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一門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課程期末考試在廣東某高校進行。一拿到試題的學生們卻傻眼了,因為第一題是圖選本課任課老師。考試結束後,有學生將拍攝的試卷相片發到朋友圈,引起瘋傳和熱議。該課程授課老師告訴記者,因為平時學生到課率太低,他才想出這個辦法。不過令他遺憾的是,雖然昨天他親自監考,卻仍有學生選錯答案。
學生評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前日深夜,一位網友在微博發出一張試卷的圖片,並附文稱這是廣東某高校繼食堂加強版番茄炒蛋之後「再出絕技」。
記者在圖片中看到,該試卷為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期末考試試題,考試類型為開卷考試,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道題為一道選擇題:「本課任課老師是?」並附上4個選項。其中前三個選項為一名老師頭像,第四個選項則為兩名老師的頭像。
「這張圖片我是在一個師弟的朋友圈中看到的,覺得很好玩就發到了微博。」昨日上午,記者聯繫上發微博的網友,他覺得能理解這位老師的做法:「現在很多大學的課程很無聊,學生們選擇了之後也只是混學分,出勤率並不高。」
一位曾經選過該課的張同學告訴記者,授課老師是他所在學院的教務員,這門課程此前期末考試都是寫論文,今年才第一次用了這樣的考試模式。「老師人品非常好,待人非常和藹,可能參考了其他學校的命題模式才想出這樣的題目。」
另外,記者聯繫多名該校學生,其均表示未聽過該課,但均從朋友圈知道了此事。一名學生更是在微博連用9個「哈」字來評價這份試卷,並稱「你們感受一下」。
老師:點名都沒用 出道奇葩題試試
事情是不是真的呢?昨日上午,記者聯繫上了該課程的任課老師陳老師。「你們這麼快就知道了呀!」記者才說到一半,他就清楚了記者聯繫的原因,事實上,他也已在朋友圈看到了這條消息。
談起設置這道題的初衷,陳老師直言是平常到課率太低。「我其他課程的到課率都很高,就這門課到課率低。我這個班有220多人選課,但平常到課率僅在五六成左右,有些學生甚至上了第一節課就再也沒來過。」陳老師說,無奈之下,他才想到了這個辦法。「這個課程已經開設三四年了,之前有試過用點名來考核,但張三沒來,李四也會代為答到,達不到效果;後來又想著籤到,四五十個人沒到課,籤到結果卻顯示只有十多二十個人沒籤,效果也不好。這是第一次用這樣的試題。」
不過,這道「奇葩」試題並非毫無徵兆,「之前上課時,我就跟學生們說過,期末考會有一道意想不到的試題,讓他們做好準備。」陳老師說,這一道題只會在昨晚的試題中出現,他教授的其他課程不會採用該題。
這道題的測試結果究竟如何呢?「他們邊交卷,我邊查看,我發現竟然還是有一個同學選錯了。」陳老師說,當晚他親自和另外一名老師一起監考,那位老師還不在候選答案中。
學生誠信問題引起老師不滿
記者留意到,該試題的賦分僅為4分,並不高。對此,陳老師解釋稱:「我出這道題的初衷原本就是想看看有哪些同學沒聽過課,分數並不會太高,如果分數太高,有學生也會抄襲,這樣就達不到獨立作答的效果。這份試卷是開卷,但其中設置的一些題目在書本上是找不到的,平時聽過我課的同學就知道,我在課堂上講過。」另外,陳老師表示,這道題只適用於到課率較低的班級。
在課程結束之後,學生需對老師的課進行評教(在教務系統給課程打分),但不上課卻評價老師的現象讓陳老師感到不滿。「你沒上過我課,就沒有資格來對我的課程進行評教。平時如果實在是有事可以給我打電話或發簡訊請假,一般情況下我也會批准的。不能一句話不說就不來,這涉及誠信的問題。」他說。
那些年的
奇葩考題
7月14日,有網友在微博公布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13級藝術概論期末考試的部分試題,這些試題跟平常的試題有些不同:「本學期代課的楊老師上課常穿的兩件灰色T恤上的字樣是___和___」。
據《齊魯晚報》報導,濟南一所高校管理學院期末考試最後一道18分大題走紅網絡,題目是「選出你認為上課最積極的3名同學和逃課最多的3名同學」。
鄭州大學2014年自主招生考試中,考古一題給出了一段電視劇《美人心計》的視頻,要求找出視頻中不符合史實的地方。(記者秦松)