海小學,再走「北海北夾道」,手機地圖上都能搜到。這個夾道特別有趣,一邊是北海的皇家宮牆,一邊是平民大雜院,你走在中間,感受很奇妙。很少有胡同是這種風格的。而且保證沒人,很適合拍那種貼著牆的人像照。

走完夾道後,走恭儉胡同,最後來到荷花市場。有力氣可以再逛前海後海,但估計你已經累了,那就在路邊打車,或者走到北海北地鐵站坐地鐵回家。

這趟線全程不走回頭路,就是一條道走到底,你不用全程走下來,走到哪累了,可以就在哪停止。

這條線反著走也行,可以先打車到景山,俯瞰故宮後出來,走金鰲玉蝀橋,最後看魯迅故居,去阜成門站坐地鐵。

老舍先生曾在《駱駝祥子》裡說過這一路的景色:「這兒什麼都有,有御河、有故宮的角樓、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鰲玉蝀橋、有團城、有紅牆、有圖書館、有大號的石獅子,多美,多漂亮。」確實如此。北京古城的風光,這一路會看得你舒舒服服。各位不妨一試。

END

想知道更多有趣好玩的

相關焦點

  • 繞故宮跑一圈,手機美圖攢了幾個G
    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關注,許多人會繞著故宮外一圈的街道慢跑,沿路經過紅牆金瓦、宮門、廟宇、老胡同,可以感受到濃鬱的北京風情。 為此,旅行家環繞故宮跑完一整圈,根據實際體驗,從運動體驗、黃金取景地、周邊美食等方面,總結了以下『跑步遊故宮』的攻略。 從故宮東北角出發,順時針繞行一圈,全程約4.2公裡。
  • 《我愛拼模型》中國北京故宮角樓怎麼拼 故宮角樓拼圖圖解
    導 讀 在我愛拼模型手遊中中國北京故宮角樓小夥伴們應該如何拼接呢?
  • 《清晨的故宮角樓》金槍手-協助拍攝
    清晨的故宮角樓【第1幅圖】此作品由杭州攝影愛好者詹先生在著名的廣安地區拍攝清晨的故宮角樓【第2幅圖】此作品由寧波攝影愛好者浦先生在著名的廊坊地區拍攝清晨的故宮角樓【第3幅圖】此作品由秦皇島攝影愛好者顧先生在著名的佛山地區拍攝
  • 一則關於紫禁城角樓的傳說
    紫禁城的四個城角各有一座角樓,分別建築在故宮的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位,結構精巧、造型優美。古時,護衛皇城的侍衛在角樓內瞭望外面的世界。相傳明成祖朱棣獲取大明政權,想定都北京,派臣子去北京建築皇城,並且特別強調,在建好的皇城四個城角需各建一座造型美麗的角樓,必須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臣子領旨而去,到了北京,召集城內所有的工匠,宣讀了皇上的旨意,強調了皇上建築角樓的要求,最後限工匠們在指定時期內完工,否則就要掉腦袋。
  • 故宮又開淘寶店,這次是角樓咖啡的「抖音同款」不倒杯
    故宮又雙叒叒開淘寶店了! 去年11月才開業的故宮角樓咖啡館,在通過線下銷售文創產品試水後,在近日把一系列文創產品搬到了網上。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為宮廷隨行杯和隨手杯,玩出了故宮混搭星巴克的味道。
  • 暢玩皇城,4小時深度探秘六百年故宮,遊玩體驗大興機場
    都說人這一生一定要來一次北京哪怕是凌晨三點起床就為了看升旗相信也是值得的在歷史的長河中,老北京城是一個充滿著傳奇色彩的神秘帝都滴~~打卡網紅機場一提起北京,大家立馬想起的就是故宮但是現在,就讓你一拋「古典」先落地感受超現代化的北京!!
  • 皇城根腳下,能俯瞰故宮全貌的酒店什麼樣?
    萬豪集團旗下的酒店,大多都帶有濃厚的商務氣息,既然品牌名都叫「文藝復興」了,自然就要走清新的文藝路線。世界上各家萬麗酒店都帶有自己獨特的氣質,也都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當地文化,他們的員工都叫做「萬麗導航員Renaissance Navigator」,顧名思義,酒店員工可以幫助客人更好地感受當地特色,發現不一樣的城市風貌。
  • 北京市故宮燈光秀火爆網絡 角樓的火鍋也會跟著火嗎
    「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點亮故宮古建築群。《千裡江山圖卷》投影於琉璃頂上,宛如人在畫中遊,故宮博物館再次成為焦點,故宮角樓餐廳隨之進入大眾視野。故宮角樓餐廳於今年大年初一正式開業,產品以火鍋為主,從開業至今店內一直處於排隊狀態。
  • 故宮角樓拍日出4萬元相機落水 單反進水了還能用嗎
    故宮角樓拍日出4萬相機落水怎麼回事?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喜歡蹲點在故宮拍攝美景,近日一位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不小心把相機掉落水中,價值4萬!隨著故宮角樓拍日出4萬元相機落水事件被廣泛關注,很多網友調侃,最貴日出。
  • 列印案例|連故宮角樓都能造,來看看3D印表機的無所不能
    隨著《上新了·故宮》《我在故宮修文物》等一批電視節目的播出,讓故宮的古建築、文物珍品在大家心中圈粉無數。加拿大華人3D列印創客「夏寧江」先生,是一名古建築愛好者,對中國古建築頗有研究,也用3D印表機列印過很多作品,比如《南禪寺》(點擊連結查看作品)。
  • 以珍貴木料複製16座老北京城門樓 她用10年圓夢
    中國紫檀博物館供圖「內九外七皇城四」,形容的就是老北京城的規制,指的是內城九門,外城七門以及皇城四門。其涵蓋的高超技藝、蘊含的歷史與文明,令無數領略過它英姿的人驚嘆。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歲月流逝中,老北京城的記憶在人們的視線中漸漸遠去,而凝結了中國傳統建築技藝之美的古城門亦漸成了一種鄉愁,成了老一輩人心中割捨不去的夢。陳麗華亦如是。
  • 經典北京:老外愛登景山看故宮,北京人卻最愛角樓夕陽
    在景山公園的望春亭上俯瞰北京中軸線,俯瞰故宮建築群是中外遊客遊覽北京最愛的一處拍照點。站在景山向東看,京城最高建築中國尊鶴立雞群,另外還可以看到國貿三期,中央電視臺等標誌建築。向北望是鐘鼓樓和遠處的奧林匹克公園日落時分景山望春亭平臺上遊客雲集,欣賞北京中軸線上的絕美景色。
  • 鮮為人知的明中都,竟是一座「爛尾」的皇城
    朱元璋在老家建皇城正如一座城的興起讓人驚豔,一座城的荒廢讓人感慨,朱元璋定都南京,而其兒子朱棣把都城遷到北京,一南一北,兩座城都留下了宏偉的古建築。不少人以為明朝只有南京和北京兩個國都,實際上明朝還有一個陪都,那就是位於安徽鳳陽的中都。只不過時移事易,中都逐漸沒落,並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 北京故宮詳細又全面的旅遊攻略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由永樂帝朱棣下令建造,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
  • 北京傳統的四條老街,比故宮還悠久,在這領略老北京的傳統
    北京作為我們國家的首都,一直以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宏大,而眾所周知北京自古就有,因此在這座城市有著濃厚的歷史,今天給大家講的就是北京的老街。這座城市有著非常豐富的皇家文化,古樸奢華的故宮,氣勢恢宏的北京八達嶺長城,濃鬱的老北京風情,都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欣賞,但是除了皇城根下的文化,北京的民俗文化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你想領略北京生活的煙火氣息,就一定要去北京的老街看看。
  • 看了AI上色視頻,再來看看原版彩色照片中的老北京
    最近,一段10分鐘的AI上色老北京視頻(解讀AI修復視頻中的老北京)火爆朋友圈。利用AI技術修復視頻並上色的北京小夥兒「大谷Spitzer」介紹,原始視頻使用的是來自加拿大資料庫、標註為1920年至1929年拍攝的資料影片。而據研究老照片的專家韓立恆分析,這段視頻應攝於1908年至1910年間,與「地球檔案」的拍攝時間基本吻合。
  • 故宮角樓上空現七彩祥雲 七彩祥雲是什麼徵兆?寓意是什麼
    很多人對於七彩祥雲的印象都停留在影視劇裡,尤其很多看過《大話西遊》的人都對七彩祥雲的定義就是蓋世英雄乘坐的雲彩。那麼,到底這七彩祥雲的寓意是什麼意思呢?今日,北京故宮角樓上空現七彩祥雲,色彩豐富美不勝收,炫麗奪目斑斕生光。
  • 皇城根下住的都是達官貴人,真正的平民百姓住在老北京的這裡……
    有人總愛說自己是在「皇城根下長大」,這種說法可不是謙虛,巴巴都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為什麼這麼說呢?老北京城是可以用「內九外七皇城四」概括。不同的城門把老北京分為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四個從內而外的圈層。
  • 白塔寺再生計劃:老城的「共生與永續」
    從上述商圈裡的高樓眺望,應該可以看到這片社區中很有老北京氣息的鱗次櫛比的房頂,而這裡更為可貴的則是因為鄰裡間因要分享共同的、極為有限的生活空間而天然形成的緊密的人情關聯。澎湃新聞持續幾年追蹤觀察白塔寺社區的改變,在每年十月舉辦的「白塔寺再生計劃」的系列活動中,我們都可以跟著主辦方進入到那些為了疏散區域的人口密度而騰退的院子中,看到設計師們將原本破敗的小院修葺一新,藝術展或者短暫的小市集將在這些新的院子裡舉辦,而之後這些胡同裡的院子也將可能有更多的用途。澎湃新聞在之前的稿件《白塔寺街區更新:如何在胡同裡體面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