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外資便利店逐鹿中國市場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北京商報

隨著眾多創新便利店的離場,向來穩紮穩打的外資便利店的發展再次受到了關注。7-11、全家、羅森在中國市場有不同的區域發展側重,在速度和門店數量上有的具有先發優勢,有的後發先至,北京商報記者梳理三家日資便利店在京津地區、華東地區、川渝地區和珠三角地區的最新門店數量後發現,雖然它們在各自優勢區域內的品牌影響力明顯,但競爭者的腳步正在悄悄逼近。

京津地區:羅森加速追趕

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是一塊無法放棄的市場。在北京市場,先入為主的7-11一直保持著規模優勢。7-11在2004年進入北京,截至2018年8月共有254家門店,預計2019年新開設60家門店。儘管7-11在15年的時間裡開出將近300家門店並不多,但是相比全家和羅森,目前依然有明顯的數量和密度優勢。

羅森便利店北京1號店於2013年8月落戶西城區月壇北街,截至2019年1月羅森中國宣布2000家門店達成時,羅森在北京已經開出了106家門店。羅森的到來打破了北京外資便利店僅有7-11一家的局面,另一外資便利店巨頭全家也聞風而動。2014年5月,北京頂全便利店有限公司成立,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全家便利店2018年的目標是在北京達成50家門店,這個目標在八九月就已經完成並在年底前新開10-20家門店。

7-11在2009年進入天津,截至2018年10月大概有140家門店;羅森於2019年1月15日在天津首開兩店,雖然剛剛進入天津,但將7-11視為追趕競爭的對象。

從門店拓展方式來看,7-11、羅森、全家均已經開放加盟,7-11在2015年試行「附屬店」的模式,原本只允許經營一家店的加盟主可以同時經營多家店。

三家日系便利店在京津地區因為發展歷史的差異而差距明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線上渠道方面,7-11卻是最晚嘗試的,羅森和全家對於O2O第三方平臺持有開放態度,很早就入駐平臺,尤其是全家便利店。因此,7-11的先入為主優勢還能持續多久是一個值得觀察的問題。

華東地區:全家有壓倒性優勢

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是全國便利店最密集的地方,這裡也是全家和羅森門店最多的地方。從門店數量上看,全家以超過2000家門店佔據絕對優勢,其次是最早進入上海的羅森,目前大約開出了1220家門店,7-11進入上海最晚,門店數量有明顯差距,目前僅有141家,與上述兩家相比,只能望其項背。

羅森於1996年作為內地第一家日系連鎖便利店入駐上海,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是由日本上市企業羅森株式會社同上海華聯(集團)有限公司於1996年合資設立,2017年2月正式改名。2019年1月羅森宣布達成2000家門店,其中上海市及其周邊地區有1220家門店。

上海FamilyMart籌備處2002年成立,2004年,頂新集團結合中國臺灣全家、日本FamilyMart及伊藤忠聯合成立「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1月,全家有2500餘家門店,據北京商報記者估算,超過2000家位於上海。

7-11在於2009年才正式進入上海市場,上海地區的7-11便利店是由7-11的母公司伊藤洋華堂授權統一企業下的統一商超經營的,截至2018年11月12日,上海和浙江地區的7-11門店達到141家,其中115家位於上海。

全家便利店在上海有強大的門店密度優勢,藉由門店發展而來的湃客咖啡也成為全家的特色商品,甚至計劃獨立發展。羅森在華東地區攻勢兇猛,最廣為人知的是的優勢是甜品和主題店,在吸引年輕客群上多有助力。7-11在華東目前或者近期來看會持續比較弱勢的狀態。

川渝地區:羅森暫時領先

成都和重慶是國內消費極其活躍的城市,也是近幾年便利店爭搶的地盤。三大日系便利店進入川渝地區的時間相差不多,但發展速度卻很懸殊。

2010年羅森作為西部地區首家外資連鎖便利店進入重慶,根據官網信息,2017年底在重慶已經突破150家門店,2018計劃開設到200家門店,2019年目標是突破300家門店。全時便利店在賣身之前已經在重慶布局了34家門店,這些門店經過評估,部分將被翻牌為羅森便利店,加大了羅森在重慶的點位優勢。

7-11在2011年就進入了成都,目前有75家門店,不過根據報導,2018年4月,株式會社7-ELEVEN日本以柒一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對柒一拾壹(成都)有限公司進行增資,進一步擴大集團在蓉商業連鎖經營規模和網點布局。預計未來五年內,成都區域的7-11便利店將擴張至400家規模。不同於在成都7-11由日方直接管理,2013年,新希望集團、三井物產(中國)有限公司、柒一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三方合資成立了「新玖商業發展有限公司」來作為7-11在重慶的運營主體,並於2013年開出了首批兩家門店。相關信息顯示,截至目前7-11在重慶約有50家門店,距離其在2013年立下的「未來三年內,將開出300家門店,在重慶最終將達到1000家門店」的目標還很遠。

全家便利店2012年在成都開出了第一家門店,按照官網信息,目前在成都有74家門店,與7-11規模相當,但目前還未進入重慶。

川渝地區的便利店市場有較大潛力,目前各家也有不同的發展規劃,與其說日系三方爭奪市場,不如說市場空間足夠三方未來幾年的發展,目前的發展程度還遠未到競爭的狀態。

珠三角地區:7-11先發優勢明顯

除了北京、天津和成都是由日方直接管理,7-11在其他城市採取的是區域授權,比如重慶、青島、華南地區。華南及香港澳門地區的7-11是由香港牛奶公司代理經營的,7-11在華南布局較早,1992年就開設了最早的5家店鋪,1997年進入廣州市場,截至目前,在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珠海、佛山、江門、惠州、茂名、湛江及陽江等地區的分店總數超過1000家。

全家便利店2007年進入廣州開設第一家店鋪,2010年就達到了100家門店;2012年和2014年分別進入了深圳和東莞,基本完成了對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布局,從全家便利店官網查詢發現,全家在上述三地的門店已經超過了400家。

羅森目前尚未在珠三角地區布局,而是選擇了華中以武漢為中心進行擴張,2016年羅森進入武漢之前,7-11和全家都暫未踏足這塊市場,中百超市是羅森在湖北區域的獨家、特許區域加盟商,未來三年,中百超市將在武漢新拓至少500家「中百-羅森」便利店。截至2018年12月,中百羅森總店數已突破300家。

由於香港牛奶公司本身的零售資源就比較豐厚,7-11在其代理經營下發展勢頭良好,全家便利店近年來對這塊市場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可以說是除華東之外,國內布店最快的區域。羅森的發展暫時還未規劃到珠三角地區,而是集中在華東和華中地區,並且已經初見效果。

相關焦點

  • 羅森、全家、7-11 三大外資便利店逐鹿中國市場
    三大外資便利店逐鹿中國市場   隨著眾多創新便利店的離場,向來穩紮穩打的外資便利店的發展再次受到了關注。  羅森便利店北京1號店於2013年8月落戶西城區月壇北街,截至2019年1月羅森中國宣布2000家門店達成時,羅森在北京已經開出了106家門店。羅森的到來打破了北京外資便利店僅有7-11一家的局面,另一外資便利店巨頭全家也聞風而動。
  • 羅森、全家、7-11三大外資便利店逐鹿中國市場
    三大外資便利店逐鹿中國市場 隨著眾多創新便利店的離場,向來穩紮穩打的外資便利店的發展再次受到了關注。羅森便利店北京1號店於2013年8月落戶西城區月壇北街,截至2019年1月羅森中國宣布2000家門店達成時,羅森在北京已經開出了106家門店。羅森的到來打破了北京外資便利店僅有7-11一家的局面,另一外資便利店巨頭全家也聞風而動。
  • 觀察丨外資便利店下沉,誰來定義「小鎮青年」消費學?
    與上海、廣州、深圳等第一波迎接外資便利店的城市相比,這些新的「入局者」面對的是迥然不同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深藏在二三線城市中的消費潛力,大量「有閒有錢、又對消費升級有強烈渴求」的年輕一代被冠以廣義上的「小鎮青年」之名,他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理念,被認為將影響中國下一個消費趨勢。
  • 把便利店開到縣城去 全家等外資便利店能行嗎?
    中國全家新聞發言人王意文告訴界面新聞,哪怕是加盟,全家也希望掌控從生產、配送,到店鋪的運營管理各個環節,如果放權給大加盟,全家便利會覺得後期難以管理。這也造成了全家便利在上海之外的城市比較慢。以華東市場為例,在全家便利的官網店鋪布局圖上,華東區域除了上海之外,僅有蘇州、無錫、杭州3個重點城市列有店鋪信息。
  • 外資零售巨頭加速拓展上海市場
    日前,上海舉行重大內外資產業項目集中簽約,69個外資項目中,外資零售業加速拓展上海市場的態勢令人矚目。加拿大Tim Hortons在全球擁有超過4800家咖啡館,全面負責該品牌中國市場經營和管理的天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去年2月份,Tim Hortons中國首店落戶黃浦區。截至目前,他們在中國已經開設近30家店鋪,2020年還計劃新開店40家,未來10年內要在中國開設超過1500家。
  • 安徽首家外資品牌便利店落戶合肥
    |剪彩儀式,剪彩嘉賓分別為:株式會社LAWSON上級執行役員、海外事業本部長、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法定代表人三宅示修先生;株式會社LAWSON執行董事、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張晟先生;安徽省商務廳
  • 羅森入駐河北,外資便利全國複製,本土便利店的區域割據
    02便利店三巨頭快速複製、全國擴張7-Eleven、羅森、全家作為全球三大連鎖便利店巨頭,早就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布局。羅森自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先後進駐上海、重慶、遼寧、浙江、北京、江蘇、湖北、安徽、天津、湖南等地。截至今年3月末,其在中國的門店總數已達2547家,其中上海1470家,重慶237家,大連、瀋陽共223家、北京153家、武漢401家、長沙15家、合肥50家。
  • 連鎖便利店,搶奪縣城市場-虎嗅網
    2018年7月,羅森在合肥5店同開,成為首家進入安徽的外資便利店。/羅森上海官方微博布局更早,下沉更深的羅森,最新的商業版圖已經擴張到了馬鞍山。/wiki如果說7-11們是披著便利店外衣的快餐店,還有更多店鋪是披著便利店外衣的小賣部,除了沒有報紙,經營範圍沒比報刊亭大多少。然而,鮮食給便利店帶來的不只是品類上的豐富,更多的是實實在在的錢。在中國開便利店,每天的流水有多少錢?
  • 上海第一家外資便利店,故事要從1993年說起
    但它並不是上海的第一家外資便利店。 早在1993年,港資的「百式便利」就在上海出現了。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齊曉齋記得這樣一個小細節: 作為上海最早的24小時便利店,由於當時還沒有聯網報警系統,在一些比較偏僻的社區,晚上12點以後,百式便利的門店會開一個小窗戶服務,就像現在的深夜藥房一樣。
  • 2018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大型超市增長趨弱、便利店高歌猛進
    外資超市加碼發展全渠道 線上零售額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2018年,外資百強線上零售額增長61.4%,比百強平均水平高出5.9個百分點,這與外資企業加速門店數位化改造、努力發展全渠道零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日本最大便利店7-11為何在中國節節敗退?
    在北京,7-11關店數逐年走高,目前有門店數量約250家,被便利蜂以350家的數量後來居上。在川渝,7-11市場份額持續萎縮,目前約有120家門店,而羅森的門店數量多達200餘家。這可真是沒有永遠不敗的巨頭、永遠不倒的神話!那麼,一度被奉為便利店神話的7-11,如今怎麼就不行了呢?首先,是本土化問題,食品不合國人胃口。
  • 羅森便利南京五店同開 引發便利店大角逐
    原標題:羅森便利在南京五店同開引出「好戲」 便利店大角逐 小而美最時尚   8月28日,羅森便利在南京五店同開,收銀排隊,貨架被搬空,鮮食供不應求……次日,一封致「羅粉」們的信在網上不斷被轉發,信中稱「明天起在每一家店鋪門前專門配備一輛冷鏈車,盡最大可能全天為各門店做鮮食補給」。   好吃不貴的鮮食,是羅森吸引消費者的大招。
  • 全時便利收購GOGO便利 成都已有GOGO便利店暫停營業
    2月9日,全時集團官方微信正式宣布:已於近日成功收購四川狗狗超市連鎖有限公司(GOGO便利)便利店業務,這是全時集團2018年首宗併購。 據了解,此次收購涉及門店全部位於地鐵口、金融商務中心區和核心商業區等成都熱點區域,區位優勢明顯,其中時代一號店單店日銷近2萬元。
  • 外資便利店巨頭7-11登陸鄭州,便利店市場再掀波瀾
    12月18日,外資便利店巨頭7-ELEVEn便利店(以下簡稱:7-11)宣布,其將7-11在河南的獨家特許經營權授予三全食品全資子公司河南叄伊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下簡稱:河南叄伊),借勢登陸鄭州,這是其入駐除北京、天津等城市外少有的北方城市。
  • 穩外貿穩外資的「三大抓手」
    對此,《意見》有的放矢,提出了15項措施,其核心可概括為「三大抓手」:加強金融支持、便利貿易環節、優化產業布局。   一是加強金融支持,為外貿外資企業提供發展「活水」。  二是便利貿易環節,暢通外貿外資企業從創辦到銷售的全鏈條服務。
  • 大潤發正式入局便利店 門店做發貨倉新推「飛牛便利」
    相對於目前羅森、全家、7-11等外資便利店苦於渠道如何下沉四五線城市,飛牛便利恰恰打算圍繞三四五線城市重點布局。全家、7-11下沉三四五線城市的前提條件是必須中央廚房、配送中心「先行」,因此外資便利店都是密集型開店。以羅森為例,進入一個城市搭建生產物流基地,這家城市必須有500家門店以上的市場容量,才能支撐一個生產物流基地的生存。
  • 外資零售商在中國市場遭遇寒冬 家樂福店長降薪
    外資零售商在中國市場的寒冬,不期而至。  2月22日,家電零售商百思買宣布關閉在中國內地的9家門店。雖然在宣布關閉自有品牌門店的當天,百思買還宣布,其100%控股的五星電器將於2012財年間在內地新開40至50家門店。
  • 外資超市大敗局:三大巨頭市場份額腰斬,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
    外資超市來源地、品牌名稱及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時間家樂福在北京站穩腳跟後,迅速在各大一二線城市鋪展開來,來自美國的沃爾瑪和荷蘭的萬客隆緊隨其後,分別選擇了深圳和廣州作為降落地。「這家偌大超市,就來了三五法國人,租中國地方僱中國員工進中國貨賣給中國人賺中國錢,著實成功,此事值得琢磨。」在《洋店咋就發財》文中,作者對家樂福的經營方式無比驚訝。除了花哨新穎的模式,外資超市最吸引人的,在於低價。
  • 聯手陶然居 日資羅森便利慾橫掃重慶
    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跨國商業巨頭這隻「狼」,真的來了!  重慶便利店有多大商業空間  羅森進軍重慶,已引起內資零售業的恐慌;四川零售業「打破西線無戰事」格局,進軍重慶,聲言要趕在外資零售商之前完成「圈地」;於此同時,重慶本土零售商也在加緊布局。
  • 全時集團收購四川GOGO便利 成都部分GOGO便利店已停業
    2月9日,全時集團官方微信正式宣布:已於近日成功收購四川狗狗超市連鎖有限公司(GOGO(需求面積:80-250平方米)便利)便利店業務,這是全時集團2018年首宗併購。   據了解,此次收購涉及門店全部位於地鐵口、金融商務中心區和核心商業區等成都熱點區域,區位優勢明顯,其中時代一號店單店日銷近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