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明中都,竟是一座「爛尾」的皇城

2020-12-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朱元璋在老家建皇城

正如一座城的興起讓人驚豔,一座城的荒廢讓人感慨,朱元璋定都南京,而其兒子朱棣把都城遷到北京,一南一北,兩座城都留下了宏偉的古建築。不少人以為明朝只有南京和北京兩個國都,實際上明朝還有一個陪都,那就是位於安徽鳳陽的中都。只不過時移事易,中都逐漸沒落,並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明中都殘存的城牆和護城河 攝影:蓮蓮

1368年明朝建立,同年明軍北伐,佔領元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經過對比南京、關中、洛陽、開封的利弊,明太祖認為南京離中原太遠,難於控制;中原又民生凋敝,物力和人力均依靠江南。於是在洪武二年九月下詔,選擇在濠州(今鳳陽)西二十裡山南陂上建中都,史載「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

明中都的營建工程由李善長主持。李善長少時愛讀書有智謀,後投靠朱元璋,跟隨徵戰,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明朝建立後,李善長任左相一職。洪武三年,中都動土啟造,開始營建皇城。

明中都佔地總面積為382.3公頃,其宮城比北京故宮大12萬平方米。明中都的建設按照《考工記》設計,具有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等布局特點,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全城。朱元璋下詔在鳳陽營建中都時,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數以萬計,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

走進明中都皇城午門,臺基上龍鳳、麒麟、祥雲等造型的浮雕千姿百態、十分精美,皇城牆體及建築構件的磚雕刻工精細,形象生動。中都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雲霽街為副軸線貫通東西。中軸線長十三裡,由正南洪武門前鳳陽橋起,穿洪武門進入中都城,經洪武街、大明門、承天門入禁垣,再經外金水橋(外五龍橋)、午門入皇城,進奉天門至奉天殿。奉天殿是中軸線中心。再往北,經玄武門出皇城,經禁苑,越鳳凰山頂至北安門。副軸線雲霽街東起鼓樓,西至鐘樓,長六裡,東為城隍廟、金水橋、國子監、鼓樓;西為功臣廟、金水橋、歷代帝王廟、鐘樓,東西對稱。

▲明中都遺址發現的龍紋瓦當 攝影:蓮蓮

洪武三年(1370年)在午門前建中央官署,設中書省大都督府和御史臺。洪武四年(1371年)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諸壇和太廟。圜丘、方丘南北對稱;日、月二壇東西對稱。鼓樓、鐘樓建於宮城東西兩側,正對南左甲第和前右甲第二門,北通後右甲第及北左甲第二門,高大雄偉。至洪武六年,皇城及禁垣的城牆和基礎基本建成,中都外城也已築成。裡外有三圈城牆,最外圍一圈叫中都城牆,中間一圈城牆叫禁垣,最裡面的就是皇城宮牆。

最大的爛尾不是樓,而是城

洪武八年,由於中都營建工程浩大,因勞作辛苦,工匠發起鬥爭,朱元璋下令將工匠殺得僅存千餘人。明太祖在當年四月以「勞費」為由放棄了建都鳳陽的計劃。《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的罷建原因是:「初,上欲如周、漢之制營建兩京,至是以勞費罷之。」當然,所謂的「勞費」只是藉口,鳳陽的地理位置不宜建都恐怕才是罷建的真實背景。

雖然朱元璋下令不再新建中都的其他建築,已開建而未完成的工程還在繼續修建。此後,從洪武八年十月改建中都城附屬建築和修建皇陵,洪武二十六年修築中都外城城門,至三十年中都營建工作完工。

▲明中都午門遺址 攝影:蓮蓮

明太祖停建中都後,中都未用作京師,被定為明朝陪都,皇子宗室經常在鳳陽曆練、練兵,居住在中都城內。後由於朱棣遷都北京,北京距鳳陽遙遠,便不再像洪武年間那樣常有皇子到中都生活居住,宮殿逐漸荒廢,皇城以外區域仍駐紮大量軍隊和官署衙門守衛和管理中都城。

雖然明中都曾經很輝煌,可惜的是,隨著其地位的下降,建築年久失修,加之歷次戰火中遭受劫難,如今的明中都已經難覓往日盛顏。如今,宮闕萬間都成了土,雕梁畫棟早已湮滅在歷史的煙塵裡。若不是南邊殘存皇城午門臺基、南宮牆西段、和西華門一帶還殘存著幾截斷壁殘垣,根本就看不出這方城址曾經就是規模龐大的明中都故城。不過,明中都並未進行過大規模的改建,遺址清晰可辨,殘留的基石上浮雕異常精美,皇城外的護城河有六七十米寬。如今,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故宮享譽世界,而明中都故城卻變成了一枚殘損破碎的棋子,遺落在歷史的荒草藤蔓裡,被世人遺忘。

▲明中都建築鳳紋構件 攝影:蓮蓮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其他早已面目全非的古城一樣,文物部門對明中都也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以還原這座失落的皇城的原貌。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攝影:蓮蓮

一朝三都命運各異

六百多年的風,憑弔著南京故宮曾經輝煌過的宮殿,僅留下的幾個石柱礎,像那位帝王圓睜的眼睛,默默注視著後人的來去匆匆,似乎在等待著知己來解鎖這皇宮靜默的密碼。

一段御道出自午門,足足有一百來米長,在故宮中軸線上躺了幾百年,至今淡褐色的石板朱顏未改,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遺址東門外一對不大的石獅子,背部線條簡潔優美,擺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的功過是非歷史早有定論。南京故宮不遠處是他的陵寢,當年為何會選定這裡作為最後的歸宿呢?如果去掉這道城牆,皇宮和皇陵如此緊挨著,作為六朝古都,在漫長的歷史中,那麼多帝王,除孫權外,再沒有哪個帝王把陵寢安於此地,而孫權下葬這裡,東吳一樣被魏所滅,若說做伴,不如說這玄妙的組合或許更多的是朱元璋自己本身的思慮。

明史中記載,當初朱元璋在聽從大臣建議、修建了宏偉壯觀的明城牆後,曾率王公大臣們從紫禁城登上城牆視察。沒想到,在一片讚譽聲中,四皇子朱棣卻說:「城牆建在紫金山下,紫禁城緊挨著城牆,如果有敵人攻佔了紫金山,紫禁城就……」太子朱標早殤,朱元璋不得已又立了孫子朱允炆做接班人,可他心裡清楚,自己那些從槍林彈雨中殺出來、各霸一方的兒子們,對這位讀書出身的文弱的孫兒未必會服,於是,把皇陵和皇宮建在一起,整個紫金山就成為皇陵禁地。這樣,不僅有利於對紫禁城的防衛,同時,老皇帝躺在身邊,看在老子以往的威嚴上,哪個兒子還敢對新皇帝不敬?朱元璋用心良苦啊!

可惜,燕王朱棣硬從侄子屁股底下搶走了龍椅。搶了皇位的朱棣,面對躺在一旁的老子,也許心有畏懼吧?究竟是思念「龍興之地」,還是不願面對父親?總之,朱棣在奪得皇位後,立刻開始在北京營建皇城,並在永樂十八年正式遷都北京。改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改北平順天府為京師,但在南京仍設六部等中央機構,稱南京某部,以南京為留都。

南京皇宮和中都鳳陽皇宮一樣,註定了雷同的命運。朱棣遷都北京後,兩南一北,三座都城所見的是不同的天空,經歷的是不同的風雨。明末農民起義,張獻忠率部下在鳳陽明中都宮殿群裡放了第一把火,清軍入關後改南京明皇宮為滿城,康熙年間將部分建築拆去建造普陀山九龍殿,太平天國時期又拆去建造天王宮(天王府)……

斜陽從城門外照進來,給古舊的城門洞裡灑上斑駁迷離的光影。600年的時光,明朝的三座都城卻有不同的命運。

相關焦點

  • 江口沉銀序曲:消失的明皇城與回瀾塔
    兩個早已從成都地圖上消失的地名——明皇城和回瀾塔,帶我們走進歷史謎案。明皇城 城頭變幻大王旗明皇城,舊址在今日的天府廣場、四川科技館和後子門一帶。所謂「皇城」其實是蜀王府,朱元璋為其十一子朱椿準備的王宮。它始建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歷時八年方成。
  • 中國唯一一座被稱為皇城的民間大宅,它牛在何處?
    茫茫太行山的山凹處,有一座空前絕後、氣勢恢宏、古色古香的明清時期的古城堡建築,而這座古城,正是山西赫赫有名的皇城相府。皇城相府的內城「鬥築居」,是陳廷敬的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避戰亂而建,有前堂後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是陳家人日常生活的地方,由八個獨立封閉又巧妙相連的院落組成。每個院落的門口都有兩個石刻雄獅、門枕石和雀替、影壁,至今都保留完好。
  • 山西有一座很「厲害」的古城,規模龐大,被稱為「皇城」!
    如今,中國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如今,中國在軍事和科技方面都達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由於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所以許多人不再滿足於日常的溫飽,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享受,旅遊已經成為人們最喜歡的放鬆方式,不僅可以緩解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還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欣賞沿途不同的美景,隨著交通網絡的發展,出國旅遊不再困難
  • 北京城牆不止四圈,皇城與紫禁城之間還曾經建有一圈「內皇城」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城有四圈城牆:外城、內城、皇城、宮城(紫禁城)。鮮為人知的是,在皇城與紫禁城之間還曾經建有一圈「內皇城」。單士元先生在著作《故宮史話》中寫道:「皇城城牆在明清兩代都是兩重,所謂外皇城和內皇城。
  • 成都皇城:明蜀王建"縮小版紫禁城" 張獻忠焚燒(圖)
    說起老皇城的起源繞不開蜀王府,公元14世紀,明太祖封11子為蜀王,在成都城中心修建的蜀王府,方向為正南北,外繞「御河」,俗呼皇城。清代已改作貢院,即舉行鄉試、會試的考試地點。民國時期曾作學校、兵營等用,以後凋敝不堪,淪為貧民窟。一帶繁華,湮滅殆盡。
  • 國內十大爛尾主題公園:亞洲最大史努比公園爛尾9年
    就此盤點了國內十大爛尾主題公園,包含九個省份,其中三個直轄市均有爛尾公園,重慶有兩處。   【沃德蘭遊樂園】   地點:北京   爛尾時長:15年   從北京京城出發前往八達嶺,驅車行駛在京藏高速公路上,進入昌平地界後,遊人都會看到高速路一側,有一大片不尋常的建築群。它就是規劃中的「亞洲最大遊樂園」。
  • 皇城根下住的都是達官貴人,真正的平民百姓住在老北京的這裡……
    有人總愛說自己是在「皇城根下長大」,這種說法可不是謙虛,巴巴都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為什麼這麼說呢?老北京城是可以用「內九外七皇城四」概括。不同的城門把老北京分為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四個從內而外的圈層。
  • 北京金中都太液池遺址現近20座爛尾樓 荒草一人多高
    魚藻池是北京最早的皇家園林,如今,一座座爛尾樓盤踞其中。那時候摘草莓都用雞翎子彈土,後來又種小西紅柿,叫烏蘭巴託。」郭家原來就住在廣安門二環路上。這位老公社大隊書記並不知道這裡曾經是金代皇宮。80萬民工、40萬士兵日夜兼程,以遼燕京城為基礎,按著大宋汴梁城的規制,建成了金中都。金中都城池的位置包括今天的羊坊店、馬連道、萬泉寺、鳳凰嘴到宣外大街一帶,「會城門」就是金中都的一個城門。
  • 北京有棟知名「爛尾樓」,地處王府井核心地段,復工時間未知
    這座數百年的帝都不僅見證了諸多王朝的風雲更替,而且在歷史的進程中留下了諸多的古蹟、紫禁城、長城、天壇等無一不是這座皇城留給後人的財富。現在已經進入到我國社會飛快發展的階段,各個城市的建設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推進,而北京貴為「首都」,在城市的現代化城建方面更是獨步全國,王府井商業街就是北京最為繁華的商業街區,同時也是北京城建的代表。
  • 杭州4大爛尾樓,有人被套整整十年,關鍵位置都非常好!
    爛尾時間:1999年拿地-至今爛尾原因:歷史行政區域劃分及建設方思路多次改變,導致資金緊缺。這是一個堪稱「最著名」的爛尾樓。NO.2 象牙海岸(住宅)△地址位於:上城區復興路與浦玉路交叉路口往東北約100米爛尾時間:2006年拿地-至今爛尾原因:地塊昔日錢塘江岸的地王項目,如今成了鴿了14年的「荒宅」。
  • 一座不起眼的龍王小廟,新建大殿面積超過一畝,如今卻成爛尾!
    龍王在我國傳統的宗教和神話體系中是特殊角色的存在,龍王執掌司雨,對於靠天吃飯的我國傳統農耕文明有重要影響。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來年作物有個好收成,歷史上我國多地都建了龍王廟,直至今日龍王廟依然是我國現存數量最多、影響地域最廣的寺廟。
  • 北京沃德蘭遊樂園被拆除 盤點國內十大爛尾主題公園
    旅遊頻道就此盤點了國內十大爛尾主題公園,包含九個省份,其中三個直轄市均有爛尾公園,重慶有兩處。  【沃德蘭遊樂園】  地點:北京  爛尾時長:15年  從北京京城出發前往八達嶺,驅車行駛在京藏高速公路上,進入昌平地界後,遊人都會看到高速路一側,有一大片不尋常的建築群。它就是規劃中的「亞洲最大遊樂園」。
  • 皇城根遺址建起城市公園
    民國時期,因市政工程的需要,皇城城牆被陸續拆毀,只留下南面的一段,即天安門城樓東側至南河沿大街路口以及天安門西側至府右街路口一線矗立著的「天安門紅牆」,其他三面的皇城牆都已無存,四個皇城門中,也僅存南邊的天安門。 進入新世紀,北京人十個有九個已不知道所謂的「皇城根」原本在哪兒。 2000年隨著王府井大街二期工程的進行,施工中發現了皇城東牆的多處遺址。
  • 甘肅金昌蓄水量最大的一座水庫,像是天然湖泊,竟是祁連雪山融雪
    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皇城水庫,像是天然而成。有濃鬱迷人的草原風光和裕固族生活風情,水庫上遺存元代永昌王窩闊端所建皇城兒與避暑宮故址。皇城水庫距永昌縣城48公裡,永昌縣開闢有直達皇城水庫的公路,是夏季人們休閒遊樂的一個好去處。
  • 領略建築魅力 品味人文精神——在皇城相府體驗精彩文化之旅
    「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古代「自然山水畫」;「具有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這些說的就是位於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的「皇城相府」景區,一座別具特色的明清建築群、一個融入了文化元素的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文化旅遊精品景區、國家5A級風景區。  拂去歷史的塵埃,打開封存的記憶。
  • 北京故宮與南京明故宮哪個大?專家稱實地測量才算
    紫禁城中最宏大的「金鑾殿」奉天殿不久前也被考古專家們「尋」到,根據現場測定,奉天殿臺基南北兩端長達75.5米,這讓人們不禁想到:要是南京明故宮沒有被毀,該是多宏偉。而朱棣在北京精心建造的皇宮還在,儘管歷史上有過被毀,但它依然屹立在那兒,是人們心目中神聖的殿堂。遊客進去後,沒有一天根本參觀不下來,即便逛了一天,也感覺只是太匆匆。  如今,兩座故宮都聽不到了後宮的幽怨,但它們依然傳奇。
  • 廣東被「上天眷顧」的爛尾樓,爛尾了9年,即將要「復活」!
    廣東被」上天眷顧「的爛尾樓,爛尾了9年,即將要「復活」!廣東順德被稱之為「廣東四小虎」,順德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物華天寶的地方。腺癌的而順德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在經濟發達的順德,旅遊業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 做事須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切忌搞出一座座「爛尾樓」
    「爛尾樓」,「懷才」的天敵。有些人慨嘆自己懷才不遇,他的眼裡只看到自己具備的能力、才華、潛質等。然而,這些人其實忽略了他們所說的才能與潛質其實都只停留在語言上,落實到行動上卻看不到效益。之前的才能為什麼沒能被表現出來呢?這就和自身因素相關了。
  • 越南一座深受遊客喜愛的皇城,風格模仿故宮,門票僅23元人民幣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很多周邊國家早期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建築、語言、多少都能找到中國的影子, 比如日本的寺院,多受唐時代建築風格的影響。在另一個鄰國越南,他們也有皇城,很大程度上模仿了中國的宮殿,成為他們歷史上重要的建築。
  • 瀋陽皇城恒隆廣場,憑什麼吸引大牌?
    這座具有仿古建築特點的世界級購物中心,為中國十大商業街之一的瀋陽中街增添了一座地標式建築。  事實上,皇城恒隆的進入,不止是在建築品質上提升了中街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商業定位的提升。早在進入瀋陽之前的市場調查之中,就已經發現了中街商圈缺少中高端消費的商業空白。皇城腳下的百年中街成為了恒隆的力主中高端購物中心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